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冯国庆
改革开放的实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辉煌成绩取得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人们逐渐抛弃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与道德价值观。

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一方面物质财富的增多让我们眼花缭乱,另一方面道德价值观的缺失也让人同样担忧。

如何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功利化、世俗化的背景下,让人们不要失去精神的支柱,迷失人生旅途的航线呢?这就要求我们去借鉴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与道德价值,“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1]今天,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成才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就为我们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提积累了经验。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其中就透视着符合一定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
“任何概念范畴都具有时空性,都有它出现的世纪,都是当时人对于世界和自我的感受和认识,表现了人的价值需要和情感追求。

”[2]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曾出现的概念有大同、中庸、仁爱、天理等,这些不同的概念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出现的,大都是针对当时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而提出来的。

“知行”范畴的提出也不例外,也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

(一)“知行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超越
“知与行”这一概念在《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说,这是较早有关“知行”观的论述。

“知”有知识、认识方面的意思;“行”的本义指道路,后来引申为走、行动,这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说的。

然而,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更多的是从道德修养方面来研究知行观的,因此,“知”更多的指道德修养、道德认识,“行”更多的是指道德践行,而这种道德践行也更多的带有主观色彩、主观臆断,更多地强调内心道德的修为与提高。

然而,知行观的讨论进入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时期是在宋明以后,主要代表人物有二程、朱熹、王守仁、王夫之,尤其是王守仁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地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克服了知先于行与行先于知、知高于行与行高于知和知难于行与行难于知等片面的观点,对知行观做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把人们对知行观的认识推向了历史的较高水平。

(二)“知伦理、行道德”的立言宗旨
“宋明时期,整个封建社会动荡不安,伦理纲常遭到破坏,理学家为挽救衰世,重整统治秩序,在对知行的界定中赋予知行丰富的伦理价值和道德内涵,在理学家那里,‘知’指道德规范,伦理纲常,‘行’指践履封建伦理道德,一言以蔽之,即‘知伦理,行道德’。


[3]王守仁正是为了纠正当时社会弊端而提倡“知行合一”,“此须识我立言宗旨。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

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

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此是我立言宗旨。

”(《传习录下》)这里说的十分清楚,知就是行,把人们存在的“一念发动”而产生的不善之知彻底克服,不让他隐藏在心中。

虽然这种思想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面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知行脱节的社会
矛盾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所以,用王守仁自己的话来说,提出知行合一不是“凿空杜撰”,而是“对病的药”。

(三)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
1.“知”的涵义
在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中,知作“良知、良能”讲,继承的是孟子的思想,“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尽心上》)王守仁正是继承了孟子的这一思想,把良知视为每个人天生所具有的“心之本体”,而这种良知良能都是我们心中的“意、念”,“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知者。

其善屿,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善不屿,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

”(《王阳明全集》卷十六)就是说良知对道德实践有一定的预见性,可以预见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当问题就出在这里,既然良知是每个人与生禀赋的,那为什么会有善与恶之分呢?王守仁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

”认为人的意念有善与恶两种,人的行也应该有善与恶两种,这就引出了行。

2.“行”的涵义
在王守仁看来,“‘良知’向外发动、表现显露出来就是行,不一定要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良知发动时产生的主观意念、感情、动机,都可以叫做‘行’。

”[4]另外,王守仁还认为,“笃者,敦实笃厚之意。

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

”(《答顾东桥书》)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王守仁说的行也指“笃行”,因为意念有善恶两种属性,因而“行”也就有了“为善”、“去恶”的两种心理倾向。

3.“知行合一”的涵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答顾东桥书》)知能够指导“行”,是因为知对于当时社会的封建伦理道德具有“明觉精察”的认识;行能够实现“知”,是因为行能够把对封建伦理道德具有“明觉精察”的认识转化为“真切笃实”的行动。

由此可以看出,王守仁的知与行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而且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是没有先后的,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而从在。

二、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理论意义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评价王守仁的思想不能局限于历史,而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加以具体的分析,并作出科学而又合理的评价。

(一)“一念发动即是行”对保持心灵的纯真无邪有积极意义
王守仁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发便是物……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第,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传习录上》)认为良知良能是先天所固有的,并不是出生后习得的。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见孺子落入井而产生的恻隐知行,并不是说我们有别的打算,而是因为你心中的“良知”,驱使你那样做,在你内心是“不假外求”的。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王守仁的知行是统一的。

上天虽然赋予人们的良知是好的、善
的,但是,每个人的意念是不同的,有善的、也有不善的。

因为知行合一,所以,行也就有善与恶两种,“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王守仁认为,如果把人们的知行分为二,那么人们完全可以以不曾行为理由,而对自己的不善之念采取宽容、姑息、原谅的态度,会最终变成危害社会、危害人类的真实写照。

相反,如果把知行和二为一,那人们就会充分重视自己心中非道德的不善之念,在不善之念产生时,就坚决的把它克除,以此来保持“心”的纯真无邪。

在王守仁心中,无论是扬善、还是惩恶,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也就是自觉知之,而不是被别人逼迫的,要求我们在现实社会的道德践行中,要做到“好善如好好善,恶恶如恶恶臭”(《传习录下》)。

只有发自内心的自觉知之,我们的社会才能发展的更和谐、更美好。

(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在实践论上有其合理的成分
纵观历史,是“知”重要,还是“行”重要,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这对矛盾,曾出现过知先于行与行先于知,知高于行与行高于知和知难于行与行难于知等这几种观点,王守仁正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知与行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传习录上》)所以,王守仁批评把知与行看做两件事,因此,也相应的批评了两种人:“一种是懵懵懂懂任意去做,而不去思惟省察,只是个‘冥行妄作’;一种人是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而不肯着实躬行,只是‘揣摩影响’。

总之,他认为“知行合一”可以克服只知不行或只行不知的弊病。

”[5]
王守仁很重视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认为“如言学孝,则必服老奉养,躬行孝道,然后为之学……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

”(《答顾东桥书》)反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成只晓得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传习录上》)因此,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的目的是要人们把道德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6]王守仁一生坚持道德修养,践履“知行合一”,虽然他没有意识到“知行合一”思想自身的理论缺陷,但王守仁有针对性的提倡“知行合一”,虽然未能挽救道德沦丧的社会弊病,但对于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却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三)“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体现了思想上的进取精神
“夫学贵则有之,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且旧本之传千载矣。

”(《答罗整庵少宰书》)王守仁大胆的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在不同的时代,就应该有不同的道德价值标准,而不能把上千年以前的标准拿来要求今天的人,这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王守仁所处的社会环境,虽然道德败坏,社会风气日益恶化,但是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思想控制、思想禁锢却丝毫没有放松过。

王守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打破了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精神枷锁,确立新的道德价值观。

正如列宁所说的,“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7]王守仁所提供的“新的东西”,就是提出了适应当时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价值标准”,提供了让每个都有冲破封建道德樊篱的勇气和权利。

三、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探讨‘知行合一’思想具有何种现代伦理价值,需要我们用一种全新的视野来审视它,
将其放置于传统儒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来研究。

同时,我们应结合现代生活变化的实际情况与伦理学演进的整体情况来把握它,从而更好地发掘其现代伦理价值。

”[8]现在,我们不否认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好的,表现出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文明礼貌等良好的价值观;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危机,并导致一部分人行为失范。

今天,我们重新学习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些在个人成长方面的影响,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提升内在涵养
王守仁认为,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说,“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虽然王守仁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但是把“一念发动处”看成是“行”,对人的道德修养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因此,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把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内在规范,自愿将这些社会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依据。

“一定的道德观念不一定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人完全可能在道德意念的观照下进行各种不道德的行为。

”[9]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群体的道德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面对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现象、违背伦理道德但又不违背法律等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时,可能我们中间的一些大学生就不再坚持自己心中的优良道德价值标准,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事情,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道德价值观是好的,但是为什么还有一些大学生会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危机呢?这是因为“道德修养的水平并不会随着知识的丰富而提高,但是知识的探求可以促进人们道德水平的向前发展,当然道德知识的提高也需要人们进一步付诸实践。

”[10]王守仁重新提出“好好色”与“恶恶臭”的思想,就是对当代大学生提升内在涵养的一种要求。

没有道德实践,那么道德理论就沦为了空谈。

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择善人而较、择善书而读、责善言而行、择善行而从”,由此来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二)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言行一致的培养
“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这是王守仁对认识过程的描述,认为知和行是辩证统一、互为前提而不能被分割的,二者只有在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虽然,这一思想和孔子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思想有所不同,但二者的本质却是相同的。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主观思维能力强而实际动手能力差等知行脱节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大学生单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与家庭的责任。

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注重让孩子学习,认为学习好一切就好,不让或很少让孩子做一些实际动手的事情,殊不知这样做最终还是制约了孩子的发展。

王守仁说:“路崎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后知路崎之险夷着邪?”(《答顾东桥书》)意思是说,认识来源于实践活动,并且依赖于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关于某一事物的具体认识,只有这样才掌握真本领。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
在大学期间就应该走出温室的避护,享受纯自然的风霜雨露和阳光,而不是在毕业之后才逼迫走出温室。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该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多参加大学中社团实践活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来更好的掌握知识。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惊察处即是行,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就是说知行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知行通过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来相互促进、相互完善,最终来实现知行合一。

大学期间的实践活动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知行合一,或者说是把知识联系实践的机会,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多多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这不仅让我们把在课堂和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有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的觉察和研究前进中新情况新问题。

”[11]王守仁在封建道德严重摧残人性、束缚人性发展的黑暗时代,大胆地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新”道德标准,对思想解放、人性全面发展都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王守仁那种为了人类更好生活而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的勇敢精神和创新精神。

当今社会是一个提倡创新、提倡标新立异的社会,作为新世纪的年轻大学生,应该有敢闯、敢拼的精神。

勇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仅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每个人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

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12]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从王守仁冲破封建道德樊篱、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勇敢精神中,学到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为自己、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知与行的矛盾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始终的一个现象,知行观不仅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涉及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着重是从道德修养的角度去分析的。

虽然,他的思想也有其不合理的成分,有其理论的缺陷和时代局限性。

但是,王守仁提倡知行的辩证统一,反对一分为二;提倡培养纯真无邪的思想信念,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倡导冲破封建道德樊篱,提倡个性解放、人的自由发展。

这些思想不仅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对我们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掘中国古代及传统知行观的思想宝藏,以彻底的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去提炼其思想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引导当代人走出种种精神困惑的误区。

”。

[13]今天我们重新学习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来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培养自己的勇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34.
[2]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601.
[3]刘奎杰,王公伟.宋明理学知行观道德内涵刍议,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0,(1):47.
[4]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M].人民出版社.1997:202.
[5]蒙陪元.理学范畴系统[M].人民出版社.1998:331.
[6]任凤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前沿[J].2004,(7):187.
[7]列宁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63:150.
[8]赵征.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及其现代伦理价值,新乡教育学院学报[J].2009,(3):71.
[9]邵秀玲,刘国强.王阳明“知行合一”论及其现代价值,滨州学院学报[J].2005,(8):32.
[10]董春.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及其现代价值,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0,(6):71.
[11] [1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6:37,103.
[13]李丕洋.中国儒家及传统知行观思想新论,江西社会科学[J].2003,(9):150.
致谢
在本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对所有曾经给过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次论文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极力支持和帮助,老师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但为论文的准备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建议,并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对论文进行悉心指导和修正。

在他的督促、指导下,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

在此,对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特别是同宿舍的同学,真诚的谢谢他们,这四年大学生活因为有你们才精彩充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