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日语泛读课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1月第31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Nov.2012Vol.31No.11
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1.074
收稿日期:2012-05-12
作者简介:刘丹(1986-),女,福建福州人,助教,硕士,从事日本文化与日语教学研究。

大学日语泛读课教学探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州360108)
摘要:日语泛读课是本科日语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和准确理解的能力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泛读课的教学中存在课时少,教材不合适,教学模式滞后,学生对泛读课不重视等问题。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泛读课教师有必要在选择教材方面,课前准备、课堂控制和课后巩固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改进。

关键词:泛读;教材选择;阅读习惯;阅读技巧;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H369.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2)11-0195-04
一、泛读课的性质及定位
(一)泛读课的性质
在大学本科日语专业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培养学生“读”的能力的科目主要有两个:精读和泛读。

精读是泛读的前提,泛读是精读的归宿,两者紧密相关,相辅相成
[1]。

精读的基本任务是对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
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并对学生展开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

泛读,顾名思义,就是大量广泛地阅读。

泛读是一个将语言、思维、文化等综合起来进行阅读的过程,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准确理解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国情、
风俗、文化以及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培养学生在应用日语时用日语进行思维。

(二)泛读课的定位
日语精读教学的重要性自不必说,日语泛读教学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最新出版的《高校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规定阅读理解的题型为数篇短文和一篇长文两部分,共15分。

2005年新修订的《高校日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规定的阅读理解的题型也是数篇短文和一篇长文,但是分值却增加到了20分。

此外,日本语能力测试经2009年改革,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中,在一级和二级考试中,阅读理解的题型除了原有的内容理解和主旨理解外,出现了比较阅读和信息检索等新题型。

内容除了长文、短文,还包括中长文。

体裁也涉及社论、评论、随笔、广告、宣传册、情报杂志、商业文书、说明文
等。

最重要的是,阅读理解的分数与听力和语言知识一样,占总分的1/3。

可以看出,阅读理解在日语考试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文章长度和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这样一来,就要求学生拓宽知识面,
提高阅读速度,增强分析能力。

同时,也要求教师传授给学生一些相应的解题技巧。

因此,上好日语泛读课,是日语教学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

二、泛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泛读课在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和准确理解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情况是,泛读课程在各类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所占的课时少,教材不合适,教学方法滞后,学生对泛读课不重视,导致泛读课的收效甚微。

1.课时少。

笔者查阅了国内近20所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日语精读课的周课时平均为10学时左右,与此相对,日语泛读课程的周课时则为2学时,教师要在2学时内完成一课泛读内容可谓难上加难。

2.教材不合适。

目前泛读课使用的教材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日语泛读1》
(2009),《日语泛读2》(2010),《日语泛读3》、《日语泛读4》(201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
《新编日语泛读(共四册)》(2006)。

此外,还有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首版、
2008年再版的《大学日语泛读1》
,1998年首版、2009年再版的《大学日语泛读2》,以及2002首版、
2006年再版的《大学日语泛读3》。

可以看出,除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日语泛读》较新之外,其他教材的内容都不新颖,与时代相脱节。

并且有的文章篇幅冗长,单词量太大,语法超前,导致学生的

591—
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教学方式滞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照搬精读课的教学方法,按照讲解“新单词———新语法———读课文———翻译课文———课后练习”的顺序进行教学[2]。

这样,不但不能很好地突出重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得到发挥。

因为泛读的性质就是快速地阅读大量的文章,弄清文章的主旨,因此,对于文章中出现的长、难单词,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其意思;对于不影响文章内容的单词,甚至可以跳过不看。

然而传统教学法由于逐字逐句地对句子、词组等进行剖析,容易使学生停留在词汇的表层含义,忽略对该词汇在文章中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培养猜词技巧。

4.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泛读课的课时少,学生就以为泛读课是副科,只要专心学好精读就可以了。

再加上教材内容不够新颖,有的文章篇幅冗长,单词量太大,使学生对文章失去阅读的兴趣和耐性,从心里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另外,由于教学方法滞后,教师一味地灌输,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

另一方面,学生由于功利心理的影响,认为考试不可能出一模一样的文章,所以上泛读课是浪费时间,只要学好精读课所教的单词、句型和语法就足够了。

所以上课不认真,课后不复习。

三、泛读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针对当前泛读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吸取同行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泛读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教材的选定
首先是教材的选定。

选择教材时,要以学生为中心,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利于教师展开泛读教学的阅读材料。

1.具有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需求出发,选择吸引力强的阅读材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促使他们积极调整状态投入到享受阅读的过程中。

要使阅读材料具有趣味性,首先,阅读材料的题材应具有广泛性。

内容可以涉及日本的历史、地理、宗教、艺术、教育、科学、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以及其他社会现象等各个方面,使学生从中获得大量与日本社会文化有关的信息,充分理解异文化,并逐渐用日语的思维思考问题。

其次,阅读材料的体裁也应多样化。

如叙述文、传记、故事、话剧、报道、诗歌、谚语、说明文、小品文等[4]。

这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结构,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阅读过程也会变成一种享受。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网络浏览日本主要新闻媒体的最新文章,选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提供给学生阅读。

比如日本三大报刊之一的《朝日新闻》中一个著名的栏目“天声人语”,涉及到日本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曾被多次被选入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试题中。

除了选取原版的日文材料之外,还可以找一些中文网站的日本版等。

如人民网日本版等,网站内容广泛,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

内容较为新颖,也有一定的知识性。

2.具有可读性。

泛读材料的选择要尽量做到:第一,难度适中,内容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不能冗长也不能太短。

若阅读材料的内容太容易,太短的话,会使学生因为没有挑战性而无法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乏味;文章拖沓冗长,难度过大,频繁出现大量生词或不熟悉的语言点,给阅读造成重大障碍,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理,从而对阅读材料产生抵触心理,大大降低了其阅读兴趣。

只有做到长度和难度适中,才能让他们学有所得,不断体验阅读成功的喜悦,并使这种情感成为他们继续学习的内驱力。

第二,要循序渐进,要有梯度。

阅读活动是一种通过文字符号、语法、语义、修辞等进行思考、预测和不断做出判断、推理,并不断获得验证和修正,从而理解和接收信息的智力活动。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凭借已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重建等思维方法,领会文章表达的意义,从而吸收信息。

因此,可以按照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的方式来使用阅读材料。

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事先需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明确的了解,选择与其程度相适宜的教材。

由于不同的教材在语言难点的教学安排上会存在差异,若要很好地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就需要了解学生在其他日语科目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要做好与日语精读课的衔接。

(二)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了合适的阅读材料后,下一步就应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这些材料,展开教学活动。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控制和课后巩固三个方面。

1.课前准备。

教师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就要思考怎样使用这些材料,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寻找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介绍等背景知识,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包括阅读前的讨论题和阅读后的思考题,准备好课件,教材与课件并用。

至于学生课前是否要预习,意见不一。

笔者认为,既然泛读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文章,并从大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那么,就应该规定学生不要事先阅读教材和查生词,而应该在课堂上进行快速阅读,对于其中出现的生词,尽可能通过上下文猜测其意思。

2.课堂控制。

目前,在大部分高校的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泛读课的课时普遍偏少。

所以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规定的内容,并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控制十分关键。

(1)运用多媒体,导入相关的背景知识。

笔者认为,日语阅读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对背景知识的掌握。

学生在阅读与日本社会文化紧密联系的作品时,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常常用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和思维去理解,往往只是单纯

691

明白了单词表面上的意思,而体会不到其在文章中的深层含义,从而严重影响了对整篇文章的准确理解。

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先对材料中涉及到的背景知识进行导入。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材料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前就对材料在宏观上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便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要思想。

(2)关注阅读过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许多学生在阅读时,没有时间观念,毫无紧迫感,这样一来,不仅阅读速度减慢,而且容易走神。

因此,对于篇幅适中的阅读材料,可以采取限时阅读的方式,使学生产生紧迫感,集中精神,在短时间内调动起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阅读。

其次,学生在阅读中有许多不良习惯,如有的学生逐字默读或出声读,或者用手指边指着字边读,有的同学在阅读时要把词、短语甚至整个句子译成汉语后理解。

这样以字、词为阅读单位,对每个词都给予同样的重视程度,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而且不能很好地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句,更不用说从整体上把握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了。

还有的学生会在阅读的同时,头部跟着视线左右摆动等。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限时阅读时,若发现学生有此类不良习惯,应予以纠正。

大多数学生一遇到生词,就习惯性地立即翻看词典,查出来之后一一写到课本上,殊不知这种方法非但没有效果,反而容易打断思维,影响阅读速度,使人产生倦怠感。

若此生词不影响对全文的理解,如人名、地名等跳过即可;若有必要知道此生词的含义,那么可以利用定义、解释、说明、对比、修饰关系等进行推断,也可以利用构词规律,汉字媒介,外来语与英语的发音,联系上下文等各种方式推测词义。

(3)融入阅读策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泛读课一般每周二到四学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阅读以提高其阅读能力显然不切实际。

所以,课堂重点应该放在阅读策略的传授上。

阅读策略不是一下子就能全部概括并全盘灌输给学生的,学生也不能一下子完全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来提高阅读效率,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要求学生在阅读前,先看文章的标题。

这样可以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

比如2010年7月国际能力测试一级题中有一篇阅读题的标题为『学歴無用論』,从这个标题就可以马上看出作者的观点是“学历是没有用的”。

其次,在开始阅读材料前,可以先浏览材料后所给的问题和选项。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有针对性,例如,可以在材料中寻找与问题或选项中语言一致的内容;在选项中一旦发现正确答案就不再看其他选项;运用排除法选择答案等等,能极大地提高阅读速度和答题准确率。

①对待生词。

正式开始阅读材料时,可以指导学生边读边用铅笔作各种记号。

比如,用“○”圈起关键词,在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处划线等等。

对问题中所出现的相关词汇和句子应重点标注,因为其前后几句很可能就是答案所在。

另一方面,对于篇幅比较长的文章进行第二次阅读时,就可以把之前所标的符号当做指向标进行快速查找,避免漫无目的地大海捞针。

在标注重点词汇时,要着重注意「が」「でも」「しかし」「つまり」等关联词,分析其相关联的部分。

还有要注意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在日语阅读考试中,总有一部分问题是关于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②对待长难句、主题句。

日语的语法结构与其他外语不同,句子的修辞方法也不同,有些句子很长且成分复杂,学生在进行快速阅读时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因此,要训练学生们快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

例如,日语中经常出现较长的定语和状语修饰成分,对此,应该让学生先找出这一句的体言和用言,然后根据句子的成分,分析并找出连体修饰和连用修饰成分及其与被修饰成分的关系。

对于长难句,教师不要直接给出中文译文,而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讨论。

除了长难句,还应找出段落的主题句,甚至是揭露整篇文章主要思想的主旨句。

特别要注意文章的开头或结尾部分,找出总结性语句。

③对待篇章。

笔者认为泛读的材料不必一一译成中文,因为泛读的重点在于“泛泛地”阅读大量文章,而不是对于每字每句进行细嚼慢咽。

教师只要重点分析长、难句和主旨句即可。

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提问来考察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抓住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对文章进行总体把握,然后让学生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整篇文章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可以将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对文章的观点发表评论等等。

这样,既能更深层地理解文章,也能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或者就文章的内容进行改写或续写,这样可以使阅读理解与写作得到有机的结合。

(4)搭配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进行综合性阅读前后甚至同时,适当插入一些练习,对提高阅读速度和培养阅读能力大有好处[5]。

这些练习的形式应多种多样。

如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题型也应包括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快速及准确抓住基本思想。

并且这些练习的难度应逐渐提高,使学生不断克服阅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3.课后巩固。

由于泛读课的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真正做到大量阅读。

笔者认为,泛读课的重要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与技巧,并引导学生课后积极进行阅读。

另一方面,通过课堂上的训练,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地学以致用,知识很快就会被忘记。

所以,进行课外阅读是巩固阅读技巧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教师可以采取制定阅读范围,布置阅读任务,监督阅读进展情况,核查阅读效果的方法,让课外阅读真正得以落实。

作为核查阅读效果的手段之一,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和作者

791

有关的材料发给学生,考虑将课内与课外衔接起来,利用课内的短暂时间,让学生就课外所读的与课内内容有关的材料做限时口头发表。

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保证课外阅读的完成,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小结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实现。

但是泛读课的课时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变。

课上课后的有机结合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教师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查好背景知识,做好课件。

课上传授阅读技巧,督促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讲解重、难点,并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旨。

课后布置扩展阅读和读后感、改写、续写等任务,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要提高日语快速阅读的能力,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和长期努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泛读课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窦林娟.如何教好日语专业泛读课[J].希望月报,2007,(6):20.
[2]陶魏青.日语泛读教学目的思考和教学方法的新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8):150.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时间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6.
[4]夏玉玲.关于日语专业泛读课的课程设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23(6):74.
[5]崔贞林.谈提高日语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21(6):23.
A View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Japanese Extensive Reading
LIU Dan
(Concord University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60108,China)Abstract:The Japanese extensive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undergraduate Japanese teaching,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erm of cultivating students'reading speed and improving their verbal comprehension.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Japanese extensive reading class,such as teaching hours are not sufficient,textbooks are not appropriate,teaching method lags be-hind,students don't have active attitude towards this class.In order to break this impasse,it is necessary for teachers of Japanese ex-tensive reading to take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and improvement in textbook selection,preparation before class,class control and after-class consolidation.
Key words:extensive reading;textbook selection;reading habit;reading technique;teaching method

89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