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峡》 (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识记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抓住事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翻译并背诵课文,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品味作品中诗情画意、朴素自然的意境美;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4、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三峡”,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文章以其为题,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题简洁、明快。

3、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4、《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相传为晋人郭璞所作,书中列

举大小水道137条,内容简略。《水经注》是郦道元给《水经》所作的注文(即解释),较详细。介绍了1252条河流,注中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述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等。不仅是一部地理专著,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5、学习生字:

阙.(quē)叠嶂.(zhàng)曦.月(xī)襄.陵(xiāng)沿溯.(sù)素湍.(tuān)绝巘.(yǎn)属.引(zhǔ)

6、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段:总写三峡的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

第二段:描写了夏天的三峡风光,显示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

第三段:着重描写了春冬之际的三峡之水的别具一格。此时的三峡显现出恬静、幽美的春冬景色。

第四段:写秋季三峡的景象:林寒涧肃,猿鸣哀转。

三、教师小结:

文章短小精悍,风格流利清新,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用彩笔描绘了三峡的景致,先总写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作者融情于景,最后以忧伤的渔歌做结,表现了“山水虽佳,可世上犹有劳贫”的思想感情。

四、指名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指名读课文。

2、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市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因以为名。三国时为蜀汉防吴重镇。222年刘备为吴将陆逊所败,退驻于此,改县名永安,并于城西建永安军团;次年死于宫中。李白有《早发白帝城》诗。

二、学习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断缺。)

2、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或:有时。今义:或者。)

(2)、虽.乘奔御风。(虽:即使。今义:虽然。)

(3)、良.多趣味。(良:实在。今义:良好。)

3、一词多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介词);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副词)(2)、沿溯阻绝.。(断绝,走不通。动词);绝巘多生怪柏。(极高。形容词)

4、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奔,动词活用为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空谷

..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5、默读课文,翻译。

三、合作探究:

1、《三峡》的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赏。”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

明确:(1)、本文融情入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思想感情。(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

2、为什么先写山势,后写水势?

明确:因为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因此写峡必定要从山写起,三峡景色特征之一即为山高岭连,所以从山起笔,符合特征。另外,先写山势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先写山后写水,也体现了由次到主的写作顺序。

四、教师小结:

细品《三峡》,总感觉是在欣赏一幅清新秀美的山水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像是含着一颗薄荷糖,令人神清气爽。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思绪就会坐上一叶扁舟,进入这幅画中。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做一次三峡之旅。

二、默读课文,品味语言美。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极力渲染了山峰之高峻,江面之狭窄。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朝”“暮”“千二百里”说明水流速度之快,属于侧面描写。

3、“春冬之时······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春冬三峡之水则湍素,潭绿,波回影倒。动静相杂,色彩各异。山静,泉飞,柏怪,水奇,静中有动,声色纷沓,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挺拔超脱的图画。作者以极为精练的四字,壮写了四种景物,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林寒涧肃,哀婉凄清,水枯天寒,猿鸣凄凉,使人更感受到山高、岭密、峡窄、水阔。从而渲染了深秋萧瑟的气氛。

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渔歌为证。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三、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明确: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四、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重岩叠嶂.夏水襄.陵乘奔御.风素湍.绿潭绝巘.飞漱.清荣峻.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