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公共选修课世界环境热点问题课程论文要求[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校公共选修课《世界环境热点问题》课程论文要求
具体要求:
选其中的一个题,写出3000 字左右的论文。要有题名、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论文正方、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内容。抄袭者或引用了文献但没有列出参考文献者一律零分计论文格式参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格式达不到要求者也一律退回。最迟提交时间:本学期课程结束后的一周之内。提交邮箱:,提交时论文的名称为:学号+名字.doc,以附件的
形式发送.
题目4号黑体加粗,署名小四号宋体,摘要与关键词为5号宋体,正文内容为5号宋体,其
中各个小标题加粗,参考文献小5 号宋体。
选题范围: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系建设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在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应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环境保护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理论与实践;环境科技创新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应用;
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与探讨;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环境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洁净能源、代用能源、再生能源的研发与应用;
2.重点领域环境科技创新与实践应用固体废物回收监管的理论与实践;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经验及创新;生活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技术;水(海、河、城市河流、湖泊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等)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温室气体排放源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大气中二噁英类污染物控制与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与研究;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技术与创新;
3.相关领域环境科技研究进展低碳、绿色、循环型环保企业工程实例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环保型企业中应用案例;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与质量提高;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机制;生物质能利用与发展;
核与辐射防护技术。
4.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探讨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方法和措施;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能源、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技术;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
煤洁净化燃烧技术与应用;风电和太阳能发展现状及应用;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应用;水资源和地热能源的应用与实例。
构造生态文明城市环境问题初探节能减排,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减少SO2、CO 2 排放的研究)
福州水资源保护问题研究闽江潮汐对下游水源保护区水环境影响及对策研究缓解福州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与建议福州东部新城建设环境规划问题研究与建议湖库生态治理污水系统技术研究发展循环经济问题的研究推进“家园清洁”行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研究福州发展临港产业集群环境问题探讨福州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规划、管理、治理方面的课题研究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农业生态方面的问题与研究(例如土壤安全方面的调查、研究)节能减排,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与工业集中区环境规划研究探讨福州市三江(闽江、敖江、龙江)、四行业(建陶、牲畜养殖、石板材工业)综合整治、减排对策建议旧城改造环境问题探讨与建议新城区建设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小城镇、新农村生态建设与污染防治(如生活污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城市热岛效应对策研究与规划建议环境管理方面研究与探讨
5 .环境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
5.1绿色经济与绿色转型
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在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应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两型”生产和消费的理论和实践绿色、低碳相关政策的研究与探讨绿色经济政策的研究、探讨与实践生态省建设理论、方法、政策研究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创新技术规划环评实用技术与实例分析
5.2大气污染物减排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细颗粒特(PM2.5) 、VOC 、有毒有害气体、重金属和二口恶英( Dioxins )等排放控制技术研究脱硫、脱硝、除尘、脱汞等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研究区域大气复合污染与灰霾机理及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撑技术
多污染物、细粒子、VOC 和恶臭性气体等污染物污染控制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估方法
5.3水污染控制与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质量评价、综合检测与预警等理论与方法流域控源减排、水环境质量改善、风险防范、生态修复等技术流域水污染防治及监控预警支撑技术地下水污染和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各类污水治理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水体重金属污染控制、治理新技术水体重金属污染控制、治理新技术
5.4土壤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土壤环境标准、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研究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标准和评估与安全性划分方法典型化学污染、重金属污染识别技术土壤污染分析监测与风险评估农村、矿山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
5.5城市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城市与环境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多元关系现代化城镇发展的能源问题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与环境保护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新技术农村水土保持建设技术与生态修复生态功能保护区环境建设与绿色转型农村环境浸染防治的政策和机制率领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5.6环境健康与环境风险评价区域性的流域性环境健康风险控制技术6.其它主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校园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节能减排与我同行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共有的家园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贝y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高校理
科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设有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运动学等栏目,并不定期开设教学研究、综述评论、研究简报、简讯等专栏•欢迎投稿•来稿要求:
1 •来稿必须是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图表清晰.全文一
般不超过 6000字.
2 .来稿须提交一式两份,请勿一稿多投.作者署名应实事求是,并保证无署名争议.
3 •来稿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单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 民族,职称,学位),正文,参考文献等,其内容及格式应符合本刊规范要求.
(1)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一致.
(2)中文摘要以不超过200个汉字为宜,应说明研究目的、试验方法、研究结果与研究结论•英文摘要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单位、地址、邮编、摘要正文(用第三人称书写,内容与中文摘要一致)和关键词•要求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
(3)本刊接受计算机打印稿稿.来稿件要求用字规范,外文字母必须分清文种及大、小写,上、下脚标的位置高低应区分明显,所使用的量、单位及符号一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定标准为准.
(4)图、表须精选,切勿与文字内容重复.插图应标明图序及图题,大小要适中•照片要黑白清晰、层次分明.表格请
设计成三线表,并标明表序与表题.
(5)参考文献只选用最主要的列入(不超过10条),未公开发表的请勿引用. 文献序号按其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
顺序排列•作者人数在 3人以上的,请列出前 3人姓名•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专著:作者(姓前名后,外文名可缩写).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外文可缩写),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4 •来稿请写清作者或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E-mail、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