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预防科普讲座精讲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部位的血管栓塞会造成相应的血管闭塞综合征。 与脑血栓形成相比,脑栓塞易导致多发性梗死,并
容易复发和出血。
腔隙性梗死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半数以上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突然或逐渐起病,
出现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等局灶症状。
通常症状较轻,体征单一,预后好,一般无头痛
,无颅高压,无意识障碍表现。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以中青年发病居多, 起病突然,多数患者发病前有明显诱因。 一般症状主要包括:
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 脑膜刺激征 眼部症状 精神症状 其他症状
脑中风是怎么发生的?
脑中风的最主要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导致脑中风的罪犯——血小板
哪些人容易发生脑中风?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 可控制的因素 ➢ 无法控制的因素
破裂!
缺血性中风(占85%)
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占85%)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2.脑梗死:A.脑血栓形成
B.脑栓塞 C.腔隙性梗死
出血性中风
1.脑出血 2.蛛网膜下腔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 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脑
脑血管病的预防,简单 的说就是针对可控制的 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高血压
已证实,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 危险因素。
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 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直接的 、持续的、并且是独立的。
近年研究表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 160mmHg,舒张压<90mmHg )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 患病率: 400~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患者: 600~700万
脑中风给患者和家庭带来长期的负担
成人中最常见的致残原因 大多数脑中风患者能够幸存 ✓10%有严重的残疾需要长期护理 ✓30%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起居一整年 ✓60%的患者社交活动或户外活动受限
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费 用估计要在100亿元以上,加上各种 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 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 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许多患者不出现临床症状而
头颅影像学检查发现。
脑出血
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
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多有高血压病 史。多在激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发 病后病情常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 高峰。
发病后多有血压明显升高。由于颅压
升高,常有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 意识障碍,如嗜睡或昏迷等,大约 10%ICH病例有抽搐发生。
认识中风,预防中风
什么是脑中风?脑中风是怎么发生的? 哪些人容易发生脑中风? 应该怎么预防?
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预防脑中风?
脑中风就是脑卒中、 急性脑血管病、 脑梗塞或脑出血!
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 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 缺氧所致的急性疾病。
什么是脑中风?
脑中风有哪些类型?
堵塞!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无法改变或控制的因素
年 龄:年龄增高发病率增加 性 别:男性>女性 家族史: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可以改变或控制的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 吸烟、酗酒、肥胖、运动量过少 既往有冠心病,或心脏病发作史 既往有外周动脉疾病史
✓ 发生过中风或TIA史的人
脑梗死以中青年多见。
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 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及部位。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当发生基底动脉血栓或大面
积脑梗死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脑栓塞
可发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 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
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 意识障碍有无取决于栓塞血管的大小和梗死的面积。
✓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高于其他人9倍 ✓而每次的中风发生都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怎么评估脑中风复发的风险有多大?
9
8
极高危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分以上需 要更强的抗 血小板药物
6
5
高危:中风危险4%
4
3
2
1
低危:中风危险<4%
0
脑中风常见的认识误区
错误的观点
正确的认识
中风不可预防 中风无需治疗(治不好) 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生中风 中风后治疗6个月就会好
况下使用华法令(2~4mg/日)抗凝治 疗(INR:2.0~3.0);年龄>75岁者,INR控制在 1.6~2.5; 或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 /日) 3、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50~150mg / 日)
脑血管疾病预防
----健康大讲堂
脑中风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1位中风新发患者, 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 中风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
脑血管病
• 发病率: 120~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
• 死亡率: 80~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 >150万
*原则:应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
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
心脏病
• 心房纤颤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 心房纤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为3%~
5%,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 • 口服华法令预防可使血栓栓塞性卒中的相对
危险度减少68%。
建议
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2、确诊为房颤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在监测INR的 情
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 缩压每升高 10mmHg,脑卒中 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 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 的相对危险增加 46%。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降压目标
一般成人 伴有糖尿病 伴有肾脏疾病
<140/90mmHg <130/80mmHg <125/75mmHg
超过80%的中风是可预防的 发生中风应尽快就医 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 可能终生无法恢复
减少中风风险,我们能做什么?
防发病(一级预防) ✓从未发生过中风或TIA的人: 应及
早发现危险因素,并采取综合控制 防复发(二级预防) ✓ 已发生过中风/TIA的患者,应采取
更积极的措施避免复发
脑血管病如何预防?
血管病危险因素。
发病突然,历时短暂,最长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恢复完全,不留后遗症状,
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表现基本相似(如瘫痪、失语、定向 障碍、黑蒙、眩晕等视其不同病发部位表现不同症状)。
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腔隙性梗死
脑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动脉炎性
容易复发和出血。
腔隙性梗死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半数以上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突然或逐渐起病,
出现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等局灶症状。
通常症状较轻,体征单一,预后好,一般无头痛
,无颅高压,无意识障碍表现。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以中青年发病居多, 起病突然,多数患者发病前有明显诱因。 一般症状主要包括:
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 脑膜刺激征 眼部症状 精神症状 其他症状
脑中风是怎么发生的?
脑中风的最主要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导致脑中风的罪犯——血小板
哪些人容易发生脑中风?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 可控制的因素 ➢ 无法控制的因素
破裂!
缺血性中风(占85%)
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占85%)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2.脑梗死:A.脑血栓形成
B.脑栓塞 C.腔隙性梗死
出血性中风
1.脑出血 2.蛛网膜下腔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 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脑
脑血管病的预防,简单 的说就是针对可控制的 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高血压
已证实,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 危险因素。
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 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直接的 、持续的、并且是独立的。
近年研究表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 160mmHg,舒张压<90mmHg )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 患病率: 400~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患者: 600~700万
脑中风给患者和家庭带来长期的负担
成人中最常见的致残原因 大多数脑中风患者能够幸存 ✓10%有严重的残疾需要长期护理 ✓30%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起居一整年 ✓60%的患者社交活动或户外活动受限
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费 用估计要在100亿元以上,加上各种 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 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 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许多患者不出现临床症状而
头颅影像学检查发现。
脑出血
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
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多有高血压病 史。多在激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发 病后病情常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 高峰。
发病后多有血压明显升高。由于颅压
升高,常有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 意识障碍,如嗜睡或昏迷等,大约 10%ICH病例有抽搐发生。
认识中风,预防中风
什么是脑中风?脑中风是怎么发生的? 哪些人容易发生脑中风? 应该怎么预防?
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预防脑中风?
脑中风就是脑卒中、 急性脑血管病、 脑梗塞或脑出血!
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 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 缺氧所致的急性疾病。
什么是脑中风?
脑中风有哪些类型?
堵塞!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无法改变或控制的因素
年 龄:年龄增高发病率增加 性 别:男性>女性 家族史: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可以改变或控制的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 吸烟、酗酒、肥胖、运动量过少 既往有冠心病,或心脏病发作史 既往有外周动脉疾病史
✓ 发生过中风或TIA史的人
脑梗死以中青年多见。
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 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及部位。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当发生基底动脉血栓或大面
积脑梗死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脑栓塞
可发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 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
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 意识障碍有无取决于栓塞血管的大小和梗死的面积。
✓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高于其他人9倍 ✓而每次的中风发生都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怎么评估脑中风复发的风险有多大?
9
8
极高危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分以上需 要更强的抗 血小板药物
6
5
高危:中风危险4%
4
3
2
1
低危:中风危险<4%
0
脑中风常见的认识误区
错误的观点
正确的认识
中风不可预防 中风无需治疗(治不好) 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生中风 中风后治疗6个月就会好
况下使用华法令(2~4mg/日)抗凝治 疗(INR:2.0~3.0);年龄>75岁者,INR控制在 1.6~2.5; 或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 /日) 3、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50~150mg / 日)
脑血管疾病预防
----健康大讲堂
脑中风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1位中风新发患者, 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 中风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
脑血管病
• 发病率: 120~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
• 死亡率: 80~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 >150万
*原则:应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
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
心脏病
• 心房纤颤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 心房纤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为3%~
5%,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 • 口服华法令预防可使血栓栓塞性卒中的相对
危险度减少68%。
建议
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2、确诊为房颤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在监测INR的 情
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 缩压每升高 10mmHg,脑卒中 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 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 的相对危险增加 46%。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降压目标
一般成人 伴有糖尿病 伴有肾脏疾病
<140/90mmHg <130/80mmHg <125/75mmHg
超过80%的中风是可预防的 发生中风应尽快就医 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 可能终生无法恢复
减少中风风险,我们能做什么?
防发病(一级预防) ✓从未发生过中风或TIA的人: 应及
早发现危险因素,并采取综合控制 防复发(二级预防) ✓ 已发生过中风/TIA的患者,应采取
更积极的措施避免复发
脑血管病如何预防?
血管病危险因素。
发病突然,历时短暂,最长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恢复完全,不留后遗症状,
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表现基本相似(如瘫痪、失语、定向 障碍、黑蒙、眩晕等视其不同病发部位表现不同症状)。
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腔隙性梗死
脑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动脉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