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源建设规划

财源建设规划
财源建设规划

财源建设始终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加强财源建设是突破我区财政困境,增强财力保障,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做好“十二五”规划,对推进全区财源建设,壮大财政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红花岗区财政状况及财源特征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区持续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兴区、城建拉动”战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化解和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与影响,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提高发展水平,强化税收征管,促进了区级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取得较大发展,为全区人员经费的按时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作

出了较大贡献。

(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从2007年到2009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41,360万元增加到54,396万元,实绩增收13,036万元,年均增长14.68%。在同一时期内,全区GDP由122.28亿元增加到152.71亿元,年均增长11.75 %。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年均增幅比GDP年均增幅高出近3个百分点。

(二)三产对财政增收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区实施“三产富区”战略,按照“拓展南部,延长东部,改造旧城”和“城郊建市场,城区建商场”的思路,以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为重点,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到2009年辖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90.8亿元,占全区地方生产总值152.71亿元的近60%。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纳税金额,都在三次产业中居于榜首地位。

(三)部分税种逐步成为财政收入的支柱。随着我区工业和商贸流通业、文化娱乐业、服务业等行业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增值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税种的税源基础,使这些税种获得较大数额的实绩增收,对全区财力的持续、快速增

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红花岗区财源建设和财政保障主要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艰难

(一)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支柱财源缺乏。一是从2009年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看,全省是20 %,全市是16 %,而我区仅为 5.47%,明显低于省、市水平。说明我区国民经济的产出率还比较低,各项产业对财政的贡献不高。二是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2.39 %,比重过高,地方有效财力受阻,财政收入质量有待大幅提高。三是辖区内无大企业、大税收,税源零散,缺乏支柱财源。

(二)投入产出效益不佳,新兴财源贡献不多。2009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22%,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为13%,没有达到以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发展,加快培

植和夯实地方财源的预期目标。

(三)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和尖锐。一是财源建设面临的减收因素较多。市区税收体制和财政收入分享体制存在不尽合理之处,导致我区财源建设推进乏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举步维艰;受国家增值税转型、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和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下调等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影响,相关主体税种税基缩减,2007-2009年,我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均未完成预算任务,收入增量大幅减小,直接影响了我区中央转移支付补助和既得财力。二是由于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区财政除了保障全区人员工资性增资因素、社会保障支出、维持机构运转等财政刚性支出以外,还要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支出压力迅增。地方财政收支差额除依赖税收返还外,大量的政府性基础设施工程和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资金要依托举债和上级补助,因此,财政收支矛盾

异常突出和尖锐,财政平衡如履薄冰。

(四)政府性债务负担重、偿债压力大。从1998年至今,我区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

步伐,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通过政府性贷款进一步满足群众对社会公共产品的需要,有效刺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区政府负债规模日益增大,政府债务已达14.7亿元,从2009年起开始进入还贷高峰,2010年就需还本付息近2.7亿元,偿债压力过大,政府性债务运作风险已凸现。

三、“十二五” 财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握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及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八大建设”和“中部崛起”战略部署,以加快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以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为立足点,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力加快财源建设步伐,在全市提升承载能力、加速工业化进程、壮大第三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四个方面率先取得突破,为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奋斗目标:按照省市对我区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要略高于全市13%增速水平,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区预期目标是: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13.5%以上。

四、加强财源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经济决定财政,推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断开辟和壮大财源的基础。只有加快财源建设步伐,才能确保收入稳定增长。一是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培植新兴财源,增强地方财政实力,加快做大财政“蛋糕”。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财源建设“奖、贴”激励机制,着力提高全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积极性;三是要壮大融资平台,增强融资能力。以存量资产为依托,财政投入为引导,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放大政府投资效应,整合投资资金,形成资金合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拉动我区的GDP增长。四是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加强政府与银行的合作,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信贷的“放大”作用,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等经济组织的发展,做大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主体财源。五是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的项目投资,加强对财源建设项目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的法制保障,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六是加强财源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统一部署调度,全区齐抓共管,确保财源建设推进扎实有效。

(一)突出三产主导地位,优化和巩固支柱财源。做优三产,使我区成为黔北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基本建设成为集商品、资金、技术、信息、旅游、娱乐、服务为一体,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覆盖面广、辐射力强、较为统一和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形成以物流带动人流,以人流带动资金流、信息流的良性循环机制和商贸流通繁荣局面。

1、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楼宇经济”是一种“隐藏”在商用楼宇中的高级经济形态,产生的财富效应非常突出。着力盘活闲置的楼宇,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楼宇业主更新经营理念,以出让、租赁等方式引进有实力的开发商来开发,引导楼宇业主“腾笼换鸟”,增大楼宇经济总量;着力在南部新城开发和老城片区改造中,优先打造高档商务楼

宇,并在特色品牌上进行规范引导,发展专业楼宇,形成规模效应;着力引进现代商务会所、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大型建安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广告策划、信息网络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等现代新兴服务业和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总部或品牌总代理机构、营销中心、财务中心和研发中心;要设立楼宇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增强发展楼宇经济的引力,并为楼宇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2、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遵义市中心城区地域优势,积极发展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打造遵义中部地区最大的信息服务中心;应在各类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高档商务楼宇里,发展由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组成的中介服务业;应以物流为中心,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围绕杭州至瑞丽高速、黔渝快速铁路、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公路的建设在新店子、南宫山、外环路、忠庄片区大力发展物流基地。以体育文化中心为核心,依托遵义“转折之城、会议之都”城市名片,大力发展商务会展、特色会展等会展业,同时力争在城区引进规模大、档次高的会展中心;积极发展

教育培训、国际商务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

3、改造和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按照区委、政府“拓展南部、开发东部、改造旧城、发展集镇、建设新村、服务新区”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商贸业。一方面是要立足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着力打造全市商业中心。重点是继续推动大型商贸企业扩张规模,支持老城步行商业街扩容提质,加快南部新城道路延长线的建设,加快新城区商业网点布局和专业市场建设。围绕构建大市场、促进大流通的思路,加速物流产业向前发展,积极建设和培育“一个中心、五个商圈、六个专业市场带”。加快建设遵义新世纪建材大市场、遵义特色食品大市场、遵义物流中心工程及物流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黔北蔬菜中心批发大市场建设,加快坪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启动南宫山集装箱物流基地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是要立足树立特色和品牌,按照“一街一特、一区一品”的要求,积极支持餐饮休闲业做大做强。以民俗名食等特色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形成类似“上海城隍庙” “南京夫子庙”一样集餐饮、旅游和娱乐一体的特色品牌,并争取组建一家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股份制餐饮旅游公司。全面整合全区的酒吧、歌厅等文化资源,鼓励这些企业组织行业协会,并通过“政府引导,协会指导,市场调节”的方式,形成龙头企业,推进连锁经营。三是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星级宾馆,完善城市功能,留住游客,真正为我区旅游经济发展、消费增长和财税增收带来实质效应。

4、加快发展旅游业,努力建设旅游强区。按照“突出一条主线、实施两翼展开”的思路,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突出内容特色化、方向城郊化、管理规范化、景点精品化四大特点,着力开发一批特色明显,吸收力强的旅游产品,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功能和服务接待水平,注重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强力推进红色旅游,配合推进遵义会议会址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老城长征文化体验园建设,进一步拓展遵义会议会址红色旅游发展空间,力争把红花岗区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区,把老城建设成遵义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区。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推进忠庄勤乐水果示范基地、巷口镇观光游憩区开发。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生态观光和田园农耕体验,自然山水观光和温泉度假、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以及节会活动等旅游产品, 推进农业观光旅游板块开发。三是加快推进金谢海通乡油路、金鼎山集镇和景区配套设施、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接待中心、农具陈列馆、龙泉村乡村全国旅游示范区、金鼎山镇莲池休闲庄和黔北风情街等旅游文化项目建设。四是彰显精品旅游,围绕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板水森林公园实施“六个一”工程(一山:金鼎佛教名山,一园:大板水森林公园,一湖:海龙生态湖,一镇:金鼎山特色旅游集镇,一村:龙

泉黔北民居村落,一泉:海龙温泉)。根据城市文化和品位,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科学定位和布局,实施一批休闲服务旅游项目,发展和提升城市旅游,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旅游产业格局和旅游产品体系。力争至2015年,旅游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29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8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1%和25%。

5、围绕交通枢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深化运力结构调整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全面整合交通资源,逐步扭转货运市场“小、散、弱”的局面。重点发展快速货运,促进大型物件、危险货物、冷藏保鲜货物等运输,逐步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引导道路货运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变单一运输方式为多种运输方式,拓展客运站场服务功能,做到资源共享;加强和完善以城市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连接城镇、辐射农村、干支相连、长短结合的客运网络。基本实现道路旅客运输市场规范化、干线客运高速化、城乡客运公

交化、运输主体规模化。

(二)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壮大和增强工业财源。做强二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引导工业发展,加快工业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壮大以资源节约型、轻工业为主的

特色产业,实现工业经济重新崛起。

1、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构建多元化工业经济结构。根据红花岗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先发展以生物工程、现代中药制药、中药材成品加工为主体的医药工业;巩固和提升以钛、镁、铝为主的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以精细化为主的化工工业;加快发展以新型建筑材料为主的建材工业及新材料产业;着力发展以农副产品、特色食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为主的食品工业。力争在2015年,初步形成多元化工业经济支柱,增强工业经济抵

御风险能力。

2、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较好的区位、资源优势,抓住国家科技部批准我区

为全省两大新材料基地之一的契机,将我区的工业发展向坪桥新型材料基地、忠庄高新技术产业园、忠深大道湘江工业园、忠深大道农民工创业园及小商品加工和食品加工园集中,形成新的发展极,壮大经济总量。其一,按照“主业突出、一区一业”的思路,形成“一园一特色,一园多板块”的格局。抓好忠庄工业园和坪桥工业园规划建设,做好下游产品的开发和延长产业链。其二,大力实施“退二进三”、“退城进园”战略,引导企业向工业集聚区搬迁。通过搬迁与技改的结合,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延长产业链,形成新的生产

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调整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严格控制并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限制并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积极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传统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实现产业升级。同时,以循环经济基地为载体,依托优势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打造一批循环经济龙头企业,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4、以迅速壮大中小企业为目的,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上市。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就意味着一个高速增长的主体财源,同时还将吸引一大批的配套企业,并具备着较强的口碑效应。区委、政府要制定一些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重点激励和帮助如:遵义氯碱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董酒有限公司、百花药业等符合条件的好企业尤其是非公中小企业积极上市,使其成为区内财源建设的新亮点。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力争到2015年,全区中小工业企业达到300家,实现产值300亿

元。

(三)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实一产,应依托区位优势,紧紧围绕遵义城市需求,面向城市的“菜蓝子”、“餐桌子”,以“四在农家”为载体,坚持以城带

乡、以工促农,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发展城郊型、科技型、效益型、带动型农业,围绕龙头企业,重点抓好商品蔬菜、特种养殖和经果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做实做稳农村经济。力争到2015年,全区农民基本参与并受惠于“四在农家”创建活动;5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小康型,6个以上的镇

进入市列经济强镇行列。

1、调整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围绕城市市场和龙头加工企业需求,按照“一村一品、一点一特”的思路,创建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特色产业带,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和聚集带建设,使原来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逐步多元化。因地制宜,引导农民顺应城市消费需求调整养殖结构,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奶牛、生猪、肉牛、羊、禽等规模养殖业,力争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做大做强蔬菜、中药材、茶等特种种植产业,如:发展海龙、金鼎、忠庄葡萄和草莓基地,巷口、长征镇糯玉米基地和特色花卉盆景基地,在西线四镇发展无公害蔬菜和订单蔬菜,力争经济作物占农物的比重在50%以上。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力争全区三分之一的生产用地向大户经营者和有能力的生产者流动。探索集体用地流转机制,发展1至2家龙头企业,打牢“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和扶持力度,全面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发展农业经济,力争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

2、夯实基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强化“四有五通三改三建”工作措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道路建设,重点加快村组公路的提升改造和硬(油)化,提升村组公路的技术标准,确保村组公路的硬化率达50%以上,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夯实基础。积极抓住市政府实施“六个一百”工程的

契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深入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使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一个较大的飞跃。突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瓶颈问题,全面完成病险水库治理和农村人均半亩口粮田水利建设,确保农村人均保灌农田面积达0.5亩以上。抢抓政策机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采取集团帮扶、部门帮扶、社会帮扶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有效解决对农业农村的投入问题。每年财政安排1000万元,引导社会资金,以遵松路两侧为重点,打造海龙、金鼎山“四在农家”示范带,形成乡村旅游亮点,力争每村有2-3

户农家乐。

3、推广科技,发展“科技型”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科技增收,有针对性地抓好科技推广应用,向科技要效益,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区财政安排创业资金300万元,鼓励各镇因地制宜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带、点),促进农民工创业。重点扶持遵义市乳业制品有限公司、遵义黔兴有限责任公司、仁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金鼎饲料有限公司、遵义祥星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扶持龙头加工企业向集团发展,提高企业综合开发“精、高、新、深”系列产品能力,提升产品档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带动全

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财源建设夯实基础。

1、高标准、高品位完成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完成贵州钢绳集团、遵义发电厂等6大企业原址片区和忠庄立交桥片区、桃溪寺片区等片区规划,进一步完善银河路片区、忠庄片区、南岭公园东片等的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委托和敦促供电、供水、电信、园林、水电等部门尽快编制相关专业规划,逐步建立红花岗区城市建设的规划体系。

2、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积极配合省、市政府完成杭州至瑞丽高速、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公路、黔渝快速铁路和其他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区内交通运输公路网络建设,依托贵遵高速、崇遵高速、G210国道、G326国道、S205省道、拟建的杭瑞高速、绕城高速大骨架网络,建设一批以经济路、旅游路为重点的骨架干线和联络线,进一步完善公路骨架网络结构。力争把新南路(X302)、龙礼路(X304)改造提升为城市干道,把遵松路(X301)、高乐路(X303)改造提升为一级或二级公路,改造提升

较为落后的县乡公路。

3、加大以南部构建为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拓宽力度。结合南部区位优势,继续推进忠庄立交桥片区、桃溪寺片区、忠庄片区、银河片区等组团片区开发和贵州钢绳集团、遵义发电厂等6大企业搬迁后原址开发。完成南部“三纵九横”道路建设,以及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河道、环境整治,高品位全面推进南部城区建设,完成南城体育中心、遵义市南部会馆区和东联线的改造及片区开发。结合棚户区改造,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完成北京路片区、南门关片区、凉水片区棚户区改造,配合市政府完成万里路改造、官井片区开发。结合片区开发,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宜商区域,以有利于中心区域产业向南部转移为重点,完成官井隧道(南、北)复线建设,努力构建交通便捷、服务完备、环境优良的

中心城区。

4、加快推进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集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推进西线旅游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深溪镇工业服务性集镇建设;支持长征镇、南关镇发展物流、仓储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和完成长征镇、忠庄镇、南关镇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不断完善集镇道路、供水、供电、污水、绿化、公厕及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及配套设施条件,加速农村人口向集镇集聚,力争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新突破,

城镇化率提高到更高水平。

(五)强调招商引资质量,尽快和尽多培植新兴财源。针对我区引进的财源项目多数产出效益不甚理想的状况,继续坚持扩大招商引资,而且更要强调招商引资质量,使我区新引进的项目能够尽快产生财源且能贡献较多的财源。一是突出招商重点,把好入口关。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对财源贡献多的项目,促进产业配套发展。二是强化招商的后续跟踪和服务。力促投资履约,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服务机制,加强项目调度,做好相关服务,促进招商成果的尽快转化,并能产生较多的财源。

(六)创新体制和机制,激发和挖掘街镇财源。一是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按照“比例共享,各有侧重”的收入划分原则,建立健全区、镇(街)两级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对街镇新上项目区级税收部分的分成奖励实行区少镇(街)多,充分调动各街镇建设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构筑出具有特色的梯级财源。二是创新财源建设激励机制。按照“谁发展、谁受益,发展快、多受益”和“下管一级、综合奖励”的原则,尽快建立增动力、强活力的奖励机制,变“要我增收”为“我要增收”。三是创新财源建设资金扶持机制。按照税收受益和分级负担的原则以及贡献与奖励挂钩的办法,建立纳税大户奖励专项资金,对财政贡献大的纳税户,大幅度提高奖励标准,促进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做大做强,增

强发展后劲。

(七)加强支出管理,抓好替代税源。树立节流也是开源的思想意识,加强支出管理,调整支出结构,变重点压缩支出规模为重点提高支出效益,建立规范、科学的公共支出机制,完善财政支出的决策行为,实现决策制度化和科学化。积极稳妥推进预算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逐步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采购行为的规范性。积极贯

彻公共财政理念,尽量运用市场化手段,切实解决财政供给范围过宽问题,真正使替代财

源发挥效益,减轻财政支出的压力。

1、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楼宇经济”是一种“隐藏”在商用楼宇中的高级经济形态,产生的财富效应

非常突出。着力盘活闲置的楼宇,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楼宇业主更新经营理念,以出让、租赁等方式引进有实力的开发商来开发,引导楼宇业主“腾笼换鸟”,增大楼宇经济总量;着力在南部新城开发和老城片区改造中,优先打造高档商务楼宇,并在特色品牌上进行规范引导,发展专业楼宇,形成规模效应;着力引进现代商务会所、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大型建安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广告策划、信息网络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等现代新兴服务业和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总部或品牌总代理机构、营销中心、财务中心和研发中心;要设立楼宇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增强发展楼宇经济的引力,并为楼宇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

编号:FS-DY-20528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财源建设作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促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具体分析我市财政收入的现状,收入总量偏小、收入结构不合理、可用财力少,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还依然存在。因此,大力培植财源、增加税源,对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确保财政增长、居民增收,实现率先富裕,已显得至关重要。 一、XX年1-6月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全市完成财政收入19608.4万元,为年初预算33200万元的59.1%,为年度目标任务36000万元的54.5%,比上年同期增收2588.3万元,增长15.2%。按征收部门分列,完成情况分别为:国税局完成3658.4万元,完成目标任务9600万元的38.1%;比上年同期减少378.8万元,下降9.4%;地税局完成6533.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XX万元的54.4%,比上年

同期增加1034.8万元,增长18.8%;财政局完成9416.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1600万元的81.2%,比上年同期增加1932.3万元,增长25.8%。 从预算收入级次来看: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990.7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282.8万元,同比增收542万元,增长11.4%;非税收入完成9707.9万元,同比增收1747.8万元,增长22%;上划“两税”收入完成2576.6万元,同比增收170.9万元,增长7.1%;上划“所得税”收入完成1746.7万元,同比增长195.2%,主要是烟草公司1月份汇缴入库上年度所得税450万元;上划“营业税”收入完成701万元,同比增收251.7万元,增长56%。 二、近年财政收入和财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收入规模小,可用财力少。XX年财政收入2.78亿元,XX年将突破3亿元大关。但总量仍然偏少,在湘潭市各县市区排名靠后,在全省各县市区排名也相当靠后。根据税收政策规定,国税征收的增值税地方部分只有18.75%,所得税地方部分为28%,再剔除国税工作经费约6%,国税征收税收部分地方实际所得约占国税征收总额的15%左右;地税

税费财源建设情况汇报

税费财源建设情况汇报 2021年区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技术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央和省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市政府按照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通过及时传达,精心部署,强化服务和加强监管,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措施,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 目标任务。 节能目标任务: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21年下降6%。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1户企业实现节能3500吨标准煤以上,列入省“239重点节能”的6户企业实现节能15864.7吨标准煤以上。关闭或整合企业1户,淘汰落后工艺装备企业2户。 减排目标任务:2021年12月15日前完成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6户污染治理工作。主要污染物削减量:cod1106.48、nh3—n49.72、so2控制在30000以内。

完成情况。 据统计部门测算,我市今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大约下降6%,预测全市通过努力可以完成全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列入239户企业中的6户企业1—9月按产值计30000吨,按增加值计算节煤23000吨,到年底完全可以完成目标任务。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1-9月,全市重点污染物削减量为cod1817.14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64.2%;nh3-n110.95,完成年目标任务223.1%;so21895.05,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目标范围内。6户企业的工业污染治理除xxxx、xxxx2户企业在设备安装外,xxx正等待专家验收,xxxx、xxxx和xxxx 等4户企业均在试运行。省控6户企业年内都能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主要做法 1、及时传达,精心部署。全国节能降耗工作会议和全省工业节能电视电话以及全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市工业领导小组会及市工业经济运行会以及全市节能降耗暨淘汰落后产能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有关节能降耗文件和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明确我市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落实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对全市工业节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认真进行了分解细化作出了具体部署。 2、加强领导,制发文件。为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级25个部门主要负责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聊城市财源建设奖励办法》的通知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聊城市财源建设奖励 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财政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聊政办发[2007]47号 【发布部门】聊城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6.22 【实施日期】2007.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聊城市财源建设奖励办法》的通知 (聊政办发〔2007〕4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聊城市财政局制定的《聊城市财源建设奖励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聊城市财源建设奖励办法

(聊城市财政局二○○七年六月十五日) 为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不断壮大财政实力,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奖励办法。 一、对企业的奖励 1.对支柱财源企业的奖励。对年度上缴税金(市、县分享部分剔除税收优惠政策及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后,下同)1000万元以上,且比上年增长20%以上的企业,按上缴税金比上年增加额分档进行奖励,并授予财源建设特别贡献奖称号。具体标准是:(1)年度上缴税金新增额在200(含200)万元以内的,按新增额的1/10奖励; (2)年度上缴税金新增额在200-500(含500)万元以内的,按新增额的1/8奖励; (3)年度上缴税金新增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按新增额的1/6奖励。 (4)对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上缴税金增幅达到20%的企业,再按当年新增额的10%奖励。 以上,每个企业的最高奖励数额一般不超过200万元。另外,对于达不到上述奖励标准,但当年上缴市级税收超过1000万元的重点财源企业,视上缴情况可适当给予一次性奖励。 2.对中小

财源建设基本情况和做法总结

财源建设基本情况和做法总结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切实加强财源建设 各位领导、同志们: 财源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财源建设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事业的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抓好财源建设,实现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是财政工作的重点所在,是财政部门的职责所在。近年来,随州市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保 障支撑作用、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财政收入大 幅增长、税收质量持续提高,财源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我们的做 法归纳起来主要是抓好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四个财源” (一)支持农业发展,做强基础财源。充分运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支持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食用菌、泡泡青、优质麦、 马铃薯、畜牧等特色农业,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产能规模。加大 农业特色市场扶持力度,支持三里岗香菇市场等一批特色农业市场 做大做强。二是扶持壮大加工农业。充分运用县域经济调度资金、 产业发展基金等,大力扶持粮油、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提升 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产值转化能力。 (三)促进经济转型,培植新兴财源。一是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落实税收优惠,对15户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费用 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7142.11万元,对7户高新技术企业给予 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率,减免企业所得税1854万元;强化财政 奖补,安排工业科技奖补资金3000万元,落实市政府出台支持实体 经济发展24条,安排奖励资金296万元,对获得2016年度科学技 术进步奖的30个项目和获得科技创新奖的7个创新平台、18家新 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二是支持新经济发展。筹资1.1亿

最新财政系统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束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勇于担当! __年大学毕业,/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我很荣幸地成为如皋财政系统的一员,有人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行业?我的心告诉我:我热爱会计岗位,拥有了才是最好的,得到了就绝不放弃。 财政工作是辛苦的、清廉的。处在为广大百姓财政服务的前沿,长期保持坐姿,总是低头与计算机打交道。财政工作是枯燥的、乏味的。每天接触的是那些单调的数字,亲近的是那重复的票据。财政工作又是光荣的、自豪的,每天迎来送往,微笑服务,始于老百姓的需求,止于老百姓的满意,在人民和国家之间架起了连心的.桥梁。我们始终以人民公仆的赤诚,跳跃在时代的浪尖,高扬笑脸、放飞理想,行走在强担当、优服务、促发展的大道上! 进入财政大家庭已经快两年了,初进单位的迷茫,莽撞磕碰的青涩,不被理解的委屈,迎接新岗位的喜悦,我对基层财政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一个个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同事们正在影响我、感召我。开发区财政局的张晓丽同志,一人负责大小7个公司的现金,记4个公司的总账,经常白天跑银行,晚上和周末对账、记账。刘培建、张本林两位同志已经到了临退休的年纪,但依旧一丝不苟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服务于开发区综合治税办公室,为开发区财政和税收事业的发展出力、尽责。这样的人与这样的事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是普通人,却用自己的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燃烧、不懈追求。 平凡的岗位如何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许多人在思考、在追求,也有许多人感到困惑迷茫。我想我已经有了我最好的答案,那就是真心爱岗、全力敬业,做一名有作为的财政人;那就是淡泊名利,提升个人修养,做一名敢于担当的财政人;那就是勤于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做一名业务水平过硬的财政人;那就是不断实践,提升社会素养,做一名优质服务的财政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担当,无数个平凡就成了伟大,无数个普通就成了非凡,就能实现财政事业的兴旺发达,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灿烂辉煌。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担当,我们正在路上,我们永远在路上!谢谢! 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献财政、文明建和谐”。 在滑县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有一个年轻的不断前进的文明集体:滑县财政局。几年来,这个奋进的集体先后获得了“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爱国卫生单位”等荣誉,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这些成绩也促进了财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县域经济的建设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市财政收入和财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市财政收入和财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财源建设作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促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具体分析我市财政收入的现状,收入总量偏小、收入结构不合理、可用财力少,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还依然存在。因此,大力培植财源、增加税源,对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确保财政增长、居民增收,实现率先富裕,已显得至关重要。 一、XX年1-6月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全市完成财政收入19608.4万元,为年初预算33200万元的59.1%,为年度目标任务36000万元的54.5%,比上年同期增收2588.3万元,增长15.2%。按征收部门分列,完成情况分别为:国税局完成3658.4万元,完成目标任务9600万元的38.1%;比上年同期减少378.8万元,下降9.4%;地税局完成6533.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XX万元的54.4%,比上年同期增加1034.8万元,增长18.8%;财政局完成9416.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1600万元的81.2%,比上年同期增加1932.3万元,增长25.8%。 从预算收入级次来看: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990.7万元,同

比增长1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282.8万元,同比增收542万元,增长11.4%;非税收入完成9707.9万元,同比增收1747.8万元,增长22%;上划“两税”收入完成2576.6万元,同比增收170.9万元,增长7.1%;上划“所得税”收入完成1746.7万元,同比增长195.2%,主要是烟草公司1月份汇缴入库上年度所得税450万元;上划“营业税”收入完成701万元,同比增收251.7万元,增长56%。 二、近年财政收入和财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收入规模小,可用财力少。XX年财政收入2.78亿元,XX 年将突破3亿元大关。但总量仍然偏少,在湘潭市各县市区排名靠后,在全省各县市区排名也相当靠后。根据税收政策规定,国税征收的增值税地方部分只有18.75%,所得税地方部分为28%,再剔除国税工作经费约6%,国税征收税收部分地方实际所得约占国税征收总额的15%左右;地税主体税种是营业税,地方所得为75%,所得税地方所得为28%,其余税种100%为地方所得,剔除地税工作经费约8%左右,园区耕地占用税基本上需返还,地税税收地方实际所得约占地税征收总额的65%左右;财政部门则全部是非税收入,大部分按60%-100%的比例需返还给各单位(国土收入财政统筹10%),财政部门真正可作为财力的主要是物价部门征收的“一金两费”等其他收入。就XX年6月份数据分析,完成财政总收入19608.4万元,其中本级一般预算收入为14990.7万元,剔除国土收入2600万元,其他非税收入按60%

哈尔滨市区县财源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哈尔滨市2003--2007年区县财源建设工作实施 方案(试行) 为实现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快区县经济发展步伐,壮大区县财政实力,根据我市区县财源建设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照市委提出的“立足现有、挖掘潜能,追逐应有、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扬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把促进区县经济发展摆上全市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进一步巩固基础财源,壮大主体财源,开辟新兴财源,全力推进区县经济发展,增强区县财政实力,严格控制财政支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总的工作目标是: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大力发展民营、个体私营经济和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为重点,以营造优良、宽松的环境为保证,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确立以工业财源为主体,农业财源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为新兴财源,提高区域财源效能,初步形成结构合理、梯次分明、布局均衡、稳定可靠、后劲充足、长期受益的地方财源体系,为区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是: (一)实现区县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财政收入规模不断壮大。今后五年,区县级财政全口径预算收入实现逐年增长,具体指标按我市制定的考核细则确定的增长比例考核。 (二)实现财政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稳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县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增加(区级不考核此项指标)。 (三)确保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在保证财政供养人员基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创造条件兑现国家出台的其他各项增资、补贴等政策。 (四)确保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在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做到量入为出,保证财政各年度的收支平衡。 (五)实现人均财力逐年增加。要在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条件下,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口,使人均财力每年有一个合理的增长幅度。 (六)对财政往来挂帐进行清理。根据我市现阶段财力情况和省财政厅有关清理财政往来挂帐的要求,要使财政往来挂帐额逐年递减。 (七)确保上级部门财政专项资金全部到位。对上级部门财政专项资金要及时拨付到位,专款专用,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八)保证财源建设项目如期投产达效,实现利税指标。 三、工作重点

在全市财源建设和向上争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领导讲话模板

在全市财源建设和向上争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年底将近,各项工作都相当紧张。这次,市委、市政府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将财源建设和向上争取两项工作合并召开一个会议,既考虑了会议资源的统筹利用,也考虑了这两项工作的内在关联和任务的紧迫性。两会合二为一,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一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财力状况出现了根本性的好转,但明年要实现“百十”奋进目标,今年必须要打牢基础;二是市、镇两级的财力现状还比较脆弱,抓财源建设必须强化向上争取工作;三是当家必须理财,理财必须聚财,聚财必须管财,以高邮目前的财力状况,必须要确立共保财政的意识。王书记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到有关部门作了专题调研,会上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财政形势,确立共保财政意识 高邮的财政状况一直是全市上下极为关注的问题。从20XX年起,随着我市经济走出低谷,财政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年增幅在30%左右,去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亿元,从过去发不出、发不全工资的穷财政,变成了一个能够履行好“保发放、保运转”职能,并且能够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的财政。从报表数字上看,三年财政收入增加了两个半亿,从实力形象看,大外环的通车和行政中心的建成,鼓舞了干群的信心。但是从根本上说,我们的财政仍然是吃饭财政,吃饭还是头等大事。增收不减压的原因有三方面: 一是可用财力增加少。近三年来,我市GDP的年增幅在18%左右,财政收入的年增幅在30%左右,有一个水位差。财政收入的增长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税收增长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财政收入统计口径变化的因素。例如,社保费等以前作为预算外资金的收入计入了财政总盘子。今年,省政府又调整了统计口径,将出口退税及免抵调剔出了财政总盘子。此外,由于中央和地方财税分成体制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部分国家得大头、地方得小头,增收的两个半亿的资金,可以转化为本级财力的部分只有七、八千万元,与20XX年相比,没有从根子上脱穷。 二是刚性支出压力重。一方面,连续三年的增资、十三个月奖励工资政策和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的出台,给财政带来了很大压力。仅今年兑现两次调资,就要多支出4200万元。另一方面,必要的建设不能缓、更不能停,去年市财政千方百计调集了1个亿的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今年1—10月份,这方面的支出又达到了6500万元。再一方面,世行资金、省再贷款等总额达1亿元的政府性借贷陆续到了偿还高峰期,今年就要还款20XX多万元。可以说,现在我市的财政

石家河乡财政关于加强乡镇财源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石家河乡财政所 关于加强乡镇财源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 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石家河乡地处县城南部山区,地域面积108平方公里,共有35个行政村,7975户,28735口人,耕地面积28257亩。有华兴铸造、中江禽业、华龙碳素、纸箱厂、彩印厂等骨干企业10多家。辖区内设初中1处,学区小学6处,在校生2146人,在校职工207人。乡镇级卫生院1处,在职职工29人。政府机关在职80人,全乡财政供养400人,其中政府113人,教育253人,卫生34人。 2006年,全乡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9.6万元,国税完成361.9万元,地税完成76.1万元,一般预算支出510.8万元,其中教育支出64.1万元(不含县局代发工资),农、林、水、文体广播支出130.6万元,卫生支出8.7万元,行政支出120.7万元,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35.5万元,其他支出151.2万元。 2007年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8.3万元,完成31.2%,国税完成117.3万元,地税完成12.9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96万元,占预算的74%。 二、现状及问题 1、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上级接连出台一些政策性增支项目,本乡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也不断加大,出现

了负债、支出的增幅远远超过收入增幅的现象。靠本乡的地方收入和政策性转移支付已很难保证收支平衡,只能依靠上级财政补助。 2、乡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而这些都离不开投入。财力的投入不足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滞后又会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的后果就是:发展越慢,财政越差;财政投入不足,发展潜力更差。 3、财源结构单一。长期以来,本乡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第三产业为补充。由于历史及地理、交通等原因,石家河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骨干纳税企业。工业基础薄弱,税源主体不佳,造成了乡财源的后劲不足和发展乏力,抗风险的能力较差。 4、政策性开支带来的支出压力大。一是增资政策带来的压力。近几年,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增资政策,涉及面广,增资额度大。尤其是今年,人均月工资平均增长242元,全年财政增支达118.7万元,地方性各种补贴全年增长增支59.4万元,养老保险全年增长增支34万元;二是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计划生育投入、最低生活保障、优抚等,都需要乡财政配套资金,这些方面每年至少需要支出120万元,乡财政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落实措施,改变现状 1、招商引资图发展。石家河地处山区乡镇,地理位臵、交通条

财源建设基本情况和做法总结

财源建设基本情况和做法总结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我市财政部门抓好财源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做法向大家做一汇报。 财源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财源建设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事业的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抓好财源建设,实现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是财政工作的重点所在,是财政部门的职责所在。近年来,随州市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保障支撑作用、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税收质量持续提高,财源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我们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是抓好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四个财源” (一)支持农业发展,做强基础财源。充分运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支持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食用菌、泡泡青、优质麦、马铃薯、畜牧等特色农业,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产能规模。加大农业特色市场扶持力度,支持三里岗香菇市场等一批特色农业市场做大做强。二是扶持壮大加工农业。充分运用县域经济调度资金、产业发展基金等,大力扶持粮油、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产值转化能力。

(二)壮大实体经济,做大主体财源。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XX年仅推行“营改增”、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为企业减负4.76亿元。二是强化政策激励措施。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炎帝人才计划、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出台了《财政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细化政策激励举措。三是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安排人才资金1000万元,支持市校合作、大学生实习实训;安排1000万元,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奖励;安排300万元,对上市企业、上新三板、四板企业进行奖励;安排500万元,对一批争取精品名牌的企业进行奖励;安排300万元,对一批突出贡献企业家进行奖励;安排6000万元,兑现招商引资和鼓励投资政策。四是破解企业融资瓶颈。筹措4.2亿元,支持市金控集团开展融资担保、续贷业务,为100余户企业担保融资4.2亿元,为81家企业续贷12.9亿元,支持设立产业基金1亿元;安排财政间隙资金1.6亿元,支持各金融机构开展“助保贷”、“政银集合贷”等业务,为企业新增贷款4.6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促进经济转型,培植新兴财源。一是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落实税收优惠,对15户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7142.11万元,对7户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率,减免企业所得税1854万元;强化财政奖补,安排工业科技奖补资金3000万元,落实市政府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4

大学财务处工作计划

大学财务处工作计划 多渠道、多途径申请项目、争取资金,努力争取更多国拨专项经费支持。 2.加大学校财源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校内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充分调动校内各单位及广大教职工依法筹资的积极性,促进学校收入的快速增长;积极推进和大力支持校办产业机制改革、对外办学和校园周边开发,不断提升校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扶持校办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筹办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积极争取社会捐赠和财政配套资金。 3.强化各类收入监管。在全面实行银行代扣收费方式基础上,加强银校的进一步合作,不断创新和完善收费手段,提高收费工作效率;切实加强与院系及相关处室的协作,加大欠费催缴力度,落实“毕业生欠费清理办法”有关规定,有效降低学生欠费率。及时督促二级学院做好收费和收入上交工作,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确保应收尽收,努力实现学校收入的稳步增长。 二、优化资金分配结构,促进学校长远持续发展 以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后勤和行政经费,切实压缩车辆运行、会议和公务接待费用,足额保证人员、运行经费和利息支出,重点保障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新校区建设,实现有限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

益。 三、坚持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绩效 1.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建立完善年度预算与中长期财政规划相结合的机制,积极推行维持经费零基预算和项目经费滚动预算管理方式,强化预算项目立项、可行性论证、经费预算和实施方案等环节的审核,统筹和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投资,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强化预算执行监督控制。推行收入预算单位目标责任制度,将二级学院、产业单位、科研部门和附属单位的收入预算落实到具体单位,确保收入预算的刚性。加强国库集中支付资金预算的执行和控制,落实预算支出执行责任,定期召开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通报会,从6月份起按月编制和通报国库资金使用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加快国库资金预算执行进度,确保国库资金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3.积极探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要改变“重申报,轻执行”的现状,逐步加大对专项资金的统筹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四、创新财务管理手段,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1.大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配合学校“一卡通”系统建设,建立开发全校财务对公结算平台;积极完善网站服务功能,定期公布各类款项到账信息,补充完善报销指南和报销流程,继续推

积极培植财源 发展地方经济

积极培植财源,打造镇域跨越发展增长极 ------关于XXX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 抓好财源建设,既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又是实现经济、财政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去年以来,XXX作为一个山区乡镇,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不等不靠,积极探索实践,充分挖掘优势,积极培植财源,加快财政增收,为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了解全镇财源建设的现状,分析研判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探索加速财政增收,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新途径,本人借助“民情大走访”活动,就我镇财源建设进行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财源建设的成效及做法: (一)基本情况:XXX位于东平县西北部,辖X个行政村,总人口X万人。总面积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X万亩,其余为山地和丘陵。 (二)财源建设成效:2010年财政收入为XXX万元,2011年XXXX万元,2012年为XXX万元,2012年财政收入比2011年翻了一番,三年平均年增幅51℅。力争到2015年,全镇完成工业产值5亿元,招商引资XX亿元,规模以上企业30个,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8000元以上,镇级财政收入突破XXX万元。 (三)主要做法:一是发展特色农业促增收。XXX 是传统农业乡镇,比较适合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我们因地制宜,有效利用耕地,合理开发山地资源,发展边角经济,进行堰边种植。围绕“一园一片一带”建设作文章。“一园”即东柿园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一片”指以XXX等村为主的有机蔬菜片区,“一带”即二十里铺干渠沿线种植核桃经济林带,另外还突出抓了泰山红大石榴、大樱桃等优质果品的引进。目前我镇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4000亩,高标准大棚园区3000亩,2000亩泰山红大石榴和万亩优质核桃基地各一处,以生态观光农业、有机蔬菜、优质粮棉、优质林果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格局正在形成,预计镇财政增收500余万元。我镇正与XXX集团公司合作,准备建设一个大型的年出栏100万头商品猪养殖项目,项目达产后总产值18亿元,财政增收1000万元,带动2000余农户养猪致富,增加收益1.2亿元。以XXX村为试点,积极进行土地流转,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增强规模效益,提高集约化程度,推动农产品市场化。合作社通过无记名选举方式产生总经理1名,理事4名,执行监事1名。本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在保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本村58户农民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专业合作社,成为合作社成员,入股土地面积总计824.181亩,折合人民币

基层财源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基层财源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摘要:财源建设是基层政府化解财政收支压力、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的重要抓手。目前,基层财源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为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政府部门财源意识不够强、现行的财政体制对基层政府激励不足。基层政府要化解财政收支矛盾,破解财源建设难题,必须重点培育三产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激励措施、优化投资环境,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 关键词:财源建设工作;基层 0引言 财源建设是政府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财源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基层政府财政困难,实现财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何搞好财源建设,壮大财政实力,既是当前基层政府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其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弱的地方来说,要想减少冲击和震荡,尽快把发展搞上去,必须趋利避害,与时俱进,全面创造性地抓好财源建设。 1基层财源建设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基层财源建设工作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方面: 1)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和财政增长不同步,尽管中央财政收入增长迅速,但地方特别是基层财政收入增幅仍不足,且结构并不合理,大部分增幅实际是中央留成,如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城镇,财政收入规模大,增幅快,但地方政府留成偏低,经济欠发达地区反映尤为突出,根源在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结构不够合理。 2)财源意识不够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对财政支出中要确保和兜底的项目、对象、标准在不断地扩大、提高,并且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但对财政收入却没有类似的法规、政策加以强化。有的地方之所以财政始终摆脱不了窘困境地,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财源结构单一,固守已经萎缩甚至即将枯死的阵地不放,没有把着眼点放在大力开发潜在的新兴财源上,结果市场一波动,财源就出现断层,基层政府“生财”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3)现行的财政体制对地方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激励作用有待加强。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重点涉及省市级财政分权,县乡级财政分权不够,许多基层政府入不敷出,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医保、教育、交通等方面的支出都得不到保证,基层政府发展经济的激励不足、难度较大。

财源建设三年规划

XX县财源建设三年振兴行动计划 (2015—2017) (讨论稿) 财源建设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加强财源建设是突破XX县财政发展瓶颈、全面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县委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为推进XX县财源建设,壮大财政实力,结合XX县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XX县财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XX县基本财源现状 2011年至2013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xx亿元增加到xx亿元,实绩增收xx亿元,年均增长xx%。在同一时期内,全县GDP由xx亿元增加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幅比GDP年均增幅低近xx个百分点。受经济下行、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XX县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中低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形势严峻。但随着XX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工业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主导力量,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增长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财政增收,增值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税种的税源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电、矿、糖、烟、酒、茶”等税种已获得较大数额的实绩增收,逐步成为

财政收入的支柱,对全县财力的持续、快速增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二五”规划以来,XX县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到2013年底,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实现xx 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xx亿元,拉动经济增长xx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xx亿元,拉动经济增长xx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xx亿元,拉动经济增长xx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xx亿元的xx%;从税收收入产业结构看,2011年至2013年,第二产业税收贡献率分别为xx%、xx%和xx%,其中电力行业增值税实现xx亿元,占税收总额的xx%,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纳税金额,第二产业都在三个产业中居于榜首地位。 (二)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产业布局不太合理,重点税源结构性减税入库量小,财政收入负增长;债务包袱沉重,还债压力大,财源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宽,招商引资渠道狭窄,破解资金瓶颈难。 二、充分认识加强财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以来XX县经济加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县委在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要全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抓产业,就是抓财源、抓民生、抓发展,当前,XX县财政收入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加强财源建设已迫在眉睫,进入了非常关键的时期。没有财源就没有税收,就不能增强财政实力,就无法保障正常运转,更谈不

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以下是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我市机械制造、印刷装订、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四大传统产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而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曾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看,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看,我市四大传统产业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发展后劲相对不足。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市科学协调发展,是推进繁荣幸福新**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市政协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基层,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具体调研与建议如下: 一、传统产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据统计,截止到“十一五”末,全市共有传统产业1153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安置就业人员59736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纳税32098万元,占当年全市税收的%。分析“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偏小。我市1153家传统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XX万元以上)仅为47家,占总数的%。这表明传统产业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较大规模企业少,应适时转型升级。二是

纳税贡献不够大。XX—XX年我市传统产业纳税分别为27454万元、26344万元、28948万元、30968万元、32098万元,分别占当年全部税收的%、%、%、%、%。总体看“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纳税贡献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占当年全部税收比例呈逐年递减之势。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较而言,以XX年为例,XX年118家高新技术产业纳税52769万元,而1153家传统产业纳税额仅为32098万元,仅占传统产业个数10%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创造了传统产业倍的税收,这表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三是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我市四大传统产业遍布城乡,截止XX年底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近60000人,为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景可期。我市四大传统产业均属民营性质中小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但是正所谓“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应对个性化、多样化、快速变化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比较强。加之,四大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有了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条件。 通过全面分析传统产业发展现状,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科技投入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我市绝大多数传统产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原始资金不充裕,在市场行情

财源建设基本情况和做法总结

财源建设基本情况和做法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我市财政部门抓好财源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做法向大家做一汇报。 财源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财源建设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事业的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抓好财源建设,实现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是财政工作的重点所在,是财政部门的职责所在。近年来,随州市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保障支撑作用、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税收质量持续提高,财源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我们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是抓好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四个财源” 支持农业发展,做强基础财源。充分运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支持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食用菌、泡泡青、优质麦、马铃薯、畜牧等特色农业,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产能规模。加大农业特色市场扶持力度,支持三里岗香菇市场等一批特色农业市场做大做强。二是扶持壮大加工农业。充分运用县域经济调度资金、产业发展基金等,大力扶持粮油、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产值转化能力。 壮大实体经济,做大主体财源。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17年仅推行“营改增”、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为企业减负4.76亿元。二是强化政策激励措施。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炎帝人才计划、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出台了《财政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

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细化政策激励举措。三是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安排人才资金1000万元,支持市校合作、大学生实习实训;安排1000万元,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奖励;安排300万元,对上市企业、上新三板、四板企业进行奖励;安排500万元,对一批争取精品名牌的企业进行奖励;安排300万元,对一批突出贡献企业家进行奖励;安排6000万元,兑现招商引资和鼓励投资政策。四是破解企业融资瓶颈。筹措4.2亿元,支持市金控集团开展融资担保、续贷业务,为100余户企业担保融资4.2亿元,为81家企业续贷12.9亿元,支持设立产业基金1亿元;安排财政间隙资金1.6亿元,支持各金融机构开展“助保贷”、“政银集合贷”等业务,为企业新增贷款4.6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促进经济转型,培植新兴财源。一是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落实税收优惠,对15户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

大学财务处工作计划

大学财务处工作计划 (7)扎实上好新课,初三毕业班要进行月考制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杜绝一切开始无计划无目的,后来赶进度的错误教学过程。 本年度我校的财务工作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校快速发展为目标,以“筹资、效益、创新、服务”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开拓新的财力增长点,实现学校收入的持续增长;坚持依法理财和统筹兼顾,集中财力重点支持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新校区基本建设;推进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会人员培训和考核,优化队伍结构,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和服务保障。 广告设计专业课程:本专业为培养掌握计算机美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美术设计软件的能力;具备美术造型的基本技能,绘制设计图和效果图的基本技能;通过项目任务驱动教学和案例制作使学生能独立从事各种平面设计(主要包括海报设计、报刊杂志编排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户外广告制作、MD广告制作、动画制作、

影视编辑等。 一、加大学校财源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学校收入的持续增长 1.抢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加强与基建、资产、后勤、产业、科研等部门配合,多渠道、多途径申请项目、争取资金,努力争取更多国拨专项经费支持。 2.加大学校财源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校内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充分调动校内各单位及广大教职工依法筹资的积极性,促进学校收入的快速增长;积极推进和大力支持校办产业机制改革、对外办学和校园周边开发,不断提升校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扶持校办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筹办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积极争取社会捐赠和财政配套资金。 3.强化各类收入监管。在全面实行银行代扣收费方式基础上,加强银校的进一步合作,不断创新和完善收费手段,提高收费工作效率;切实加强与院系及相关处室的协作,加大欠费催缴力度,落实“毕业生欠费清理办法”有关规定,有效降低学生欠费率。及时督促二级学院做好收费和收入上交工作,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确保应收尽收,努力实现学校收入的稳步增长。

对乡镇财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对乡镇财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06-09-14 17:33 文章来源:北湖区商务局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 二、对策建议 1、非均衡发展。后续财源培植不能“齐步走”,要结合乡镇的实际实行非均衡发展,力争建成“二区一带”区域经济格局。“二区一带”,即松烟经济区、白泥经济片、大乌江经济带。松烟经济区包括松烟镇、关兴镇(除狮山村外)、敖溪镇(除柏林村外)和龙家镇(除坪桃村外)。在该区建成全县优质油菜、优质米、茶叶、畜禽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白泥经济区包括白泥、小腮和龙溪镇和凉风村。该区要充分发挥县城和龙溪镇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城镇经济和工业经济。同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建立果蔬生产基地、苦丁茶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城郊畜牧水产基地。大乌江旅游经济带包括构皮滩镇、花山乡、大乌江镇(除凉风村外)以及柏林村、坪桃村、狮山村。该经济带要以旅游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建设为重点,逐步建成旅游经济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试验区、农副产品生产区和能源基地,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 2、调优结构。一是发展乡镇企业,壮大骨干财源。立足本地资源,发展农产品转化加工和资源延伸加工,实现由资源型经济向资源和转化型经济同步发展。按照抓龙头、带全局的思路,对重点骨干企业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使工业财源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二是加快市场化进程,培育新兴财源。整合劳动力市场、物流市场、信息市场,配套完善乡镇集贸市场,着力发展社会服务业、餐饮业、金融业、信息业、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便民连锁经营、超市经营、总经销、总代理,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增强服务功能,提高辐射能力,活跃地方经济。三是做好旅游规划,发展特色财源。做好花山朝阳洞奇观、乌江风景名胜、红军长征遗址、构皮滩电站“高峡平湖”等旅游准备工作,着重以红军强渡乌江和乌江峡谷及构皮滩库区生态旅游资源为切入点,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一红一绿”两张旅游品牌,使旅游服务业成为地方财源增长的新亮点。 3、多元投入。一是向上争资投入。充分利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项目投资,培植短平快财源。重点抓好构皮滩水电站和湄黄线余庆段二级公路建设的配套服务工作,开辟增收渠道。二是金融投入。利用信贷资金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除了用于烟叶生产、畜牧产业外,还要向中药材、茶业、果蔬等产业投入。三是对外引资投入。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遇,发挥劳动力多等优势,集中力量建成“板块财源”。 4、夯实龙头。一是优先重点项目。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用好用活财政引导资金,建设效益型、生态型、现代型龙头企业。县财政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努力把龙头企业建设成为农科教三结合、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企业。二是优先设施建设。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减灾抗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优先结构调整。投入财政资金,引导结构调整,致力发展高效、特色龙头企业。 5、打造名牌。一是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按照行业管理和产品标准化的要求,规范地方品牌管理工作。二是突出特色。对特色产品既要统一品牌,更要打造名牌,杜绝多而杂、杂而乱,力求少而精、精而大,树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