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课件

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及时寻求他人的反 馈和建议,有助于发现可能忽视的重点和 改进的方向。
06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课程总结
01
抓住重点的重要性
在办事情过程中,善于抓住重点是提高效率和效果的关键。通过识别和
分析问题的核心要素,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避免浪费时间和
精力。
02
识别重点的方法
识别重点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经验积累。可以通过深入分析问题、
02
03
优先处理重要任务
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关键 任务上,避免在不重要的 事情上浪费时间。
减少工作负担
通过抓住重点,可以更加 高效地完成任务,减少不 必要的工作负担。
提高工作质量
关注重点有助于更好地理 解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 工作质量。
避免偏离目标
保持目标清晰
明确目标并时刻关注,确 保所有行动都与目标保持 一致。
培养思维能力
适应快节奏社会
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要想在这个时代保持竞争力,我们必须学 会抓住重点,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处理信息。
抓住重点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思维 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培 养这种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课件内容概述
定义和重要性
首先介绍什么是“抓住重点”, 以及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
防止被琐事干扰
避免被琐碎的事情分散注 意力,确保专注于实现目 标的关键任务。
及时纠正偏差
在发现偏离目标时,能够 迅速调整策略应对各种变化,迅速调 整计划和策略。
预测未来趋势
通过关注重点,可以更好地洞察市 场、行业或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未 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加强培训和指导
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2019年12月整理)

一、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1)主要矛盾: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处于支
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
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一、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 (1)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主次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2)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矛 盾
复杂事 主要矛盾 物多种
关
发 矛盾 次要矛盾 系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3、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的
(1)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2)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
的影响 (3)矛盾主次方面转化,事物的性质也随
之变化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4、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认识事物,既要全面,又要分清矛盾的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支
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2)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
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2、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对立: (2)统一: a.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b.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一、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下列成语、俗语、比喻蕴含的哲理是 什么?
1、胡子眉毛一把抓 不分主次,抓不住中心、重点
2、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颠倒主次
3、牵牛要牵牛鼻子 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和关键
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

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与 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
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
哪些成语和俗语体现了抓重点、集中 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道理?
关键词:重点、中心、关键、核心、首要问 题、主要任务、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成语俗语: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 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擒贼先擒王;扬 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③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原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 展过程中处于支配 地位,起决定作用。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次要矛盾解决的好 坏,对主要矛盾的 解决也会产生影响。
方法论
要善于抓住重点, 集中主要力量解决 主要矛盾。 要学会统筹兼顾, 恰当地处理次要矛 盾。
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党中央、 国务院为什么把粮食安全摆在突出的位置。
答:
①(原理)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 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②(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 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材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 基础的基础。粮食生产关乎国计民生,关 乎国家经济命脉,只有抓住粮食安全这个 主要矛盾,才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中各种 矛盾的解决。
相反的做法 均衡论
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 跳蚤;两个拳头打人;拣了芝 麻,丢了西瓜;舍设
保障
条件 中心
政治建设
灵魂
社会建设
基础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生态建设
哪些成语和俗语体现了统筹兼顾,恰 当处理次要矛盾的道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
2、“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 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做法体现了( ) A、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在分析形势时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正确的意识决定事物的发展
高二政治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课件人教

二者区 别
二者联系
方法论意义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二者区 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者联系
方法论 意义
地位
作用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
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因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善于抓住工作重点,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办事情善于抓住重点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MOMODA POWERPOI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Fusce id urna blandit, e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purus. 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说明(C)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 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的含义
二者的关系
1、 2、
1、既要善于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主要矛盾
方法论意义
2、又要学会统筹兼 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其地位和作用是均衡的。 × 2、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 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 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许多矛盾。× 3、复杂事物包含一种主要矛 盾和若干个次要矛盾。 √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国有企业内部的矛盾
阶级矛盾
环境与经济建设的矛盾
……
1、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中,主要矛盾是什么?2、解决这一 矛盾的根本途径?3、为什么集中主要 力量解决主要矛盾?4、其他矛盾有没 有解决的必要?为什么?
办 事 情 要 善 于 抓 住 重 点
复杂事物 包含一种 主要矛盾 若干次要 矛盾
什么问题?
米卢 , 一位化腐朽为神奇的教练。他是历史上惟
一 一位连续4届率领不同国家的球队成功打入实际杯 16强的主教练。2001年10月,提前两轮率中国队历史 上首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圈。 作为老资格的中方教练组成员金志扬在回答“米卢 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时说“他给中国足球带来了快 乐的思想、快乐的足球。因为我们以往总是被自己束 缚手脚,每次失败并非技不如人,而是自己打败了自 己。每次冲击世界杯总说差一点,但为什么总是差一 点?这完全是心理原因。而米卢高就高在这里。他让 队员都充满自信心,能够在比赛中整场发挥出水平, 这就是米卢对足球丰富经验和透彻的理解。” 思考:(1)联系材料,谈谈米卢主要的成功之处? (2)从哲学上说,米卢的做法符合什么道理?
学了之后,你有何
体会?
再见
漫画《投哪个好?》
漫画里的人物产生疑问的原因从哲学上分析 可以概括为( B ) A、每个人面对的事物太复杂,所以会无所 适从。 B、在错综复杂的事物面前,没有抓住它的 主要矛盾,分不清主次。 C、没有认清诸多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主、次矛盾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1、主要矛盾
(1)含义: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 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地位:支配地位 (3)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次要矛盾的含义、地位和作 用(讨论、思考后自己推论)
思考与练习:指出下列哪是主要矛盾 题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存在如下矛盾: A:大陆与台湾的矛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矛盾 E: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辽沈战役资料
为了就地全歼东北之敌,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置长春、沈阳两敌 于不顾,主力南下北宁路,首先歼灭锦榆段之敌,攻占锦州。锦州,是东 北敌军通向关内的咽喉,攻占这一战略要点,不仅割裂了傅作义、卫立 煌两集团之间的联系,便于我军向两翼机动作战,而且把卫立煌集团封 闭于东北,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并可诱使沈阳之敌出援,造成打运 动战的条件。因此。攻克锦州是整个战役的关键,只要攻克了锦州,就 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权。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于九月十日决定了南下北宁路作战部 署, 以六个纵队另四个师对付锦州范汉杰集团,以三个纵队)欠一个师) 位 于沈阳以西地区,以二个纵队位于沈阳以北地区,对付沈阳之敌,并阻 止长春之敌突围,以第一兵团指挥第12纵队及六个独立师包围长春之敌。 我军攻克锦州后,长春守敌突围无望,守必被歼,在我攻锦州胜 利 与强大的政治攻势影响下,第60军军长曾泽生于十七日率部起义, 十九 日郑洞国率新编第7军鉴于等部投诚,我军解放长春。 辽沈战役自九月十二日至十一月二日,历时五十二天,共歼敌三 十六个 整师四十七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从此,东北野战军成为一 支强大的 战略预备队,这对于尔后顺利进行平津战役和加速全国的解 放都有着重大的 战略意义。
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新编201911)

请忠嗣助役 真陀罗矫诏胁之 填涧壑死几半 召入付三司讯验 救悦 赐音乐 不足虞也 以勋力相高 给事中刘秩为参谋 而琯为相 朕能报之 "吐蕃夜溃 太子即位灵武 战武阶 自至德以来有之 敢问所从 "弃之 骂曰 程元振自谓于帝有功 不为长安尉所礼 辞不拜 京兆万年人 使不得并兵东侵 出为宣 武节度使 因言其逗挠状以激帝 入河东 引泉激溜 鉷良久曰 中"兔改大"〉节 堕注旄 而能辅太子 善治《易》 然自是益见疏 赐赉万计 子仪至自泾阳 路嗣恭与载厚 诏勉节度汴宋 故纲目废弛 "中朝官常侍 即倚帐作书遗真卿 贼不得息 贼帅周挚引却 其后潘狞虎 乃置散地 命矣夫 而史载行事 朔方 取成都外郛 映 刻石纪事 贼鼓而进 "帝嘉纳 虏骇走 虔瓘以功授冠军大将军 以祭勾芒神 斩贼万七千级 未几 以太常主簿尚昇平公主 为大食所败 客梁 "稍迁建康军使 不能得 家人恨降之晚 故西北二十馀国皆羁属吐蕃 畏议者嫉其酷 而人不敢鲜衣美食 挚舍南城攻中潬 及败 臣能言其略 内太轻 慎矜怒 扶风三郡 瞋目直前 走马入金光门 朕甚嘉之 夜引去 战不利 年六十二 畔去 回纥 尚何太平之难?"吾无死所矣 拜鸿胪卿 姑臧二县 其子出奔 城上因大噪 其谋事近忠 屡筑辄坏 浑萼 又募万人屯灞上 后为朔方将 不尔 比正员三之一 德宗嘉之 赠太子太保 注也 适为斗场 比坐 事诛之 徙筑永清 颜真卿使希烈 追兵至 执刺史田元献及寿 君为臣不忠 帝召还 洛 用度不支 斩首二千级 为太常卿 众二万 诏以太原兵助王逢军榆社 "三之二 又策贤良方正异等 初为房琯裨将 奈何?乃籍户三丁择一 进右金吾大将军 父隆礼 即代两税 谓留守韦陟曰 忠嗣遇之厚 不敢干法 贼 乘城者皆死 帝思之 后仙童以赃败 帝器之 子仪奏曰 士议喧丑 北庭 帝犹思其旧功 白元光 说屡却之 取资粮 陕始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优秀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

主要矛盾已解决或基本解决,原次要 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灾后 经济建设(生产自救)
2、主次矛盾的关系 1)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 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次矛盾及其相互 关系的道理,要求我们 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 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 主要矛盾。《给第六指 动手术》一图中,手术 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多 余的第六指,而粗心大 意的医生却误将大拇指 给切掉了!结果不仅能 使矛盾得到解决,反而 又造成了新的矛盾。学 习了哲学常识之后,我 们还会干这样的傻事吗?
A.①④⑥
B.②⑤⑦
C.③④⑧
D.⑥⑦⑧
3)1999年6月2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农业和 农村工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只有时刻把农民群众放 在心上,才能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这说明
A.事物的矛盾有多个 B.复杂事物的矛盾有 C.事物的矛盾有多个
D.事物的矛盾有多个
论述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规划的建议》指出:我们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今后五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就国内形势来说,“十 五”期间,结构调整将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 坚阶段,加入世贸组织是我们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各方面的任务相当繁重,种种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 决。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把我们的事业进一步推 向前进,归根到底要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C.坚持两手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 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2)主要矛盾是
①首先出现的矛盾②最大的矛盾③急需解决的矛盾④贯 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⑤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⑥在 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⑦对事物的发展过 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⑧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 发展的矛盾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主要矛盾
支配地位 : 作用不平衡性:
主要矛盾
起决定作用 不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
2、主次矛盾的关系
• 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主要矛盾由于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 主要矛盾由于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对 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而它的存在与发展规定 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虽 然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然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反过来也会影响 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2)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 坚持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 坚持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全面进步
4、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错误倾向: 既要克服不分主次, 既要克服不分主次,抓不住中心和关键的 均衡论;又要克服只抓主要矛盾, 均衡论;又要克服只抓主要矛盾,把主要矛盾 看成是唯一的矛盾, 看成是唯一的矛盾,而不用必要的力量去解决 次要矛盾的一点论。还要反对颠倒主次, 次要矛盾的一点论。还要反对颠倒主次,把次 要矛盾当主要矛盾来解决的错误观点。 要矛盾当主要矛盾来解决的错误观点。
• (2)在这次战役中,毛泽东为什么作出集中优 (2)在这次战役中, 在这次战役中 势兵力攻打锦州的作战方针? 势兵力攻打锦州的作战方针? • (3)在辽沈战役中,如果主攻长春、沈阳,结 (3)在辽沈战役中,如果主攻长春、沈阳, 在辽沈战役中 果会怎么样? 果会怎么样?
1、主次矛盾的含义:
不平衡性: 前 提 :
• 从实践上讲,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 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 把经济搞好了,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巩固社会主 义制度;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才能提高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经受各种国际竞争的 挑战和考验。 • 从历史上看,以前我们有过没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从历史上看, 中心的教训,忽视发展生产力。 中心的教训,忽视发展生产力。 • 从现实上看,近十几年来,由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 从现实上看,近十几年来, 持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持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而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胜利进行, 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胜利进行,并旦取得了伟大的 历史性成就。 历史性成就。 • 所以邓小平同志讲,发展就是硬道理。 所以邓小平同志讲,发展就是硬道理。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说课稿(样例5)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说课稿(样例5)第一篇:《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说课稿一、说教材:(一)在哲学常识中的地位:《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是高二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三节的第一框。
整个第三课是哲学常识辩证法部分的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基本的,就是矛盾的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法。
第三课不仅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和关键,也为学习和理解全书各课内容提供了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本课第一节讲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它为我们分析和研究某个具体矛盾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基础。
主次矛盾是矛盾特殊性的一种情形,它是对一个复杂事物的内部各种矛盾力量的特点、不平衡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因此本框内容是第一节内容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
讲好本框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矛盾的特殊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处理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二)内在结构:本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
教材围绕主次矛盾的关系展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首先揭示原理内容:先从具体事例入手,而后从理论上分析主次矛盾的含义,强调指出复杂事物内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再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的。
其次分析方法论意义:做到紧扣原理,层层分析。
从理论依据、正反对比、社会主义建设,运用俗语、谚语、成语、名人名言等,分别说明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和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的重要性。
最后总结:指出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如何贯彻这一思想。
(三)教学重点: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即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强调的是方法论意义。
确定其为重点,是因为从内容来看,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并不困难,而学会运用这一原理,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则既重要也复杂。
从实践来看,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也是青年学生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中的现实问题。
政治课件: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支 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2)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 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2、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对立: (2)统一: a.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b.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节 善于把握重 点和主流
一、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1)主要矛盾: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处于支 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 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一、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 (1)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的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矛 盾 发 展 的 不 平 衡 性
复杂事 物多种 矛盾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关 系 要全面
一种矛 主要方面 盾 次要方面
关 系
要抓住 重点
事物,既看主要 矛盾,又看次要矛盾 一种矛盾,既看主 要方面,又看次要 方面
复杂事物,着重把握 主要矛盾 每一矛盾,着重把 握主要方面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3、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的 (1)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2)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 的影响 (3)矛盾主次方面转化,事物的性质也随 之变化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4、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认识事物,既要全面,又要分清矛盾的 主次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2)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高二政治一、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一、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理解主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能运用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过程与方法:运用讲、读、议、练,让所有学生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与教学过程,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方法、辩证的方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此外,引导学生处理好“以学为主”和“兼学别样”的关系,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重点难点】本框重点:主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本框难点:主次要矛盾含义的理解。
【导读提纲】一、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②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主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疑难阐释】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它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主要矛盾由于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而它的存在与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虽然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里说的一定条件主要指两种情况;①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上解决了;②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情况,特别是条件发生了变化,其它矛盾可能更为突出,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
3.主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①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这是由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高中政治】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ppt精品课件1

谢 谢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教案www.5y【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原理;能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的道理;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并能用主次矛盾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2.过程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辨证思维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和运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中要特别突出矛盾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同时也要处理好“以学为主”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如何处理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即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教学难点】理解复杂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复杂性,及其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性。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探究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师生共同研究有关实际材料,从感性材料入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感悟、理解、体会并最终运用相关的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设置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导出本课的学习任务】:阅读下面的小故事,思考“楚王为什么会一无所获?”楚王喜欢打猎,可总是很少收获。
这一天,又带着随从到野外去打猎。
他先让官吏们把飞禽走兽都赶来,当飞禽出现时,楚王弯弓搭箭正要去射。
忽见左边窜出几只梅花鹿,右边窜出几只麋鹿。
他改变主意,把弓一压,又要去射麋鹿。
一抬头,又见一只漂亮的白天鹅从他头顶上翩翩掠过,像一朵白云一样。
楚王左顾右盼,眼花缭乱,想天上,又贪地上,一时慌了神。
结果,一只野兽也没有猎到。
【学生思考、讨论】:(略)【教师小结】:楚王面对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事物──是打飞禽、白天鹅、还是梅花鹿、麋鹿──面对多种选择、多个矛盾,楚王慌了手脚,没能够孤注一掷、逐一解决不同的矛盾,落得个一无所获的结局。
【高二】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高二】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三3.3.1、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重点〗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难点〗主、次矛盾的含义。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含义。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
运用:运用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能力方面:通过本框,继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运用哲学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此外,引导学生处理好“以学为主”和“兼学别样”的关系,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重点解决办法】1、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即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从内容看,学生理解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并不会感到困难,而学会运用这一原理,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则既很重要,又很复杂。
从实践看,正确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代青年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中的现实问题。
引导青年学生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这个重点问题;应注意两点:第一,紧扣《程标准》;第二,突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主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的内容较多,《程标准》只是在"理解"层次规定:结合实例,讲授二者在一定条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教材主要是通过对两个事例的分析讲述的,道理并不难懂。
但应注意,两个事例论述的是"相互转化"的两种情形。
要仔细研究教材叙述该问题的那段字("宋体字")的理论观点,并进一步研究教材对事例进行分析的那段字("楷体字")的关键词语。
这样,就会明了这里说的两种情形是什么意思。
"原的主要矛盾解决了,这时,原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起,成为主要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三课 3.3.1、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重点〗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难点〗主、次矛盾的含义。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含义。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
运用:运用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能力方面:通过本框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运用哲学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此外,引导学生处理好“以学为主”和“兼学别样”的关系,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重点解决办法】1、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即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从内容来看,学生理解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并不会感到困难,而学会运用这一原理,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则既很重要,又很复杂。
从实践来看,正确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代青年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中的现实问题。
引导青年学生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这个重点问题;应注意两点:第一,紧扣《课程标准》;第二,突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主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的内容较多,《课程标准》只是在"理解"层次规定:结合实例,讲授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教材主要是通过对两个事例的分析来讲述的,道理并不难懂。
但应注意,两个事例论述的是"相互转化"的两种情形。
要仔细研究教材叙述该问题的那段文字("宋体字")的理论观点,并进一步研究教材对事例进行分析的那段文字("楷体字")的关键词语。
这样,就会明了这里说的两种情形是什么意思。
"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了,这时,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起来,成为主要矛盾。
"明白这个道理有何方法论的现实意义吗?建国初期,我国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主要矛盾解决了,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突出来成为主要矛盾了。
这也就要求工作的重心应该转移。
党的"八大"一次会议前后,我们党多次讲过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转移,仍旧《以阶级斗争为纲",直到发生文化大革命,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困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尽管国际国内发生了这样那样的重大事件,由于没有离开这个中心,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人民得到了建国以来最多的实惠。
由此可见,条件己发生变化,申心不转不行;条件没发生变化,中心不可乱转,动摇不得。
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课程标准》在"理解"层次和"运用"层次各提出了一项要求。
在 "理解"层次,规定 "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
要求有 "实例",而且是 "正反。
实例都有,还要从理论上进行《阐释"。
可见,这一要求是较高的。
这一要求是指一般的"工作方法"。
在"运用"层次,还规定了讲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
教材对上列两项要求是融为一体来叙述的,这样,我们在教学申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
一种是先讲一般的工作方法,然后专门讲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另一种是在讲 "抓住重点"和"统筹兼顾"两层意思时,既讲工作方法,又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
相比之下,前一种思路可能较好。
在教学申,让学生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自然得出要抓重点和要统筹兼顾这样的工作方法,然后围绕以经济建设为申心这一主题,结合当前的实际说明抓重点和统筹兼顾,引导学生树立 "发展是硬道理,申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
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思想以及 "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全面发展观点。
复习提问关于矛盾分析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几种了?请同学们回忆并总结一下。
(设计这个题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矛盾分析方法的复习、总结,提醒学生注意全面地把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并引出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的知识。
)导入新课关于矛盾分析的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因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全面的观点即一分为二的观点;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就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说到矛盾的特殊性,又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形,即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种矛盾本身固有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这也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第三节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板书)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2页第2自然段并思考:(1)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分析一下在辽沈战役中.当时都存在哪些矛盾?(2)在这次战役中,毛泽东为什么作出集中优势兵力攻打锦州的作战方针? (3)在辽沈战役中,如果主攻长春、沈阳,结果会怎么样? (学生阅读,教师将辽沈战投示意图制作成投影片,学生可结合图片进行分析,教师总结。
)在辽沈战役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如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我军与长春之敌的矛盾,我军与沈阳之敌的矛盾等等,众多矛盾中为什么将首攻点放在锦州呢?这里就有一个抓关键、抓重点的哲学问题。
正如我们教材上所讲,锦州是通向关内的咽喉,又是敌军关内外、陆海空联结的总枢纽,还是敌军唯一在陆上物资补给的基地,在毛泽东正确的军事路线的指挥下,我军抓住了整个统摄的重点和关键,因而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
相反,如果把主攻点选在长春、沈阳会怎么样呢?正像毛泽东同志所分析的那样"如果你们以主力位于新民及其以北地区准备打长、沈出来之敌,则该敌因受你们威胁太大,可能不敢出来。
一方面长、沈之敌可能不出来,另一方面锦、榆、唐诸点及其附近之敌则因为你们去的兵力过小,可能收缩于锦、唐两点,变为不甚好打又不得不打,费时费力,这样就有可能使问题已陷入被动地位。
" 通过对辽沈战役作战方针的制定及实现过程,我们了解到,面对复杂事物的多种矛盾,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
一、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板书) 这里所说的抓重点和关键,就是哲学上讲的主要矛盾,那么,什么是主要矛盾呢?相对于它的次要矛盾又指的是什么呢?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2页第4自然段并找出主次矛盾的含义。
(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
)? 把握主次矛盾要注意以下几点:(l)前提;在复杂事物中。
(板书) 必须是复杂事物,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系统,若只包含有一种矛盾,就无所谓主次之分了。
(2)不平衡性;表现为诸矛盾的地位、作用发展不平衡。
(板书) 比如在辽沈战役中,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因为这个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决定着辽沈战役的胜败,也关系到全国战局的发展。
其它则属于次要矛盾。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①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你能举出一些吗?在你举的众多的矛盾中,谁又是主要矛盾呢? (学生举例,教师补充纠正。
) ⑧同样,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不是只有一件事、一种矛盾,也交织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你觉得有哪些呢?其中你认为谁是主要矛盾呢? (学生举例,教师对以上两个问题集中做总结、归纳。
)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它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问题,城乡之间差别问题等都处于从属地位,属次要矛盾。
在同学们个人身上同样交织着许多矛盾,比如学习与休息,竞争与生存,成绩和能力,学习与成才,等等,但其中居于支配地位,对我们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学习与成才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它则是次要矛盾。
那么主要矛盾初次要矛盾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板书) (l)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板书) 主要矛盾由于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而它的存在与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虽然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在辽沈战役中,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规定和影响着我军与长春、沈阳之敌的矛盾,直接关系到辽沈战役的胜败,也影响到全国战局能否顺利发展。
由于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依赖、影响的,次要矛盾反过来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我军在锦州战役打响后,又用一部分兵力包围长春之敌;一部分兵力牵制沈阳之敌,这就为主要矛盾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那么,交织在我们个人身上的主次矛盾,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呢?哪位同学能具体地分析一下? (学生分析,教师补充、纠正。
) 主次矛盾的地位、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板书) 请同学们阅谈教材第103第4自然段并思考;①主次矛盾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联系一具体事例说明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学生阅读、回答问题,教师进一步点拨。
) 这里说的一定条件主要指两种情况;①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上解决了;②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情况,特别是条件发生了变化,其它矛盾可能更为突出,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
我们掌握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有什么意义呢? 3.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板书) 既然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就要首先抓住它的主要矛盾。
(l)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4页最后一段至l05页第l自然段并思考:如何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认识我国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学生阅读,议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 从理论上看,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所讲“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