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朋辈关系及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朋辈,有别于前辈和晚辈,是年龄、经历、情感和追求极其相似的一群人,同感力是连接朋辈的最大正能量。

1.东北师范大学关于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

朋辈心理辅导是由受训或督导过的非专业人员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具有互助性、易接受性与广泛性等优势与特点,近年来备受我国高校的重视。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中的运用如雨后春笋,这种新型的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式方法能够更加快捷有效的开展活动、获得学生的认可,并且解决心理教师师资薄弱等问题,但应更加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因此研究和开发朋辈心理辅导对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东北地区某高校36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该地区大学生人际关系水平现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人际关系水平整体较好,总均分在良好状态之上。2.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在专业、年级、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水平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通过8次干预训练来观察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的效果。结果显示:1.朋辈心理辅导能够从整体上有效缓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扰程度。2.接受了朋辈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交友交际、待人接物能力、异性正常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3.朋辈心理辅导的方式促进了同辈之间的沟通,并且能够充分发挥非

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帮助作用,极大的缓解了目前高校心理教师辅导力量的不足。4.对朋辈心理辅导的方式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思考可以运用到实践当中。

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与特点

依照不同线索,大学生人际关系可分为多种类型。按照交往的范围可分为三类,即个体与个体之间,如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家庭、学生与班级之间的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如班级与班级之间。

如果按照社会学的分类,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趣缘关系。

1、血缘型

血缘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及由此衍生出的亲戚关系。目前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相关研究得到充分重视,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显得相当重要。

2、地缘型

地缘关系指居住在共同的地区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如同乡关系、邻里关系等,这种关系因共同的乡土观念、相似生活方式、相同的语

言文化带来更多的心理相容性,特别是大学新生初次离家求学,老乡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心理稳定剂的作用,非正式群体中的老乡始终活跃于校园。

3、业缘型

业缘关系是指共同的事业、爱好而结成的关系如师生关系、师徒关系等。大学里的师生关系也有别于中学,师生关系以平等的身份,以学术为纽带而建立的看似疏淡实则志同道合。

4、趣缘型

趣缘型指大学生以兴趣为主而结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对学业的追求、业余文体生活的爱好,都能导致相互之间的意气相投。从对政治的理解、对经济的看法到对绘画、音乐、电影、体育等各种爱好见解的相似性,都会使双方感到欣悦。尤其是在事关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上态度相同,则更是如此。观点、意见和态度的趋向,不仅使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赞同,自尊心也得到了满足,可以使交往双方进一步加深好感,相互欣赏对方,乐于与对方协调行为,进而倾心、深入地与其交往,使友谊加深。趣缘型人际关系专指业余兴趣形成的人际关系,像诗社、剧团、球类的各种团队,棋类、武术的各种协会等等。同时,专业兴趣所造成的业缘人际关系也属此列。趣缘型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生中是相当常见的交往类型。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从交往心理看,大学生交往呈多元与开放交往。大学生渴望友谊,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交流更多的信息,接受更多的新思想。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式交往趋势,表现在:

1、交往的范围扩大

交往对象由以前的亲缘、朋辈交往转向更广泛的社会交往群体。同学交往不局限于同班同学,发展到同级、同系甚至是同校的可认识的所有同学;不仅包括同性交往,异性交往也是同学交往的重要方式。

2、交往频率提高

交往由偶尔的相聚、互访发展到较为经常的聊天、社团活动、举行聚会、体育活动、娱乐、结伴出游以及其他一些集体活动。

3、交往手段多元化

电子网络的发展为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往空间,交往手段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方便、更快捷,交往距离更远,交往范围更广。

从交往方式看,以寝室为中心,社会工作和网络社交占主导。大学生虽然主动追求开放式的人际交往,但由于时间、精力、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交往的主要场所仍然在校园内,中心是学生的寝室。尽管BBS和QQ等新兴社交方式正逐渐被大学生接受并渗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但新兴社交方式所发挥的作用并不被学生们看好。

从交往目的看,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在社交目的上也趋于“理性化”,选择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并不纯粹是出于情感和志同道合,交往的动机已变得很复杂。可以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注重情感交流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与自身社会利益相关的务实性,呈现出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

3.大学生的朋辈压力

人类生活不可以离群,而群居自然就有西方社会学所谓「朋辈压力」(peer pressure)。这压力来自同辈、同事、同学等之间的攀比,任何年龄都不能避免,只是年轻人表现得最为强烈。

年轻人需要群体归属感,大学生并不例外。今天大学生所用的手机和电脑,一般都是最新型号;所穿的衣服,不少也是名牌,那无疑是朋辈压力的结果。衣服不是名牌,电脑、手机不是最新型号,恐怕会被朋辈视为落伍,视为贫穷,招来异样眼光。我不敢说我们那一代比较「清高」,但我读大学的时候,同学不会讳言穷困,也许是因为当时社会普遍穷困一点,所以没有感到朋辈压力。

朋辈压力既是出于互相攀比,大家「求同」之外,自然也有人要「立异」。从前,大学生求立异标奇,有些会吸烟:我就见过整桌子同学在饭堂吞云吐雾的奇景。今天,社会健康意识提高了,大学生吸烟似乎并不普遍,只见有些在发式、服装上较为「前卫」。

其实朋辈压力,假如引导得宜,未必不可以化为上进的动力。有鉴于此,城市大学计划把学生分为约20人一组的学习群体(learning community),群体成员来自不同学院,一起上大学一些必修课程。这样,他们除了互相认识,还可以互相支持,互相砥砺,在朋辈压力之下,以突出的学业为「立异」,以学业不输于朋辈

为「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