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头部完整.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眼由单眼组成
复眼的着生方式
离眼式,e.g. ♀食蚜蝇。 合眼式,e.g. ♂食蚜蝇。
离眼式
合眼式
3.1 小眼的构造
①集光器—传递和聚集 光波于感受部分,由特 化的皮细胞及其分泌物 形成的透明结构:角膜 透镜+晶体 ②感光器—感受光波能 量和产生神经冲动。感 光器:视杆+视神经 ③色素细胞
3.2 复眼的成像原理
●日出性昆虫每一小眼所 成的像只是物体的一个光 点; ●各个小眼感受到的强度 和色泽不同的光点拼合起 来,就形成了物体的立体 倒象—并列象,适应白天 强光下活动。
●夜出性昆虫每一小眼都能 成一个物体的像; ●各个小眼感受到的物体的 像叠合起来,就形成了物 体的立体倒象—重叠象, 适应夜晚弱光下活动。
4. 单眼的种类、构造及视觉特点
●背单眼—头部两复眼之间的单眼 侧单眼—位于头部两侧的单眼 (叶蜂幼虫) ●视觉特点:只能辨别光线强弱及来 源,不能成像,只是一种感光器官。
5. 昆虫的口器
5.1 咀嚼式口器
5.1.1 构造:(以蝗虫为例) ①上唇 ②上颚 ③下颚 ④下唇 ⑤舌
5.2 刺吸式口器
触觉、嗅觉、听觉、对温湿度的感觉作 用,求偶和交配。一般来说♂虫的触角 比♀虫发达和复杂。
●蚂蚁“探索”前进。靠嗅觉把自己种 群的个体和其余种群的个体区分开来。 不同属的蚂蚁常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 如除去触角,它们就能和睦相处。
●蟑螂靠触角分辨糖堆与木屑。 ●蚂蚁用触角拍打蚜虫使蚜虫分泌 “蜜露”供自己享用,帮助蚜虫赶跑 天敌、转移寄主、寻找越冬场所。
6. 昆虫的头式
●下口式: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大致呈 直角,e.g. 蝗虫 ●前口式:头的纵轴与身体纵轴成一钝 角或几乎平行,e.g. 蝼蛄、步甲 ●后口式:头的纵轴与身体纵轴成一锐 角,e.g. 蝉、蝽
●头部的变化
★额唇基区 延长成“缘”或 象鼻状,象鼻虫
Baidu Nhomakorabea
5.2.1 构造(以蝉为例) ①上唇:特化成三角形的小骨片 ②上颚:特化为口针 ③下颚:特化为口针,内面有唾道和食 道 ④下唇:延长成喙,一般为4节 ⑤舌:与食窦唧筒有关
5.2.2 取食机理 喙端部的细毛在植物表面探索寻找合适 的位置,上颚口针端部在有关肌肉收缩力的 作用下,轮流不断向下刺并带下颚口针到达 适宜的深度。取食前,分泌唾液通过唾道注 入伤口,使被吸物一直保持液体状态,不使 口针焊住在伤口处,然后依靠抽吸机构,将 液体经食道吸入消化道。
第一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
§1 昆虫体躯的分节和分段
●头部:头部器官有触角、口器、 单眼、复眼,头部为感觉和取食 中心。 ●胸部:前、中、后胸,彼此紧密 相连不能活动,胸部是运动中心, 三对足和两对翅。
●腹部:一般11节,具有生殖附肢 与尾须。腹部是生殖和新陈代谢中 心。 ●背面、侧面、腹面;背板、侧板、 腹板
5.3 虹吸式口器
5.3.1 构造(以蛾、蝶为例) 下颚:外颚叶特化成喙,喙中 空,为食道, 其余部分退化
5.3.2 取食机理
喙存在无数骨环,环间有膜相连。 喙借肌肉的收缩而卷曲,取食时, 喙借血液的压力而伸直(喙尖端坚 硬,角质化,具倒刺,能将口器插 入果实内)。依靠毛细管作用,液 体上达到口内,再进入咽喉,然后 通过肌肉的作用进行抽吸进入肠腔。 e.g. 吸果夜蛾类
背面
侧背面
气门
侧背面
背面
尾须
产卵器
头部附肢 肢基片 肢基片
腹板
肢基片
腹面 腹板
昆虫体躯的基本结构
§2 昆虫的头部
1. 头部的分区
1.1 沟与缝
内脊
内突

1.3 头壳的分区
额唇基区; 颅侧区(颅顶+颊); 后头区; 颊下区;
2. 触角的构造、功能及类型
2.1 构造:柄节+梗节+鞭节
2.2 功能
2.3 类型
触角的形状 常常用来作分 类标准,区分 ♀♂。触角的 形状一般由鞭 节的变异所造 成。
3.复眼的构造与成像原理 复眼由小眼组成。 各种昆虫的小眼面数目和大小, 差异很大。最小的是一种蚂蚁的工蚁, 只有一个小眼。最多的是蜻蜓,由 10000—28000个小眼组成。小眼多而 小眼面小的复眼造成的嵌象清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