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前,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管理不规范,财务人员控制意识淡薄等问题。
如何加强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资金的作用,是加强事业单位管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
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就如何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部门或上级部门拨付给事业单位,为其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而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和绩效目标的财政性资金,其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资金规模大,资金使用效果影响范围广。
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1.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时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
预算工作是专项资金管理的基础。
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方法之一,主要功能是通过事前的预测对未来单位的发展有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并以此发挥控制作用。
事业单位在进行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时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内容不够细化、相关预算编制制度不完善,导致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单位的事业发展计划、职责和任务等因素,预算编制数据就不能准确反映项目对资金需要量。
2.专项资金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
财政预算中普遍推行了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的编制方法,基本上实行的是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
但对于专项资金如何按实际,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存在经验主义倾向,在进行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时主观性强,随意性大。
这样造成一方面一些专项资金大量结余,形成资金沉淀;另一方面一些专项事业资金又供给不足,影响事业发展和政府职能的实现。
二专项资金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控主要原因是专项资金管理意识淡薄。
一是有些单位的领导没有对专项资金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重申请轻管理。
专项资金申请到位后,没有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或制定的制度不能有效落实。
二是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缺少监督和审查,专项资金在收支流程中不符合规定,存在随意列支、违规占有或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
三是财务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不足。
大部分财务人员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只是承担了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性工作,对具体的业务和决策不了解,难以对各项目的事前和事中进行必要的监督控制,无法根据业务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使得财务监督往往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财务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使管理手段相对弱化,导致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三专项资金支出环节管理不规范1.专项资金支出没有单独核算。
一些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没有进行单独核算,支出时与本单位的基本支出和公用支出相混淆,致使在该单位当年账面上无法真实、具体反映该专项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不符合会计制度中凡是指定用途的资金应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并单独核算反映。
的规定。
2.项目实施确定的时间与财政拨款时间不同步。
项目资金未按计划进度进行拨款,导致项目资金跟不上项目进展,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甚至会导致资金管理失控。
这里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财政滞留专项资金或暂时挪用;另一方面是缺乏相应的约束制度来保证两者的同步。
3.专项资金支出没有有效的监控手段。
有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支出没有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手段,或有制度但缺乏执行力。
各项费用基本上是实报实销,经办人员没有控制意识,这在预算不够细化的情况下就很可能导致合法浪费的现象。
少数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只管要钱,不管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个别事
业单位为了避免结余资金返回财政,违规采取先支付后实施的办法,造成专项资金的流失。
4.专项资金缺乏使用情况的综合评价。
专项资金的使用是有绩效目标的,资金使用过程中必须建立资金效益综合评价制度。
但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缺乏这方面的综合评价机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不合理使用现象十分严重,容易导致资金的流失或者闲置,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很多单位认为把拨入款花完就算完成任务,工作中不考虑实际需要。
如果能够通过费用预算进行专项资金支出控制,并且对资金使用结余或者超支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定期进行综合评价,及时调整资金使用安排,更有利于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
因此,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有效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是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有主观方面人为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体制机制性的因素。
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出地方财力供求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经济发展和制度管理的滞后。
解决主观方面的问题,关键应以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为指引,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依法理财。
一是从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管理能力的高度认识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
二是要统筹处理好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资金合理使用和社会功能实现的关系,切实转变专项资金的管理观念,提高对加强专项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解决客观方面的问题,关键应以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和强有力的专项资金运作机制为重点,实现专项资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一加强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管理第一,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一方面要严格项目评审,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导向作用。
单位在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时要理清思路、精心组织,全面了解、掌握上级或当地政府的工作要求,结合单位长远发展规划,对申报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要做到稳妥可靠,既要体现实际需要,又要考虑财力可能,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
同时,项目实施单位要提出专项资金的使用计划、方向、重点、目标及管理办法。
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预算编制制度,统一预算编制表格和编制程序,科学编制和合理细化专项资金预算,硬化预算约束,拓宽专项资金管理方法。
细化和硬化预算编制是深化预算改革的方向和关键所在。
细化预算,使预算支出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和每项支出的每一款。
要在对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库管理的基础上,对原有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和利用,合理确定同类项目的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编制
的参考;同时要有效控制或尽量减少专项资金中差旅费、交通费等公用支出和人员支出的比重,使专项资金预算能够反映资金的最终用途
及结构。
第二,保证严格执行预算。
认真贯彻落实《会计法》、《预算法》中关于专用款项资金管理的制度,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使专项资金的使用在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内运行,保证款项不得随意更改用途或挪用转移,提高专项资金收支的透明度。
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资金,体现了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想,应当充分认识科学、规
范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体系是提高专项资金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要
通过制度约束确保财政资金的每一分钱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