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常见的几种无线电干扰
简述无线电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
简述无线电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1. 频谱干扰:无线电中波广播与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频段可能有重叠,导致频谱干扰。
当中波广播电台功率较大时,其信号可能超出其授权频段,扰乱相邻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
2. 调制干扰:中波广播电台采用AM调制方式,调制干扰主要表现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导致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下降,影响通信系统的传输品质。
调制失真还可能导致接收信号的频谱分布扩展,造成频谱间隔的重叠,进一步干扰相邻通信系统。
3. 电磁辐射干扰:中波广播电台使用较高功率发射信号,这些信号会产生电磁辐射,造成电磁辐射干扰。
电磁辐射干扰主要表现为电磁波辐射到通信设备上,干扰其正常工作。
特别是对于敏感接收设备,如天线、射频前端等,电磁辐射干扰会进一步降低其接收性能,使通信系统的接收信噪比变差。
4. 多径衰减干扰:中波广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经历多径传播,导致信号的多径衰减。
这种干扰主要影响通信系统的接收。
在多径传播情况下,信号的多个重复波形在接收端相加时可能发生干涉,导致接收到的信号出现衰落,干扰通信系统的正常传输。
为了减小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规划频谱资源:通过合理规划中波广播电台和通信系统的频段,避免频谱重叠,减少频谱干扰。
还可以采取频谱监测和管理手段,及时发现和解决新的频谱干扰问题。
2. 优化中波广播调制方式:研究和应用新的调制方式,如SSB(单边带)调制,可以减小调制干扰,提高信号传输品质。
3. 控制电磁辐射:中波广播电台应合理设置发射功率,避免过强的电磁辐射干扰通信系统。
可以适当增加电磁屏蔽措施,降低电磁辐射干扰程度。
4. 技术处理:通信系统可以采用自适应差错控制技术,如编码、调制等,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还可以采用滤波和等化技术,降低多径衰减干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无线电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主要包括频谱干扰、调制干扰、电磁辐射干扰和多径衰减干扰等。
为了减小这些干扰,需要合理规划频谱资源、优化中波广播调制方式、控制电磁辐射以及采用技术处理手段等。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普及,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无线网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干扰问题,这些干扰会严重影响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为了保证无线网络的正常运行,抗干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无线网络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
一、无线网络中的干扰种类在无线网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干扰种类:1.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来自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信号对无线网络的影响。
常见的电磁干扰源包括电视、微波炉、手机等。
这些设备会发射电磁辐射,干扰无线信号的传输。
2.信号衰落信号衰落是指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因为遇到障碍物、反射或折射等原因而损失信号强度。
信号衰落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到网络的连通性。
3.多径效应多径效应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过不同路径到达接收端,导致接收到的信号相位和幅度发生变化。
多径效应会引起信号间的干扰和失真。
4.天气干扰天气因素,如雷电、雨雪等,会对无线信号的传输产生干扰。
这种干扰一般是临时性的,但却会造成网络的中断或信号丢失。
二、无线网络中的抗干扰技术为了应对无线网络中的各种干扰问题,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开发了许多抗干扰技术。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抗干扰技术:1.频谱分离技术频谱分离技术是指将无线电频谱划分为多个不重叠的频段,不同设备在不同频段上进行通信,避免信号之间的干扰。
常见的应用包括2.4GHz和5GHz频段的切换。
2.自适应调制技术自适应调制技术是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和干扰水平,动态选择最适合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鲁棒性,减少干扰的影响。
3.空间分集技术空间分集技术通过增加天线数量和调整天线位置来改善信号的传输质量。
多天线接收可以将多种路径的信号进行合成,提高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4.编码和调制技术编码和调制技术可以通过添加纠错码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通过合理选择编码方式和调制方式,可以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更好地抵抗噪声和干扰。
常见的无线电干扰及其规避措施
2012年第10期,第45卷 通 信 技 术 Vol.45,No.10,2012 总第250期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250,Totally常见的无线电干扰及其规避措施探讨先巴才旦(青海海西无线电管理处,青海 海西州 817000)【摘 要】无线电干扰查处工作,是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无线电管理工作者对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功能、技术性能、指标要深刻领会理解,要求掌握电磁环境随地形、频率、天气、距离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规律。
掌握各类干扰的成因及其规避措施,是有效降低无线电干扰发生率的主要途径。
如何科学有效地规避频率间的干扰,介绍常见的无线电干扰类型、特征、危害性及其抑制干扰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无线电干扰;规避措施;探讨【中图分类号】TN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12)10-0027-03 Exploration on Radio Interference and Its AvoidanceXianbacaidan(Haixi Radio Administration Bureau, Haixi Qinghai 817000, China)【Abstract】The investigation of radio interference is on important work of radio management. Knowing how to avoid the radio interference is a main way to reduce the radio interference incid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principal types of the radio interference, their features, harms and the scientific methods for avoiding the radio interferenc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radio interference are analyzed, and the methods for avoiding radio interference also given in this paper.【Key words】radio interference;avoidance;exploration0 引言无线电干扰使无线电通信质量下降,要求无线电设备用户在选择设备、建站选址时,要着重考虑如何克服频率干扰问题。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及其处理策略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及其处理策略无线电通讯是一种十分便捷且普遍的通讯方式,其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无线电通讯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干扰问题,这不仅影响了通讯的效果,也给通讯双方带来了诸多困扰。
如何有效地解决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的表现及原因分析1.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的表现(1)语音通讯中出现声音杂音;(2)数据传输中出现错误码;(3)无线信号中出现断断续续的信号;(4)通信距离减短。
2.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的原因分析(1)电磁干扰:如电器、电磁场等;(2)频谱叠加:当多个频率在同一频段上使用时,会相互干扰;(3)技术问题:设备自身故障或设计不当引起的干扰。
1. 强化干扰源监管(1)增加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监管力度,确保设备的合法合规;(2)严格管理电磁干扰源,保证其合理使用;(3)采取技术手段减少电磁干扰源对无线电通讯的干扰。
2. 加强频率规划管理(1)合理规划无线电频段,避免频谱叠加引起的干扰;(2)统一管理频率资源,合理分配无线电频段;(3)加强对频率使用的监管,保证各频段的合理使用。
3. 提高通讯设备抗干扰性能(1)加强通讯设备的技术研发,提高其抗干扰能力;(2)对新设备进行严格测试,确保其在真实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更新老旧设备,采用抗干扰性能更好的设备替代。
4. 完善通讯规范标准(1)建立完善的无线电通讯规范标准,规范无线电通信的使用;(2)加强对通讯设备的检测和认证,确保其符合规范标准;(3)对使用无线电通讯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培训,提高其对通讯规范的认知和遵守。
5. 加强干扰问题的监测与应急响应(1)建立无线电通讯干扰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干扰情况;(2)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对重大干扰事件及时处置;(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解决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
1. 电磁干扰处理案例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某指挥部所用的通信设备受到了严重的电磁干扰影响,导致无法正常进行指挥和通讯。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及其处理策略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及其处理策略无线电通讯干扰是指在无线电通信中产生的对信号传输、接收和解调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
干扰可能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信号失真、数据丢失等问题,影响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几种常见的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并提供一些处理策略。
一个常见的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是多径传播引起的干扰。
多径传播是指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历多条路径的现象。
这会导致信号在接收端出现多个反射信号,使得接收到的信号受到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加天线的高度、更换天线类型、使用多天线接收系统等方法来减少多径传播引起的干扰。
第二个问题是频率干扰。
当无线电设备在相同频段上同时工作时,可能会发生频率干扰。
这种干扰会导致信号互相干扰、通信质量下降等问题。
为了解决频率干扰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使用合适的频率分配方案,使不同设备的工作频率不发生冲突;增加频率选择系统,使设备能够自动选择干扰较小的频率;加强设备的屏蔽措施,减少外部电磁干扰。
第三个问题是电磁辐射干扰。
无线电设备本身会产生电磁辐射,而这种辐射可能会干扰其他无线设备的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电磁辐射干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设备的设计,减少电磁辐射产生的可能性;加强设备的屏蔽措施,减少电磁辐射的泄漏;合理规划设备的布局,减少干扰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最后一个问题是天气条件引起的干扰。
不同天气条件下,无线信号的传播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大雨、雾等天气条件都会导致信号衰减、传输延迟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天气引起的干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提前监测天气状况,合理安排通信任务,避免在天气恶劣时进行重要通信;增加天线的增益,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使用天线阵列等技术,以改善信号的传播特性。
无线电通讯干扰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合适的处理策略,可以减少干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通过增加天线高度、更换天线类型、合理选择工作频率、优化设备设计、加强屏蔽措施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处理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浅谈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
浅谈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是指一种通过非法手段干扰无线电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的技术手段。
现如今,无线电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娱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而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不便和烦恼。
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频率干扰:利用干扰源发射频率与目标通信设备相同或非常接近的电磁波来污染目标设备的信号,使其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号。
频率干扰可以分为宽带干扰和窄带干扰。
宽带干扰会占用一定的频率段,同时影响多个无线电设备的正常通信;而窄带干扰则是利用窄带信号对目标设备进行干扰。
2. 非法发射:指未经允许,在未经授权的频率上发送无线电信号,从而影响正常的通信。
非法发射可以是无意的,比如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的无线电信号泄漏;也可以是有意的,比如故意发送噪声信号来干扰正常通信。
3. 功率干扰:通过增大干扰源的输出功率,使得目标设备的接收机由于过大的输入信号而无法正常工作。
这种干扰方式比较直接,可以快速有效地干扰目标设备的通信,但同时也容易被检测到。
4. 跳频干扰:利用干扰源周期性地改变发射频率,以避免被目标设备的自动干扰抑制(AGC)所抵消,并且只发送短暂的信号,使得目标设备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从而干扰了无线电通信的正常运行。
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可以给正常的无线电通信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困扰。
干扰可能导致通信设备无法正常收发信号,使得通信质量下降甚至无法进行正常通信。
干扰还可能引起频谱污染和资源浪费,特别是一些大型公共无线电通信系统,受到干扰后会影响大量用户的正常使用。
由于干扰可能会涉及非法行为,因此对于干扰源的查找和干扰源的定位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
为了应对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的威胁,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建立完善的无线电监测和管理系统,加强对频谱资源的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干扰问题;加强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技术管理,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加强对干扰源的定位和查找技术,依法对干扰者进行处罚和打击;加强对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对干扰技术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及其处理策略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及其处理策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无线电通讯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
无线电通讯干扰指的是在通讯过程中,由于外界发射源信号的干扰,导致接收信号出现明显的变化,甚至无法正常接收,而造成的通讯不能正常进行的现象。
无线电通讯干扰的表现有以下几种:1.噪声干扰:在接收信号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杂音或其他不相关的信号,导致接收信号的质量变差,难以辨认正常信号。
2.严重衰减干扰:在区域内出现其他无线电发射器的干扰信号,造成接收信号强度较小或完全没能接收到信号。
3.交叉干扰:在频率比较接近的无线电设备之间分别发射信号,使得接收到的信号交叉干扰,造成通讯质量变差。
4.多径效应干扰: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途遇到建筑物或者其他的障碍物时,有部分信号先到达接收机,另一部分信号则比较迟到达,由此产生干扰。
1.提高通讯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这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提高设备的质量和技术能力可以使得设备在抵御外界干扰时更加稳定。
2.适当调整频率:对于没有规律的噪声干扰,可以通过适当的改变调制方式或者调整中心频率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3.降低功率:在频带较窄的情况下,混合信号会较关注于发射功率,而不是频率选择性,降低发射功率有助于改善通讯的干扰问题。
4.使用滤波器:滤波器通常有红外滤波器、紫外滤波器、声波滤波器、光波滤波器、微波滤波器、无线电滤波器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无线电滤波器。
使用滤波器可以过滤掉一定范围的频率,对于频率较为接近的设备互相干扰的情况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5.增加信号强度:信号强度越强,抵御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强。
增加信号强度可以使用增益器、激光信号放大器、放大器等设备进行增加。
但是同时也要注意信号强度过强会造成新的干扰问题,因此需要一定的技术经验。
6.寻找最佳定位:在使用无线电设备时,可以通过寻找最佳的定位方式来减少干扰问题的发生。
可以在合适的位置采取斜向或者垂直方向来接受信号,这样可以减少与其他无线电设备的干扰。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及其处理策略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及其处理策略无线电通讯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现代生活,其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航空、航海、铁路、军事、公共交通等。
但是在这个应用广泛的领域里,频繁出现的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给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影响,甚至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保证无线电通讯正常和安全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加强对干扰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本文将重点介绍无线电通讯干扰的种类、来源及其处理策略。
一、无线电通讯干扰的种类1、电磁干扰:由于无线电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强电磁场。
当这种强电磁场被传导到周围的电气线路上时,就会导致这些电气线路的电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通讯的干扰。
2、电源干扰:电源的电噪声是一种常见的干扰源,它是由电源内部元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电流和电磁场引起的。
在无线电设备中,它会直接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造成干扰。
3、杂波干扰:来自其它频段的电磁波,或来自其它调制方式的信号,会在接收机内部引起混频失效引起的干扰。
4、同频干扰:产生同频干扰的原因是发射机和接收机都使用同一个频率,信号无法分辨是同步信号还是干扰信号,导致信号混淆。
5、多径干扰:多径效应是无线电波在到达接收天线时,因其在传播过程中不同路径的衰减差异而产生的影响。
多径干扰来自反射面、折射面、散射面的电磁波与主导路径波形成合成信号,引起接收端出现相位失配而产生的干扰。
1、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其他电子设备的辐射,建筑物的射线阻挡,地形地貌对电波的反射、绕射、衍射等,环境造成的无线电干扰是无法避免的。
2、频率使用重叠:因使用频率相同而产生的同频干扰;3、主动攻击:意指通过非法手段或准许的方法,利用相关设备对网络、对通讯进行攻击,故意造成干扰;4、自身故障:诸如发射机驱动失效,Rf输出管故障等自身硬件故障也会给无线电通讯带来干扰。
1、强调预防和规范:对于频繁出现干扰的区域(频段)、行业和环境,应加强监管,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以减少和避免干扰事件的发生。
航空通信无线电的干扰源及防护措施分析
航空通信无线电的干扰源及防护措施分析航空通信无线电干扰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电磁干扰:包括来自机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的电磁辐射干扰,如雷达、通信设备、电子设备等。
2. 无线电频率干扰:来自其他无线电设备使用相同频率或相邻频率的干扰,如无线电台、卫星通信设备等。
3. 天气条件和地形干扰:例如大雨和雷暴等恶劣天气条件,以及高山、山谷等地形对无线电信号的反射和衰减。
4. 人为干扰:包括恶意干扰、非法操作无线电设备、使用干扰设备等。
针对这些干扰源,航空通信无线电的防护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技术手段防护: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如增加信号处理功能、采用频率扩展技术、在发射和接收设备中设置滤波器和抑制器等。
2. 管理手段防护:加强对通信频率的管理和监测,确保频率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建立健全的无线电频率管理制度。
3. 监测手段防护:建立航空通信无线电干扰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识别干扰源,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扰源定位和干扰源的处理。
4. 法律手段防护: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对无线电干扰行为的处罚和惩处,提高违法成本,增加违法行为的风险。
5. 教育宣传防护:加强对飞行人员和地面人员的无线电干扰知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其对干扰行为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6. 国际合作防护: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无线电通信的国际标准化和统一,加强无线电频率的共享和管理。
航空通信无线电的干扰源较为复杂,防护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采取技术、管理、监测、法律和教育等手段综合应对。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手段,才能有效保障航空通信无线电的正常运行和通信质量。
浅谈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
浅谈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是一种通过某些手段来干扰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技术手段。
它通常被用来破坏或削弱通信过程中的信号,从而使通信变得不可靠或无法进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
一、常见的干扰方式常见的无线电通信干扰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 频率干扰:即以不同频率发射无线电信号,使接收设备无法正确接收信号。
2. 噪声干扰:即以杂音的形式干扰通信信号,使接收设备无法正确解码。
4. 信号遮蔽:即通过遮蔽信道、扰乱信号路径等手段,使信号无法到达接收设备。
二、干扰技术的基本原理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特性对目标进行干扰。
根据通信信号的特点和干扰方式,干扰技术可以分为两类:1. 主动干扰技术:即通过产生源源不断的信号干扰通信信号,使通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这种干扰方式需要大量的能量和传输设备,通常用于军事情报收集等领域。
2. 被动干扰技术:即通过异物或者其他利用物理现象的工具,捕获、篡改或者遮蔽信号,间接地干扰通信信号。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非法监听或者数据截获等领域。
三、干扰技术的具体应用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1. 战争情报收集:在战争中,对敌方通信系统的干扰是情报收集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造干扰,可以获取到重要的军事情报。
2. 保密通信:在一些保密通信场景中,为了防止第三方窃听,需要对通信信号进行加密和干扰。
3. 无线电信号检测:通过干扰技术,可以检测对方通信系统的频率、功率等参数,从而了解对方通信系统的具体情况。
4. 网络安全:通过干扰技术,可以影响网络流量的传输情况,达到传输数据量的控制、转移以及缓慢传输等目的。
四、干扰技术的防范措施为了有效防范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通信加密和保密管理,避免敌方获取被加密信息。
2. 加强通信设备的安全防护,防止外部攻击和干扰。
3. 检测发射信号,在发现干扰信号时及时调整频率和通信方式,避免通信中断。
常见无线电干扰与空管无线电干扰情况及处理措施分析
技术论坛TECHNOLOGY FORUM中国航班CHINA FLIGHTS37摘要:无线电干扰对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影响非常大,可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无线电干扰对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会对仪表设备信号有影响,这就会对空中交通管制造成风险因素,不利于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工作,也不利于安全管理,更有甚者会出现航空安全事故。
在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空中交通管制单位针对无线电干扰情况一定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并有效进行监视,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会受无线电干扰信号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无线电干扰信号的主要概念以及众多类型,然后分析无线电干扰情况下ATC 指挥的监控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无线电干扰;空管无线电干扰;处理对策1无线电干扰信号的主要概念以及众多类型无线电干扰信号实际上是指在无线电通信过程中用户的无线电信号。
这将导致用户有用的无线电信号接收过程的质量下降,从而破坏信号并阻碍信号的接收。
在无线电通信过程中,无线电干扰信号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并阻塞有用信号。
具体地,无线电干扰信号通过直接耦合和间接耦合进入相应的接收设备的信道。
在此过程中,无线电干扰信号将产生对应于正常通信信号的不良信号,这将导致通信信号的质量和性能下降,并最终导致通信信号信息错误或信息丢失。
某些无线电干扰信号甚至会导致通信信号阻塞,因此在空中交通管制命令的过程中,无线电信号将对信号传输产生致命的安全影响。
无线干扰一般可分为同频干扰,相邻信道干扰,带外高温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等类型。
无线电干扰信号的常见类型如下。
1.1互调干扰类型互调干扰是指信号频率转换的现象,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信干扰信号进入接收设备的输入端,由于选择性质量问题前面电路接收设备的正常接收和发送通信信号的过程。
此时,由于频率转换信号的非线性效应,两个或多个干扰信号被混合。
在混合情况下,干扰信号的频率和有用信号的频率形成相互干扰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有用信号会通过相应的输出系统和播放系统,检波器设备会进行拍检,使有用的信号发出尖叫。
简述无线电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
简述无线电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无线电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
无线电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频率干扰:无线电中波广播信号与通信系统的频率相近,容易造成频率干扰。
当中波广播发射台发射信号时,信号会通过空间传播,并在途中碰撞和干扰周边的通信系统。
这种干扰会导致通信信号质量下降,甚至完全无法接收。
2. 电磁辐射干扰:无线电中波广播发射台在发射信号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
这些辐射会对周边的通信系统造成干扰,尤其是对于通信系统的电子元件和电路来说,容易引起噪声和失真,从而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
3. 多径传播干扰:无线电中波广播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多径传播现象,即信号在遇到障碍物或反射物体时会发生反射、衍射和散射。
这种多径传播会使得广播信号呈现出多个传播路径,而这些路径与通信系统的传播路径重合,容易引起干扰。
针对无线电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问题,目前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1. 频率规划:通过合理的频率规划,将中波广播信号与通信系统的频率互相分开,避免频率干扰。
2. 抑制电磁辐射干扰:通过增加隔离屏蔽设施、合理设计天线高度和方向、采用抗干扰技术等措施来减少电磁辐射干扰。
3. 抑制多径传播干扰:通过合理设计天线高度和方向,避免多径传播现象的发生,减少干扰。
4. 限制功率:限制无线电中波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避免过大的功率对通信系统造成干扰。
无线电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在频率规划、电磁辐射抑制、多径传播抑制和功率限制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
只有合理规划和使用无线电中波广播,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通信系统的干扰,确保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无线干扰参数
无线干扰参数通常指的是影响无线网络性能的各种干扰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带内干扰、同信道干扰、带外干扰、相邻信道干扰、上行链路干扰和下行链路干扰等类型。
1. 带内干扰:这是指在同一频带内,其他信号对目标信号造成的干扰。
带内干扰可能会降低信号的质量,影响通信的可靠性。
2. 同信道干扰:当两个或多个无线电设备使用相同频率的信道进行通信时,可能会发生同信道干扰。
这种干扰通常发生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尤其是在密集部署的环境中。
3. 带外干扰:这是指信号在其指定频带之外的频率上产生的干扰。
带外干扰可能会对邻近频带中的其他服务造成影响。
4. 相邻信道干扰:当一个信道的信号强度足够大,以至于影响到相邻信道的信号时,就会发生相邻信道干扰。
这种干扰通常由于信号的频谱泄漏或者滤波器的性能不佳造成。
5. 上行链路干扰:这是指在从移动站(MS)到基站(BS)的通信链路上发生的干扰。
6. 下行链路干扰:这是指在从基站(BS)到移动站(MS)的通信链路上发生的干扰。
了解和测量这些无线干扰参数对于无线网络的设计、优化和维护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规划频谱资源、选择合适的信道、使用高效的调制解调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无线干扰的影响,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
浅析常见的几种无线电干扰
同频干扰是指干扰频率与有用信号的载波频率相 同, 并 以 同样 的方 式进 入接 收 机 的接 受通 道 内所 造 成 的干 扰 。 其产生原因为由于两台或多台发射设备使用 同一频率 , 其 中某一发射设备的发射信号直接进入另一 台接收机的接 收通道 , 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同样被放大 、 检波 , 由于两个
持 续发展 的 电磁环 境 , 提 升 无线 电使 用效率 和效 益 , 促进 社会 、 经 济的持 续发展 。 关键 词 : 无线 电干扰 ; 危害; 分类; 解决措 施 中 图分 类 号 : T N 9 2 5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8 9 3 7 ( 2 0 1 3 ) 1 1 — 0 0 8 7 — 0 2
第3 2卷第 1 1 期
Vo l _ 3 2 No. 11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ECHNOLOGI 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 RI S E
2 0 1 3年 4月
Apr . 2 01 3
浅析常见的几种无 线电干扰
陈 敬 华
( 蚌埠无线电监测站 , 安徽 蚌埠 2 3 3 0 0 0 )
1 无 线 电干扰 的定 义 、 危害、 分 类
时, 这 种 干扰 被 称为 有 害干 扰 。 由于无线 电频率具有时效性和排他性的特征 , 当两个
干扰 主要有 两类 : 加性 噪声 和乘性 噪声 。
加性噪声是叠加在有用信号上的噪声 , 与传输信道 、 有 无线通信 系统 中在 同一地区 、同一时间使用相同的频率 用信号相互独立 。信号消失 噪声仍然存在 , 来源分为 内部 时, 就会形成无线 电干扰 , 影响信息传输和信息安全。 噪声 、 自然 噪声 、 人 为噪声 等 。 对政府部门和军事通信系统 , 航空通信 , 水 和通信安 乘性噪声是 由于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 , 设备 、 信道 全业务的无线电干扰 , 会影响和破坏了政府部门正常的工 特性不理想产生的信号噪音 。 噪声会随着有用信号消失而 作秩序 、 军 队的备战和训练 , 威胁到社会稳定 、 国家安全和 消失 。 人 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水灾 、 火灾 、 气象 、 铁路 、 交通 、 应对噪声干扰 , 必须先 了解的噪声的表现形式和形成 电力 、 电信 、 广播和电视的无线 电通信 系统的干扰 , 会影响 干扰 的原因 , 然后选择正确的测试环境 中, 例如屏蔽室测 汛期 、 火灾时的调度 , 造成铁路列车的调度失灵 , 高速公路 试 , 以避免重大的干扰。 或使用先进的电路技术 、 优 良的电 的临时封闭 , 电力抢修 的延误 , 电信、 广播电视业务 的中断 子设备制造的高品质通信系统。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及其处理策略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及其处理策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日益突出。
无线电通讯干扰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外部干扰影响,导致通讯系统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
干扰源可能包括电磁辐射、设备故障、同频干扰、不同频干扰等。
为了保障通讯质量和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来应对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
一、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的原因1. 电磁辐射干扰电磁辐射干扰是指来自其他通讯设备、电磁波辐射源、电力设备等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对通讯系统产生干扰的现象。
这种干扰常常表现为信号噪音增加、通讯质量下降、甚至通讯中断。
2. 设备故障干扰通讯设备自身的故障可能导致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如频率偏差、谐波辐射、准静态放电等现象,这些故障会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也会对周围设备和通讯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3. 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通信系统中不同设备或者同一设备的不同频段部分之间发生的干扰。
这种干扰常常发生在通信频率相近的情况下,导致信号相互叠加或相互影响,造成通信质量下降甚至通信中断。
1. 电磁屏蔽措施针对电磁辐射干扰问题,可以采取电磁屏蔽措施,包括使用屏蔽罩、屏蔽材料、增加屏蔽结构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阻断外部电磁辐射对通讯设备的干扰,提高通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2. 故障检测和排除在通讯系统中,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干扰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故障检测和排除工作。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维护和修复,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对通讯系统的影响。
3. 频率规划和管理对于同频干扰和不同频干扰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规划和管理。
通过合理规划设备的通讯频率和频段,避免频率重叠和频谱冲突,可以有效减少同频和不同频干扰问题的发生。
4. 技术提升和优化通过技术提升和系统优化,可以提高通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比如采用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增加纠错码、优化天线设计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减少干扰问题对通讯的影响。
5. 法规和标准管理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对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进行管理。
无线电信号干扰及其排查
无线电信号干扰及其排查无线电信号干扰是指某个信号源对其他设备或者系统的无线电信号造成的影响,这种干扰会降低设备的性能,影响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无线电信号干扰排查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一旦出现干扰现象,就会对无线电系统甚至整个通信网络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无线电信号干扰及其排查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
一、无线电信号干扰的类型1.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不同设备使用同一频率进行无线电信号通信时发生的干扰。
同频干扰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境内外电磁环境的影响和本地信道的拥塞。
同频干扰是不可避免的,要解决同频干扰只能通过提高设备的发送和接收灵敏度和有效控制信道的占用率等方法。
2.杂波干扰杂波干扰是指在信道上出现的各种杂波干扰信号,这些干扰信号可能来自于人制或自然灾害,比如雷电、高压电线、电视台发射等。
3.插入干扰插入干扰是指一些人为干扰信号源对信号进行覆盖或干扰,这种干扰方式通常出现在通信网络之外。
二、无线电信号干扰排查的流程无线电信号干扰排查的流程包括:调查、定位、分析、解决和调试。
1.调查在出现无线电信号干扰时,需要首先进行调查,了解问题的详细情况,包括故障发生的位置、发生的时间、故障的性质、故障现象和影响等。
2.定位通过专业的设备进行无线电信号定位,可以帮助我们找出故障的具体位置。
另外,可以通过人工进行宽带扫描或窄带扫描来找出干扰源。
3.分析在找到干扰源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
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频谱分析器等设备对信道信号进行分析;另一种是通过人工判断和辨认进行分析。
4.解决通过分析干扰源,我们可以确定干扰源的类型和干扰特点。
在了解干扰源的特点和类型后,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干扰问题。
比如增加防干扰措施、更换合适设备等。
5.调试在解决干扰问题后,需要进行调试。
调试的任务是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三、无线电信号干扰排查的工具1.天线:可以用于接收或发射无线电信号,是排查干扰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信构建中的无线电信号干扰分析与控制
通信构建中的无线电信号干扰分析与控制在现代的通信构建中,无线电信号干扰成为一个常见而又严重的问题。
由于现代通信构建中所有终端设备均使用无线电信号进行通信,因此干扰的控制成为确保通信质量的重要策略。
本文将从干扰类型、来源、对网络建设造成的影响以及干扰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干扰类型干扰指一种或多种不良信号对接收或发射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信号造成的影响。
广义上的干扰可以分为两种:1. 有害干扰: 指一种或多种不同于正常信号但对设备的工作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的信号,常见于电磁波强度过强、频点错位等情况。
2. 破坏性干扰:指会严重损坏设备的一路或多路信号,从而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服务中断,损失拓展。
破坏性干扰更为常见于有开关干扰器、有干扰能力的设备、其他无线设备等干扰源较多的情况。
二、干扰来源干扰的来源非常广泛,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1. 来自自然环境:自然电磁波、赤道电流以及由地面污染、电压变化等引起的电磁波。
2. 来自人类活动:人类的日常活动包括了文化活动、地理活动、工业活动、通信活动以及其他的人为干扰活动等,这是造成干扰来源的主要原因。
3. 来自硬件设备:硬件设备本身的干扰来自于设备的电子元器件,以及设备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等,这是执教中很难控制的一种干扰。
三、干扰对网络建设造成的影响由于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大量的干扰源,因此干扰控制是确保通信质量的重要策略。
出于这个原因,干扰对网络建设造成的影响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增加通信质量成本:由于干扰的存在,网络建设者必须增加额外成本来确保通信品质,这在最终的收益计算中体现为成本上升。
2. 降低通信速率:通信速率本来已经是现代通信的瓶颈之一,而干扰进一步加剧了这个局面,从而导致通信速率传输变得缓慢甚至中断。
3. 影响用户体验:手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在设备质量不同的情况下体现很大差别,而干扰更是让用户使用体验变得更加糟糕。
四、干扰控制针对以上情况,干扰控制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技术,其中包括了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干扰源:针对不同的干扰源,不同的控制措施和手段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必须一一确定干扰源。
使用无线通信网络中常见干扰分析及防范措施
使用无线通信网络中常见干扰分析及防范措施无线通信网络,由于技术日趋成熟,信号清晰、稳定,架设使用方便,在各个专用行业中被广泛采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受到许多信号的干扰,如果处理不好,轻则使接收机信噪比恶化,通信质量下降,重则使通信无法正常进行。
因此对通信过程中产生干扰信号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抑制干扰信号,优化通信网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笔者就对与无线网络系统有关的无线电干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一、外部噪声干扰外部噪声干扰一是来源于天电、宇宙和太阳的自然噪声,其特点是强度大、时间短,往往很难克服,但干扰只是瞬间的。
由于我们公安边防系统超短波无线通信采用的是350MHz频率,所以受到的干扰不大,可忽略不考虑。
二是来源于工业电器、高压输电线、电汽车辆等人为噪声,其特点是频谱宽、噪声强度随频率的升高而下降,噪声源的数量随地点和时间而随机变化。
这些干扰主要与电台的工作频率和台站的位置选择有关,通常只要适当选取工作频点,合理选择台站的位置,就可以把干扰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对于汽车点火系统的干扰可采用屏蔽或滤波措施,也可选用带有噪声限制器和噪声熄灭器的接收机来抑制或消除干扰。
二、通信设备本身的干扰通信设备本身产生的干扰主要是指收、发信机及天线等内部产生的噪声干扰。
包括发信和边带噪声,发信和杂散辐射,接收机杂散响应,邻道辐射干扰等干扰因素。
在超短波通信电台的收、发信机中,主振晶体振荡器、调制器、倍频器、放大器等部件在工作时都会产生热噪声,这些噪声一旦被调制就会形成干扰信号发射出去。
当电源滤波不好时,外界的杂散电磁波及噪声也会串扰进电源电路,经各次交流脉动谐波进入发射电路形成发射噪声。
发射机的寄生辐射和邻道辐射以及接收机的寄生响应(组合波干扰)等设备自身机制因素都会对通信的效果带来影响。
通信设备本身的影响可以通过选择性能优良的设备来减小干扰,在选择购买设备时,要选择性能优良的设备。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及其处理策略
无线电通讯干扰问题及其处理策略
无线电通讯干扰是无线电通讯系统中会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无线电通讯中,无线电信号会经常发生传播、衰减、反射等现象,而这些现象都可能导致无线电通讯干扰。
无线电通讯干扰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天气干扰、天线干扰、地形干扰、建筑物干扰、电源干扰、电磁干扰等等。
对于这些干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来解决问题:
1. 减少天气干扰
天气干扰是无线电通讯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干扰,主要表现为雷电、天气变化等因素导致的信号干扰。
为了减少天气干扰,我们可以在通讯系统中增加处理天气干扰的功能,例如增加防雷装置、改进接收机等。
2. 优化天线
天线干扰是指网络通讯系统中天线终端设备存在漏电、电磁波干扰等问题所带来的干扰。
这些效应会增加网络中天线间干扰的概率,并且使得特定部分的频谱被占据。
要解决天线干扰问题,我们可以优化天线材料和设计,以提高天线的技术水平和性能。
3. 调整地形和建筑物
地形和建筑物干扰是无线电通讯中非常重要的干扰问题,由于建筑物和地形的变化,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反射、折射等问题,导致信号质量降低。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设计无线电通讯系统时,考虑地形和建筑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链接方式和通信途径对信号进行合适调整。
4. 优化电源
电源干扰是指由于电源的噪音,导致无线电信号的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通讯系统中设计滤波电源电路来减小电源噪音带来的影响,提高通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磁干扰是无线电通讯中的另一种常见问题,通常是由于干扰源的辐射引起的。
要减少这种干扰,我们可以在无线电通讯系统中采用抗干扰技术来提高电路的噪声容限,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
浅析常见的几种无线电干扰
浅析常见的几种无线电干扰摘要:随着无线电技术发展,无线电设备已经深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线电频率造成干扰时常发生,这种干扰轻则影响正常无线电频率的使用,重则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因此,必须要多方面给予无线电干扰问题以高度重视,共同努力、积极探讨无线电干扰危害、成因及管控措施等相关问题,保证无线电通信设备的良好工作环境,创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电磁环境,提升无线电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无线电干扰;危害;分类;解决措施为保证无线电通信的通畅,创造和谐有序的电磁环境,需要正确的认识无线电干扰。
在正确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排除、防范无线电干扰。
1 无线电干扰的定义、危害、分类无线电干扰是指的无线频带内,可能会导致有用信号损坏的无用信号。
它会导致无线电通信系统性能的下降,传输信息的错误或丢失。
当干扰危害到正常的无线电业务时,这种干扰被称为有害干扰。
由于无线电频率具有时效性和排他性的特征,当两个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使用相同的频率时,就会形成无线电干扰,影响信息传输和信息安全。
对政府部门和军事通信系统,航空通信,水和通信安全业务的无线电干扰,会影响和破坏了政府部门正常的工作秩序、军队的备战和训练,威胁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水灾、火灾、气象、铁路、交通、电力、电信、广播和电视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干扰,会影响汛期、火灾时的调度,造成铁路列车的调度失灵,高速公路的临时封闭,电力抢修的延误,电信、广播电视业务的中断等。
无线电干扰通常按干扰的性质分为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
自然干扰来自宇宙射线、太阳干扰、天电干扰等,无法人为控制。
人为干扰可分为非无线电设备干扰和无线电设备干扰,非无线电设备干扰包括科学、工业、医疗等电气设备及电力线的干扰。
无线电干扰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①允许的干扰。
一定的条件下,造成接收机质量降低尚不明显,但在系统规划中应加以考虑。
允许干扰的程度通常在CCIR(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的建议或其他国际协议中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常见的几种无线电干扰
摘要:随着无线电技术发展,无线电设备已经深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线电频率造成干扰时常发生,这种干扰轻则影响正常无线电频率的使用,重则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因此,必须要多方面给予无线电干扰问题以高度重视,共同努力、积极探讨无线电干扰危害、成因及管控措施等相关问题,保证无线电通信设备的良好工作环境,创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电磁环境,提升无线电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无线电干扰;危害;分类;解决措施
为保证无线电通信的通畅,创造和谐有序的电磁环境,需要正确的认识无线电干扰。
在正确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排除、防范无线电干扰。
1 无线电干扰的定义、危害、分类
无线电干扰是指的无线频带内,可能会导致有用信号损坏的无用信号。
它会导致无线电通信系统性能的下降,传输信息的错误或丢失。
当干扰危害到正常的无线电业务时,这种干扰被称为有害干扰。
由于无线电频率具有时效性和排他性的特征,当两个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使用相同的频率时,就会形成无线电干扰,影响信息传输和信息安全。
对政府部门和军事通信系统,航空通信,水和通信安全业务的无线电干扰,会影响和破坏了政府部门正常的工作秩序、军队的备战和训练,威胁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水灾、火灾、气象、铁路、交通、电力、电信、广播和电视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干扰,会影响汛期、火灾时的调度,造成铁路列车的调度失灵,高速公路的临时封闭,电力抢修的延误,电信、广播电视业务的中断等。
无线电干扰通常按干扰的性质分为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
自然干扰来自宇宙射线、太阳干扰、天电干扰等,无法人为控制。
人为干扰可分为非无线电设备干扰和无线电设备干扰,非无线电设备干扰包括科学、工业、医疗等电气设备及电力线的干扰。
无线电干扰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①允许的干扰。
一定的条件下,造成接收机质量降低尚不明显,但在系统规划中应加以考虑。
允许干扰的程度通常在CCIR(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的建议或其他国际协议中规定。
②可接受的干扰。
给定的条件下,具有高程度的干扰,造成接收机接收质量有中等程度的降低,需有关部门来认定干扰是可以接受的。
③有害的干扰。
导致无线电通信质量严重下降,造成通信阻塞。
2 常见的几种无线电干扰分析
无线电干扰分为噪声干扰、非线性电路的影响、同频干扰、邻道干扰、互调干扰、杂散发射干扰、接收天线和灵敏度过高引起干扰。
2.1 噪声干扰
噪声干扰是影响通信系统传输特性的重要因素。
噪声干扰主要有两类: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
加性噪声是叠加在有用信号上的噪声,与传输信道、有用信号相互独立。
信号消失噪声仍然存在,来源分为内部噪声、自然噪声、人为噪声等。
乘性噪声是由于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设备、信道特性不理想产生的信号噪音。
噪声会随着有用信号消失而消失。
应对噪声干扰,必须先了解的噪声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干扰的原因,然后选择正确的测试环境中,例如屏蔽室测试,以避免重大的干扰。
或使用先进的电路技术、优良的电子设备制造的高品质通信系统。
2.2 非线性电路对信号产生的影响
无线电发射机中的功率放大器和输入电路产生的谐波,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干扰信号源。
落在接收机中频带宽范围内就是中频干扰,或引起同频干扰,互调干扰。
2.3 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是指干扰频率与有用信号的载波频率相同,并以同样的方式进入接收机的接受通道内所造成的干扰。
其产生原因为由于两台或多台发射设备使用同一频率,其中某一发射设备的发射信号直接进入另一台接收机的接收通道,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同样被放大、检波,由于两个电台的载频差造成差拍干扰、调制度或相位差不同引起有用信号失真。
如果干扰信号越大,接收机的输出信噪比就越小。
解决方案为:合理规划通信网络频率资源;发射功率满足服务区覆盖即可,不宜过大;相邻发射台采用不同极化方式;调整发射天线的辐射方向图,接近需求即可;发射天线高度满足本服务区即可,不宜过高;使用高品质的接收天线;通过EMC分析,计算保护的距离,使接收器的输入信号的射频保护比满足质量
要求。
2.4 邻道干扰
邻道干扰就是发射机发射的信号,进入了工作在相邻信道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
其产生的原因为发射机发射带宽超标,相邻频道通带内的边带噪声进入接收机的接收频带内。
与接收机的中频滤波器的选择性有关。
其原因有:远近效应;发射设备、接收设备的晶振或者决定频率的元器件参数发生变化。
解决邻道干扰的措施为:经常对发射机进行检修、提高接收机的中频选择性;对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降低基站的发射功率,自动控制移动台的发射功率等。
2.5 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是指由于通信设备中的某些非线性电路,使不该进行调制的两个或多个信号,进行了交叉调制即相互调制,从而产生了新的频率,对某个有用信号的造成了干扰。
产生互调干扰要满足三个条件:满足互调干扰的频率组合关系、所有干扰和被干扰台站同时工作、干扰信号具有足够的幅度。
互调干扰又分为发射机互调干扰、接收机互调干扰以及混合干扰。
①发射机互调干扰。
多部发射机信号落入另一台发射机,并在此发射机末级功放的非线性作用下相互调制,产生不必要的频率组合,当接收机接收信号与这些频率组合相同时,会对接收机造成的干扰,称为发射机互调干扰。
应对发射机互调的措施:加大天线间隔、加大发射机之间的天线隔离度、输出级采用单向隔离器件、加大互调转换衰耗。
②接收机互调。
当若干强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并在接收机前端非线性电路的调制作用下产生互调频率,互调频率刚好落入接收机的中频频带内,导致接收机互调干扰。
它主要取决于干扰信号的大小、接收器前级的非线性、射频(RF)的选择性及增益。
解决方法为:改善接收器的输入级的线性度,提高互调抗扰指标;在接收机前端插入滤波器,以提高接收机前端电路的选择性;在接收机前端插入衰减器,以降低干扰信号的电平。
③发射机和接收机互调互调干扰混合。
产生的原因是由几个距离很近的发射天线发出的互调信号,与另外一个信号再次产生发射互调或者与其它信号一起传到较近的另一个接收天线上再产生接收互调。
大功率发射台同址共塔情况多会产生此类干扰。
解决此类干扰主要方法是消除发射互调。
从根本上消除互调干扰是非常困难的,大多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其影响。
2.6 杂散发射干扰
杂散发射干扰:指除发射机发射的杂散信号造成的干扰。
杂散发射是指必要带宽之外的各种杂波,其发射电平可降低而不致影响相应信息的传输,包括互调产物、寄生发射、谐波发射及变频产物,但带外发射除外。
一般分为发射机寄生辐射和接收机寄生响应两类。
解决方案为:对于发射机,尽量提高发射机的倍频器的滤波特性,减少倍增器级,提高各级倍频器输出回路的选择性。
改善各级倍频器屏蔽隔离水平,减少相位检测器泄漏等;对于接收机,要提高其邻道选择性。
2.7 接收天线和灵敏度过高引起的干扰
过高的接收天线及接收灵敏度,会收到较大范围的信号,造成同频干扰或者产生自激常发。
转发台的转发灵敏度超过接收灵敏度时,会造成电台一直处于发射状态。
解决措施为:保证满足自身通信要求的情况下,降低接收天线和接收灵敏度;转发灵敏度不能高于接收灵敏度。
3 无线电干扰的防、管、控
随着无线电事业发展,做好电磁兼容、保障各类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运行越来越难。
因此,要做好无线电干扰的防控。
目前无线电干扰的防控措施有:
①依法加强无线电管理,科学规划和配置无线电频谱资源,规范电台设置和使用,创造良好的电磁环境。
②严格查处各种无线电干扰,时采取措施,查找、定位干扰源,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③积极宣传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使公众遵守无线电相关规定。
④联合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在非法无线电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的环节进行整治,从源头做起。
⑤通过EMC计算,控制干扰的范围,保证电台在特定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4 结语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无线电干扰频繁发生,影响了无线电频率的正常使用,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无线电干扰的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各方面应积极探索无线电干扰的成因和控制措施,以确保无线电通信设备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电磁环境。
参考文献:
[1] 郝艳芬.如何搞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07,(9).
[2] 王广兴.简述做好工程造价的重要意义[J].山东交通科技,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