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本质(体验)

旅游本质(体验)
旅游本质(体验)

旅游体验——旅游世界的硬核(谢彦君)

旅游者在这个世界中的作为,主要是一种身心的体验,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愉悦(谢彦君,2004)。

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可以把经验看作是行为的叠加以及由此获得的知识的积累,而体验一定是融汇到过程当中并且与外物达到契合的内心世界的直接感受和顿悟。

通常,每当谈及体验,人们很自然的会把这个范畴与心理学联系起来。

总之,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生命存在,只要这个生命面临着些许的变化、新奇、危险或者挑战,他都会在心灵上留下刻痕,并从而影响到他的今后的社会行为方式。

“永远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危机的那些生活环境和变化”,

“体验的过程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驾驭的——推动它,组织它,引导它,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使这一过程按我们的理想达到使个性成长与完善的目标,至少是不要转向病态的或社会所不容许的道路”。“体验——这是克服某些生存的裂痕、这是某种修复工作,就像是实现生命的轴线。体验过程与生命的实现相对,也就是与活动相对,这并不意味着他是某种神秘的超生命的过程:按照自身的心理生理成分——这正是那些生命和活动过程,但按照自己心理意义和使命——这是指向生命本身的过程,只想保证实现生命的心理可能性的过程。”从上面的回顾中我们不难看到,历史上的大多数先哲,都强调体验这种心理现象在终极价值上是对平庸的超越,是对生命的礼赞,是对人性的回归。也就是说,体验具有一个时间边界和空间边界。

实际上,体验是一个心理过程甚至思想过程,是一个对生活、生命和生存意义的建构和解构过程。

“一种由原初的疑惑感或空虚感而转换成的某种信念或超越,这种转换借助的一个对直接的、第一手的资料的领悟过程”。

早在20世纪60年代,布斯汀(Boostin,1964)就将旅游体验定义为一种流

行的消费行为,是大众旅游那种做作的、刻板的体验。

在这种争论当中,有些学者认为,如果旅游者的需要是一样的或接近的,那么,不管构成旅游者这种需要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多大差异,所有的旅游者都将获得某种类似的体验。

为此,科恩将旅游体验定义为个人与各种“中心”(centers,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词用类似“家园”这样的术语来间接地予以解释)之间的关系,认为体验的意义来自个人的世界观(worldview),取决于个人是否依附于某个“中心”。这里,所谓“中心”并不一定是个人生活世界的地理中心。它是每个个体的精神家园,它象征着某种终极意义。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得出有关旅游体验的一些共性的东西,那就是,对个体而言,旅游体验是一种多功能的休闲活动,既包含着娱乐成分,也有求知的成分。

科恩的这篇文章,集中地讨论了旅游体验方式(the modes of tourist experience)的问题,他把这视为一种现象学的分类方法,因为对每一个旅游者来说,他们所感兴趣的各种新异的文化景观、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都具有不同的意义,现象学分类的基点就建立在对这种意义的分析的基础上。

旅游者从旅游中获得快乐,因为这种旅游使他身心得以重获力量感,也使旅游者产生一种充盈感。

但归根结底,旅游者在这种予人以娱乐的中心所经历的体验,主要的还是一种休闲,即使有那么一点宗教朝圣的意味,但也被世俗化了,已经失去了它固有的那种深刻的、精神境界的内涵。

现代人往往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或文化的中心存在着隔阂。其中有些人可能找不到其他可以替代的中心,他们的生活严格说来是“没有意义的”,但他们并不追寻意义,不管在他们自己所处的社会还是在其他地方,都是如此。对于这样的人,旅游就不会具有休闲的意义:它完全变成了一种消遣方式——仅仅为了逃避日常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无意义,于是便投身于一种忘却性的假日当中,借以疗治身体,抚慰灵魂,但却不能从中获得新生——也就是说,这种体验不可能重建与有意义的中心之间的依附关系。

这种观点所关注的问题是,假设休闲旅游者依附于所在社会的中心或文化,而消遣旅游者是在社会中心之外徘徊的话,那么,一旦这些游离于社会中心外围的人逐渐意识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这种疏离、无意义和平庸,会发生什么事呢?麦肯

奈尔说,他们可能采取的获得意义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革命来实现社会转型。倘若不采取这一招,那么,比较温和的一种就是旅游。这种重新被唤起的、在自己所在的社会之外追求真实意义的过程,是从对经验的获得开始的。通过声明旅游在本质上是一种以追求本真性体验为目标的现代宗教形式,他试图赋予旅游一种新的尊严。

为此,科恩提出了旅游与宗教的两点根本不同。首先,宗教信徒的朝圣旅游总是向着它所信奉的那种宗教的精神中心的,即使有时这个中心可能远在他生活空间的边界之外。虽然旅游者也可能到所在社会或文化当中存在的一些艺术、宗教或民族的中心去旅行,并对这些地方示以“仪式性的尊敬”,但现代旅游的一个突出特征显然是对环境的极大兴趣,以及旅游者对自己文化之外的世界所怀有的强烈的体验欲望。

其次,科恩还特别注意到,与那些宗教信徒不同,那些以获得经验为导向的旅游者,即使他们观察到了他人的本真的生活,但他们依然很清楚他人的那种另类人身份,这种感觉甚至在完成旅游过程之后依然存在。宗教信徒的经验过程是有关存在的:他与教友一道参与、共享并融入了由该中心的神圣性所创造的世界当中,坚信该中心所主张的价值观和信念。这一点,只要看看那些寻求经验的旅游者在一个宗教圣地如何观察那些宗教信徒就一目了然了:宗教信徒体验的是该中心的神圣性,而旅游者体验到的可能是由宗教信徒的宗教体验而呈现的本真性的美感。

与经验式的旅游相比,如果说经验式旅游能够从另类文化中生活的人所展示的本真性当中获得观赏性的愉悦的话,实验式的旅游就会一反这种旁观者的身份,直接投身到这种生活的本真性当中,但却不会使自己完全融入其中。在一定意义上这种旅游者探寻的是某种自我,在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中,他借以发现那种能引发自我共鸣的生命形式。

但就旅游的意义而言,以存在的方式所进行的体验,主要指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完全接纳并主动寻求自我与这种文化的同化。

旅游的产生发展、本质属性与社会价值(马勇)

一、旅游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应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1]

奴隶主这种以消遣和享乐为主旨的旅行活动便是旅游的雏形。

产业革命引起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也给人类的旅游活动带来结构性的冲击,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二、多维视野中的旅游本质

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1927年在其代表性著作《旅游经济讲义》一书中首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与论证,他从旅游活动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的研究中,得出一个结论,认为旅游活动是具有经济性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且很容易导致对“旅游”和“旅游业”两者的误读。

沈祖祥认为,旅游在本质上“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为实现自身某种需要而作的非定居的旅行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5]。冯乃康指出:“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因此,“旅游不是一种经济活动而是一种精神活动,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6]与这种审美取向一致,王柯平认为:“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审

美实践”[7]。谢彦君则更加明确地指出:“从旅游发生和运行过程上看,由于审美和自娱是旅游的内核,因此,旅游就表现为一种个人的行为,并且是在个人的意愿、志趣支配下受个人支付能力及其他能力的影响而发生的行为”,“这种目的性行为,是旅游主体在审美意识的支配下与客体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并以审美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8]。

美国著名旅游人类学家纳尔逊·格雷本率先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旅游是具有“仪式”性质的行为模式与游览的结合[9]。在其代表性作品《旅游人类学》一文中,他探讨了旅游与传统生活中各种周期性仪式和阶段性洗礼在实际意义方面的相似性,认为年度性的旅游度假与结婚仪式、毕业典礼等一样,是人生当中必须经历的仪式,而那些带有自我考验性质的、艰苦的旅游,如探险旅游,野外生存等,

则是一种界标式的人生通过仪式,经过这种“仪式”的考验,人们会变得高兴、愉悦,并创造出一种新的精神面貌[10]。

应该看到,“仪式作为象征性的行为与活动,不仅是表达性的,而且是建构性的;它不仅可以展示观念的、心智的内在逻辑,也可以是展现和建构权威的权力技术”

[11]。

关于这一点,伊利诺大学人类学教授爱德华·布汝勒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即有过明确的论述,他认为,殖民主义、民族志学以及现代旅游虽然发展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却根基于相同的社会背景,表现出的不过是权力膨胀下进行空间扩张的不同形态[12]。

三、旅游的基本属性

即使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如仅限于个人的流连山水,陶醉于大自然(而非人化)的美的恩赐,他也是在消磨本可以用于创造财富的生产时间[13]。

四、旅游发展的社会价值

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邹统钎)

一、旅游体验的本质

Pine H和Gilmore描述了体验经济的特征:作为体验策划者的企业将不再仅仅提供商品和服务,而是为消费者创造体验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消费者开始自己的、惟一的表演,即消费;当表演结束时,这种体验将给消费者留下难忘的愉悦记忆。基于这种体验的美好、惟一、独特、不可复制和值得回忆,企业可以根据其所提供的特殊价值向消费者收取更高的费用。体验经济凸显了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和生产者据此采取的磨身定制生产法则[1]。

Prentice和Witt综合多家观点归纳出研究旅游体验的五种理论:(l)体验的等级理论,将体验分为享受自然、摆脱紧张、学习、价值共享和创造;(2)体验的标准理论—“畅”,“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于忘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3)有目的的行为理论(Planned behavior);(4)多类型理论,Cohen将体验分为五种类型:娱乐、转移注意力、体验、试验、存在。它们代表了不同的体验方式,如恢复健康、逃离喧嚣、寻求美感、寻找可选择的生活方式、接受异域文化:(5)局内人—局外人(insider

outsider)理论,按照希腊罗马词源,“真实性”是指在历史背景中的真实、真诚与本来的因素[3]。施密特和西蒙教授就体验的评价提出了整体印象的6个方面,即时间、空间、技术、真实性、质地和规格。

对真实性问题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客观主义者坚持客观性真实,即强调客观事物的原汁原味的真实性,由此产生的旅游者体验是对事物原形的认识性体验。构建主义者坚持构建性真实(constructive authenticity)/象征性真实(symbolic authenticity),认为旅游的真实性存在于旅游者或旅游生产商按照他们的想象、期望、偏好、理念等塑造的旅游目的物中,同一目的物会有不同的体现真实性的版本,旅游者的不同体验依赖于他们所处的特殊情景或主观感受。Cohen还以迪斯尼为例,解释即使有些事物最初是不真实的或人工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会变成“自然而然的真实”(emergent authenticity)。第三种观点是后现代主义者所持的存在性真实观点。他们认为存在性真实是指生命的一种潜在存在状态,这种存在会被旅游者的活动所激活。相应的,旅游体验的真实性就是在阀限的旅游活动中获得这种被激活的生命存在状态,存在性真实可能与旅游目的物的真实性毫无关系。

存在性真实又可分为两类:自身真实性(inter-personal authenticity),包括旅游者的身体感受和自我认伺;人际真实性(inter-personal authenticity),指旅游者在旅游中通过与其他旅游者交流和分享快乐而获得的真实感受。存在性真实观点主

要从旅游者行为的角度出发,注重对旅游者真实体验的研究,认为旅游目的物的真实与否并非十分重要。旅游者并不关注旅游目的物是否真实,他们只是通过这些活动或旅游目的物来寻求真实的自我。

二、旅游体验的类型

Pine和Gilmore在《体验经济》中把体验分为4种: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逃避(Escape);与审美(Estheticism),简称“4E[5]。我们认为还有第5种体验:移情(Empathy)。

在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舒畅感的同时,忘却生活中的种种琐碎、压力和不快,而实现自身的精神解脱。

旅游者首先通过感觉和知觉捕捉美好景物的声、色、形,获得感观的愉悦:继而

通过理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深入领会景物的精粹,身心俱沉迷其中,心驰神往,从而获得由外及内的舒畅感觉。

此外,景区布局合理,营造出天人合一的整体环境氛围,以及旅游从业人员、景区居民的友好、和善、热情也是游客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

旅游中的移情,是指旅游者把自己置身于他者的位置之上,将自己幻变为意想中的对象,从而实现情感的转移和短暂的自我逃离。

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不断缩小的生活空间、不断增多的刺激、不断变快的生活节奏使现代人的原有感觉渐趋麻木,他们需要更加强烈的刺激来激发休眠的感觉细胞,通过不断挑战自我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追求在超越心理障碍时的成就感和舒畅感。

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龙江智)

1问题的提出

国外旅游界的研究还着重于应用研究而不太重视理论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涉足者则更少。

2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

如葛立成就曾说:“但从本质上说,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是旅游者的经济行为”

[5]。冯乃康曾明确地指出:“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7]。

Nelson Graburn(1983)在其代表作《旅游人类学》一文中,探讨了旅游与传统生活中各种周期性仪式和阶段性洗礼在实际意义方面的类似性,认为年度性的旅游度假与结婚仪式、毕业典礼等一样,是人生当中必须经历的仪式,而那些带有自我考验性质的、艰苦的旅游,如探险旅游、野外生存等,则是一种界标式的人生通过仪式,经过这种“仪式”的考验,人们会变得高兴、愉悦,并创造出一种新的精神面貌[9]。

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的确表达出一种带有浓厚文化政治色彩的意识取向———殖民化倾向,它标榜出现代性话语对于弱势、边缘文化的霸权性质[10]。

谢彦君曾经指出“促使旅游行为的发生的关键因素是旅游者的心态(很大程度上是在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欲望)与现实经验之间的差异”[11]。各种不

的旅游体验形式,对应着各种不同的心理欲望(或心理失衡),参见图1。

因此,旅游是体验,但体验并非就是旅游。

所谓游憩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12]。

正如罗伯特·朗卡尔所言:“因为按通常的情况,旅游属于个人自由、自主的范围,作为非固定性安排而进行”[13]。

旅游是一种休闲体验活动,是它本身,而不是它所引起的“什么关系”或“综合现象”。

旅游体验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各种心理欲求,是人们调适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惟一的方式。

3 体验视角下的旅游学科体系

因而,旅游首先是一种个体行为,应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它;其次,旅游才是一种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应当从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视角研究它。

这个学派指出旅游开发规划的核心是为游客设计独特的旅游体验[16]。

旅游体验研究综述(李萍)

一、国外旅游体验研究综述

旅游体验研究是国外旅游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研究内容侧重在旅游体验的本质、旅游体验的动机、旅游体验的类型、旅游体验的文化影响、旅游体验的意义、旅游体验的质量以及体验式旅游等7个方面。

对于国外旅游体验本质的研究进展,我国学者余向洋等(2006)对其作了比较完整的评述:“基于体验本质的游客体验从体验本身着眼,图示了游客体验的不同发展阶段,描述了体验的不同维度和游客体验的动态性,包含了体验的认知和情感属性,而不是将体验作为各种环境属性的反应,扩展了我们对游客体验的认识。但是,基于体验本质的游客体验都是选择不同的旅游情境中的案例来进行分析,昭示了游客体验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方法,而很难形成对游客体验的一般性认识,使游客体验很大程度上成为旅游地管理者难以控制的东西,其应用价值亦受

到很大局限。”

旅游体验研究的行为分析范式(李建标)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象学家认为意识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客观事物,因而反对将意识作为一个客观事物进行定量研究。

首先,合意的旅游体验研究方法不能破坏旅游体验的完整性,常规的计量分析等实证方法对因素的分离可能破坏旅游体验的整体性[6]。

行为分析范式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威格纳(Vigna)将有限理性人的行为定义为非标准行为(non-standard behavior)[15],个体行为受到其信念和偏好的制约,信念是个体对行为和结果之间关系的理解;偏好是行为的理由[16]。

2旅游体验研究的行为分析范式架构

一旦超过某个阈值,就会发生信息瀑布,此时,一定范围内的所有潜在旅游者停止接受新信息,并且会放弃自己的偏好,完全按照非标准信念行事,即大家都做出相同的行为。

派恩和吉尔摩认为体验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吸引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维度是体验者与环境的关系,体验者与环境不同的互动相位,构成了体验的不同类型[2]。软环境指制度、规则、文化等方面的旅游环境,诺斯(North)[19]认为制度等都可以理解为信念体系,那么由于个体差异和有限理性造成的信念体系非标准,使得作为游客情感放飞、精神救赎载体的旅游体验成为千差万别的私人产品。硬环境在旅游体验中指既定体验容量的视线走廊,其中包含了若干个“体验界面”与“体验象限”。

现有的旅游质量研究都偏重于巅峰状态的描述,使得体验容量成为旅游企业一味追求的目标,忽略了旅游体验者的有限理性。具有非标准偏好的旅游体验者对高峰体验的感受可能存在偏好逆转现象。

3 研究方法和手段(未完)

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谢彦君)

一、模型的构建: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

我们把生活世界理解为潜在旅游者日常所居的世界。它包含了构成潜在旅游者日常生活的所有事件的总和,但唯独不包含(或充其量仅仅局部地包含或重叠于)旅游世界的事件。

这样一种处理,使我们得到一个常规性的生活世界的概念,它由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一些偶然事件所构成,这些事件的集合可能形成的对人的情感的影响,比如无聊、厌恶、羞愧、挫折和悲哀等,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构成了旅游的动力。在这个基本点上,旅游体验过程就是一个有一定自组织能力的连续系统。它将由一个个富有特色和专门意义的情境串联组合而成,旅游者的行为取向,在极大程度上受这些情境的影响,因此,要预测旅游者的行为,也就必然要先了解旅游者所处的具体情境。

二、生活世界中的自然态度与主体间性

在这个生活世界当中,人类自身经受着由文明的外界和自然的外界所施与的影响,也体验着作为主体的自我所遭遇的磨难和焦虑。

这种还原一定会把我们从生活世界的结构带回到隐蔽的意向性功能,然后,这些功能的发现就是我们能够去追寻生活世界所特有的特征和以它们为基础的其他客观性的构成。

我们任何的实践世界都不同于生活世界,它们一方面以无目的性的生活世界为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又参与构成了这个生活世界。由此,胡塞尔得出了生活世界具有超验性的结论。

对于研究者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这种生活世界看作是一种定向的世界,它的中心是有人称代词标志的体验着的“自我”。

在舒茨对生活世界的分析中,生活世界是与自然态度和主体间性两个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世界是毋庸置疑的,至少许多时候是不可置疑的,它从未成为一个“问题”,引起普通人的注意;相反,普通人的任何社会行动,对世俗

“问题”的任何考虑,却都是以这个不言自明的生活世界为前提的。

自然态度的存在,使人们认为生活世界是不言自明的现实,所以,抱有自然态度的普通人会想当然地接受生活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尽管每个人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占据了独一无二的位置,从而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独特视角,但生活世界却使我们相信,不同的视角是可以互换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日常知识也就具有了“主体间性”,即社会成员对这个世界有着同样的认识,我们常常可以推膝及人地去思考问题。

如果我们构造一个日常生活世界模型,那么,在这个世界中,意义的存在无不基于行动者(agent)的主观意图,行动者的行为受制于其自身的主观特性和环境变量的综合影响。

三、逸出并独立于生活世界的旅游世界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我们依然要保留胡塞尔等人的生活世界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话,那么,为了我们的目的,我们可以把这个世界分割成两个:日常生活世界和旅游世界。

克瑞潘道夫(Krippendorf,1986)

曾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日常生活的内容:垃圾,噪声,工作,忙乱,学校,勤奋,污染,所有这些词汇,都是日常生活当中司空见惯的。这些词汇所传达的情感色彩,也往往是灰暗的、沉闷的、忧郁的和枯燥乏味的[5]。我们之所以能够禁受得住漫长的日常生活中的这一切,原因在于我们梦想中还怀有一个假期,还怀有一个到远方旅行的承诺。

因此,在生活世界当中所形成的生活经验以及由这些经验所提出的问题,在旅游者所经历或处在的这个特殊世界当中,或者不存在,或者改变了性质或形式,或者改变了强度和方向,因为旅游者的根本动机和表象系统使他们对这些问题产生了新的价值判断标准。

尤瑞(Urry,2000)在分析吸引旅游者目光的各种要素时,曾对旅游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6]:

(1)旅游是一种休闲行为,它的存在以那种与之相对的、被迫的、有组织的工作为前提。

(6)各种被选定以迎合旅游者目光的地方,都是一些能极大地满足人们愉悦期望的地方,这种满足可能要借助于某种“白日梦”或“狂想”的途径来实现。而这种愉悦期望的构建和维持,一般要借助于各种非旅游的活动,比如电影、电视、文学、杂志、录音带和录影带等,恰恰是这些媒介,建构并强化了旅游者的目光。(7)旅游者的目光一般是指向那些使城乡风景不同于日常体验的特征上去。旅游者关注这些方面,是因为这些方面被从日常意义当中提炼出来了。观赏这样的旅游景观,通常包含着不同形式的社会类型化过程。人们流连于这些景观,而接下来这些景观通常会以照片、明信片、电影和模型的形式被记录或体现出来。这些纪念品形式又会使得旅游者的目光被反复地唤起和体验。

(8)旅游者的目光是借助符号建构起来的,而旅游充斥着符号的采集过程。当旅游者在巴黎看到两个人当街接吻的时候,他们的目光所捕获的可能是“无时不浪漫的巴黎”;

由这个起点和终点所包裹的完整的时空连续体,构成了旅游世界的外壳,它为旅游世界的丰富性、独特性、独立性和新奇性提供了存在的凭借。

期望与感受:旅游体验质量的交互模型(谢彦君)

Chris Ryan在其著作《休闲旅游:社会科学的透视》中,将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划分为先在因素、干涉变量、行为和结果几个因素,并且认为旅游体验的质量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他的这个分析模型中,先在因素由个性、社会等级、生活方式、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目的地的营销和形象定位、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期望以及动机所构成,并且动机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对各个干涉变量施加影响。这些干涉变量包括旅游体验中的延误、舒适、便利和目的地的可进入性,目的地的性质,住宿的质量,景点的数目和活动内容的多少,以及目的地的种族特性。在旅游行为过程中,旅游者感知到的期望与实在的偏差的大小、他们与目的地居民以及同行的旅游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要受到诸如旅游者本身辨别事件的真实性和虚幻性的能力,建立可以使自己获得归属感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旅游者的活动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并最终决定着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

人们通过旅游所要获得的满足,往往是一个经过长期酝酿、精心预算的目标体系。

当这些目标被列入行动计划之中时,就会进一步成为人们的心理预期,这便是旅游期望。它的产生过程通常是旅游主体对有关旅游客体和部分旅游媒介的知识获取过程,是由于潜在的旅游者因其心理状态与实际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矛盾而萌生的调谐的欲望。

由于旅游体验的开始意味着部分费用支出业已发生(旅游者需要克服空间和时间的障碍先期到达旅游目的地),这就为旅游者适时调整旅游期望提出了内在的要求。

因此,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获得意外的惊喜这种情况也是有的,甚至是经常的。虽然我们对此一时刻旅游者如何调整其旅游期望尚无很透彻的理解,但我们相信,此时旅游者固有的期望是不会静止不变的。

旅游期望的这一特点,事实上也向旅游企业的宣传促销工作提出了挑战,因为旅游企业可能常处在强调旅游产品魅力以吸引更多的顾客的同时会过分使旅游期望膨胀从而引发种种矛盾的两难境地。

如果旅游者在旅游体验过程中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这种反差,甚至任由懊恼的情绪左右其行为,其结果自然要萌生挫败感、失望感。显然这不是一个理智的旅游者愿意采取的态度。

由于这种均衡在理论上意义比较严格,在实践上又是动态的、个体差异的和偶然的,所以,用一条45度直线来表示是极为恰当的。

当旅游企业通过促销等手段过度地渲染了某种旅游体验的挑战水平时,旅游体验的结果就可能是因真实的挑战水平偏低而使旅游者失望。所以,因失望而造成的不满足感既可能因旅游者自身期望过高而产生,也可能归咎于旅游企业的不恰当宣传。而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如果能创造性地针对每一个旅游者的特殊要求,提供一些其意想不到的服务,则会改变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体验的情境模型:旅游场(谢彦君)

所谓格式塔性或完形性,就是指存在于整体中但又游离于构成整体的任何部分的特性。

格式塔心理学综合这两种含义,用格式塔表示物体及其形式和特征,以及这种特征中表现出来的“完形”倾向。

他们指出:一个往窗外观望的人直接看到的是树和天空,而不是看到了组成这些树和天空的感觉元素(如亮度、色调、线条和面积等)。格式塔心理学力图回到朴素的知觉,回到“未受学习伤害的”直接经验。并坚持认为,它不是元素的集合,不是感觉的群集,而是树、云和天空。

刺激—反应公式忽视刺激和反应之间所发生的组织过程,特别忽视部分在整体中获得新特性的形成过程[1]。

勒温的场论在心理学史上的理论贡献在于从心理分析学派注重对个体的人的解剖转向对行为及其情境的总体强调。

这种重视主体的主观感知和理解,强调主体的理性和能动的特征,关注心理事实和心理过程的方法论原则,在根本上就是现象学的方法论原则。

考夫卡认为自我和环境构成了心物场的两极,而它们的每一部分各有它自己的组织。这种组织说明,自我不是欲望、态度、志向、需要等等的简单的、物理性的束捆,环境也不是各种单纯感觉的镶嵌。自我和环境之间的联系所组织出的现实是一种具有新的特征的现象,是心物合一的。

考夫卡把发生在环境中的行为称为克分子行为(类似于学生出席听课、教师讲授、飞行员的领航、足球比赛中观众的兴奋状态、巴比特先生的调情、伽利略使科学发生激剧变革的研究工作、猎犬追踪猎物以及野兔的奔跑等),把发生在有机体内部的行为称为分子行为(比如行为开始前感觉器官的兴奋、兴奋的神经传道、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等)。只有用克分子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才能解释行为的意义。而且,在以克分子行为开始和结束的体系当中,还可以为分子行为找到位置。

为此,考夫卡提出的结论是:一个物体的行为是和具有力的特性的场相互关联的,场决定着物体的行为,因此这种行为也就可以用作场的特性的指标。物体的行为不仅意指与场有关的物体运动,它还同样涉及物体将经历的一些变化,比如,一块铁在磁场中被磁化就是这种情况。于是,考夫卡用场的概念来意指它是决定实际行为的应变和应力的系统[4]。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有关场的描述,前半部分主要描述的是同质的场(homogeneous field),后半部分描述的是异质的场( inhomogeneous field),而主要篇幅还是着墨于异质性的场。这一点也与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各种场景

是一致的,因为这种异质的场存在更大的张力。换言之,正是活动才预示

了异质的场,它是一系列力的场,是具有变化潜力的场。这个场在某一个方向上具有一种极性结构(a polar structure),是一个矢量,它决定了整个场,没有任何其他特征可以完全摆脱它。这样一种特征赋予了场以力的能量。如果再补充一句的话,这种力的来源在于存在不平衡,而不平衡则造成张力,不平衡则引发运动(流动或移动),运动则构造一种场环境或场现象,包括物理场(比如压力的差异)、经济场(比如供求的失衡)乃至行为场(比如生理或心理的失衡),它们都有其力的系统。尤其是行为场,它的力的来源就是生理或心理失衡所形成的内驱力。(未完)

我们这里把旅游情境划分为两种类型:旅游氛围情境(tourist situations of atmosphere)和旅游行为情境(tourist situations of behavior)。旅游氛围情境是一种概念性情境,它对行为者的心理影响主要以弥漫性的渗透为主,像是空气里的味道、海水里的盐分一样,包裹着行为者的外部心里感知世界,为这个世界涂抹上主观性的色彩。旅游行为情境是一种具体的操作性的情境,由于在这种情境中潜藏着乃至呈现着某种矢量因素,因此,它常常有一些动力成分,它对行为的影响也就更具有方向感和力度感。

旅游体验的两极情感模型:快乐—痛苦(谢彦君)

说情感是一种体验,这意味着强调情感是基于内在心理结构而发生的心理活动,它可能包含着三个方面:体验于内的是感情,如爱、恨、亲、疏;表露在外的是表情,如喜、怒、哀、乐;诉诸行动的是情绪,如兴奋、颓丧、激动、平静、愤怒、羞愧、恐惧、蔑视和接受等。而情感就是这三种心理表现综合形成的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心理倾向。(未完)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练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旅游概述练习题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一、填空题 1.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2.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和的古代旅游活动 3.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成熟的结果 4.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5. 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二、单项选择题 1.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的迁移和集散 A定居性 B团体性 C季节性 D规律性 2.“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 A都是自然行为 B都是自由行为 C都是空间移动 D都具有非功利性 3、采猎生产活动受()的影响最直接 A社会生活 B自然环境 C经济条件 D人类意识 4.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的产生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 5、()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A农民 B手工业者 C牧民 D商人 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A原始社会的初期 B原始社会的末期 C世界的文明古国 D原始社会的中期 三、多项选择题 1.早期人类远途迁徙的主要原因有() A气候的变化 B自然灾害 C采猎生产方式的流动性 D战争 2.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在( )出现 A古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古印度 四、判断题 1、()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产生的 2、()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五、填表题 行为类型迁徙旅行享乐旅行 外部特征空间移动 行为性质自然行为 行为意识主动 行为目的非功利 答案 一、填空题 1、萌芽产生发展 2、旅游意义本质特征 3、文化意识经济条件 4、享乐旅行 5、经商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D 6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四、判断题

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1、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定义 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及将它与其他类似的、有时是相关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动区别开来。 技术定义 用它来为统计和立法提供旅游信息。各种旅游技术定义所提供的含义或限定在国内和国际范畴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定义的采用有助于实现可比性国际旅游数据收集工作的标准化。 从广义来说,旅游是人们处于主观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进行的一年以内的短期外出访问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从侠义上说,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旅游是发生在自由时间的休闲行为,其本质取决于旅游的目的,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里快感为目的的审美和自娱过程。 旅游的特点: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2、旅游的本质和它特征。 旅游的本质是愉悦,其中包括社会性愉悦,休闲性愉悦,消费性愉悦。 旅游行为的特征异地性,暂时性,责任意识放松,占有意识外显。 3、旅游产品概念和特点。 旅游产品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定的地域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或劳务。其中最典型的旅游产品形式是旅游地。旅游产品的特点:①旅游产品是专门出卖给旅游者而生产或开发出来的。②旅游产品的生产有两种方式,一是依赖于旅游资源所生产的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二是凭借拥有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仿造或创造的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③旅游产品主要供旅游者购买,其功能上具有可观赏性或愉悦性,在空间上具有地域性。④旅游产品可以是物质实体,也可以是某种现象。⑤旅游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含有人类专门为旅游目的投入的劳动,否则就不是旅游产品。⑥旅游者的各种媒介要素(如饭店、交通等接待性产业)不是旅游产品,但它们可成为旅游产品利益的追加组成部分。⑦旅游产

旅游概论第一章测试题

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 A. 德国的《国家科学词典》 B. 1959 年的《现代汉语词典》 2、旅游的本质是 ( )。 A. 游览 B. 旅行 C. 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 具有 包容性 3、“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 。说明( )是一定社会 文化环境的化身。 A. 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 、旅游设施 D 、管理服务 4, 以下的情况中,属于旅游的是( ) A. 从四川迁到广州定居 B. 去云南做生意 C. 去九寨沟观光 D. 德国大使来中国居住了五年 5,以下的旅游不属于地方性旅游的是( )。 A. 去东莞樟木头观音山游览 B. 去深圳欢乐谷游玩 C. 参观东莞古典园林可园 D. 参观东莞石碣袁崇焕故居 )。 B. 1931 年的《辞源》 D. 1811 年的英国牛津字典

6,世界上最普遍、最主要的旅游形式是()。 A. 生态旅游 B. 商务旅游 C. 宗教旅游 D. 观光 旅游 7,最早出现的旅游形式是( ) A. 度假旅游 B. 科技文化交流旅游 C. 商务旅游 D. 团 体旅游 8,以下旅游不属于洲际旅游的是()

A.美国人到北京旅游 B. 中国人到长城参观 C、日本人来中国参加广东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D.你和父母去 罗马旅游 9、旅游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社会活动,说明旅游 具有()特点。 A.消费性 B.广泛性 C. 社会性 D. 综合性 10, 国际旅馆协会的总部设在( A.巴黎 B.西班牙 C.日内瓦D马德里 11、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西班牙, 每年接待几千万的国际旅游者,大 多数属于游海滩、寻阳光和海水浴等旅游。 A、观光 B、度假 C、商务 D、专项 12、1998年6月25日一一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 事访问期间,游览了西安兵马俑、北京故宫长城、桂林七星岩等景点, 属于: A、观光旅游 B、专项旅游 C、新型旅游 D、跨国旅游 13、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最根本的差别在于( A.消费程度 B.逗留时间 C. 跨越国界 D.便利程度 14、以下属于旅游的是: A、远古人狩猎迁徙 B、乞丐沿途要饭 C、帝王巡游 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 15、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2、国际旅游包括()

旅游学概论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现代旅游,是指()以后,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A.工业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上世纪50年代 2.()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A. 休闲旅行 B.享乐旅行 C.自助旅行 D.野外旅行 3.()一书将旅游定义为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A.《普通旅游学纲要》 B.《国家科学词典》 C.《现代观光论》 D.《旅游是现代人的特殊生活方式》 4. 关于古代旅游,中国的传统看法是()。 A.是一种外交活动; B.宗教朝圣 C.经商 D.旅游是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 5.下列对旅游本质属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B.旅游是精神上的高层次消费活动 C. 旅游是一种自然现象 D.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 6.下列对旅游六要素表述正确的为()。 A.吃、穿、行、游、购、娱 B.吃、穿、住、用、行、游 C.住、穿、用、行、游、购 D.吃、住、行、游、购、娱 7.下列对旅游资源表述正确的是()。 A.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B. 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资源统称为旅游资源。 C.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D.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8.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及第四大客源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 A.2025年 B.2020年 C.2018年 D.2022年 9.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A. 2012年 B.2015年 C. 2020年 D.2025年 10.按()划分,现代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旅游学概论1-2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 文化、专业技术理论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于凤华科目:旅游概论时数:2时

教学过程: §1-2旅游的概念及定义 一、课前回顾:略 二、新课传授: 第二节旅游的概念 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 学生异地读书 农民异地打工 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三峡大移民 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 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来到某国家担任外交人员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 判断的标准: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 辨别词义: 旅游:“旅”,旅行、离家出行(反义词:居家)。 “游”,游览、游玩。 二者关系:离家出行不一定是旅游;反过来,要去游览、游玩必须要离家出行。迁徙:由此地到彼地定居,主要目的是求生存,不再回来。 旅行:travel 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不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旅游:tour或tourism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一、旅游的定义 迄今为止,关于旅游的定义众多(高教版9种、田里编著南开高职版8种、李天元编著南开版7种、魏向东林业版列出国际11种、国内7种),还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为大家所采用的定义,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如美国各州之间对旅游的定义都有不同。

对旅游的定义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理论性定义(或概念性定义)和技术性定义(或实践性定义)。 两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概念性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将它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侧重于对旅游活动的定义;技术性定义主要为了旅游统计、收集数据的需要,以便为决策立法提供旅游信息,所以侧重于对旅游者的定义及划分方法。 人们对旅游的定义之所以会这样多,与人们对旅游的认识有关。因为旅游活动从产生以后,它的旅游实践和内容就在不断丰富变化,所以人们对旅游定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1、“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亨泽克尔和克雷夫两位学者提出,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该组织英文缩写为AIEST):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2、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简称WTO)1991年6月加拿大渥太华会议对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第2版) 按照这样的定义,今天数量众多商务、公务、会议及事务性外出访问旅游都没有包括在内,而现代旅游实践和旅游统计中却是包含了上述活动的。 4、袁国宏、张月芳《旅游管理知识题解》中的定义:旅游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综合定义: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长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小结: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长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第三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旅游的本质属性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 2、掌握旅游的本质。 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旅游者是具有社会意识、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变革能力的社会人,说明旅游具有属性。 2.、旅游的文化属性表现在,是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3、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出生存需要的一种消费形式,这种消费形式是将消费和消费有机结合起来的。 (二)课堂探究: 第一课时 1、旅游资源以及社会对旅游活动所能提供的各种条件,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说明。 A、旅游具有社会特性 B、旅游客体的社会性 C、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旅游观念发生变化 D、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知识链接』 2、“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说明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设施 D、管理服务 『知识链接』 3、的言谈举止都会表现出一国居民的文化修养,说明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知识链接』4、()最早的旅游者是自然人,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旅游者才逐渐社会化,成为了社会人。(判断改错) 『知识链接』 三、课堂巩固: 1、你如何理解旅游是一种社会行为? 2、在泰国曼谷皇恩大酒店的大厅中供奉着象面菩萨(泰国佛教中的菩萨),说明 旅游具有什么属性?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二课时 (一)、课堂探究: 1、所谓高级消费,主要是就而言。(多选) A、消费水平 B、生产水平 C、消费结构 D、消费能力 『知识链接』 2、()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决定性的作用。(判断改错) 『知识链接』 3、()旅游的消费是比一般的生活更高级的消费形式。(判断改错) 『知识链接』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汇编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一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 A 旅行 B 购物 C 娱乐 D 游览 2、小放暑假到济南姑姑家玩,顺便观赏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 A 旅行 B 旅游 C 游览 D 娱乐 3、旅游的前提和手段是() A 旅行 B 游览 C 住宿 D 娱乐 4、下列属于旅游的是() A 远古人狩猎迁徙 B 乞丐沿途要饭 C 帝王巡游 D 阿波罗号飞船登月 5、旅游的本质是() A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B 特殊生活经历 C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 寻求人身自由感 6、旅游定义发展的产物是() A 社会 B 文化 C 历史 D政治 7、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的() A 本质 B属性吗 C 特点 D 内容 8、“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 A 北宋 B 东汉 C 南朝 D 北朝 9、西方“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1811年出版的() A 《普通旅游学纲要》 B 《旅游指南》 C 《牛津词典》 D 《利物浦之行手册》 10、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叫做() A 艾斯特定义 B 旅游 C 旅行 D 游览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旅游?旅游的本质是什么? 2、旅游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旅游是非功利性,为何又有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称呼?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BACA 6-10BDCCB 二、简答 1、答:旅游是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2、答: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游而言的。 3、答:旅游定义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即外延性)。诸如在商务活动、出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顾游览和消遣等这种公务与游玩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包容在旅游范畴之内,即不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辅,或是相反,只要在整个外出率计划内或者说在某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与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讲,同样可以称为旅游。但是为了与纯消遣性旅游相区别,往往在旅游前面冠以商务或会议等字样,义表示旅游的不同类别。如: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

《旅游概论》知识点归纳

《旅游概论》知识点归纳 基本内容如下: 1.旅游的产生 2.旅行源于迁徙活动 3.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4.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因子 5.“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6.人类具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萌芽 7.旅游的定义8.旅游的本质 9. 旅游的本质10.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1.旅游的内容12.旅游的本质属性(具体表现) 13.“艾斯特”定义14.旅游的特点 15.广泛性的三层含义16.综合性、季节性、参与性的概念 17.旅游的类型(按旅游区域、目的)18.专项旅游的概念 19.乡村旅游20.工业旅游 21.世界旅游组织(简称、总部)22.国际性的旅游组织 23.我国的旅游组织24.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的时期划分 25.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26.第一个走过了丝绸之路的全部行程的人27.世界古代旅行、旅游的特征28.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 29.近代旅游的特征30.现代旅游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1.现代技术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主要表现 32.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特征33.关于我国先民旅行、旅游活动的记载 34.中国旅游历史的时期划分35.中国古代旅游的形式 36.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标志37.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标志 38.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39.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40.旅游者的定义41.旅游者的条件 42.旅游者的类型43.旅游者的基本要求 44.旅游资源的概念45.旅游资源的类型 46.旅游资源的功能47.旅游资源的特点 48.主题公园的概念49.深圳三景区 50.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51.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 52.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表现(对自然风景、人文景观) 53.了解旅游业的本质54.旅游业的概念 55.旅游基础设施56.旅游服务设施 57.旅游业的性质58.旅游业的特点 59.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社会劳动就业、国民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社会、自然环境) 60.旅游业的构成要素61.旅行社的概念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一章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第四节旅游活动的性质 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到现代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并在不同程度上对其有所反映或表现,从而使旅游活动成为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案例——丽江古城 旅游属闲暇或休闲活动,是使人们从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紧张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手段,都属于一种暂时或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因此,旅游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 现代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一、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 (一)审美性 旅游者在活动中寻求娱乐和消遣,以得到美的享受。旅游活动是一种寻求美、探索美、欣赏美、享受美的综合审美实践活动。 (二)娱乐性 是指旅游者求趣、求乐的目的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旅游活动的异地性首先是由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所决定的。在旅游活动中,发生空间转移的只能是购买旅游产品的主体——旅游者。其次,异地性还受到人们探新求异心理的影响。目的地的异地性越强,它对旅游者产生的吸引力就越大。 (三)异地性 (四)暂时性 旅游活动与迁徙活动活动的本质区别就是暂时性。迁徙是人们由一地转移到另一地定居,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谋求生存,不再返回原地;而旅游则是人们离开其常住地,前往旅游目的地进行短暂的访问,并在访问结束后仍然回到常住地的活动。通常情况下,旅游者是利用闲暇时间来进行旅游活动的,受到闲暇时间的限制,人们在目的地停留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说,旅游是人们的一种暂时性的活动。 (五)综合性 旅游活动是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它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旅游需求与旅游消费具有综合性。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服务都有需求,从而体现出需求的综合性。旅游者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在旅游活动中所进行的消费同样具有综合性。旅游消费既包括生存性消费,又包括享受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是实物消费、劳务消费和精神消费的综合。 其二,是旅游活动所需服务的提供者具有综合性。 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既有交通运输业、餐饮业,通讯业等经济型部分,也有公安、海关、卫生等非经济性部门,只有与众多相关产业和部门进行全面的协调与合作,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其三,是旅游活动的涉及面广,具有综合性。 旅游活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各个方面的事物和因素,是一种以经济形式表现出来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复杂综合体。 二、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 1.旅游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2.旅游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积极健康的交往活动 旅游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交往方式,它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走向社会的最大空间,不受地域、国界、种族、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等限制。在轻松愉快的旅游中,人际关系较为和谐,少受固有偏见所限,彼此容易畅所欲言、沟通思想感情,产生其他交往形式所达不到的良好效果。因而,旅游活动是人类一种积极健康的交往活动。 3.旅游活动是人类的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消闲活动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 三、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旅游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就表现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交往。 1.社会现象 2.文化现象

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探析

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探析 本文以产品的涵义及种类特性分析为逻辑起点,分析了独立性产品与非独立性产品的涵义与特性,进而剖析旅游产品的涵义与本质属性,得出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有两个方面,即功能与作用性和组合整体性。 关键词:旅游产品本质属性功能与作用性组合整体性 产品的涵义及种类特性分析 (一)产品的涵义 从原始意义上讲,产品也称劳动产品,它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此可见,产品的原始意义是指人们劳动创造出来的有形物质产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在广泛的意义上,产品还包括精神产品,即人们通过精神劳动而创造的产品,以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 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精神劳动的产品,产品都具有是劳动产品这一本质属性。关键是有形的物质产品一经生产出来,它就既可独立于生产者,又可独立于消费者而存在。只有当它被消费者购买并实际消费时,这一产品才逐次或一次消亡。与此相反,除了那些可以用物化形式承载的精神产品之外,还有很多精神产品,当不具备物化条件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是在生产者头脑和身体中完成的,并且储存在生产者的头脑和身体中,没有外化于生产者头脑与身体之外。只有在受众欣赏时,这种精神产品才能通过语言、动作、颜色、接触等媒介渠道,独自或与环境一起外化出来,让受众感知获取,并内化成受众的感受体验。 除了精神产品之外还有一种东西也是由劳动创造生产出来的,而其产生或存在方式也和缺少物化载体承载的精神产品一样,以独特的外化和被接受方式进行生产或消费。这种产品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简称服务),是生产者通过由人力、物力和环境所组成的结构系统来销售和实际生产及交付的,能被消费者购买和实际接收及消费的‘功能和作用’”。而从一般意义上说,精神产品也可归为广义的服务产品之中。 (二)产品的种类特性 我们把完全可以独立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有形物质产品叫做“独立性产品”。而把广义的服务产品叫做“非独立性产品”,因为广义的服务产品既不能独立于生产者,也不能独立于消费者而存在。并且在“非独立性产品”中,又根据是以物还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20201114151512)

旅游概述 第一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 A旅行B购物C娱乐D游览 2、小放暑假到济南姑姑家玩,顺便观赏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 A旅行B旅游3、旅游的前提和手段是A旅行B游览4、下列属于旅游的是(A远古人狩猎迁徙 C帝王巡游5、旅游的本质是() C游览D娱乐 ) C住宿D娱乐 ) B乞丐沿途要饭 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 A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B特殊生活经历 C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寻求人身自由感6、旅游定义发展的产物是() A社会B文化C历史D政治 7、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的() A本质B属性吗C特点D内容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

A北宋B东汉C南朝D北朝 9、西方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 ______ 年出版的() A《普通旅游学纲要》B《旅游指南》 C《牛津词典》D《利物浦之行手册》 0、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叫做() A艾斯特定义B旅游C旅行D游览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旅游?旅游的本质是什么? 2、旅游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旅游是非功利性,为何又有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称呼?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BACA 6-10BDCCB 简答 1、答:旅游是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2、答: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游而言的。 3、答:旅游定义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即外延性)。诸如在商务活动、出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顾游览和消遣等这种公务与游玩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包容在旅游范畴之内,即不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辅,或是相

旅游本质属性的理解

旅游本质属性的理解 一、旅游本质的认识框架 旅游作为一种活动或现象,在历史上可能已经存在了成千上万年。然而把旅游现象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却还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并且这种研究一直主要地还是限于对旅游世界进行的某种直观的描述。旅游现象在今天已是深入人心并为普通大众触手可及的东西,因此,我们实有必要对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旅游现象的规律性运动有切实的把握。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直到今天,关于什么是旅游的问题我们还未能获得满意的答案。一些功利性的、泛化论的旅游观点仍弥漫在学术丛林之中,使我们难于拨云见日。 旅游的本质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从作为内核的审美与愉悦的规定,到它所展示的一般属性,直到其外部可见的特征,甚至由这些综合因素所决定的旅游行为特点,都在不同的层面上诠释着旅游的本质。因此,我们只能在一个高度整合的框架下才能认识旅游的全貌。图表1是描述这一观点的示意图。在图中由上至下各层级之间具有规定或统辖关系,而由下至上则具有解释关系。 从图表1所表示的关系来看,在旅游者的旅游目的与旅游者的实际行为之间,存在着层次众多、构成复杂的干涉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复杂作用,使旅游行为最终会以极不相同的外部形式体现出来,或规范,或怪异,或约束,或放纵,或从一而终,或随遇而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然而,在这些复杂的因素之中,却有主次之分,彼此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尽管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处于最末端的旅游行为特征与旅游本质之间有某种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在旅游本质与旅游特征的主导力量影响之下的必然产物,同时,旅游的本质与特征也会为旅游行为的倾向性的表现规范出一个适宜的阈值。 在图表1中,旅游的本质从根本上说是由旅游的目的决定的,当然这种目的最终会反映到整个旅游过程中,这同时也使我们得以通过旅游的外部特征反观其本质的规定。旅游的特征是使旅游与其他具有相同目的的行为相区别的根本标准,它们使旅游成其为旅游。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是由旅游的特征决定的,或者说,旅游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孕育旅游行为特征的温床。 二、旅游的本质规定 从图表1我们看到,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关于旅游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在学术界曾有过论述。一些文化论者和社会论者,一直强调旅游所具有的这种本质属性,从而形成了与经济论者几乎针锋相对的看法。 从渊源上看,主张旅游主要是一种经济活动的看法恐怕是与学术界把“旅游业”与“旅游”相互混淆的历史性错误有关。但更深刻的原因可能是人们起初出自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功利性认识。为了早日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人们颇具倾向性地关注旅游所产生的经济贡献,并由这种贡献反推旅游的性质。今天已经没有人否认,旅游业不是一种事业而是一个产业。但旅游是什么的问题,反倒更加众口不一了。不过,近几年来从总的趋势上可以看出,人们已经注意到旅游现象的非经济性内核。叶朗在1988年1月20日的《中国旅游报》上曾撰文说:“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虽语焉不详,但谈吐率直,令人警醒。而在沈祖祥看来,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

旅游本质属性的理解

旅游本质属性得理解 一、旅游本质得认识框架 旅游作为一种活动或现象,在历史上可能已经存在了成千上万年。然而把旅游现 象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却还仅仅就是最近几十年得事情,并且这种研究一直主要地还就是 限于对旅游世界进行得某种直观得描述。旅游现象在今天已就是深入人心并为普通大众触手可及得东西,因此,我们实有必要对旅游产品得消费者有更深层次得理解,对旅游现象得规律性运动有切实得把握。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直到今天,关于什么就是旅游得问题我们还未能获得满意得答案。一些功利性得、泛化论得旅游观点仍弥漫在学术丛林之中,使我们难于拨云见日. 旅游得本质表现在不同得层次上。从作为内核得审美与愉悦得规定,到它所展示得一般属性,直到其外部可见得特征,甚至由这些综合因素所决定得旅游行为特点, 都在不同得层面上诠释着旅游得本质.因此,我们只能在一个高度整合得框架下才能认识旅游得全貌。图表1就是描述这一观点得示意图。在图中由上至下各层级之间具有规定或统辖关系,而由下至上则具有解释关系。 从图表1所表示得关系来瞧,在旅游者得旅游目得与旅游者得实际行为之间,存在着层次众多、构成复杂得干涉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得复杂作用,使旅游行为最终会以极不相同得外部形式体现出来,或规范,或怪异,或约束,或放纵,或从一而终,或随遇而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然而,在这些复杂得因素之中,却有主次之分,彼 此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得关系.尽管从图中我们可以瞧出处于最末端得旅游行为特征与旅游本质之间有某种矛盾,但这种矛盾就是在旅游本质与旅游特征得主导力量影响之下得必然产物,同时,旅游得本质与特征也会为旅游行为得倾向性得表现规范出一个适宜得阈值。 在图表1中,旅游得本质从根本上说就是由旅游得目得决定得,当然这种目得最终会

对旅游本质的哲学思索的论文

对旅游本质的哲学思索的论文 目前,人们对旅游的熟悉大多局限于对旅游现象的熟悉,而对旅游本质的熟悉较少且不统一。针对这种情况,力求从哲学角度,从旅游现象的诸多矛盾中找出其根本矛盾以及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进而探索旅游的本质及其属性。 旅游的本质是旅游学探究的基础性新问题,对旅游本质的熟悉有利于旅游学学科的建设。而人们对旅游的熟悉,大多只停留在对旅游某些现象的熟悉,当然也有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本质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熟悉不一且深度不够。究竟什么是旅游的本质,一直困扰着学术界。本文着重从分析旅游现象入手,从旅游现象众多矛盾中找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进而对旅游的本质及其属性进行探索。 一、对旅游现象的熟悉 谢彦君在考察了自由时间和审美意识这两个和旅游密切相关的范畴后,认为个别的旅游现象可以远溯到原始社会中人们初具审美意识的历史阶段完整意义上的旅游出现在我国南朝时期。可见,旅游现象的出现非常久远,但对旅游现象的探究却非常滞后,将旅游现象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门类加以探究,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最早发表著作提出有关现象探究成果的,是1927年意大利罗马大学的马里奥蒂(a· mariotti),他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lezionidi economia)》一书,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剖析和论证。他首先对旅游现象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加以探究,得出一个结论,认为旅游活动是属于经济性质的社会现象。这一观点得到德国学者鲍尔曼的支持。此后,在相当长时间里,旅游被普遍视为一项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活动,这一熟悉深刻地影响着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界的思想。直到1935年,柏林大学的葛留克斯曼教授出版了《旅游总论(allgemeine fremdeverkehrskuncle)》一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探究,探索了旅游现象的产生、基础、性质和社会影响,得出了和马里奥蒂不同的结论。他认为,旅游现象是“在旅居地短时间旅居的人和当地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到1942年,瑞士圣加伦大学的亨泽克尔教授(prof. walter hunziker)和伯尔尼大学的克雷夫教授发表了名为《旅游总论概要(grundriss der allgemeine fremdenverkehrslhre)》的专著,在该著作中,他们认为,“旅游现象本质是具有众多相互功能要素和方面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和国民、保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社会中各种要素和方面相互功能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提出了现象多方位、多层面的结构思想,并且认为,需要通过多学科综合进行探究的见解,并得出旅游现象不具有经济性质的结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文化界人士对旅游现象逐渐持文化论看法。近年来,众多学者已越来越注重到旅游现象的非经济性本质的东西,即使一些原来将经济论的专家学者也开始扬弃自己的观点,建议广泛使用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探究旅游。从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它必定具备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特征,但旅游活动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和进行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必然要同社会环境中的诸多方面发生联系,社会环境中的几乎一切现象也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在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因而,旅游活动是社会环境中多种现象的综合反映。 总之,目前对旅游现象的熟悉可谓见仁见智。之所以出现此种现象,笔者认为有其主客观原因摘要:首先,人们未能明确辨别旅游现象和旅游性质以及旅游和旅游业,从而导致混乱,即使在外交旅游文献中,某些词也较模糊,如旅游(tourism)一词既可用指旅游活动或现象,也可用指旅游业,甚至还可以用指旅游学等,造成熟悉和理解上的断章取义和误用;其次,现代旅游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凡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准确把握;最后,现象是表面的、片面的和丰富易变的,旅游现象也是如此。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不同阶段的旅游现象的表现形式也是不断变化

旅游的属性

三、旅游的基本属性 (一 ) 旅游的消费属性 人生的活动包括两个领域 :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生产领域肩负着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 资料的生产的使命 ,而消费活动是出于维持个体生存、保证劳动能力的再生产乃至实现个人 社会发展等目的而对生产活动的成果的耗用。旅游在其全过程中不向社会也不为旅游者个人 创造任何外在的可供消费的资料, 相反 ,却消耗着旅游者以往的积蓄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即使 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 ,如仅限于个人的流连山水,陶醉于大自然 ( 而非人化 ) 的美的恩赐 ,他也是在消磨本可以用于创造财富的生产时间。所以,旅游无疑是消费行为 ,不是生产行为。由于 旅游是从人的生命波谱中截取的一个波段,因此旅游消费不会完全超脱于一般的日常消费。 然而 ,从消费的导向和构成以及各部分的意义上看,旅游消费有大不同于日常消费之处,突出地表现在重视精神内容、追求审美体验,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对日常生活消费的畸变,而这些均决定于旅游的本质规定性以及旅游所具有的外部特征。 (二 ) 旅游的休闲属性 旅游所具有的休闲属性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1 、旅游的目的表现为借助各种可以娱情悦性的活动达到审美体验,这显然区别于为谋生而进行的劳动 ,也不同于为维持生存而必须从事的活动,如睡眠、吃饭、操持家务等,而与出自社交目的所进行的应景往来也有区别。在旅游的全过程中,总是自然天赋的随意性和畅神自娱 的目的性占居着主导地位 ,表现出与一切休闲行为的一致的品性。 2 、旅游是发生于自由时间的行为。虽然在自由时间中人可以从事任何乐于从事的事情, 如再劳动、睡大觉、沉迷于冥思苦想,但通常人们都利用自由时间从事一些积极的休闲活动, 如文化学习、体育锻炼、文化娱乐、培养爱好、社会交往、旅游与消遣等。这些休闲行为从功 能上看 ,显然与劳动有所不同, 甚至在分享人生时间上还存在着矛盾。但二者在个人或集体生 活中实际上具有同样性质的意义, 发挥着互为前提的功能,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相互对应的 两个方面。法国著名建筑师勒科尔西比埃说过: “休闲这个词绝不仅反映一种不应提倡的惰性,而是一种付出劳动的巨大努力,一种发挥个人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劳动;一种既不能出丶售也不能盈利的忘我的劳动。休闲是走出机器化这座地狱的大门,它能为每个家庭带来幸福, 挣脱陋室的羁绊。”与其他休闲方式相比 , 旅游在使用自由时间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要求用于旅游的自由时间的相对完整性。 3 、从旅游的活动构成上看, 旅游这种休闲行为实际上又是众多的休闲活动的再组合。换言 之, 旅游是生活的休闲阶段。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期间,除了吃、喝、拉、撒、睡这些满足生 理需要的活动之外 ,所有其他活动都几乎是休闲行为,包括观光、游览、与人交往、看电视、 听广播和音乐、阅读书报、聊天、室内消遣、体育锻炼、观看节目演出、参加俱乐部活动等 等。 (三 ) 旅游的社会属性 以往人们在分析旅游的性质时,主要强调它具有经济属性,或充其量认为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种判断的依据是旅游全过程中所离不开的消费(支付 ) 行为。这在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错 ,但实际上颇值得讨论。判断一种现象所具有的性质, 必先认识现象本质的规定。旅游 在本质上是不是经济的东西,对此我们是持否定意见的。我们认为,经济对于旅游这种本质上属于审美与愉悦范畴的现象只是一种外部支持条件,却不是内在本质构成。也就是说,没有这种经济上的外部支持 ,仍可以有旅游 ,否则就无法解释古人靠两腿的推动而旅游, 今人靠自制的或早先购入以备他用的交通工具外出旅游的情形。如果认定旅游本质上具有经济的属性,那么它就必须是旅游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旅游的社会属性的存在不仅因为审美意识作为旅 游的前提条件而社会性地存在, 而且 ,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旅游需求还表现为受时代 的强烈社会影响所具有的特征。例如 , “中国古代的旅游就好像是中国文化的一面折光镜,在这

旅游的起源、本质与终极意义的探究——从旅游哲学的角度

旅游的起源、本质与终极意义的探究 ——从旅游哲学的角度 摘要:旅游概念是旅游学进行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旅游概念基础上,剖析了现有旅游概念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哲学提供的逻辑思考方式,探讨了旅游和旅行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的定义。本文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旅游研究和困难的大背景下,提出当前旅游研究有一个基本的模糊概念,同时旅游研究存在,定位不准确,如薄弱和落后的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哲学反思的旅游基地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哲学思想方法,厘清旅游语境的研究,认识到只有弄清旅游研究的基本问题,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字:旅游;起源;本质;哲学意义

目录

引言 旅游产业是适应旅游活动的需求而出现的,并反过来推动着旅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使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实践经验的日益丰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但仍有不少旧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出现,以前对中国旅游发展的回顾,大多从纯文化和史学角度,而很少从经济这一层面进行剖析,这多多少少是中国旅游发展史研究中的遗憾,因为,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也正是旅游的经济性决定了旅游文化性及其他相关属性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它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如何,人们是相当茫然的,不可能完全因循西方的旅游发展模式,也不能在已有的传统模式里封闭桎梏,而要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和判断,就必须对我国旅游产业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也就是笔者选择,中国旅游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趋势,这一研究课题的初衷。 一、对旅游现象的认识 (一)旅游的起源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劳动的社会大分工之后,社会分工的范围扩大了,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剩余数量迅速增加,所以产品出现在交换。从家族的成员之间,慢慢的简单的产品交换,出现在家族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然后开始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他们学习需求的每个区域,产生出业务和产品交换的需要。是一个商人,因为它,开始旅行。 随着奴隶社会的到来,商品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船舶、车辆、马匹、牲畜、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商人阶级。人类此时虽然有意识地进行旅游活动(商人)经营,但这并不是休闲度假活动的目的,恰恰是通过产品或商品的交流而促成了一种经济活动,而是人们对旅游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一时期的人出行主要是产品交换和商业交易,但有一小部分人以游乐来旅行,这是拥有剩余奴隶的奴隶主创造的。他们除了祭祀活动

旅游概论教案(第一章-第二章)

旅游概论 教 案 系别:商旅系年别: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班级: 2015级旅游管理高职班 2015级酒店管理高职班姓名:

课程表 一二三四五1-2 3-4 o 5-6 7-8 9-10 教材:《旅游学概论》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洪帅主编 2010年6月第1版 2014年6月第3次印刷 ISBN:978-7-313-06178-2/F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校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备 注 一 8月24 25 26 27 28 29 30 1.2015年8月27日教 职工上班。 2.2015年8月29日、8月30日新、老生报到, 8月31日老生正式上课,新生军训。 3.第二十周为考试周。 4.节假日安排按照学院通知执行。 二 31 9月1 2 3 4 5 6 三 7 8 9 10 11 12 13 四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 21 22 23 24 25 26 27 六 28 29 30 10月1 2 3 4 七 5 6 7 8 9 10 11 八 12 13 14 15 16 17 18 九 19 20 21 22 23 24 25 十 26 27 28 29 30 31 11月1 十一 2 3 4 5 6 7 8 十二 9 10 11 12 13 14 15 十三 16 17 18 19 20 21 22 十四 23 24 25 26 27 28 29 十五 30 12月1 2 3 4 5 6 十六 7 8 9 10 11 12 13 十七 14 15 16 17 18 19 20 十八 21 22 23 24 25 26 27 十九 28 29 30 31 1月1 2 3 二十 4 5 6 7 8 9 10 星 期 日 周

旅游本质(体验)

旅游体验——旅游世界的硬核(谢彦君) 旅游者在这个世界中的作为,主要是一种身心的体验,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愉悦(谢彦君,2004)。 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可以把经验看作是行为的叠加以及由此获得的知识的积累,而体验一定是融汇到过程当中并且与外物达到契合的内心世界的直接感受和顿悟。 通常,每当谈及体验,人们很自然的会把这个范畴与心理学联系起来。 总之,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生命存在,只要这个生命面临着些许的变化、新奇、危险或者挑战,他都会在心灵上留下刻痕,并从而影响到他的今后的社会行为方式。 “永远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危机的那些生活环境和变化”, “体验的过程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驾驭的——推动它,组织它,引导它,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使这一过程按我们的理想达到使个性成长与完善的目标,至少是不要转向病态的或社会所不容许的道路”。“体验——这是克服某些生存的裂痕、这是某种修复工作,就像是实现生命的轴线。体验过程与生命的实现相对,也就是与活动相对,这并不意味着他是某种神秘的超生命的过程:按照自身的心理生理成分——这正是那些生命和活动过程,但按照自己心理意义和使命——这是指向生命本身的过程,只想保证实现生命的心理可能性的过程。”从上面的回顾中我们不难看到,历史上的大多数先哲,都强调体验这种心理现象在终极价值上是对平庸的超越,是对生命的礼赞,是对人性的回归。也就是说,体验具有一个时间边界和空间边界。 实际上,体验是一个心理过程甚至思想过程,是一个对生活、生命和生存意义的建构和解构过程。 “一种由原初的疑惑感或空虚感而转换成的某种信念或超越,这种转换借助的一个对直接的、第一手的资料的领悟过程”。 早在20世纪60年代,布斯汀(Boostin,1964)就将旅游体验定义为一种流 行的消费行为,是大众旅游那种做作的、刻板的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