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专业教育为主,其弊端是过分追求专业化、过分强调实用性,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提出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重点提高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分析并阐述了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的具体改革措施。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思维;系统工程

1国内专业教育的发展和弊端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以书院制度为主,教育内容以“育人”为主,重视对人的品德和行为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科学和技术等自然科学的教育。1840年以后,在国外强势思想意识的冲击下,中国也逐渐认识到古代教育的弊端,开始增设了不同门类的教学内容。建国以后,我国高等院校参照苏联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将学科横向分为“理、工、农、医、文、史、哲、经、管、法、教育、军事”12个门类,高等教育全面转向以专业教育为目的,以向社会提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为导向;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也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过一些调整,但是培养目标依然是以专业教育为主。

专业教育模式能够高效地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但是由于专业教育过分强调专科训练,将专业门类划分得过细、知识分割过窄,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学生通常只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对于专业以外的问题则难以应付,往往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

变化。另外,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实用性为导向,重视自然科学,轻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对理工科的学生只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而忽略了形象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提高。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认识到了专业教育的弊端,也进行了适当的教学改革,例如对理工科学生增设了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等方面的课程,但是由于受制于狭隘的学习态度和偏颇的现实取向,这些改革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原则——专通兼顾

19世纪初,美国学者提出了一种与专业教育相对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也称为普通教育、自由教育[1-2]。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更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思想、情感、能力、修养方面

的培养,侧重于培养拥有完整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的“全人”——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分辨各种价值。其教育内容是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它是关于人的生活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3]。

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这使得通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即受教育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博而不精,不能真正理解通识教育设置的课程内涵,并转化成相应的能力。这不仅造成了教育的资源浪费,而且由于完全回避了专业教育,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无的放矢。虽然大学不应被动地接受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但是现代大学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团体之一,也不应回避它应有的社会责任,其应该在保持学术自由和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尽量发挥其社会职责和功效。

因此,最合理而有效的教育改革思路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专与通的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另外,在进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时,还要考虑到我国传统教育包括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的教育现状,批判地继承传统教育,有效借鉴国际教育的先进理念,才能实现理智的教学改革。

3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除了正确的改革思路和目标之外,还在于能够通过有效的改革措施以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本文将针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1如何确定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已有的通识教育的实践形式分为3种体制[4]:一是本科生院制度,这种模式直接效仿了美国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体制,将新入学的本科生集中在一个通识教育机构,进行为期一年至两年的通识教育,然后再进行专业教学。这种体制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集中和系统的通识教育,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高考时不按专业而进行统一招生是不现实的,而且如何进行有效的通识教育对于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来讲还是未知的。二是实验班制度,即设立与现有专业院系平行的培养机构,采取人才培养示范的形

式,作为通识教育的试点。在这些试点中,淡化专业培养,侧重扎实基础的培养和高端人才的培养。实验班体制的缺点是容易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异化为培养拔尖人才的教育形式。这种模式只能作为试点在部分院校进行实施。三是通选课制度,即将通识教育课程融入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并以通选课为主要形式,辅以文化素质讲座和课外实践活动。这种体制的优点是它依托于已有的教育体制,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尤其是对于已经认识到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却又苦于师资不足以及既有专业架构的限制,要进行系统的通识教育存在一定难度的院校来说,该制度更为可行。其在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在于要避免通识教育被边缘化和形

式化,要及时评估通识教育的效果,调整通识教育的内容,以保证其质量和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

3.2探索教学内容的改革

3.2.1课程架构与知识基础的调整——深与广的矛盾调和

课程内容的改革需要同时兼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在保证专业教育的前提下,促进和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当前美国哈佛通识教育所确立的课程分类为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道德思考、社会分析、定量推论、自然科学7个模块[5]。这7个模块可以归纳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4大门类。我国现有的理工科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因此,理工类学科应该重点加强对学生人文、社科和艺术方面的教育,进而拓宽其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其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是深与广的关系,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在对课程架构和知识基础进行调整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两者的关系,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以保证知识结构和比例的合理性。

3.2.2课程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系统性原则

简单地增设一些文学、社科、艺术类的课程很容易实现,但是想要按照预期有效地发挥这些课程的作用不是一件易事,这需要特别注意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各课程之间能够相互通融和促进,使设置的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的涵义是指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应该不仅仅是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之和[6]。课程设置改革应遵照这一系统性原则而进行。

以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为例:钱学森认为,从人的思维方法来看,科学研究是用严密的逻辑思维,但科学工作往往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也就是说科学创新的思想火花是从不同事物的大跨度联想激活开始的,这正是艺术家的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接下来才是严密的数学推导和严谨的科学验证,即所谓的逻辑思维的运用。也就是说,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而终于逻辑思维。由此可见,科学与艺术密不可分,科学与艺术所需要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也是辨证统一的。因此,在增设相关的艺术教育类科目时,需要注意其与科学的内在关联性。艺术教育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视觉敏感力、空间思维能力、造型能力等,还应注意对学生形象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在艺术教育中鼓励学生“求异”,即能够从不同视角、多元化地看待问题,提高学生的发散性、跳跃性思维能力。另外,科学与艺术的另一个共同点是都离不开实践。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无需实践活动就可以完成,这使得学生养成了轻视实践的习惯和态度,要在艺术教育中贯穿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要通过艺术教育鼓励学生将创意付诸实践,从实践获得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