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共5课时)

1.使用朗读法、勾画圈点法、批注法等研读的学习方法进行预习,在充分预习、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然后认真研读导学案,把自己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研讨。

2.归纳方法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项常规任务。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五个方面归纳,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限时完成,小组展示,规范书写,答疑解惑。

3. 熟读课文分三步。第一步:采用点读、齐读的形式,纠正字音、句读。第二步:结合注释,熟悉大意。第三步: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大致思路结构。

4.分段梳理课文文言知识。分小组学习。一人翻译,其他成员理解、纠正、发问,各自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化解问题,汇总没有解决的问题。

5.集体解决学习中汇总的问题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牢记文学常识;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人物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

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遗、易、幸、负、谢、请。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见、于、而、乃、因、以、且。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习难点】

刻画人物的手法和对廉蔺的评价。

【预习案】——再读课文,高效预习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第一印象】

1.我对这篇人物传记的评价是:

2.我认为最值得探讨的问题是:

【自主学习:知人论世·秀出风采】

【知识链接】1、司马迁(约公元前145或前135年—?)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学问广博。汉武帝即位,谈为太史令。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司马谈在临终时嘱咐司马迁继续自己的事业,撰写史书。3年后,司马迁继父任太史令,开始在国家藏书处“金匮石室”阅读,整理历史资料。20岁时,游历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南等地,并到庐山和会稽考察传说中的“禹疏九河”等遗迹,经沅水和湘水流域,凭吊屈原沉水的汨罗江,在曲阜,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回长安后任郎中。35岁时二次出游,广泛地接近下层人民。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李陵孤军深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意在待机报答汉朝,因此触怒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为完成《史记》,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人称《太史公书》。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8书、10表、12本纪、30世家、70列传五个部分,共52万字,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史学成就居“二十四史”之首,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传统。作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鲁迅先生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关于司马迁的名联:a.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b.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20世纪初,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在《史记》一百三十篇中独具慧眼挑出“十大名篇”。这十篇“皆肃括宏深,实叙事文永远之标范” ,“学者宜精读多次,或务成诵,自能契其神味,辞远鄙倍”。

1、“大江东去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2、“礼贤下士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

3、“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

4、“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5、“旷世奇才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6、“官场显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7、“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8、“汉匈和亲文化交融”:《匈奴

列传》9、“商道货殖安邦定国”:《货殖列传》10、“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4、时代背景简介: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5、给下列单字或加点字注音:

蔺()袒()瑕()睨()镬()渑()缶()驽()刎()倨()佯.狂()列观.()奉.璧往使()缪.贤舍人()从者衣.褐()引车避匿()臣等不肖()卒相.与欢()

我的疑问:

【探究案】——研读文本,探究深化

【合作探究·研读剖析】

文本探究:(1)研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2)识记字词,直译文本。

一、本文主要记述了几个故事?请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这几个故事。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燕王私.握臣手()

(2)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三、一词多义

1、负:①宁许以负秦曲()

②秦贪,负其强()

③决负约不偿城()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③以勇气闻于诸侯()

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3、见:①徒见欺()

②大王见臣列观()

4、舍:①舍相如广成传()

5、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③顾野有麦场(《狼》)()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7、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四、通假字

1、可予不()

2、臣愿奉璧往使()

3、召有司案图()

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五、词类活用

1、宁许以负秦曲()

2、臣请完璧归赵()

3、乃前曰()

4、舍相如广成传()

5、间至赵矣()

6、卒廷见相如()

7、毕礼而归之()

8、左右欲刃相如()

9、相如奉西入秦()

10、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1、大王必欲急臣()

12、乃使其从者衣褐()

13、破:秦王恐其破璧()

六、古今异义的词

1、请指示王古义:()今义:()

2、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古义:()今义:()

3、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古义:()今义:()

4、明年复攻赵古义:()今义:()

5、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今义:()

6、廉颇宣言曰古义:()今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