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对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G对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随着5G商用步伐日益临近,新的智能终端将会崛起、新的生活模式将会产生,人们对5G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期盼:一方面,5G发展受
到各方关注。在2018年12月1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工信部苗圩部长表示,2019年将在一些
地区发放5G临时牌照。近期,随着京津冀、湖北、河南等多省市两会的召开,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内容中,5G也成为了高频词汇。另一方面,3G/4G时代数据业务超越语音业务,流
量成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诞生了如腾讯、阿里、苹果、Fa cebook等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5G的到来将会实现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的使用体验、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最终达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愿景,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下,互联网企业该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新的发展动能,给人们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2 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催生着各个行业的创新发展。人们对5G赋予前所未有的期盼,正是因为看到了信息通信技术对整个经济社会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2G至4G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正是在信
息技术这样一种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上,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2.1 2G开启全面触网
我国是在1995年开始建设2G网络,在诺基亚等功能机占据市场主流的年代,诞生了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等至今耳熟能详的互联网企业,塞班操作系统下慢速浏览Web网页和QQ成为青年人的标配,随着GPRS数据业务的完善,借助功能机有限的空间,互联网在年轻人中开始培养第一批移动用户。几年后的2007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市值先后超过100亿美元,中国互联网企业跻身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列。在同一年,中国国家域名CN域名注册量达到900.2万个,占我国域名总数的75.4%,CN域名下网站达到100.6万个,占我国网站总数的66.9%。标志着CN域名已成为国内注册及应用的主流域名。
2.2 3G触发互联网热潮
我国在2008年年底正式发放3G牌照,从此开启智能终端新浪潮。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和以3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带来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增长,数据流量增长迅速,催生了“互联网+”的线上、线下产业和商业模式变革。在蓬勃的互联网浪潮下,功能机开始逐步走下历史舞台,3G牌照发放两年后小米诞生,借助移动互联网风口和亲民价格,成为至今全球主流智能手机生产商。之后的2011年,微信诞生并逐步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借助网络覆
盖的完善,让互联网不仅仅成为年轻人的专属,中年人群和白发人群的网络使用门槛大大降低,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的新动力。网络作为连接一切的基础,不断完善着中国的信息化程度,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微信注册用户达2.7亿;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超过了台式电脑。
2.3 4G塑造移动互联网生态
2013年发放4G牌照,4G网络建设步伐快速跟进,数据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媲美固定宽带的速率让人们眼前一亮,PC端应用加速向移动端迁移,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兴业态快速崭露头角,影响着用户的衣食住行。外卖、打车、电商、金融支付、短视频等业务,借助高速移动宽带网络的完善开始在全社会快速普及。美团、爱奇艺、小米等众多垂直领域巨头借助国内庞大的人口红利,加速上市步伐。借助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和普及,从移动互联网产生到现在10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从2008年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来看,中国代表企业从银行、能源、房地产转变为互联网、芯片、高端制造企业,截至2018年年底,在全球市值前30的互联网企业中,中国占据了10家,国家自上而下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功不可没。
根据CNNIC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8.29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结合智
能手机普及,实现了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繁荣,并迅速实现全球化扩张。由于海量数据大爆发,中国大量互联网企业实现了数据驱动的量化运营。因此,当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再次落地的当下,更让人们对未来行业发展产生无限遐想,是否会有更大的生态、更多的互联网创新公司在这样一个新的网络基础上蓬勃发展成为很多人对5G的新期待。按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报告,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预计5G当年将带动约4840亿元的直接产出,2025年、2030年将分别增长到3.3万亿元和6.3万亿元,10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
3 5G发展基本情况
2010年爱立信率先发布“网络社会”的愿景,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全球将面临500亿部终端的连接需求,而且海量的连接只是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在连接的基础之上提供一种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支持各行各业层出不穷的创新应用。经欧盟推广,“网络社会”愿景迅速被国际社会和移动通信产业界所接受,5G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我国移动通信技术起步虽晚,但在5G标准研发上正逐渐成为全球的领跑者。近年来,我国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高度重视前沿布局,力争在全球5G标准制定上掌握话语权。2013年2月,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组织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主要负责协调推进5G技术研发试验工作,与欧美日韩等国家建立5G交流与合作机制,推动全球5G的标准化及产业化。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5G技术研发3个阶段的验证工作,分别是关键技术验证、技术方案验证、系统验证。第一阶段验证主要完成了5G 无线和网络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天线、高频段通信的性能和功能测试,进一步增强了业界推动5G技术创新发展的信心。第二阶段验证针对5G技术方案试验样机开展单站性能测试,验证不同厂商技术方案性能,支撑5G国际标准制定,引导芯片与仪表厂商积极参与,为培育5 G产业链奠定基础。2019年1月23日,第三阶段测试工作基本完成,5G基站与核心网设备已达到预商用要求。可以说,经过三个阶段的验证工作,为我国5G率先商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3.1 5G关键技术
目前,5G主要包括3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 Mo bile Broadband,eMBB),按照计划能够在人口密集区为用户提供1G bit/s用户体验速率和10Gbit/s峰值速率,在流量热点区域可实现每平方公里数十Tbit/s的流量密度。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 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不仅能够将医疗仪器、家用电器和手持通讯终端等全部连接在一起,还能面向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并提供具备超千亿网络连接的支持能力。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 Reliable &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主要面向智能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能够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100%的业务可靠性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