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
[摘要]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秩序。要建设一流的高校,就离不开一流的教学管理。因此,要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就必须采取下述对策:一是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良好、业务素质过硬、心理素质健全的教学管理队伍;二是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以便协调平级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科学考核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三是加强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已由“精英型”转向“大众型”,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也趋向于多元化,教学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因此,高校要实现其教学目标,就必须有计划地组织、指挥和协调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良好的运行机制,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人员是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主体,他们担负着教学管理的各项任务和职责,如教学评估、新专业的申报与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订)、教学课表的编制、学生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日常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各项教学例行制度的制定工作与职责。需做好以下几方面:
1.良好的政治素质。第一,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奉献。高校教学管理是一个内容繁杂、工作琐碎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工作头绪多,它涉及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这种工作性质就决定了既不易出工作业绩,更不易出成果。因此,就要求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既要热爱本职工作,又要有敬业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忠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第二,遵守职业道德,服务师生。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和岗位上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总和,是一定的社会阶级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反映。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真正做到作风正派、廉洁自律,并能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侵扰;同时,也要求他们立足平凡岗位,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专心投入工作,热情服务师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还要求能时时刻刻遵守职业道德,自觉自愿地为师生服务。第三,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人表率。对于高校而言,无论是从树立对外的形象还是对内的形象,都是通过高校管理层的各个职能部门中的各个管理人员表现出来的。对外而言,教学管理人员是最早接触到外来人员的管理人员之一,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学校。对内而言,教学管理人员与学校最广大的两类人——教师和学生打的交道最多,他们的一举一动不仅仅代表着教学管理部门,更代表着学校整个管理层的形象。因此,必须人人做好表率。
2.过硬的业务素质。第一,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教学管理者必须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现状,掌握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规律,熟悉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了解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特色、课程体系和各主干课程的内容概要,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对本校教育情况有一个透彻分析和正确估价。同时,还应具备与教育管理、计算机操作、外语、高等教育法等相关的法律知识。第二,良好的工作能力。高校的教学管理,内容繁多、条块交错。如果一所高校没有一批具有良好工作能力的教学管理人员,很难保证教学秩序的有序和教学工作的高效。因此,作为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他们既要有组织协调的技巧,又要有正确判断、果断决策的能力。第三,良好的沟通技巧。教学管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都很多,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与教师、学生、主管部门接触,在工作中需要上传下达,因而,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其所必备的业务素质。
3.健全的心理素质。第一,情绪控制的毅力。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与人打交道,他们自己的情绪当然会影响前来办事的师生员工,进而影响自己的工作。作为教学管理人员,有必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一定要学会对自我的心理调节,具有很强的情绪控制的能力。①第二,吃苦耐劳的精神。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虽然平凡,但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工作头绪多且杂,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没有多少时间休息。教学管理是高校的头等大事,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尽管工作烦、工作累,但为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出色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具备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第三,服务他人的意识。教学管理部门毫无疑问是职能部门,但它所承担的工作却也具备明显的服务性。因此,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就要有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的精神,并做好充分思想准备。服务于教学是教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各院系直接协调师生教学关系的中间环节。因此,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确保高校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②
二、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要想高效、有序地进行教学管理活动,就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关键在于高校教学资源配置合理,教学管理减少随意性,充分调动教学各相关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要规范以下相关规章制度:
1.平行级之间的协调制度。在高校,有必要建立一套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合理、责权明确、协调配合的教学管理制度,让各个职能部门在教学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充分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各职能管理部门之间应是平行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伙伴关系。平行级别之间的协调十分重要,彼此之间不是相互拆台,而应该是相互补台,形成一股合力,这样就可以把全部精力用在教学管理上,从而在无形中就可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管理效率。
2.上下级之间的畅通制度。高校的上下级之间,不是简单地传达命令和执行命令的关系,而是沟通与交流、理解与信任的关系。这里讲的上下级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主管职能部门内部的上下级;二是教学主管部门与各院(系)的教学秘书、实践教学秘书及教研室。要达到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就必须做到上下级之间的政令畅通和信息畅通,而要做到这两个畅通,就有必要
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给予保障。
3.教学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高校管理人员业绩考核体系并采用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对激励高校管理人员求真务实,提高工作效益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考核制度中应强化以下三个措施:一是通过建立健全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将各个责任落实到的具体的教学管理人员身上,做到分工到人、权责明确,这样就能从制度上保证每位工作人员尽职尽责;二是建立健全竞争上岗机制,做到能上能下,为教学管理人员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和发展空间,通过“鲶鱼效应”实现优胜劣汰,提高所有成员的整体素质③;三是建立健全的工作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定性、定量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津贴、晋升、聘用挂钩,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4.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制度。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学习和培训制度,强化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这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学校除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学管理岗位外,还必须对在岗的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帮助他们确定培养目标、制订培养计划。各高校可根据自己学校具体情况举办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班,教育管理专题讲习班、研讨班,还可组织考察其他高等院校,脱产或不脱产攻读高等教育管理硕士学位等。通过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业务知识、管理学知识及教学管理知识等,从而提高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④
三、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1.设计开发适用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优质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先决条件,高校在设计开发和引进教学管理系统软件时,在借鉴国内外各高校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应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实用性,按“实用、安全、及时、便捷”的要求进行研制开发,以免直接购进的系统与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水土不服”。同时,在各功能模块系统的具体开发时,都必须要有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和教师参考,以确保系统软件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在使用过程中也应不断对系统进行监控和调试,随时根据具体需要对系统进行升级。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计划、教室安排、课程编排、网上选课、考试管理、教材选择、学籍管理、学位资格审核、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等的管理,控制并优化教学管理的业务流程,以确保教学管理的时效性、准确性。
2.实现全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高校现已建立的校园网,加强各教学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系(教研室)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实行网上排课、网上选课、网上成绩录入等方式来提高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时效性。要在计算机辅助下,逐渐实现网络化教学管理,利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输、保存,实现信息的统一管理、分散操作和全校教学管理信息的共享,并实现传输电子化、办公自动化、决策科学化,从而达到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来加强教学管理的目的⑤。同时,还可以把教学管理人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充足的时间、更充沛的精力来学习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