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十渡”:北京乡村旅游建设示范

“智慧十渡”:北京乡村旅游建设示范
“智慧十渡”:北京乡村旅游建设示范

“智慧十渡”:北京乡村旅游建设示范

建设背景

近年来,十渡镇大力实施“旅游强镇”战略,提升了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十渡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近年来,景区在智慧旅游总体规划基础上,开展了景区360度全景展示旅游营销平台、景区电子导览系统、景区手机APP应用、景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景区综合资源管理平台等平台等建设实践,努力建设智慧十渡景区,打造北京乡村旅游建设示范。

建设成果

1.智慧旅游总体规划

针对旅游行业的核心价值链,十渡编制了智慧旅游总体规划,并制定景区一体化解决方案。

2.建设风景名胜区官网

3.“旅游服务人性化”

针对来访游客推出了区域欢迎短信服务。当游客进入景区范围后,便收到入区欢迎短信。

4.“经营管理智能化”

充分利用景区短信平台进行信息的高效沟通,还充分利用手机对讲机进行导游的远程调度管理,使导游能够随时、随地互相联系和通讯。在加强旅游车辆的管理、疏导游客参观、应对突发事件等环节上,管理及时性是非常重要的。

建设意义

智慧旅游总体规划确定了十渡景区三年建设目标,系统建设把景区自身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紧密对接,在乡村旅游统一营销和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八种模式

近些年,乡村旅游增长强劲,发展迅猛,成为夺目亮点。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渐转型, 提质升级,其经营管理模式愈来愈发挥着独特而显著的作用。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模式是根据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来确定的,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地域 客源市场,经营管理的模式也不一样。模式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的对 接度,直接影响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综观四川“农家乐”、贵州“村寨游”、北京“民俗 游”等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通常有以下8种,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索。 1、“农户+农户”模式。这是乡村旅游初期阶段的经营模式。在远离市场的乡村,农民 对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开发普遍有一定的顾虑,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多数农户不愿把有限的资 金或土地交给公司来经营,生怕有什么闪失使其“陷”进去,他们更相信那些“示范户”。在 这些山村里,通常是“开拓户”首先开发乡村旅游获得了成功,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农 户们纷纷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并从中学习经验和技术,在短暂的磨合下,形成“农户+农 户”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得最真实, 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到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但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通常旅 游 的带动效应有限。在当前乡村旅游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具有短平快优势。他们善 于 学习别人经验,汲取别人教训,因其势单力薄,规模有限,往往注重揣摩、迎合游客心理, 极具个性化服务。北京平谷金海湖镇红石门村,只有6家农户搞民俗旅游,接待条件一 般, 但其真诚的个性化服务,让游客动容。 2、“公司+农户”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吸纳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在开 发浓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时,充分利用农户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丰富的农事活动,丰富旅游活动。同时,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产的接待服务进行规范,避免因不良竞 争而损害游客的利益。广西灵川县毛州岛的开发与管 理,便是典型。其特色在于公司或投资商,充分听取农户的意见和看法,而在经营管理中,广泛地吸引农户参与到经营与管理 中。 在公司的37位员工中,有33位是农户代表。如此大比例的农户参与景区经营管理,在我国的旅游景区中实属少见。农户乐于接受管理,投资商与农户和谐共处,这一方面体现出该管理模式的特色和先进性。 这一模式中有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公司或投资商与农户的合作是建立在一定的 经济基础上的,受投资商实力的影响较大;其次,农户的知识层次、素质、服务意识等还 有待 于进一步提高;第三,在内部经营管理中,如何进行游客的分流与分配,是能否顺利实 施的关键之一。 3、“公司+社区+农户”模式。这一模式应是“公司+农户”模式的延伸。社区(如村委会)搭起桥梁,公司先与当地社区进行合作,再通过社区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合作,所接触的是社区,但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则要可经过公司的专业培 训,并制定相关的规定,以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保障公司、农户和 游客的利益。此模式通过社区链接,便于公司与农户协调、沟通,利于克服公司与农 户因利益分配产生的矛盾。同时,社区还可对公司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保证乡村旅 游正规、有序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编号:FS-DY-20735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项新亮点,它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是适应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十分强烈,现代的乡村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 乡村旅游的发展初期是属于自发型,主要是城市居民在双休日到附近的农村旅行,以一日游为主,旅游方式简单,主要为全家或者和好友一起出游,自主性强。乡村旅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现在进入了自觉阶段。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一)国际乡村旅游发展形式 1.休闲、观光、度假旅游。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欢

到乡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风景优美、远离喧嚣城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许多旅游者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吃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农场里劳动。例如在美国西部的许多农场,都有为那些来自大城市的旅游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设施,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和农场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采集水果、农产品。在劳动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感性认识。 2.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参与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来到乡村主要是体验和欣赏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没。来到乡村的旅游者是要以发现的眼光去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比如乡村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流传着的乡村戏曲、武术、杂耍等。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讲,到乡村去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是获取高层次生活的需要。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0204192342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 一、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 是指地处城镇周边的乡村,利用离城市近、交通便利的条件,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开展旅游活动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投资少、风险小、经营活、见效快。发展这种模式必须注意:一是要做好规划,防止产品简单重复;二是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品位;三是推行行业质量标准,规范服务;四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重庆市南岸区石牛片区、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青海省循化县积石镇、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河南省栾川县重渡沟村、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东沟村、湖南省湘潭县响水乡青竹村、天津市蓟县穿芳峪乡毛家峪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铁厂沟天山村、陕西省汉阴县城关镇大兴村等。 二、依托景区发展型 是指把附近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农民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旅游商品和农副产品,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农村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必须临近重点景区;二是游客量较大;三是周围农民具备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发展这种模式应注意: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定的服务功能;培养农民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对从业农民的组织和引导。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湖北省秭归县周坪乡、北京市房山区十

渡镇、广东省信宜市旺将村、山东省五莲县靴石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迎水桥镇、福建省泰宁县水际村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温汤镇、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山西省壶关县桥上乡、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扎西宗乡、安徽省石台县大演乡、湖南省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四家乡等。 三、旅游城镇建设型 是指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把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旅游小城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发展这种模式应该具备的条件:一是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基础;二是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吸引力大。这种发展模式应注意:要对小城镇进行科学规划,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云南省大理州喜州镇等。 四、原生态文化村寨型 是指利用当地原生态的村寨文化资源,包括当地居住环境、建筑、歌舞等独特性,以保护为主,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类型必须是当地村寨是原汁原味的,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发展模式要注意:一是做好整个村寨旅游发展规划;二是引入市场开发机制,促进旅游开发;三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着重强调对当地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南花村、广东省

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一、背景介绍 2013年11月份,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印发2014中国旅游主题年宣传主题及宣传口号的通知》,将2014年旅游宣传的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该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同时要求全国各旅游部门围绕“智慧旅游”来展开一系列的旅游推广宣传和旅游营销活动。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现阶段出现的一种旅游新形态,是旅游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典范,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智慧旅游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将是旅游者,它将使旅游者享受到更多的智慧旅游服务,比如通过手机、IPAD等工具,到网上查询观光信息、网上订票,还可以订制私人旅游线路,合理安排个人日程,最大化地利用旅游时间等服务。 日前,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在四川主持召开了“智慧旅游发展座谈会”,并对四川智慧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王志发说,智慧旅游是把旅游业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更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与旅游的结合是一场产业革命,必将推动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旅游业的服务行业属性决定了智慧旅游也必须把“游客为本”作为建设基础和发展目标;旅游信息平台的建设要做到“开放多元”,用“政府+市场”的模式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在会议中,王志发对各地在发展智慧旅游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明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智慧旅游年”,各地要围绕这一主题,大力加强智慧旅游建设;四川等地在此方面工作积极、成果显著,应该把成功经验分享到全国范围,力争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在四川省旅游应急指挥中心,与会代表详细了解了四川旅游应急智慧平台的建设情况和各项功能。座谈会上,四川、浙江、南京、大连等地旅游局的代表作经验交流。 同时,国家旅游局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召开全国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现场会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国家级检查员培训班。并且在会议上公布了北京颐和园等22家景区为“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指出,智慧旅游、智慧景区建设是旅游产业、旅游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需要,各地要充分认识建设智慧景区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特点和景区信息化建设现状,积极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试点工作,开展卓有成效的智慧景区建设。同时,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更要防止一哄而上的现象,避免劳而无功、功而无效、效而无益结果的出现。 二、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内容 其实,针对智慧景区的建设目前国家旅游部门只是对此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讯网络

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标题: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旅游管理 学号:0910304111 姓名:金晓萍 指导教师:孟英伟 2012年6月11日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苏州市乡村旅 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尽 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 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金晓萍 2012年06月 11 日 (学号):0910304111

摘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型的旅游产业,在不断地迅速发展,它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其作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使其走向更规范,可持续的道路,将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本文以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题,结合相关旅游产业的理论,以苏州市为例,对苏州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所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关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的策略,为苏州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做好铺垫。 关键词: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状况;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tourism as a new type of tourism industry is in developing rapidly. It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competitive nature, and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levels. But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ourism, how to make it to more standardized, sustainable way,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irection and spee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opic,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levant theory of tourism industry. To S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he Suzhou rural tourism existing problems in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uts forward relevant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Suzhou rural tourism blackboard. Keywords: Suzhou rural tourism;Development status;Question;Countermeasures

什么是智慧旅游

标题:什么是智慧旅游 正文: 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它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智慧旅游,就是利用移动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相关信息,并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简单地说,就是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游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智慧旅游是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的,以感知互动等高效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新模式,核心是以游客为本的高效旅游信息化服务。 智慧旅游领军企业——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华侨城集团一直以旅游业务为主导,经过二十八年的蓬勃发展,已成为中国文化企业30强之一、亚洲文化旅游第一品牌、世界第七大旅游集团。自1989年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开业以来,华侨城集团陆续建设了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以及深圳、北京、成都、上海、武汉、天津等六地的欢乐谷等十四个旅游综合项目,年接待入园游客3000万人次,截至2012年底累计接待游客2.2亿人次。 作为华侨城集团文化科技产业板块的数字娱乐平台及主力企业之一,华侨城文旅科技公司是华侨城“以文化为核心、旅游为主导、中国领先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型开发与运营商”战略定位下的具体实践者,是中国一流的智慧旅游系统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华侨城文旅科技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深圳市文化创意百强企业,通过了TUV管理认证,取得了国家特种设备A类大型游乐设施制造安装许可证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目前公司拥有六十余项专利、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获得两项发明专利。 作为智慧旅游领域的领军企业,华侨城文旅科技公司以智慧旅游系统的创意、设计、开发、研制及综合服务为核心业务,是中国一流的智慧旅游系统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是中国旅游企业中IT技术力量最强和在IT企业中最专注旅游的企业,构建起智慧、文化、旅游、科技整合发展的桥梁,逐渐走出了一条“以优秀文化为核心,智慧体验为手段,旅游产业为平台,现代科技为表现”的产业发展道路。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1、国内乡村旅游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乡村旅游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兴起,90年代中后期得到较快的发展。1995年以后,双休日的实行,广大城市居民有了闲暇时间,,走到乡村,寻找回归大自然的乐趣,乡村旅游在全国持续升温。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经济。1998年,国旅游局将旅游活动的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全国兴起了乡村旅游热。1999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有力的推动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200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中国乡村游”,号召到乡村去体验“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推出了“中国城乡和谐游”,宣传魅力乡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而且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在我国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乡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关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也逐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检索引擎,检索1992-2009年中文期刊数据库当中关键词包含“乡村旅游”的文献,相关文章共有3415篇。从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开始,研究乡村旅游的文献急剧增多,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我国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内涵与概念研究、乡村旅游的开发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影响等。 早期,许多学者主要关注乡村旅游的概念和乡村旅游的意义、影响进行了探讨。邵琪伟(2007)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26]。大多数学者们更倾向于从功能、产品表现形式等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界定。张文(2006)人将乡村旅游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总结为:增加收入与就业机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方面[27]。大多数学者也赞

云南乡村旅游现状分析与总结

(1)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乡村旅游需求的日益升温,云南省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全省已有昆明、楚雄、红河、临沧、大理、丽江、迪庆等l6州市1万多家农户开展了“农家乐”,绝大部分农户年收入超过万元,部分农户高达5至10万元。农家乐已成为云南新兴的旅游产品,得到了 国内外游客特别是省内城市居民的喜爱,乡村旅游已成为全省的旅游热点。 (2)乡村旅游产品特色鲜明。从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分析,全省形成五种典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一是田野生态景观乡村,如罗平油菜花、元阳哈尼梯田、东川红土地、思茅茶山茶园等;二是人类学民族村寨,如泸枯湖摩梭人落水村、翁丁佤族原始村落、罗古箐普米大寨、基诺族山寨、千年白族诺邓村等;三是城郊休闲乡村,如官渡区福保文化村、西山区团结乡、红塔区大营街等;四是特色工艺乡村,如鹤庆新华银器村、孟定芒团造纸村等;五是历史文化名村,如 (3)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多种模式。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分析,全省已形成四种较为典型的发展 模式:一是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如景区周边的石林五棵树彝族村、丽江纳西族黄山乡等;二是区位驱动型发展模式,如城市周边村庄、交通沿线村寨、口岸附近村寨等;三是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如银器加工新华村、传统造纸芒团村等;四是企业再造型发展模式,如腾冲和顺乡、丽江束河镇、版纳橄榄坝等。 (4)乡村旅游兼融多种市场需求。云南省乡村旅游的最大特色就在于适合多种市场的需求,既 有满足于当地城市居民休闲的城郊农家乐式乡村旅游,又有满足于省外游客的田野生态景观乡村旅游,还有满足海外游客的人类学民族村寨,以及满足特殊兴趣爱好的特色工艺乡村旅游。这是六月乡村旅游区别国内其他省市(区)的一大亮点。 (5)乡村旅游形式不断丰富。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云南省已经形成多种形式的乡村旅 游,以近郊农家乐、农业生态园、乡村度假村、特色工艺村、人类学民族村、田野生态景观乡村点为代表,全省主要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已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综合发展体系,从过去单一的观光游览和餐饮娱乐产品形式,向融观光度假、民俗文化、购物娱乐、绿色生态、文化科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格局发展。 (6)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结合。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 和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乡村旅游规划、投入资金建设、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等,引导乡镇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西山区团结乡、玉龙县黄山乡、瑞丽市大等喊村、官渡区福保文化村等乡村旅游典型。 (7)形成社区参与利益共享机制。云南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已经建立起政 府、企业、村组和个人共同参与的规章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本地居民通过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多方参与开发和利益共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潜力 1、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1)乡村旅游产品还处在初级水平。目前云南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

乡村旅游模式研究及现状分析

乡村旅游模式研究及现状分析 背景 乡村旅游的出现,是中国居民旅游消费进入个性化的标志。从以前的知名景点旅游,名胜古迹旅游到城镇旅游、乡村旅游的火爆,反映出中国人旅游消费进入个性化、品质化的时代。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大力提升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升级发展,是形势所在,是时代所趋。 自从中国实行了5+2的工作休息制度后,城镇居民的短期短途旅游消费发展非常迅速,这就直接导致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以下一些数据能够说明现在乡村旅游的规模和前景: 我国城镇居民周末休闲节假期出游,70%以上选择周边乡村旅游点; 2014年,全国有“农家乐”超190万家,乡村旅游特色村10万个,接待游客12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1/3 预计2020年全国形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 可以说,在未来的中国居民境内游市场上最有发展空间的细分市场就是乡村游,这个市场的开发现在也只是开始,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 模式分析 乡村旅游的模式是建立在整合乡村自然资源、富余劳动力、基础设施开发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或企业的组织协调,经过专业开发设计和建设,形成的以乡村特色

为核心的旅游业态。 中国的乡村旅游从最初的瓜果采摘、远足垂钓等简单的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固定模式的几种特色模式:现代农业型、乡村休闲度假型、乡村生活体验型。这几种模式在国内比较普及,也比较受城镇旅游者的欢迎。 乡村游的本质是以农村土地和合理流转和整合为基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服务为载体,以政府化或者公司化运营的核心推动力的农村生产模式的创新。 从乡村农户和政府管理部门的角度,看乡村旅游的资源整合模式: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项新亮点,它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是适应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十分强烈,现代的乡村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 乡村旅游的发展初期是属于自发型,主要是城市居民在双休日到附近的农村旅行,以一日游为主,旅游方式简单,主要为全家或者和好友一起出游,自主性强。乡村旅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现在进入了自觉阶段。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一)国际乡村旅游发展形式 1.休闲、观光、度假旅游。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欢到乡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风景优美、远离喧嚣城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许多旅游者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吃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农场里劳动。例如在美国西部的许多农场,都有为那些来自大城市的旅游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设施,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和农场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采集水果、农产品。在劳动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感性认识。 2.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参与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来到乡村主要是体验和欣赏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没。来到乡村的旅游者是要以发现的眼光去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比如乡村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流传着的乡村戏曲、武术、杂耍等。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讲,到乡村去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是获取高层次生活的需要。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方式。国际上开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最好的是匈牙利。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即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范式。 3.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式的乡村旅游现在正成为许多地方和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又一个模式。以旅游带动农业,以旅游促进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结合起来,使农业和旅游业的相互促进,既能够增加旅游业收入又带动农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据预测,欧洲每年旅游总收入中农业旅游收入占5%~10%。仅法国乡村旅游每年可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法国全

智慧旅游乡村建设指南

智慧旅游乡村建设指南13

目录 前言 (1) 一、范围 (1) 二、术语和定义 (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 2.1 智慧旅游乡村 (1) 2.2 旅游乡村产品预订 (1) 2.3物联网(IOT) (2) 三、建设内容及主要要求 3.1基础条件 5 3.2网络展示平台 (4) 3.3旅游数据实时上报 (5) 3.4乡村旅游接待户建设 (5) 3.5无线网络 (6) 3.6 智慧应用 (6) 附录 .............................................. 14

前言 本指南由旅游发展委员会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指南起草单位:旅游信息中心、乡村旅游协会。 一、范围 本指南指导智慧旅游乡村建设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的旅游乡村或具有一定规模的乡村旅游企业。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 智慧旅游乡村 乡村旅游较为成熟,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展示乡村旅游形象、提供乡村旅游服务、强化乡村旅游管理、开展旅游产品在线预定或销售的乡村或乡村旅游点。 2.2 旅游乡村产品预订 1

通过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旅游乡村的餐饮、住宿、采摘、农特产品和其他旅游项目的在线展现、网上销售、支付、电子认证及统一管理。 3.3物联网(IOT) 建设内容及主要要求指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三、建设内容及主要要求 3.1基础部分 3.1.1有符合区域内的智慧旅游乡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 3.1.2注重环境保护,在排污、饮用水、绿化率等方面达到或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1.3公路通达,道路交通标志设置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有安全应急预案和安全警示标志,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安全捡查, 能为游客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3.1.4公共卫生设施布局合理。 3.1.5餐饮住宿及乡村旅游项目能基本满足游客需求, 有满2

乡村旅游分类模式及发展趋势

乡村旅游分类模式及发展趋势 最近乡村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理论界出现了一系列研究乡村旅游的论文;旅游实践界出台了不少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及产品的规划方案和广告型介绍材料。我国在乡村旅游方面能形成这种快速发展的火热局面,其原因主要是与国家的提倡、旅行社的推广、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以及各开发商的积极响应分不开的。刘德谦教授2006年1月20日在《中国旅游报》发表的《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一文中对乡村旅游概念及分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许多观点笔者都非常赞成,特别是从游客需求方面,将乡村旅游分成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两大部分。本文拟从其划分的传统与现代两大类乡村旅游作进一步细分和发展趋势的探讨。 一、传统乡村旅游 以其体现出的特点作依据,可细分为以下8类: 1.乡村民俗型。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和风物。乡村民俗又分岁时、节日、婚姻、生育、寿诞、民间医药、丧葬、交际、礼仪、服饰、饮食、居住、器用、交通、生产、职业、民间工艺、宗教、社会、娱乐、信仰、祭祀、巫卜、禁忌等近20类。拥有这些民俗资源的乡村,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民俗旅游。 2.乡村传统农业类。乡村旅游的限定范围主要是在农村,因此这种旅游与农业生产、农业发展过程等密不可分。但农业类旅游有传统与现代农业两大类,故作为传统乡村旅游模式之一,其类型则特指旧式的农业生产观光活动,如旧式的农业生产过程、农耕文化、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 3.古村古镇类。这一类指以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古乡村环境氛围为观赏、观光、观看、观览、观展、观研载体的旅游活动。 4.乡村风水或风土类。旧时许多乡村是以特有的地理环境和风水结构发展起来的,有的是依据风水理论经过精心设计选址和建设的,有的是依据真山真水环境自发形成的,如利用不同的地形、水道形成多种排水、给水、避寒、避风、采光、交通等合理的村落空间布局形式。这对发展乡村环境旅游、科学旅游、体验旅游、文化考察和研究活动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乡村土特产类。品尝、购买乡村土特产是城市或外地游客进入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土特产包括乡村生产、生活用品、乡村风味食品、乡村手工艺品、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世界比较普遍的乡村旅游已经有50余年历史。中国的乡村旅游也已经有20余年历史,经历了从对资源的简单利用到综合利用再到深入挖掘的三个阶段;乡村旅游项目也实现了产业升级、休闲方式升级、景观升级、全时升级等的不断提升。 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不少县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占当地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比例已达到和超过50%。据《光明日报》2012年7月26日报道,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家乐数量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2万家,年接待游客超过6亿人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5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2010年国务院一号文件专门强调“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2011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摆上突出位置抓实抓好。 一、中国现阶段乡村旅游主要发展模式 从经营内容来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以下七种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和田园观光游等。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和民族文化游等。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等。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等。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

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和运营大数据平台整体解决方案(完整版)

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和运营大数据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29) 1.1智慧旅游的内涵 (29) 1.2智慧旅游的“智慧” (30) 1.2.1旅游服务的智慧 (31) 1.2.2旅游管理的智慧 (32) 1.2.3旅游营销的智慧 (33) 1.2.4智慧保护的智慧 (33) 1.3全域智慧旅游发展机遇 (34) 1.3.1对政府而言 (34) 1.3.2对企业而言 (35) 1.3.3对旅游目的地而言 (35) 1.3.4对游客而言 (35) 1.4智慧旅游发展趋势 (35) 1.4.1智慧旅游发展趋势一、全面物联 (35) 1.4.2智慧旅游发展趋势二、强大云计算 (36) 1.4.3智慧旅游发展趋势三、实时移动通信 (36) 1.4.4智慧旅游发展趋势四、实用人工智能 (36) 1.5指导思想 (36) 1.6建设原则 (37)

1.6.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 (37) 1.6.2坚持统筹协调与上下联动相结合 (37) 1.6.3坚持问题导向与循序渐进相结合 (37) 1.7建设思路 (38) 1.7.1总体部署,分步实施 (38) 1.7.2统一标准,保障共享 (38) 1.7.3整合资源,集约发展 (38) 1.7.4突出重点,先急后缓 (39) 1.7.5实用可靠,适度先进 (39) 1.7.6创新机制,市场运作 (39) 第二章现状与问题分析 (40) 2.1现状梳理 (40) 2.2问题分析 (46) 2.3需求理解 (51) 2.3.1主体需求分析 (51) 2.3.2技术需求分析 (59) 2.3.3业务需求分析 (67) 2.3.4维护与扩展需求 (71) 2.3.5知识产权需求 (73) 2.3.6保密义务需求 (74) 2.3.7售后服务要求 (74)

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6187964.html, 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吴晖 来源:《进出口经理人》2017年第05期 摘要:本人针对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并选取了 浙江省遂昌县坑口村作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近些年,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得以快速发展。乡村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形式,它既利用了生物资源,又发掘了景点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设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坑口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坑口村基本情况 三仁畲族乡坑口村是遂昌县民族村之一,位于遂昌县城西部,地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白马山西麓,距县城10公里。全村共332户,总人口1072人,其中少数民族(畲族)256人,占总人口的23%。村域面积12.5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6346亩,耕地面积1016亩。 (二)坑口村旅游资源 1、生态资源。坑口村位于遂昌白马山脚,风景秀美,百丈坑中的“百丈瀑”是遂昌县最高瀑布之一;“三尖岩”则有“三峯剑影落樽前”之喻,而白马山国家森林公园则是我县开发最早的旅游景区之一,山中森林覆盖率达到96%,绝对最高气温29.5℃,绝对最低气温零下17.3℃,年平均温度11.6℃。 2、农村文化资源。坑口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村中的“坑口寺精进院”文天祥曾在此留下诗词,“叶氏宗祠”、“邓氏宗祠”、“周氏宗祠”等古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杭州灵隐寺文献都有记载。明朝万历年汤显祖曾在坑口为民除虎的美谈流传至今。同时,依托着浓厚的畲族风俗文化,村中还建立了畲族文体休闲公园,开展畲族风情展演,介绍畲族特有的嫁娶文化、畲族对歌。 3、田园风光资源。坑口村有原生态水田1185亩,无任何工业污染,初春一片油菜花花海,夏季是绿油油的禾苗,秋季是金黄色的稻穗,冬天又是一片碧绿的麦苗,一年四季演变,万物生生不息,可提供都市旅客认识农业,了解农村植物生长过程,体验农耕生活。 4、竹产业资源。村建有3000亩竹林体验基地。是全国最高笋竹产量示范区,年度亩产超万元。园区建有竹林喷灌、视频监控溯源体系、竹林游步道等设施。

浅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浅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世界比较普遍的乡村旅游已经有50余年历史。中国的乡村旅游也已经有20余年历史,经历了从对资源的简单利用到综合利用再到深入挖掘的三个阶段;乡村旅游项目也实现了产业升级、休闲方式升级、景观升级、全时升级等的不断提升。 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不少县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占当地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比例已达到和超过50%。据《光明日报》2012年7月26日报道,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家乐数量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2万家,年接待游客超过6亿人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5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2010年国务院一号文件专门强调“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2011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摆上突出位置抓实抓好。 一、中国现阶段乡村旅游主要发展模式 从经营内容来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以下七种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

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和田园观光游等。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和民族文化游等。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等。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等。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6)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

市级全域智慧旅游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市级智慧旅游建设 实施方案 2018年

目录 一、指导思想 (1) 二、建设原则 (1) 三、建设目标 (2) 四、总体架构 (3) (一)智慧旅游的顶层设计。 (3) (二)智慧旅游的总体架构。 (4) 五、主要内容 (6) (一)主导型项目。 (6) 1. 智慧旅游云计算数据中心。 (6) 2. 旅游指挥调度中心。 (7) 3. 旅游信息查询和服务平台。 (7) 4. 旅游数字互动营销平台。 (8) 5.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 (8) 6. 旅游信息门户网站。 (9) 7. 旅游智慧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系统。 (9) 8. 旅游行业监督管理系统。 (10) 9. 移动终端旅游应用平台。 (10) 10. 智慧旅游体验中心。 (10) (二)引导型项目。 (11) 1.智慧景区(度假区)。 (11) (1)电子票务子系统。 (11) (2)景区(度假区)信息发布子系统。 (12) (3)客流趋势与预警子系统。 (13) (4)基于位置与身份识别的服务子系统。 (13) (5)深度旅游引导子系统。 (13) (6)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13) 2. 智慧旅行社。 (14) (1)旅行社信息门户。 (14)

(2)合同管理系统。 (15) (3)导游管理系统。 (15) (4)车载监控系统。 (15) 3. 智慧饭店(酒店)。 (15) (1)数码客房服务系统。 (16) (2)饭店(酒店)运营管理系统。 (16) 4. 智慧游轮。 (16) (1)游轮客房服务系统。 (16) (2)运营管理系统。 (17) 5. 智慧温泉。 (17) (1)温泉运营管理系统。 (17) (2)电子票务(匙牌)系统。 (18) 6. 智慧乡村旅游。 (18) 7. 智慧旅游服务商。 (18) (三)示范型项目。 (19) 1.示范智慧景区(度假区)。 (19) 2. 示范智慧饭店(酒店)。 (19) 3. 示范智慧旅行社。 (20) 4.示范智慧游轮。 (20) 5.示范智慧温泉。 (20) 6. 示范智慧乡村旅游。 (20) 7. 示范智慧旅游服务商。 (21) 六、实施步骤 (21) (一)主导型项目实施步骤。 (21) (二)引导型项目实施步骤。 (22) (三)示范型项目实施步骤。 (23) 七、保障措施 (23) (一)加强组织领导。 (23) (二)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24)

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一、背景介绍 2013年11月份,旅游局发布了《关于印发2014中国旅游主题年宣传主题及宣传口号的通知》,将2014年旅游宣传的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该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同时要求全国各旅游部门围绕“智慧旅游”来展开一系列的旅游推广宣传和旅游营销活动。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现阶段出现的一种旅游新形态,是旅游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典,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智慧旅游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将是旅游者,它将使旅游者享受到更多的智慧旅游服务,比如通过手机、IPAD等工具,到网上查询观光信息、网上订票,还可以订制私人旅游线路,合理安排个人日程,最大化地利用旅游时间等服务。 日前,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在主持召开了“智慧旅游发展座谈会”,并对智慧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王志发说,智慧旅游是把旅游业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更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与旅游的结合是一场产业革命,必将推动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旅游业的服务行业属性决定了智慧旅游也必须把“游客为本”作为建设基础和发展目标;旅游信息平台的建设要做到“开放多元”,用“政府+市场”的模式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在会议中,王志发对各地在发展智慧旅游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明年是旅游局确定的“智慧旅游年”,各地要围绕这一主题,大力加强智慧旅游建设;等地在此方面工作积极、成果显著,应该把成功经验分享到全国围,力争起到示引领作用。 在省旅游应急指挥中心,与会代表详细了解了旅游应急智慧平台的建设情况和各项功能。座谈会上,、、、等地旅游局的代表作经验交流。 同时,旅游局在省都江堰市召开全国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现场会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级检查员培训班。并且在会议上公布了北京颐和园等22家景区为“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指出,智慧旅游、智慧景区建设是旅游产业、旅游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需要,各地要充分认识建设智慧景区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特点和景区信息化建设现状,积极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试点工作,开展卓有成效的智慧景区建设。同时,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更要防止一哄而上的现象,避免劳而无功、功而无效、效而无益结果的出现。 二、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容 其实,针对智慧景区的建设目前旅游部门只是对此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讯网络 1、公用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