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实践三部曲之三管理的本质(卢翼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的本质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进了一家大型实业公司,本来是技术研发,结果去了企管部,直接原因是因为在该公司山区基地的一篇实习总结,背后应该是这篇总结反映出来的我身上的一些特质,适合做企业管理的特质。
这份工作给我的职业生涯开启了一扇通往企业管理的门,让我能在里面的世界中求索和驰骋,这是我所心仪的,我庆幸自己找到了符合自身兴趣和特长的职业。这份工作还提供了我在这条职业路上的一个好平台,让我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虽然这个基础还不够稳固,但没关系,后来所从事的管理咨询工作就是继续打牢这个基础的过程。
对于企业管理,其实还是觉得懵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与以前相比,我对于管理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是截然相反,这源于在实践中对管理一点一点的感悟。以前的认知过于片面,坐在井里就断定天有多大。经过实践和体会才知道,虽然管理要致力于简单化,但管理本身真的没那么简单。
以前觉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管理问题呢?决策层把握好方向,努力制定好的策略,管理层再转化为有效的措施,基层好好实施和执行,努力让效果最大化,不就行了吗?为什么一个企业有那么多朝令夕改?大量内耗?各自为政?
一堵又一堵的部门墙?
可以想得简单,但管理实际上并没那么简单,没有一劳永逸,一次解决根源问题的管理方法。这是由企业这种组织的性质决定的。在一边学习和体悟国学的过程中,我又反复阅读德鲁克的经典,发现德鲁克大师与中国先哲的思想在许多方面如出一辙,这其中尤其是儒家。因为两者都从人出发,充分强调人的作用。而人也正是造成管理没那么简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些所谓的管理问题是企业之所以存在的一部分,存在即合理。比如说,人体的肠胃,并不全是有益菌,而是有益菌与致病菌共同组成的生态平衡。这个平衡如果被打破,人体就会生病。如果完全只有某一类菌,那恐怕人体是不能存活的。
企业是一种类似于有机体的组织,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说到企业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器官。
既然是有机体,那么完全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有那也许已经不是企业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存,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关键在于平衡。某一方过于偏颇,都可能给企业致病。
记得曾经在一次面试时被问了一个问题,我回答的很差,也正因为这个问题让我的面试止步了。首先不论这个问题对当时所面试岗位的意义,对于一个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职业
人来说,这个问题是必须去思索的。这个问题是“你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被许多管理大师阐述过,这也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其实我也看过一些论述,但想想自己当时答不出来,确也是没有自己的感悟,就算能说得精彩那也是泛泛之谈,或者是从经典中东拉西扯,没有自己的东西。
如果现在还问我这个问题,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出自己的观点。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平衡。
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非静态的。平衡的建立与打破,再到新的平衡的建立,就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管理的意义就在于建立具有生命属性的、适合企业的动态平衡系统,为企业注入这种动力,促进企业不断向战略目标的实现迈进,为企业提供正能量。
这有点类似于哲学中的矛盾论,矛盾的建立与打破,事务的发展规律是螺旋式上升和前进的。既然是规律,本来就是相通的,企业是一种有机组织,也必然是符合这种规律的。
企业从成立那天起,就充满了矛盾。企业要扩张,但要考虑资源是否充足,扩张太快但资源跟不上,会把企业拖死。企业扩大需要不断吸收各种人才,但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晋升机制,如果只进不出,铁饭碗固然能保证人力资源的供应,但长久会造成效率低下,缺乏活力,滋生官僚,破坏企业文化。企业需要高度忠诚的员工,以企业为家,能
充分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往往在利益分配时,员工处于弱势,会让员工觉得企业并没有把员工当成家庭的一份子。惩罚能让员工畏惧,但惩罚太过会让员工手脚束缚,丧失创新力,甚至反感和反抗。奖励能激发员工动力,但这种激励一旦演变成理所当然,则不但会失去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对企业造成损害,比如年终奖的设臵本来是为了奖励绩效突出的员工,结果却成了员工离开公司要拿走的最后一笔大额收入,年后离职潮就是如此。正是因为没有建立和维持好矛盾之间的平衡系统,才导致了各种企业管理的悖论。
这样的矛盾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比比皆是,而企业管理的核心作用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管理活动,促使这些矛盾处于比较适宜状态。所谓适宜状态,是在当前阶段下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状态,能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强大的动力和良好的环境,可以促使人员效率提高,质量提升,企业文化更加和谐。然后,企业管理还需要不断去识别各种平衡的动态变化,当某种平衡出现波动甚至是被破坏时,也许就要及时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的平衡。这种活动或许激烈,或许细微,但更多的可能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因此,管理不能够太激进,管理也不能一蹴而就,管理也很难让人看到直接的、明显的成效。德鲁克说过,真正卓越的企业,往往是波澜不惊,枯燥和乏味的。我想这样的企业必然是管理上轨道的企业,就像一个健康的人体系统。
那些总是热火朝天、锣鼓喧天的企业,必然是管理很糟糕的,就像一个成天需要刺激、热闹非凡的生命体,热闹的背后也许就是悲凉的结局。管理就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在寂寞中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也是作为管理者所应该有的追求。
识别平衡,建立平衡,打破不适宜的平衡,建立更合理的平衡,构成企业的生态平衡系统。通过企业管理工作把这些活动变成常态机制,使企业具备建立、修复甚至是重建自身生态平衡的能力,能够有效开展新陈代谢,并且促使各种平衡朝向良性发展,这就是企业管理机制,各类机制的集合就构成了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管理成效的体现也必须最终反映在经营绩效,否则再完美的管理也是成本,或者是多余的成本。因此,管理活动的一切出发点就是,是否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的平衡管理同样要以此为出发点,否则所建立的平衡也许是违背企业的发展意愿的,长久就会对企业造成损害,甚至会威胁企业的生存。
如果说企业的经营是乾道,那么管理就是一种坤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什么是企业的德?企业又如何厚德?企业所要载的“物”究竟是什么?这将是下一篇文章所要谈的内容。
(实践型管理咨询顾问卢翼淞nmz326@201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