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惠及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是继土地承包以来的一大惠民工程,是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前提下,转移林地使用权,实现两权分离,让经营者依法享有管理权、使用权、收益权,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经营体制基础上的改革。
一、我国林权改革历史
在中央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前,我国的林权改革,主要经历了:土地改革时期、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林权改革深化阶段五个时期。但是,由于各个时期的改革方法不合理,从而存在集体山林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缺位等体制性障碍,致使森林资源越来越少,村民之间、村寨之间为争夺森林资源产生的矛盾纠纷成为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生产要素向林业产业聚集,严重的制约了林业的快速发展。
二、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林业产业受计划经济束缚比较严重,没有成熟的市场主体,改革的目的是采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把集体林地均山到户或以承包、招标、拍卖、租赁、转让等方式到户或其他经营主体,把林权分散到户或社会各个方面,利用经济杠杆进入市场,激发各经营主体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三、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从当前林业发展现状看,林改是促进林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出
路,作为农村重要生产资料的集体林地,大部分以干部林、大户林、四荒林变相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产权不清,经营机制不灵活,严重的束缚着林业经营者,使林业产业没有产生与资源优势相匹配的经济效益。
2.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林改是促进林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所以,在我国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历史的必然。
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主体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明晰产权和落实经营主体,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责权利相统一的经营体制,充分调动林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建立“产权归属清晰、责权利划分明确、经营主体到位、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2.配套改革
配套改革是林改的重要内容,也是林改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保证。一是建立林业四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防护体系、流转体系;二是进行税费改革:适当降低育林基金和抚育基金;三是完善扶持政策,多渠道增加林业投入;四是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建立以林农为主的多元化市场经营主体;五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六是减少中间环节,依法保护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七是打破地
区封锁,取消不合理收费,减轻经营者的负担。
五、如何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严格按照“五到位”、“四不定”、“三维护”、“二自愿”、“一坚持”的工作思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五到位”:村组干部到场到位、林主到场到位、接界林农到场到位、勘界人员到场到位、记录人员到场到位;“四不定”:林主不到位不界定、接界林农不到位不界定、四至不清不界定、权属不清不界定,“三维护”:维护历史、维护证据、维护现状;“二自愿”:林权所有者自愿、经营者自愿;“一坚持”:坚持生态优先。
六、林改政策和原则
1.林改政策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宗旨是明晰产权,在稳定“自留山、责任山”不变、维护“谁栽谁有”的前提下,把资源变成可变资产和流动资产,实现资源经济化和社会化,从而增加林农收益。
2.林改原则
一是分类经营的原则:根据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利用方向的不同,划分公益林或商品林。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尊重历史,尊重民意,杜绝山林归大户和产生无林户两个极端。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因时、因地寻找好的方法或模式,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七、林改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严格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先行试点,全面推开”的思路进行。
2.加强督促、检查、指导,保证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3.搞好回头看,了解林农对林改的看法及对今后林业发展的观点,同时调处好矛盾纠纷。
4.开展林权担保贷款,增强林农对林改工作的理解和提高造林积极性。
八、林权证的作用
1.是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林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
2.具有继承、抵押贷款、流转、入股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3.是调处林权林地纠纷的有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