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
Logo
目
录
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背景
2 节约土地和集约土地的内涵与原则 3 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情
源自文库
4 当前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 对策和建议
1研究背景
1.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越来越大,呈现严重浪费土地一味增加城市建设面 积的现象。
5.2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建议
1.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2.严格规范用地审批把关
3.加大项目用地和临时用地的清理
4.提高公众参与率
5.建立长期管控机制
国内情况(2005年 →2020年):全国 3.36 → 3.94%
上海29 → 36% 天津29 → 34%;北京19 → 23%;香港22%; 江苏17 → 19%:广东9 → 11%:浙江9 → 11%
国际情况(2005年):建设用地面积占 6 → 15%
荷兰 15%;德国13%;
我国东部建设开发强度(建设用地)普遍过大
开 发 强 度 对 比
4 当前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 土地供应紧张,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
——耕地数量日趋减少、质量逐年下降。全国可供复垦的土地后备资源 十分有限,难以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土地需求。 ——村庄占用土地比例过大。土地利用粗放,利用率不高。工业集中 区发展用地需求迫切。
2.大批建设用地批而未用,闲置土地大量存在。 3.我国为了保护农业耕地 18 亿亩红线、促进集约
节约用地,出台多个法律法规
1 研究背景——法律法规
1、《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4〕28号 ; 2、《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31号 ; 3、《关于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通知》(2007,36号) ; 4、《 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08-01-08); 5、《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 (国土资发〔2012〕47号); 6、《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 意见》(2013-09-07); 7、《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国 土资发〔2014〕119号)2014-09-26
基础设施用地超前
我国高速公路
英国A级公路
基础设施用地超前
浪费土地的基础设施
5 对策与建议
5.1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对策 主 要 对策
加 强 规 划 引 导
强 调 布 局 优 化
发 挥 市 场 配 置 作 用
新 指 标 新 体 制
挖 掘 城 市 用 地 潜 力
树 立 节 约 意 识
5 对策与建议
4.2
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明显不足,政绩左右用地行为
——未批先用、以租代征,现象广泛存在,以罚代法、补办手续是解决 违法问题的常用手段 ——在以 GDP 为干部考核重要指标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倾向扩张发展, 左右低价供应土地,造成盲目圈地
4 当前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3 城镇住宅空置率高 ,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
2 节约土地和集约土地的内涵与原则
2.1 节约土地与集约土地对比表
概念
注重点
关系
节约土地
相对于“浪费土地”而言的, 是指 都强调更有效的利用土 用地在数量上的省减、限制, 尽可 能用最少的土地来满足人们生产、生 土地使用效率 地,集约土地肯定是节 活的需要。 约土地,集约土地是节 是相对于“粗放用地”而言的,是 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适度提高投入 (包括资金、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等 生产要素)强度以增加土地产出量 的土地利用方式
3 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情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突出特点就是各类建设用地量大,土地资源供需矛盾 日益尖锐,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任务极其艰 巨。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在土地利用上必须实行节 约和集约用地原则。 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低效用地占到40%以 上,农村空闲住宅达到了10%~15%。处于低效利用 状态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国城 市建成区的11%。
约土地的一种方法,但 是节约土地还有更多的 方式可以选择
土地使用方式
集约土地
2 节约土地和集约土地的内涵与原则
2.2 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4R原则
1.“减量化”(Reduce)
就是要节流,要控制新的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
2.“再利用”(Reuse)
就是要挖潜,要充分发挥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 3.“再循环” (Recycle) 就是要加强土地整理,把集约化水平提高以后,多余的建设 用地整理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实现资源再生。 4.“再思考”(Rethink) 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强化促进土地节约集约 利用的途径、方式、手段,追捕形成自觉的节约集约利用意 识。
国土开发利用规律
“胡焕庸线”东南侧(户 籍)人口密度为294人/平 方公里,总的趋于“过 密”;西北侧人口密度15 人/平方公里,在表面上 近乎“过疏”,但由于绿 洲过饱和、天然草原超载 过牧以及持续性生态衰退, 实际上已接近土地承载能 力。
东部过密,西部承载力低
建设用地比例过高危及发展空间
过高的建设用地比例,使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 尖锐,直接危及到可持续发展能力。
英国6%;韩国8.2%(计划 11%);
我国东部各省的国土开发程度已经超过或接近15%,高于荷兰、德国、韩国、 英国等国家; 深圳、广州、苏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以及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 地区的国土开发程度已经超过或接近25%,高于英格兰地区,日本三大都市圈、 德国斯图加特地区等地区。
全国土地利用态势
一些城市过度追求宽马路、大广场、广绿化,浪费土地资源。 城市的外延式扩张过快地耗费了珍贵的土地资源。一些城市建设项 目容积率偏低,没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造成土地浪费。
4.4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认识不到位,评价体系不统一
由于深受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传统教育的影响,干部群众对 节约集约用地认识尚未完全到位,没有树立节约集约利用每一寸土地的 观念。 评价指标过于繁多,即使是同一区域的评价缺乏可比性和可操作 性。不同的主题关注的指标也不同。
Logo
目
录
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背景
2 节约土地和集约土地的内涵与原则 3 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情
源自文库
4 当前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 对策和建议
1研究背景
1.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越来越大,呈现严重浪费土地一味增加城市建设面 积的现象。
5.2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建议
1.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2.严格规范用地审批把关
3.加大项目用地和临时用地的清理
4.提高公众参与率
5.建立长期管控机制
国内情况(2005年 →2020年):全国 3.36 → 3.94%
上海29 → 36% 天津29 → 34%;北京19 → 23%;香港22%; 江苏17 → 19%:广东9 → 11%:浙江9 → 11%
国际情况(2005年):建设用地面积占 6 → 15%
荷兰 15%;德国13%;
我国东部建设开发强度(建设用地)普遍过大
开 发 强 度 对 比
4 当前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 土地供应紧张,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
——耕地数量日趋减少、质量逐年下降。全国可供复垦的土地后备资源 十分有限,难以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土地需求。 ——村庄占用土地比例过大。土地利用粗放,利用率不高。工业集中 区发展用地需求迫切。
2.大批建设用地批而未用,闲置土地大量存在。 3.我国为了保护农业耕地 18 亿亩红线、促进集约
节约用地,出台多个法律法规
1 研究背景——法律法规
1、《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4〕28号 ; 2、《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31号 ; 3、《关于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通知》(2007,36号) ; 4、《 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08-01-08); 5、《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 (国土资发〔2012〕47号); 6、《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 意见》(2013-09-07); 7、《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国 土资发〔2014〕119号)2014-09-26
基础设施用地超前
我国高速公路
英国A级公路
基础设施用地超前
浪费土地的基础设施
5 对策与建议
5.1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对策 主 要 对策
加 强 规 划 引 导
强 调 布 局 优 化
发 挥 市 场 配 置 作 用
新 指 标 新 体 制
挖 掘 城 市 用 地 潜 力
树 立 节 约 意 识
5 对策与建议
4.2
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明显不足,政绩左右用地行为
——未批先用、以租代征,现象广泛存在,以罚代法、补办手续是解决 违法问题的常用手段 ——在以 GDP 为干部考核重要指标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倾向扩张发展, 左右低价供应土地,造成盲目圈地
4 当前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3 城镇住宅空置率高 ,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
2 节约土地和集约土地的内涵与原则
2.1 节约土地与集约土地对比表
概念
注重点
关系
节约土地
相对于“浪费土地”而言的, 是指 都强调更有效的利用土 用地在数量上的省减、限制, 尽可 能用最少的土地来满足人们生产、生 土地使用效率 地,集约土地肯定是节 活的需要。 约土地,集约土地是节 是相对于“粗放用地”而言的,是 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适度提高投入 (包括资金、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等 生产要素)强度以增加土地产出量 的土地利用方式
3 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情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突出特点就是各类建设用地量大,土地资源供需矛盾 日益尖锐,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任务极其艰 巨。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在土地利用上必须实行节 约和集约用地原则。 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低效用地占到40%以 上,农村空闲住宅达到了10%~15%。处于低效利用 状态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国城 市建成区的11%。
约土地的一种方法,但 是节约土地还有更多的 方式可以选择
土地使用方式
集约土地
2 节约土地和集约土地的内涵与原则
2.2 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4R原则
1.“减量化”(Reduce)
就是要节流,要控制新的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
2.“再利用”(Reuse)
就是要挖潜,要充分发挥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 3.“再循环” (Recycle) 就是要加强土地整理,把集约化水平提高以后,多余的建设 用地整理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实现资源再生。 4.“再思考”(Rethink) 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强化促进土地节约集约 利用的途径、方式、手段,追捕形成自觉的节约集约利用意 识。
国土开发利用规律
“胡焕庸线”东南侧(户 籍)人口密度为294人/平 方公里,总的趋于“过 密”;西北侧人口密度15 人/平方公里,在表面上 近乎“过疏”,但由于绿 洲过饱和、天然草原超载 过牧以及持续性生态衰退, 实际上已接近土地承载能 力。
东部过密,西部承载力低
建设用地比例过高危及发展空间
过高的建设用地比例,使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 尖锐,直接危及到可持续发展能力。
英国6%;韩国8.2%(计划 11%);
我国东部各省的国土开发程度已经超过或接近15%,高于荷兰、德国、韩国、 英国等国家; 深圳、广州、苏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以及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 地区的国土开发程度已经超过或接近25%,高于英格兰地区,日本三大都市圈、 德国斯图加特地区等地区。
全国土地利用态势
一些城市过度追求宽马路、大广场、广绿化,浪费土地资源。 城市的外延式扩张过快地耗费了珍贵的土地资源。一些城市建设项 目容积率偏低,没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造成土地浪费。
4.4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认识不到位,评价体系不统一
由于深受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传统教育的影响,干部群众对 节约集约用地认识尚未完全到位,没有树立节约集约利用每一寸土地的 观念。 评价指标过于繁多,即使是同一区域的评价缺乏可比性和可操作 性。不同的主题关注的指标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