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供地政策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可持续发展
企业 l 4家 ,单位 面 积土 地产 出率 由过去 的 l 0万元提 高 到 在城 区范 围内 ,我 市积 极探 索城 市地 下空 间的 综合 开发利
占 用耕 地的 原 则 ,利 用太 行 山前 冲积 扇形 成 的荒滩 地 ,规 “ 内 涵 为主 ”是 指 在 原有 基 础 上拆 旧建新 ,将 人 的居 住 范 划建 设 了 7 . 8 7 平方 公里 的洪 洲 产业 园 , 既 实现 产业 集聚 , 围控 制在 2 0 0 2年 的规 划 范围 内, 保证 了城镇 化不 “ 化” 出界 , 又体 现节 约集 约 ,实现保 护资 源和 保 障发 展 的双赢 。在 城 充 分利 用 现有 空 间发展 城 市 。“ 外延 为 辅 ”是 指在 县 城 周 西 产 业 园区 ,对 闲 置和低 效利 用土 地 的企 业采 取 “ 腾笼 换 边废弃地上发展工业 ,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通过 “ 内涵
的年 度计 划指标 仅约 6 0 0 0 亩, 分 解到 我市的 用地指标 每 年 集 约用 地作 为 招商 引资 的重要 内容 ,把 注册 资本 、投 资强
不足 5 0 0亩 ,而 我市 实际 用 地 每 年超 过 2 0 0 0亩 。2 0 1 0年 度 和亩均产 出等 作为供地 条件 , 规定 总投资 3 0 0 0万元以下 、
现 在的 1 5 0万元 ,提高 了土地 节约集 约利用 水平 。
用 ,与市 防空 办等 部 门合作 ,科学 编 制城 市地 下空 间开 发
产业 集 聚不 是项 目集 聚 ,我 市在 做好 规划 的 同时 ,严 利 用专 项规划 。 自 2 0 0 8 年 以来 , 我 市共规 划实施 2 0近年 来 ,随着 经 济的 持续 增长 ,各 地重 大建 设项 目用 驻 企业 2 9 7家 ,限额企 业 6 5家 。 地 供求 矛 盾异 常突 出 ,给 国上部 门带 来 了 既要保 资源 又要 我市 实行 论证 核地 、分 期供 地 、提 高用 地门 槛等 方法 保 发展 的双 重 压 力。以 我 市为 例 ,省政 府每 年下 达新 乡市 促 进土 地节 约集 约利 用 。一是 提高 用地 门槛 。 明确把 节约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解析
第六部分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政策纵览
8、《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 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 2009年3月,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 家统计局联合出台《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
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该文件就单位GDP和固定
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对各省(区、市) 政府进行评价考核。考核采用量化方法,设置集约用地水 平区域位次指标和集约用地水平年度变化指标。
第六部分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政策纵览
《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 各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衔接,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的安排,年度用地安排也必须控制在土地利用年度 计划之内。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的, 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
第四部分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相关理论 边界报酬理论:
在技术条件不改变的前提之下,一个可变的生产因素 同其他投入量不变的固定的生产因素相配合进行生产时, 随着这个可变的生产因素的投入量的增加,生产活动的报 酬最终会从逐渐增加转变为逐渐减少。
土地报酬递减率 的三个阶段图
第四部分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相关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第六部分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政策纵览
10、2010年6月24日启动的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 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
第七部分 专题解读一:广东省“三旧”改造 “三旧”改造的概念——低效用地二次开发
“三旧”改造是在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土地集约化发 展要求下,针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的 改造。低效用地二次开发 “旧城镇”的改造,主要是指对区、镇(街道)国有土 地的旧民居、旧商铺、旧厂房等的改造,以及对重点改造 城区需要“退二进三”的旧厂房、旧仓库,以及旧居民用 地的改造。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02•【字号】武政规〔2021〕10号•【施行日期】2021.08.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意见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积极推进我市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20〕2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决策部署,按照“总量锁定、增量递减、流量增效、存量优化、质量提高”五量管控目标要求,加快实施全市自然资源总量管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大力促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提升自然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自然资源利用质量,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政策机制、管理能力、主要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相适应。
到2025年,全市新增加建设用地量与“十三五”时期相比下降20%,单位GDP地耗较2019年下降30%(规模降至200亩/亿元以下),开发区综合容积率达到1.35以上。
二、强化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
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在规划目标范围内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
推动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
坚持先规划再利用,涉及国土空间利用的各级各类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得违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与节约集约用地
土地利用规划与节约集约用地摘要:现阶段,我国已进行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轮规划都具有很强的计划性、传统性,但其中的生态用地理念并不充分,规划重点放在了土地数量的配给、调整上,而对土地质量、土地利用效率的关注度并不高。
在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需要顺应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建立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实现土地经营方式与利用方式的转变,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不断地提高。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当前我国耕地面积为18.3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5亩,所占比例低于世界人均水平(40%),加之我国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各地的建设与发展都涉及到用地,并且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加,无可避免的使一些数量的耕地被占用。
但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经济持续发展,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并不允许耕地过多的占用。
因此,在有效的土地资源情况下,为缓解这种土地之间的矛盾,保障发展用地,节约集约用地是唯一的途径,实现原有土地粗放、浪费向节约集约的转变。
尽管“十二五”期间我国对耕地红线意识有了明确的规定,对土地节约集约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但就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面临的严峻用地形势,笔者认为土地利用规划中如何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必须加大力度将节约集约用地贯穿到“十三五”土地利用规划中,并且节约集约型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也迫在眉睫。
一、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节约集约用地指的是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合理增加土地投入、降低土地资源消耗以及对土地利用和布局的优化,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
概括起来,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节约用地,就是各种建设用地中需要尽可能的对土地节省利用,采取所有可行措施少占或者不占耕地;第二,集约用地,对建设用地投入产出强度必须提高,实现土地集约化程度的全面提升;第三,对土地投放数量、节奏进行合理地安排,对建设用地的结构、布局进行改善,实现土地配置与利用的高效率。
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97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探讨 桂胜明 安徽省宿松县许岭国土资源所摘 要: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根据国家关于集约高效用地的规定要求,国家已颁布的建设用地标准规定等,进一步推动各地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和评价标准的研究。
国土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结合地域实际,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制定产业政策,为国土部门规划、计划和用地指标审批土地奠定基础。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土地;节约利用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根本的出路在于各行各业节约利用土地中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地矛盾很尖锐,表现在建设用地发展和耕地保护所面临的固有的以及经济建设发展与提高粮食生产安全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上。
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各行各业都来节约利用土地。
节约土地不是依靠增加土地的增量来提高本部门的产值,而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增加非土地的综合利用,进行资源替代。
现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虽然建设用地很紧张,但是目前有待充分利用的闲置土地也很多。
然而要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益,集约利用土地,其根本的出路是要搞土地市场,发展土地市场。
也就是要造就一个以市场机制来调控土地利用的局面,来克服多年来低成本的土地供给制度所造成的弊端。
现在的土地供给并不是按照能够反映土地稀缺的市场价格来供给的。
十分明显在低成本的土地供给情况下,一个土地利用者,一个地方政府势必要用它认为最划算的方式,在不增加对土地进行各项投入的情况下,充分榨取土地能够为它带来的最大效益。
这就是粗放利用廉价土地。
从经济学来看,每个经济人的决策都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所作出的理性的决策。
要做到开放土地市场,第一条是改革征地制度,在征地时要按市场价格给农民进行补偿;第二条要改革现在行政定价协议制度(现在行政定价一般定得都很低),就是说协议出让也应该有一个市场定价;第三条是开放农村集体用地市场同时还要允许开放在城镇建设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的建设用地市场;第四条是要改革缩小划拨用地规模,虽然划拨用地是针对基础设施用地的,但是现在基础设施外资和民营资本都进入了,因此这些基础设施实际上是经营型的。
浅谈当前节约集约用地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节约集约用地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土地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土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故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措施十分必要,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及最终目标。
基于此,本文就当下的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展开了探析,总结和分析了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作为参考。
关键词:节约集约用地;面临问题;对策引言由于土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了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关键措施,而也是缓解我国土地资源供需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
为了将该措施更好地推行和落实,实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目标,有必要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继而才能进行有效地改善和解决。
一、当下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一)城市土地利用不合理在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化建设占据着关键位置,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土地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相关开发商和部门缺乏耕地保护意识。
具体不合理问题体现在:其一城市土地闲置或撂荒。
在社会及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基础建设的数量与规模亦在日益扩张,随之部分地区出现了非理性“圈地”的现象,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
但是很多开发商在征地之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开工,继而也就出现了大量耕地被搁置的情况;还有些开发商获取征地的目的并非建设生产,而是等待市场价格上涨,进行炒作从中获取利益。
其二存在诸多违法用地现象。
在土地开发之中,有些开发商肆意占地或是违法用地,旨在于能够延伸发展而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这样不仅会远远高出自身经济建设范围和开发能力,还会导致大量耕地资源被占用或浪费。
其三城市土地利用率偏低。
现阶段,很多地区存在大量的“城中村”、“城中厂”现象,导致土地资源未能尽其用,大大降低了土地资源利用率,自身价值不能充分展现。
(二)房地产用地结构干扰到资源公平配置的公平性现阶段,房地产市场竞争激励、形势严峻,造就了用地结构的矛盾,而严重制约到了土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公平性。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近几年虽然在土地资源开发、耕地保护、国土整治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人地矛盾依然突出。
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房地产用地的结构性矛盾、工业用地的铺张浪费以及“经营城市”理念理解的偏差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观念的推进。
现今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从多方面、多层次.系统地解决或缓解这个矛盾才能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可持续发展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our country in development of land natural resources, farmland protection, land punish respect to do a lot of work, bu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is still outstanding.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situation, the real estate land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industrial land and the extravagance and waste “ management city” concept understanding deviation in different extent hindered the intensive use of land conservation concept propulsion. Now we must take the practical and feasible method of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land, from many sided, multi level. To solve or alleviate this contradiction can ensure the sustain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Key words: land saving and intensive u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需要新增大量建设土地,而人多地少的国情却不允许过多占用耕地,因此,必须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来保障发展。
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摘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长远战略任务,也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我们应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全面落实土地整治措施,念好“土地经”,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探索土地利用新路子,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本文阐述了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义,分析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中存在的问题,谈了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
关键词: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措施土地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因此对于土地资源必须进行节约集约利用,然而这不仅仅是政府的事,同时也是各行各业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事,其不但需要政府的支持,而且需要各行各业的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识,切实做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一、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亟须提高,资源环境特别是土地资源约束日益加大,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能够更好地保护耕地。
通过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倡和树立科学发展、节约集约的观念,可以强化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进而出台严格建设用地规划实施和计划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定严禁闲置土地和破坏耕地的保障措施,更好地实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和问责制,更好地保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2、能够更好地提高效益。
通过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可以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乡用地的合理性,同时,可以减少交通、绿化等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而减少土地成本,为城乡居民提共更加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提高城乡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能够更好地加强管理。
通过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可以让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在掌握城乡土地利用的布局和利用情况的基础上,使土地利用的效益最大化;在充分掌握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土地合理利用的对策措施。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更加严格耕地保护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更加严格耕地保护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9.22•【字号】马政〔2022〕48号•【施行日期】2022.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更加严格耕地保护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关于更加严格耕地保护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2022年9月22日关于更加严格耕地保护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统筹好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更加严格耕地保护1.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
地为粮基,牢固树立保耕地就是保粮食、保安全的强烈意识,坚决落实党政同责,扛稳扛牢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各县区党委政府、开发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护工作负全面责任。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区域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把耕地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各县区、开发园区)2.探索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新路径。
对依法批准可以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项目,在县域范围内补划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探索建立市域范围内的异地有偿补划政策。
健全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激励机制。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3.规范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
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政策要求。
完善补充耕地全过程监管机制,强化从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备案、后期管护全链条闭环管理,强化项目选址论证,严格合规性审查;加大补充耕地项目资金投入和质量管控,确保补充耕地来源明、数量准、质量高、信息实、管护严。
国土资源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法律解读
国土资源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法律解读国土资源部第61号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于2014年5月22日发布,自2014年9月1日起实施,在房价涨跌之争处于胶着状态,各地限购政策存废犹抱瑟琶的敏感时期,这一部门规章的出台,释放出中央对土地管理怎样的信号,对当前及未来的房价走势及开发重点是否会发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对土地政策颇为观注的一名专职律师,依笔者之浅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以下称《规定》)至少释放出以下七大政策信号:一、限定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副中心”具发展潜力《规定》第九条“国土资源部门应当通过规划、计划用地标准、市场引导等手段,有效控制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第十一条“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禁止建设的边界,实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这两条不约而同地表示,特大城市不再具体没有边界无限扩展的操作性,危及到城市建设边界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审批将会变得困难,新增建设用地的供给将被严格控制。
特大城市的建设用地需求不得不向两个方面寻求出口。
一是存量地的集约利用,开发商、用地单位寻找建成区内可被重新规划建设、集约利用的土地进行重新利用将成为首选,一线城市的房将越来越稀缺和昂贵;二是向特大城市周边“卫星”城市寻求土地资源,日前被炒作的“副中心”之说可见不是空穴来风,离北上广深较近,同时具备一定潜力基础的中型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承载为一线城市配套或关联的产业功能,大开发商进入这些城市的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并购现有本地房地产企业或者项目,本土地产将会迎来更大的机遇。
二、中小城市及县城供地增加,“城镇化”步骤加快增加中小城市和县城建设用地供给,是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分流中心城市用地压力的措施,实施该项政策的结果是,中小城市和县城供地的难度和成本相对减小,可以吸引更多大城市无法消化的投资,吸引本土外出农民打工族回乡定居。
在中小城市和县城地价本来相对较低、开发用地供给相对富余的情况下,土地措施必须与产业转移等其他城镇化政策配套才能显现效果。
新常态下的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思考
新常态下的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思考摘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土地高效合理利用有重要指导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加,节约集约用地刻不容缓。
本文对节约集约用地进行了简介,阐述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最后提出了新常态下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
关键词:新常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引言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土地管理机制能够提高我国的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并能引领未来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经济增长,是在相对粗放的经济增长机制和提高GDP整体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的。
节约集约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使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也使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要注重节约土地,加强集约经营,创造城乡发展的有利条件。
1.节约集约用地简介一般而言,节约集约用地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节约用地,二是集约用地,三是土地资源整合。
具体来说,节约用地的目标就是,建设项目在土地使用管理上,要尽可能地节约土地,尽可能少占用耕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以免影响到农业的发展;集约用地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每一块建设用地的生产与管理效率,注重建设用地内部挖潜,对存量用地增加投入,提高产出效率;土地资源整合的目标是使土地资源在合理、及时分配与使用中得到更好的实现。
只有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才能使土地经营的真正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推动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
2.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2.1.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节约集约用地,就是要充分挖掘土地的潜能,使有价值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进而改善我国的经济状况,改善人们的生活。
新常态下,要实现对土地的节约集约使用,就需要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证经济发展的质量,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在开发土地资源时,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长期来看,既能造福于自己,又能造福于子孙。
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摘要:土地资源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源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在利用和规划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土地资源矛盾加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土地问题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合理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和综合规划工作,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发展的用地要求,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杜绝滥用情况。
由此可见,土地资源管理和综合规划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新时期,相关人员应正视土地管理和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和规划的作用,不断优化其效果。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实困境;对策分析引言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目前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仍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性重大问题,农村土地占有率严重不足会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分析现有土地情况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面临众多土地资源问题。
要想提升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就应改变现有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可提升土地管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快经济发展。
现如今,在中国经济发展逐渐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激化,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可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的土地管理工作,针对土地管理期间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应采用适当的方式给予改善,进而充分提升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
1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关键技术1.1从规划入手,力求规划的科学性土地规划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想满足土地规划要求就需要完善土地结构,只有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才能更科学地利用土地。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以及不同时间序列相互构成的一种互动网络系统,在该互动网络系统构成期间,相关人员需要制定逐级管控制度,并不断完善管控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完善的规划体系。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2019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令第5号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2019年修正)正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2014年5月22日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公布根据2019年7月16日自然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自然资源部关于第一批废止和修改的部门规章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指通过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手段,达到节约土地、减量用地、提升用地强度、促进低效废弃地再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各项行为与活动。
第三条土地管理和利用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各项建设少占地、不占或者少占耕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坚持合理使用的原则,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三)坚持市场配置的原则,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四)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探索土地管理新机制,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环境保护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和政策措施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框架、相关规划和考核评价体系。
第五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活动,组织制定节地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规范,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鼓励采用节约集约用地新技术和新模式,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摘要:因此,必须把节约土地放在重要位置,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来保障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建设与土地再生资源的潜力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建设与土地市场的内在关系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河口区正出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需要新增大量建设用地,而人多地少的国情却不允许过多的占用耕地。
因此,必须把节约土地放在重要位置,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来保障发展。
1、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耕地保护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直接动力。
城市建设和保护耕地既有矛盾又互相支持,城市发展必然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 耕地又是人口生存的基本保证,是确保城市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建国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基本上属于粗放型的利用模式,其主要表现为: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土地开发管理机制往往是重新区开发,轻旧城存量土地挖潜改造,造成建成区扩展速度越来越快。
尤其是90年代初掀起的“房地产热”和“开发区热”,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闲置和浪费。
城市之间普遍存在着争项目,争投资,重复建设等现象,也是造成土地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
由于城市建设占用的土地60%以上来自于耕地,尤其是交通方便、长期投入积累较多的高质量耕地,因此,对耕地总体生产力水平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和挖掘现有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可以节约用地,有效地减少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对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节省城市建设投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土地投入,提高城市用地布局和人口分布的集聚程度。
而集聚所产生的规模效益,是社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前提。
人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对城市用地的增长加以适当的控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基础设施运行费用,提高大城市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功能。
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实施意见
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推进全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赶超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和省政府《关于切实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8]12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强化节约集约理念,明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总体要求(一)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理念。
我区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耕地保护与用地保障的矛盾日益突出,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人地和谐、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增强节约集约用地理念,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千方百计搞好节地挖潜工作,努力推动土地资源利用方式进一步从粗放型向节约集约型转变。
(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总体要求。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要牢固树立保护保障的理念、节约集约的理念和维权维稳的理念,着力形成规划引导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依法管理机制,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科学高效的土地利用新路子。
二、加强土地规划计划管理,确保耕地总量平衡(三)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导作用。
认真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耕地占补平衡措施落实到位。
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用地规模、空间布局、开发时序上相互衔接。
通过编制和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和布局结构,引导工业向工业(功能)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对符合规划调整条件、对我区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节约集约型用地项目,优先局部调整规划。
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管理,加大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做好用地出让的前期工作。
建设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年度用地计划指标,没有纳入年度计划指标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逐步健全年度计划指标安排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相挂钩的政策,年度计划指标向工业园区和各镇工业功能区倾斜;对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型纺织、现代家电和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拟上市企业募集资金投向项目优先安排用地。
做好新形势下土地供给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做好新形势下土地供给工作的思考和建议做好新形势下土地供给工作的思考和建议土地是民生之本,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
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用地与发展的关系,增强依法用地观念,转变用地方式,把解决发展用地切实放到开发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上来,形成科学发展与依法用地的和谐局面。
一、做好开发增量文章,积极利用和争取国家土地政策。
1、抓好三项基础工作:一要积极做好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前期准备工作。
加快推进二轮土地详查,依法做好有关指标数据的修订和补充,重点做好非农建设用地规划及规模的调整,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要严格土地利用计划管理。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制定农用地转用、开发整理、土地收储出让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特别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好土地指标使用,确保大项目用地需要。
三要抓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
对每个用地项目都要实地踏勘,搞清权属,核对地类、面积及规划图上的位置,并拟定耕地补偿措施,出具预审报告,提高土地依法管理水平。
2、积极争取四项政策:在加强土地复垦整理,大力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资源,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要重点研究和争取四项政策,努力增加建设用地指标,满足发展建设需要。
一要加大土地置换力度。
认真执行《安徽省建设用地置换暂行办法》,切实做好各类建设用地之间、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宅基地与农用地等置换工作,争取各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二要充分运用《安徽省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折抵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暂行规定》及《实施细则》,组织、发动各镇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开展零星未用地、废弃地、空心村、村庄整治等土地整理和复垦,努力增加耕地,更多地争取折抵建设项目农用地转用指标。
三要积极开展国家“双挂钩”(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项目挂钩)试点,努力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国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双挂钩”项目编制指导和申报工作,争取一批项目进入“双挂钩”试点。
最新-关于如何应对土地现行政策盘活土地资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考 精品
关于如何应对土地现行政策盘活土地资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考我县是人多地少的海岛县,全县耕地万亩,去年人均耕地仅为亩,土地资源非常稀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关于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资源要素制约问题日益凸现,有限的用地空间已难以支撑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庞大需求。
本文从我县实际出发,在分析当前用地紧张形势的基础上,就如何应对土地现行政策,盘活土地资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谈几点对策和思考意见。
一、当前用地紧张形势分析(一)土地政策趋严,用地管理空前紧张自去年全国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来,国家加强对土地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在去年底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号),要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强化节约利用土地,进一步完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总体上看,国家对耕地保护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土地规划的作用更加强调,对土地利用计划更加强化,对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更加重视,对失地农民的利益更加关注。
同时,国家从严从紧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对农用地转用实行指令性管理,指标全部预留在国家和省里,不再分配到市、县,并且主要用于国家级和国家各部委批准立项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省级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因而造成我县众多用地项目被卡,难以付诸实施。
(二)供需矛盾突出,要素瓶颈制约严重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地需求量特别是工业用地需求量逐年猛增,对用地指标的消耗量也是相当惊人。
—年规划期间市下达的亩建设占用耕地指标,才到今年就已基本用完。
目前,我县极其有限的土地资源,空前紧张的用地指标,再难满足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瓶颈制约越发严重。
特别是今年,全县工业和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约亩,其中农用地需多亩,而市里下达我县土地整理折抵指标仅亩,指标缺口非常大。
而且今后几年内,用地需求仍呈迅猛上升势头,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因此,采取有效对策拓展用地空间已是迫在眉睫。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建议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建议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概念,接着分析了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强化;土地资源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措施建议引言:社会和经济在不断发展,有限的资源已经发展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最近几年,我国耕地量在日趋减少,建设用地量在不断增加,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要想实现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迫在眉睫。
1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概念土地节约集约的概念问题国内外尚无统一定论,目前较为统一的说法是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狭义方面上来说,土地节约集约指的是在保证土地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通过规范实现资源的合理保护,同时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政策支持等方式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广义方面上来说,在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科学规划等方式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将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消耗控制在较低水平,在使用尽可能少的土地资源基础上,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作为土地节约集约中的一部分,土地在节约集约研究中,虽然“节约”和“集约”经常一同出现,但这两个概念却截然不同,土地节约彰显的是一种土地利用理念,关注于土地“量”上的增减。
土地集约主要从改变经营管理方式的角度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土地集约的成果就是土地节约,然而土地节约并不等于土地集约,土地节约很难直接表现出土地利用的水平,不集约不代表土地资源一定就是浪费。
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转化,土地集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进而达到土地节约的效果。
二者有着统一的目标,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使土地资源尽量少投入的同时得到高产出的回报。
2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建议分析2.1健全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在土地管理过程中,为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视土地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完善,着力改善土地管理工作现状,加强对土地资源开发的监督和管理。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制度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制度
1. 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供应管理、土地出让管理、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等,通过明确土地使用权限、规定合理的土地使用方式和条件,确保土地的有效利用。
2. 土地使用制度: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制度,鼓励土地的多元化利用,促进土地流转和土地集约利用。
3. 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土地环境保护和恢复,通过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环境监测监管制度,对违规的土地利用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提高土地利用的环境质量。
4.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通过建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合理划定不同土地用途区域,严格控制非法建设和乱占乱用土地,保护农田和生态用地,加强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转化管理。
5. 建设用地节约制度:制定和实施建设用地节约制度,推动合理用地和集约用地,鼓励绿色建筑、高效用地技术和设施,减少土地的浪费。
6. 用地效益评价制度:建立用地效益评价制度,定期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评估和考核,通过激励和惩罚措施,推动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功能提升。
7. 土地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土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明确土地保护的目标和原则,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的监管。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供地政策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概念及作用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来自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在地租理论中对农业用地的研究,其内涵是指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取高额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随后,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被引入城市土地研究中,形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它是指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合理规划增量土地、衔接存量土地等途径,不断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动态过程。
节约是相对于浪费而言<针对无偿);集约是相对于粗放而言<针对有偿)。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特征是:用地结构合理、生产技术先进、生活空间舒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土地产出高效化,即不断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获得土地产出的最大化。
二是土地布局和土地结构合理化,即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之间高效协作,使城市健康高效发展。
三是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化,即城市土地利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体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
二、土地政策解读自2004年以来,国家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
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1月3日,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其内容包括:一是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重新审查和调整各类相关规划,以达到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严格土地使用标准。
国家将出台新修订的人均用地、用地结构等城市规划控制标准,合理确定各项建设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的,土地使用标准不符合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严禁规划建设脱离实际需要的宽马路、大广场和绿化带。
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做出评估。
今后各项建设要优先开发利用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土地闲置满两年、应当依法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也应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政府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充分利用。
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
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
积极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
积极复垦利用废弃地,对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以及经核准报废的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使用的原划拨土地,应依法及时收回,重新安排使用;除可以继续划拨使用的以外,经依法批准由原土地使用者自行开发的,按市场价补缴土地价款。
要提高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率,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加快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估及更新工作。
对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对新增工业用地,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厂房建筑面积高于容积率控制指标的部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三是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今后除军事、社会保障性住房和特殊用地等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外,对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要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对其中的经营性用地先行实行有偿使用。
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工业用地和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包括配套的办公、科研、培训等用地),以及同一宗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都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公开出让。
四是强化农村土地管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禁止“以租代征”将农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五是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落实了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
国家每年选择若干个省级行政区,进行全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监测。
重点监测各地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减少和违法用地等情况,监测结果要向社会公开。
制定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
实行上一级人民政府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分级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作为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依据。
增强各级政府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感,转变用地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科学规划用地,着力内涵挖潜,将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落实在政府决策中,落实到各项建设中,以节约集约用地的实际行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土地利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情况、新的变化。
1、建设用地计划更加趋紧。
一是计划管理的思路和观念发生了转变。
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已经作为所有实际发生用地的控制指标,而不只是作为控制用地审批的依据,点供项目实行先用后补,从而实现对所有用地的计划控制,以扭转只管住审批“闸门”,而审批以外的超计划用地大量存在的局面。
二是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体系逐步完善。
土地利用计划的职能从单一服务于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的保护,逐步转向同时服务于综合的宏观调控,为此,在现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基础上,补充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除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等)转用外,将非农建设占用未利用地,也统一纳入计划管理,管住未利用地,使得用途管制更加完整,从而达到实现对各地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增强土地计划的整体调控作用。
三是计划执行的监管和考核得到进一步强化。
一方面,要求加强土地统计监测,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土地规划和土地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管,及时、准确掌握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另一方面,将各地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的依据。
对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计划指标。
省里明确,每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每年原则上只能调整一次,而且必须有充足的、符合法律要求的理由。
因此,以建设项目调整规划的难度加大,建设项目的审批更加体现出按规划用地、按计划批地。
新政策实施后,用地计划长期趋紧已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常态。
2、建设用地成本越来越高。
政策调整后,地方政府获取的土地出让纯收益在地价中的比重将有所下降。
工业用地基本达到现行基准地价的水平。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调增,也增加了已取得土地使用权人的保有成本。
3、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要求更高。
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全面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对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要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对其中的经营性用地先行实行有偿使用。
4、住宅用地供应中优先满足保障性住房用地。
合理安排住宅用地,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供应。
供应住宅用地要将最低容积率限制、单位土地面积的住房建设套数和住宅建设套型等规划条件写入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确保不低于70%的住宅用地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90平方M以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建设,防止大套型商品房多占土地。
5、鼓励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在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下,依法盘活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按规划稳妥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农民住宅建设要符合乡镇规划和村庄规划,住宅建设用地要先行安排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
严格执行农村一户一宅政策,对村民自愿腾退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购买空闲住宅的,政府可给予奖励或补助。
三、保障经济建设对建设用地需求的对策和措施:1、严格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点供项目计划。
一是科学配置指标,实行计划用地。
严格土地的计划供应,优先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农民宅基地和省级开发区、重点工业集中区的的项目用地,保障重点项目的土地供给。
严格按照用地定额供应土地,将有限的土地指标发挥最大用处。
保重点,促发展。
二是积极申报点供项目,争取国家和省控指标。
按照省厅用地计划的使用办法,对于投资1亿美元或8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可以申请使用省厅指标。
2、盘活存量土地,加大土地集约利用的力度。
一是严格土地供应,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目前,我县已批未供存量土地约有1300亩,在用地计划不断趋紧的情况下,用好这些土地更显得十分重要。
而我县土地利用工作中的一个很大的薄弱环节就是土地利用率不高。
因此,必须下决心加快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今后,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必须达到120万元/亩以上,省级开发区必须达到150万元/亩以上,只有千方百计提高投资强度,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才能使有限的土地安排尽可能多的项目,才能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
在项目用地供应上,严格按照用地定额标准控制用地规模。
二是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增加有效供给。
许多企业在取得土地后并没有按照当初的承诺和土地出让合同实施项目建设,造成了已供土地的闲置。
要通过政策杠杆,促使用地单位自行增加投资或主动交还土地。
对长期闲置和利用率不足的土地,必须认真清理,收回利用。
三是增加投资,向空中发展。
按照产业政策和具体项目对部分中小企业及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不单独供地,以标准厂房解决用地。
同时,鼓励已用地企业增资扩股,在现有土地上增加建筑物和在现有建筑物上加层的,向空中拓展发展空间。
四是盘活用而不足及边角存量建设用地,依法整合用地。
对用而不足及边角用地,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整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五是加强考核评价,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
对不符合投资强度要求、土地利用率不高的开发区,将削减或不安排用地计划,同时,责令限期进行整改。
土地利用评估结果也将作为开发区扩区升级的重要依据。
3、积极利用政策,增加可利用建设用地数量。
一是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政策,置换用地。
二是依法实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加用地。
对乡镇的原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倒闭的乡镇企业用地、生产组废弃的办公房等,鼓励以租赁、作价出资等形式流转,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是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全民创业。
对整合旧村庄、建设中心村,农民宅基拆旧建新进中心村的,减收、免收相关规费。
对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划拨供地。
鼓励全民创业,允许农民利用宅基地进行生产经营,允许农民在不破坏土地耕作层、不搞永久性建筑的前提下,利用家前屋后的未利用地和空地修建临时建筑物进行生产经营。
4、实施积极的土地供应政策。
对工业项目用地,不要求按最高年限出让,可根据业主需要和生产经营的实际,合理确定出让年限,降低一次性用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