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和蛋白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精品课件 第1章 第2节 第3课时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核酸

2.核酸的功能 (1)DNA中储藏的信息控制着细胞的所有活动,并且决定着 细胞和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2)RNA是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
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为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如刑事案件中的“指纹”技术和医疗领域中的“亲子鉴定” 技术。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在“指纹”和“亲子鉴定”中发挥作 用的物质是什么?
3.下列样液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后,在热水浴条件下不产生红 黄色沉淀的是( ) A.发芽小麦研磨液40 ℃恒温10 min之后的上清液 B.白萝卜匀浆 C.蔗糖溶液 D.10%的葡萄糖溶液 答案:C
解析:发芽小麦研磨液40 ℃恒温10 min之后的上清液中含有 葡萄糖、麦芽糖等还原糖,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在热水浴条 件下能产生红黄色沉淀。白萝卜匀浆中含有葡萄糖等还原糖, 与本尼迪特试剂热水浴加热后能产生红黄色沉淀。蔗糖溶液 中只含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所以与本尼迪特试剂热水浴 加热条件下不产生红黄色沉淀。
蛋白质的检测中,双缩脲试剂B如果加入过量,结果会怎样? 提示: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进而掩盖实验生成的 紫色。
二、核酸 1.元素组成及基本单位:核酸由 C、H、O、N、P 五种元素组成,其基本单位为 核苷酸 。组成核酸的小分 子物质包括 五碳糖 、 磷酸基团 和 含氮碱基 。其 中,五碳糖有两种,即 脱氧核糖 和 核糖 ;含氮碱基有五 种,即 腺嘌呤(A) 、 鸟嘌呤(G) 、 胞嘧啶(C) 、 胸腺嘧啶(T) 和 尿嘧啶(U) 。 2.种类 核酸包括核糖核酸(即 RNA )和脱氧核糖核酸(即 DNA )。
(2)实验检测试剂的使用 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先加试剂A(0.1 g/mL的NaOH溶液)2 mL, 再加试剂B(0.01 g/mL的CuSO4溶液)5滴,注意加入试剂B时, 要少量,若过量,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现蓝色进而 掩盖实验生成的紫色。
糖类ppt课件

来源
糖类主要来源于植物,如谷物、 蔬菜和水果等。动物也可以通过 摄取植物或食用含有植物的食品 来获取糖类。
分布
糖类广泛分布于生物界中,是植 物、动物和微生物的主要能源物 质。
02
糖类的生物功能
供能物质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能够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葡萄糖是细胞内最主要的单糖,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释放能量,供给细胞代谢和维 持生命活动。
功能性糖类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功能性糖类成为研究的热点。未来,功能性糖类将在食品、饮料、保健品等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糖类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未来,通过基因工程、代谢工程等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提 高糖类的产量和品质。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未来糖类研究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新型糖类来源 的开发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同时糖类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和研究。
新型糖类来源的开发
01 02
新型糖类来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不断发现新的糖类来源,如微生物发酵、植 物提取等。这些新的糖类来源具有可持续、环保的优点,为糖类工业的 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微生物发酵
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将废弃物、农作物等转化为糖类,这种方法 不仅提高了糖类的产量,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04
糖类与健康
糖类与肥胖症
肥胖症
糖类摄入过多会导致能量 过剩,进而引发肥胖症。
健康风险
肥胖症会增加糖尿病、心 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
控制糖类摄入
为了预防肥胖症,应控制 糖类的摄入量,尤其是高 糖饮料和甜点。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3节 糖类 蛋白质 课件 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3节 糖类 蛋白质 课件 鲁科版必修2
2023/5/17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34页。
1.糖类
(1)糖的组成特征
糖类是由_C_、__H_、__O__三种元素组成的,且分子中 H、O 原子 个数比大多为 2∶1,故通常可用通式____C_n_(_H_2_O_来)m 表示糖类, 因此糖类又称为__碳__水__化__合__物_。
同分异构体;葡萄糖是动植物体内的主要能量物质,它是通过
缓慢氧化生成CO2 和水(有氧呼吸)或乙醇、乳酸等物质(无氧呼 吸)的方式来为人体提供能量;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继续水解。
第十九页,共34页。
例 3.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袋中,扎好后
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过足够的时间后,取出袋内的液体,分 别与①碘水;②新制 Cu(OH)2 悬浊液加热;③浓 HNO3(微热) 作用,其现象依次是( B )。
c.用富含淀粉的农作物为原料酿酒,用富含纤维素的植物
秸秆为原料生产酒精。
第十五页,共34页。
2.常见有机物的检验鉴别
(1)检查有机物的溶解性:通常是加水检查,观察其是否能 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
烷、甘油与油脂等。
(2)检查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
C.淀粉和纤维素
D.果糖和葡萄糖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解析: 选项 物质名称 化学式 比较结果 结论 选项 物质名称 化学式
比较结果
A
淀粉
葡萄糖
(C6H10O5)n
C6H12O6
化学式不同不可选C源自淀粉纤维素(C6H10O5)n (C6H10O5)n
化学式中的n值不同
结论 答案:D
2023/5/17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34页。
1.糖类
(1)糖的组成特征
糖类是由_C_、__H_、__O__三种元素组成的,且分子中 H、O 原子 个数比大多为 2∶1,故通常可用通式____C_n_(_H_2_O_来)m 表示糖类, 因此糖类又称为__碳__水__化__合__物_。
同分异构体;葡萄糖是动植物体内的主要能量物质,它是通过
缓慢氧化生成CO2 和水(有氧呼吸)或乙醇、乳酸等物质(无氧呼 吸)的方式来为人体提供能量;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继续水解。
第十九页,共34页。
例 3.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袋中,扎好后
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过足够的时间后,取出袋内的液体,分 别与①碘水;②新制 Cu(OH)2 悬浊液加热;③浓 HNO3(微热) 作用,其现象依次是( B )。
c.用富含淀粉的农作物为原料酿酒,用富含纤维素的植物
秸秆为原料生产酒精。
第十五页,共34页。
2.常见有机物的检验鉴别
(1)检查有机物的溶解性:通常是加水检查,观察其是否能 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
烷、甘油与油脂等。
(2)检查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
C.淀粉和纤维素
D.果糖和葡萄糖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解析: 选项 物质名称 化学式 比较结果 结论 选项 物质名称 化学式
比较结果
A
淀粉
葡萄糖
(C6H10O5)n
C6H12O6
化学式不同不可选C源自淀粉纤维素(C6H10O5)n (C6H10O5)n
化学式中的n值不同
结论 答案:D
基本营养物质PPT课件

1 常见的糖类物质
2 葡萄糖
葡萄糖是构成多种二糖、多糖的基本单元。 物理性质:味甜、无色晶体、能溶于水。 分子式:C6H12O6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 官能团:-OH、-CHO
2 葡萄糖
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功能紊乱,其血液中和尿液中的葡萄糖含 量会超出正常范围。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 答:测定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2
蛋白质
2
蛋白质
三、练习提升
2、某学生进行淀粉的水解实验。他的操作如下:取少量淀粉 配成水溶液;向淀粉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 几分钟,冷却。 问题1:如何判断淀粉是否水解?
问题2:如何判断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3、用10t含淀粉15%的甘薯,可以生产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 (假设葡萄糖的产率为80%)
4、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未成熟苹果的果肉遇碘酒呈现蓝色,成熟苹果汁液能与银氨 溶液发生反应,试解释原因。
(1)如何鉴别蚕丝和人造丝(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感谢
2 葡萄糖——特征反应
实验7-7
操作
现象
与新制氢 ① 新制Cu(OH)2:2ml 10%NaOH+5滴 出现砖红色沉
氧化铜反 5%CuSO4
淀
应
②再加入2ml 10%葡萄糖溶液,加热
银镜反应 ①配置银氨溶液:洁净的试管中加入 出现光亮的银 1ml 2%AgNO3,逐滴滴加2%稀氨水, 镜 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②再加入1ml 10%的葡萄糖溶液,振 荡,水浴静置加热。
3 糖的性质
淀粉的特征反应: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糖的水解(酸催化、酶催化):
新高考浙科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41张)课件浙江专用

3.(2018·浙江11月选考真题)下列关于糖类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活 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呼吸的底物通常是葡萄糖 B.叶绿体基质和细胞液中都含有蔗糖 C.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果糖时需在热水浴中加热 D.淀粉、纤维素和糖元都是由多个葡萄糖结合而成
【解析】选B。葡萄糖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单糖,细胞呼吸的底物通常是葡萄 糖,A正确。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在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蔗糖 等二糖,B错误。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如果糖)时需在热水浴中加热,C正 确。淀粉、纤维素、糖元都是由多个葡萄糖结合而成的,D正确。
2.实验中的“三个注意点”: (1)三个实验中都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颜色变化。 (2)油脂鉴定的过程中,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的目的是洗去浮色, 原因是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易溶于有机溶剂。 (3)物质鉴定实验一般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 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巩固练】
1.(2020·湖州模拟)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活动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苏丹Ⅲ染液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橙黄色
B.生物组织必须制成薄片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
C.实验中滴加 50%的乙醇溶液是为了杀死细胞
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一般需进行徒手切片
【解析】选C。油脂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A项正确;生物组织必须制成 薄片,透光性才好,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B项正确;染色后需用50%的乙醇洗去多 余的染料,C项错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一般需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能够观 察到橙黄色的脂肪颗粒,D项正确。
结论:组织样液中含有可溶性_还__原__糖__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完整90520ppt课件

但这是近几十年才知道的事。欧洲人第一次论 述脚气病是在公元1642年;而孙思邈早在公元 七世纪的时候,由于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经 验,并且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就创造性 地提出了医治夜盲症和脚气病的有效方法。他 说:牛肝明目,肝补肝,明目。他用动物的肝 脏给患夜盲症的人当药服用,而动物的肝脏正 是含有大量维生素A的。对于脚气病,孙思邈说, 用谷皮煮汤和粥吃,可以防止脚气病,而谷皮 也是含有多量维生素B1的东西。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2、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3、人体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蛋白质、糖类、水
B、蛋白质、糖类、维生素
C、蛋白质、糖类、脂肪 D、蛋白质、糖类、脂肪、水
4、一般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的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一、食物里有哪些营养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
二、三大能量物质及食物来源
糖
食糖 谷类 豆类 根茎类
脂肪
肥肉 油类 芝麻 硬果类
蛋白质
肉类 鱼类 蛋类 豆类
.
糖类
1.主要供能物质 与构成人体细胞的成分
2.种类:葡萄糖、麦芽糖、淀粉
3.来源:
.
课后想一想
1.说一说为什么长期以精米, 精面为主食而副食又很单调的人, 唇和口角容易发炎?
精米反复的加工,和抛光将原有的维生素大量流
失,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流逝导致口角炎的发生。
.
2.北极熊冬眠后为什么会出现 肥厚的脂肪变薄的现象?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2、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3、人体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蛋白质、糖类、水
B、蛋白质、糖类、维生素
C、蛋白质、糖类、脂肪 D、蛋白质、糖类、脂肪、水
4、一般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的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一、食物里有哪些营养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
二、三大能量物质及食物来源
糖
食糖 谷类 豆类 根茎类
脂肪
肥肉 油类 芝麻 硬果类
蛋白质
肉类 鱼类 蛋类 豆类
.
糖类
1.主要供能物质 与构成人体细胞的成分
2.种类:葡萄糖、麦芽糖、淀粉
3.来源:
.
课后想一想
1.说一说为什么长期以精米, 精面为主食而副食又很单调的人, 唇和口角容易发炎?
精米反复的加工,和抛光将原有的维生素大量流
失,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流逝导致口角炎的发生。
.
2.北极熊冬眠后为什么会出现 肥厚的脂肪变薄的现象?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PPT课件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 皮肤粗糙
增强抵抗力,维持 正常视力
夜盲症
维持人体新陈代 谢和神经系统的 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 病、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维持人体新陈代 坏血病 谢,增强抵抗力 抵抗力低下
维生素D
动物肝脏 蛋黄等
促进钙、磷吸收 佝偻病、骨
和骨骼发育
质疏松症等
食物的营养物质有何用途?
释放能量 (一部分转化成热能)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PPT课件
食物里有哪些营养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糖类
主要供能物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成分
种类: 葡萄糖、麦芽糖、淀粉
来源:食糖、谷类、
豆类、根茎类
脂肪
备用的能源物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成分
来源:食物油、豆类、
蛋黄、奶油等
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替都离不开蛋白质
重要的无机盐包括
钙、磷是强壮的骨 铁是制造红细胞所 骼与牙齿所必需 必须的无机盐
人如果缺乏维生素A要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脚气病, 但这是近几十年才知道的事。欧洲人第一次论述脚气病是在公元 1642年;而孙思邈早在公元七世纪的时候,由于他善于总结人民 群众的经验,并且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就创造性地提出了 医治夜盲症和脚气病的有效方法。他说:牛肝明目,肝补肝,明 目。他用动物的肝脏给患夜盲症的人当药服用,而动物的肝脏正 是含有大量维生素A的。对于脚气病,孙思邈说,用谷皮煮汤和粥 吃,可以防止脚气病,而谷皮也是含有多量维生素B1的东西。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血红蛋白
9、蛋白质除了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外,还 对人体__生_长__发__育___、组__织__更__替__等起作用,此 外,被分解后,为人体的____生__理__活__动____提 供___能__量______。
高中生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课件

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流程
准备实验器材 制备生物组织样品
进行糖类检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进行脂肪检测 进行蛋白质检测
观察与记录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
01
保持实验器材清洁
02
控制变量
03
遵循试剂使用说明
04
注意安全
实验安全须知
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试剂
在实验过程中,要避免直接接触化学 试剂,如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等, 以防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或伤害。
脂肪在生物组织中的分布与作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检测蛋白质
蛋白质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检测蛋白质的常用方法
总结词
检测蛋白质的常用方法有双缩脲法、酚试剂法、紫外 光谱吸收法等。
详细描述
双缩脲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检测方法,通过在碱性 溶液中加入硫酸铜,观察溶液是否呈现紫色或蓝色来 判断蛋白质的存在。酚试剂法利用酚试剂与蛋白质中 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反应,产生蓝色或紫色产物, 通过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紫外光谱吸收法则是利 用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紫外光下有特征吸收峰的原理, 通过测定吸光度值来计算蛋白质浓度。
高中生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课件
目录
• 检测糖类 • 检测脂肪
• 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 • 实验结果分析
检测糖类
糖类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糖类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供能物质,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详细描述
糖类是由碳、氢和氧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根据含糖基数目的不同,糖类可分为单糖、 双糖和多糖。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等;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连接而成,如蔗糖、麦芽糖等;多 糖由多个单糖分子连接而成,如淀粉、纤维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 糖类 蛋白质
1.了解糖类的组成、物理性质和主要应 用。 2.掌握糖类的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 应用。 4.掌握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5.通过关注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激发对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的学习 和探究的兴趣。
一、糖类 1.组成 碳、氢、氧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 糖类是由___________ 化合物,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C ________ n(H2O)m表示,过 碳水化合物 。 去曾称其为___________ 2.分类 水解 及_________ 水解产物 的不同来分类。 分类依据:能否_____,
名师点拨: 解答本题应抓住以下两点: (1)加碘水变蓝,说明淀粉尚未水解或部分水解。 (2)催化剂H2SO4的存在影响生成砖红色沉淀。
淀粉水解已完全 , 则溶液中不再有 淀粉分子存在,用碘水进行检验,溶液不会出现蓝 色;淀粉尚未水解时,加入新制 Cu(OH)2 悬浊液 煮沸,不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淀粉正在水解之 中 , 则既要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 , 又要用新制 Cu(OH)2 悬浊液检验有无葡萄糖的存在。
酒化酶 C6H12O6 ――→ 2CH3CH2OH+2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 为人C6H10O5)n 表示,均属于天然高 二者均可用通式___________ ______ 分子 化合物。 _____ (2)主要化学性质 葡萄糖。 二者都为多糖,水解反应的最终产物均为______
CO2+H2O 。 ____________ ②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但能刺激肠道蠕动,促 进消化和排泄 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1)糖的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 Cn(H2O)m表示,那么糖分子中存在水分子吗? (2)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同分异构体吗? 提示: (1)不存在。Cn(H2O)m只表示糖类中氢、 氧原子个数比为2∶1,并不代表其中有水分子。 (2)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因二者分子中n值不同,即分 子式不同。
二、蛋白质 1.蛋白质的存在和组成 (1)存在 细胞 的基础物质。 广泛存在于_______ 生物体 内,是组成______ (2)组成 、H、O、N、S等元素组成,是相对分子质量 由C _______________ 天然有机高分子 化合物。 很大的一类_______________
2.蛋白质的性质 (1)水解 氨基酸。 ①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各种______ ②几种重要的氨基酸
(3)用途 ①淀粉为人体提供能量 ____,具体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酶 [(C H O ) ] 食物中的淀粉___________ 6 10 5 n ――→糊精 酶 [(C6H10O5)x](x<n)――→麦芽糖 酶 缓慢氧化 (C6H12O6) ――――→ (C12H22O11) ――→ ___________ 葡萄糖__________
C12H22O11 __________
(C6H10O5)n __________
化 淀粉、纤维素 ____________ 蔗糖、麦芽糖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学 葡萄糖、果糖 式
3.葡萄糖 (1)组成和结构 C6H12O6 化学式:________ CH2OH(CHOH)4CHO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化学性质 ①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3.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蛋白酶 的作用,水解生成 (1)蛋白质在人体内受_______ 氨基酸 这些_______ 氨基酸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重新合 _______, 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能量 。 (2)为人体提供_____ 电离 平衡。 (3)调节人体______
一、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1.步骤
(2)盐析:向蛋白质溶液里加入无机盐,使蛋白质 使其从溶液中析出 。 降低 而_________________ 的溶解度_____ 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重 (3)变性:蛋白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盐等作用下,其性质改变而聚沉。 ______ 黄 色。 (4)颜色反应:部分蛋白质遇浓HNO3呈___ 烧焦羽毛 的气味。 (5)灼烧:灼烧蛋白质有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 3 个实验方案,用以检 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稀硫酸 碘水 甲方案:淀粉液――→ 水解液――→溶液变蓝 △ 结论:淀粉未水解 稀硫酸 乙 方 案 : 淀 粉 液 ――→ 水 解 液 △ 新制CuOH2悬浊液 ――→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煮沸
结论:淀粉未水解
结论:淀粉部分水解 上述三种方案操作是否正确?结论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 还原 性,能被弱氧化剂如 实验结论:葡萄糖具有_____ 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生成砖红色________ 氧化亚铜 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 应用:这一反应可用于尿糖的检测。
②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成乙醇
2.实验现象及结论 情况 ① ② 现象A 溶液呈蓝色 溶液呈蓝色 现象B 未产生砖 红色沉淀 结论 未水解 部分水解
出现砖红 色沉淀
出现砖红 色沉淀
③
溶液不呈蓝色
完全水解
应用指南 (1)淀粉的检验,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 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 NaOH 溶液反 应。 (2)因反应是用硫酸作催化剂 ,而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反应的溶液必须呈碱性 ,所以应先中和再 检验。
2.分类 水解 及水解产物 分类依据:能否_____, ________的不同来分类。
类别 单糖
低聚糖(以双 糖为例)
多糖
特点
不能再水 1 mol双糖 1 mol多糖能水 解成更小 能水解成 解成_________ n mol 单糖 的糖分子 __________ 2 mol单糖
常 见 物 质
C6H12O6 _________
1.了解糖类的组成、物理性质和主要应 用。 2.掌握糖类的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 应用。 4.掌握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5.通过关注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激发对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的学习 和探究的兴趣。
一、糖类 1.组成 碳、氢、氧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 糖类是由___________ 化合物,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C ________ n(H2O)m表示,过 碳水化合物 。 去曾称其为___________ 2.分类 水解 及_________ 水解产物 的不同来分类。 分类依据:能否_____,
名师点拨: 解答本题应抓住以下两点: (1)加碘水变蓝,说明淀粉尚未水解或部分水解。 (2)催化剂H2SO4的存在影响生成砖红色沉淀。
淀粉水解已完全 , 则溶液中不再有 淀粉分子存在,用碘水进行检验,溶液不会出现蓝 色;淀粉尚未水解时,加入新制 Cu(OH)2 悬浊液 煮沸,不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淀粉正在水解之 中 , 则既要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 , 又要用新制 Cu(OH)2 悬浊液检验有无葡萄糖的存在。
酒化酶 C6H12O6 ――→ 2CH3CH2OH+2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 为人C6H10O5)n 表示,均属于天然高 二者均可用通式___________ ______ 分子 化合物。 _____ (2)主要化学性质 葡萄糖。 二者都为多糖,水解反应的最终产物均为______
CO2+H2O 。 ____________ ②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但能刺激肠道蠕动,促 进消化和排泄 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1)糖的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 Cn(H2O)m表示,那么糖分子中存在水分子吗? (2)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同分异构体吗? 提示: (1)不存在。Cn(H2O)m只表示糖类中氢、 氧原子个数比为2∶1,并不代表其中有水分子。 (2)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因二者分子中n值不同,即分 子式不同。
二、蛋白质 1.蛋白质的存在和组成 (1)存在 细胞 的基础物质。 广泛存在于_______ 生物体 内,是组成______ (2)组成 、H、O、N、S等元素组成,是相对分子质量 由C _______________ 天然有机高分子 化合物。 很大的一类_______________
2.蛋白质的性质 (1)水解 氨基酸。 ①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各种______ ②几种重要的氨基酸
(3)用途 ①淀粉为人体提供能量 ____,具体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酶 [(C H O ) ] 食物中的淀粉___________ 6 10 5 n ――→糊精 酶 [(C6H10O5)x](x<n)――→麦芽糖 酶 缓慢氧化 (C6H12O6) ――――→ (C12H22O11) ――→ ___________ 葡萄糖__________
C12H22O11 __________
(C6H10O5)n __________
化 淀粉、纤维素 ____________ 蔗糖、麦芽糖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学 葡萄糖、果糖 式
3.葡萄糖 (1)组成和结构 C6H12O6 化学式:________ CH2OH(CHOH)4CHO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化学性质 ①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3.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蛋白酶 的作用,水解生成 (1)蛋白质在人体内受_______ 氨基酸 这些_______ 氨基酸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重新合 _______, 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能量 。 (2)为人体提供_____ 电离 平衡。 (3)调节人体______
一、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1.步骤
(2)盐析:向蛋白质溶液里加入无机盐,使蛋白质 使其从溶液中析出 。 降低 而_________________ 的溶解度_____ 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重 (3)变性:蛋白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盐等作用下,其性质改变而聚沉。 ______ 黄 色。 (4)颜色反应:部分蛋白质遇浓HNO3呈___ 烧焦羽毛 的气味。 (5)灼烧:灼烧蛋白质有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 3 个实验方案,用以检 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稀硫酸 碘水 甲方案:淀粉液――→ 水解液――→溶液变蓝 △ 结论:淀粉未水解 稀硫酸 乙 方 案 : 淀 粉 液 ――→ 水 解 液 △ 新制CuOH2悬浊液 ――→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煮沸
结论:淀粉未水解
结论:淀粉部分水解 上述三种方案操作是否正确?结论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 还原 性,能被弱氧化剂如 实验结论:葡萄糖具有_____ 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生成砖红色________ 氧化亚铜 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 应用:这一反应可用于尿糖的检测。
②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成乙醇
2.实验现象及结论 情况 ① ② 现象A 溶液呈蓝色 溶液呈蓝色 现象B 未产生砖 红色沉淀 结论 未水解 部分水解
出现砖红 色沉淀
出现砖红 色沉淀
③
溶液不呈蓝色
完全水解
应用指南 (1)淀粉的检验,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 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 NaOH 溶液反 应。 (2)因反应是用硫酸作催化剂 ,而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反应的溶液必须呈碱性 ,所以应先中和再 检验。
2.分类 水解 及水解产物 分类依据:能否_____, ________的不同来分类。
类别 单糖
低聚糖(以双 糖为例)
多糖
特点
不能再水 1 mol双糖 1 mol多糖能水 解成更小 能水解成 解成_________ n mol 单糖 的糖分子 __________ 2 mol单糖
常 见 物 质
C6H12O6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