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战略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大邑县战略规划
一、项目背景
近几年,成都市在城乡统筹上取得了较大成就,2010年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长远目标。

随着成都新战略的实施,大邑县作为第三圈层区县,其生态本底和良好的山水环境优势凸显出来,大邑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将其转化为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一个长远的问题。

因此根据新的发展形势,需要制定新的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

为此,大邑地方政府委托我公司编制了本战略规划。

本次战略规划期限20年,主要目标是与成都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长远
目标相对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区域核心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成都市“天府新区”目前已在规划建设中,天府新区的核心区将南延至新津,拉近了大邑与主城区的联系,大邑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二)发展潜力追一超二。

在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目标中,大邑县属于第三圈层城市,但却具有追“一”超“二”的优势,与第一、二圈层城市相比较,其发展潜力主要表现在拥有更好的资源本底,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但同时也需认识到功能区的发展意味着平原中心区的进一步发展,功能区的概念引入,将减少了生产要素向边缘区流动的可能性。

三、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一)战略定位
基于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对大邑的定位与要求,大邑县发展的战略定位为:国际休闲度假目的地,国际度假服务型山水田园城镇聚落。

即大邑未来将以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和旅游度假业作为主导产业,提供国际水平的服务产品,并由此营造出具旅游度假地特征的服务型城镇聚落。

其形象定位为:世界道源,文博中华。

(二)战略目标
通过持续的规划与行动实现区域内的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同等发展,让大邑成为森林大邑、生态大邑、美丽大邑,成为适宜人们生活与工作的优质区域。

四、战略实施措施
(一)空间布局与功能区划
全区分为三大功能区,东部平原田园低碳产业发展片,主要发展工业、现代化的农业与城镇群;中部丘陵山水田园宜居发展片,主要发展城镇、旅游业以及农业生产发展与地方特色工业。

同时区域内分为3大片区:田园新城、产业园区和度假宜居区;西部山水休闲度假发展片,主要以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为主。

发展模式是点轴模式,点是城镇,轴是安西走廊。

(二)产业发展思路
1.低碳产业体系构建。

低碳产业体系是大邑低碳发展的主线之一,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现代农业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和其他无烟产业,它们整合构成未来大邑全域产业体系的主体,使得大邑实现全域性、全方位的低碳生产模式。

2.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以大邑县现有及规划未来的三次产业各优势行业为基础,构建大邑县自有的循环联动产业发展模式——“文化—工业—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模式。

主要实现四大产业的集群发展:农旅结合型集群、工旅结合型集群、带动型旅游集群、不可联动型工业集群。

3.全域休闲度假引领。

发展全域度假,将整个大邑划分为,三大度假服务中心(花水湾-西岭雪山、新场、县城晋原镇),4大景观道路,10条绿道,6个度假次中心,即青霞、悦来、金星、出江、西岭、六个旅游吸引物营造区,斜源镇,鹤鸣-雾中山,红梅基地的乡村旅游区,韩场的乡村旅游区、苏家,以其特别的,度假村,小型度假中心、野营地的规划。

通过多元化度假吸引物的开发,景观性度假设施的完善,以及全域城乡的景观管理,实现全域的旅游资源合理配置与保护。

(三)城镇发展思路
1.发展山水田园宜居城镇群落。

通过持续的城镇建设,不断创造新的人文景观与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城镇品味与质量,并有利于人群与旅游者的组织,实现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通过工业集镇、农业园区和旅游景区项目的建设,不断的提升区域的就业价值和收入,促进区域内的消费增长,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外来消费者,增强区域综合吸引力。

要围绕宜居、宜业城镇,保护性利用外围环境,建设能够匹配城镇消费和生活的公共空间和吸引物,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同时对山林和田园保护,控制区域内过份城市化,实现“聚城限镇,田园镶嵌”的山水田园城镇环境。

2.发展旅游主题小镇群落。

通过对丘区和山区小镇的全面整体打造,结合区域旅游主题,形成服务区域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主题小镇群落,近期重点建设安仁、新场、花水湾、青霞、鹤鸣作为旅游小镇,中远期重点建设西岭、雾山、出江、斜源、悦来镇。

五、战略规划的经验总结
(一)战略规划与风险规避。

自从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郝希曼提出了发展战略的概念,战略与战略规划成为了区域决策的重要语言模式以及管理工具。

战略规划的制定并不能消除风险,无论是否有规划,风险总是存在的,并不会因为战略的制定而没有风险,只是通过战略规划对未来的可能风险进行了分析,因此”当明天风险真正来临时,你已做好了准备”。

战略规划不能消除风险,但能承担与提高抵御更大风险的能力。

(二)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

战略是分析与判断,是无法量化的,但目标和计划可以量化。

战略本身没有操作性,但战略管理具有操作性。

战略管理是战略制定后需要一系列的落实方案与规划。

战略不涉及未来,不是告诉我们“明天应该做什么”,而是告诉我们“今天必须为不确定的明天做什么”。

本次战略规划的核心思想是基于政府的视角来分析风险与未来,确定政府的行为方向与行为,并由此引导区域的行为,以实现区域的发展目标。

由此也认识到战略不是由企业项目行为所决定,而是区域企业或组织的行为应该为未来的区域发展目标有什么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