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绪论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疗效显著
• 春秋战国时代神医扁鹊针“三阳五会” 治虢太子的尸厥,得“天下尽以扁鹊能
生死人”的评价,说明了针灸治病的灵
验。 • 东汉末年名医华佗针愈曹操头风; • 隋唐甄权刺血巧治唐刺史喉闭; • 南北朝徐文伯下妊胎应针而落……
(三)应用方便
①操作方便;②携带方便;③学习方便 针灸操作并不复杂,比较容易学习和掌 握,且针具携带方便,不论是城市、农村, 办公室、田间,甚至旅途等各种环境,均
⑵
⑶
பைடு நூலகம்
⑷
两晋南北朝:
《肘后备急方》
成书年代与作者:东晋
· 葛洪
主要内容: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
隋唐时期:
《备急千金要方》
成书年代:唐代 作者:孙思邈
隋唐时期:
《备急千金要方》
主要内容:
⑴ 绘制 “明堂三人图”,是针灸史上最早的
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
⑵ 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
代表人物&代表作
针灸的起源
(距今约在1万年-4千年)
•针刺的原始工具 — 砭石 •针法起源的时间 — 新石器时代
•针法起源地点 —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灸法起源的时间 — 来自人类用火的经验 •灸法的发源地 — 北方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成书年代:约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 主要内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 及灸法治疗。 评价: 现存最早的经脉学文献 反映了对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 堪称经络学最早专著
⑶ 提出灸法预防疾病的观点。即“若要安, 三里常不干”,为预防医学作出了贡献。
隋唐时期:
《外台秘要》
成书年代与作者:唐代 · 王焘
认为针法深奥,难掌握,“唯取灸法”。
宋金元时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成书年代:北宋 作者: 王惟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主要贡献: ⑴ 确立了354个经穴。刻有《铜人腧穴针灸 图经》,七块石碑流传于世。 ⑵ 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是我国最早的针灸 模型,对针灸教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促进了经络腧穴理论知识的统一。
宋金元时期:
• 金代何若愚创立的子午流注针法, 提倡按时取穴法,建立 针灸时间医学。
两晋南北朝:
《针灸甲乙经》
评价:
⑴ 现存最早而较全面的系统性针灸学专著。 皇甫谧,针灸学的奠基者,
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 是对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 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 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 最早传至外国的针灸学著作。 建安二十年, 卒于西晋太康 三年。 皇甫谧也因此堪称中国针灸之鼻祖。 外号“书淫”,现被誉为 华夏十大名医之一。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建立时期—— 战国到秦汉。 建立标志——《黄帝内经》 代表作:《黄帝内经》 《难经》
《黄帝内经》
成书年代及作者:战国时期,非一人一时之作。 主要内容:《黄帝内经· 素问》《黄帝内经· 灵枢》
《黄帝内经》
主要内容: 评价: ⑴ 阐述经与络的不同概念及相互关系; ⑵⑴《黄帝内经》是对古代针灸学的“第一次 记载了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 二经筋的循行分布与病候; 总结”,在针灸发展史上起着奠基的作用。 ⑶⑵《黄帝内经》成书标志着战国秦汉时期, 有160多个常用穴位名称。对五输穴阐述较 全,还有原穴、下合穴、十五络穴、五脏背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腧等都有载述。 ⑷《内经》中灸法简略,针法较详。
可用来防治疾病。
(四)经济安全
针灸治病只需一些针具、艾绒、消毒用 品,所以较为经济,这个优点,在目前中西 药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最为突出,尤其是 在农村和一些贫困地区更能显示它的优越性。 此外,针灸治疗中,只要掌握一些必要 的解剖知识和针灸注意事项,应用起来比较 安全,且针灸没有毒副作用。
针灸发展史上的
《黄帝八十一难经》
评价: ⑴ 奇经八脉一名首见于《难经》,关于奇经八脉 成书年代:汉代 作者:相传为秦越人所作 和原气的论述,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主要内容: ⑵ 首提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 23——29难解释了经络; ⑶ 提出子母配穴法。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理论和 62——68难解释了腧穴; 应用进行了详细解释。 69——81难解释了针法; ⑷ 关于双手配合操作指出:“知为针者,信其左; 合计27难,占《难经》1/3之多 不知为针者,信其右。”《难经· 六十九难》
针
即针刺,是使用特制的针具刺入或按
压人体一定的部位(穴位),以激发经络 之气,从而防治疾病的方法。
灸 即灸法,主要是使用艾叶制成的艾绒,
燃烧后熨灼体表一定的部位,通过温热刺激, 激发经络之气,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 两者各具特色,相互为用,统称针灸疗法
什么是针灸学?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 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 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CHI NA
New!
针 灸
即针刺,是使用特制的针具刺入或按
压人体一定的部位(穴位),以激发经络 之气,从而防治疾病的方法。
镵针
针刀、砭石、砭针
圆针 鍉针 锋针 铍针 圆利针 毫针 长针 大针
自战国到秦汉,砭石被九针取代, 竹针、骨针、玉针 九针,标志着针具的形成。
不锈钢针 金针、银针
电针、磁针、激光针等
针灸疗法特点
“广” , 适应症广 “验” , 疗效显著 “便” , 应用方便
“廉” , 经济安全
(一)适应证广
针灸疗法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 皮肤等临床各科的许多疾病,既可治疗功能性疾 病,也可治疗某些器质性疾病。 1979 年 WHO 建 议43种疾病为针灸适宜病症。
据统计,针灸疗法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高血压、 支气管哮喘、戒烟、减肥、各种疼痛、肩周炎、 中风偏瘫及面瘫等。
针灸学术的发展时期
(公元281年~1644年 晋代~明代)
两晋南北朝:
《针灸甲乙经》
成书年代:魏晋时代 作者:皇甫谧
两晋南北朝:
《针灸甲乙经》
主要内容: ⑴ 载述349个腧穴的别名、部位、取法、何经所 会、禁刺、禁灸以及13个误针穴位的不良后 果和29个误灸穴位的不良后果。具体说明针 入深度、留针时间、艾灸壮数等。 ⑵ 提出80多个交会穴,后世增减极少。 ⑶ 记述了200多种病证的500多个处方,其内容 多是现存晋代以前其它古籍中所未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