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4古代诗歌四首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合作学习
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 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 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 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 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合作学习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品读欣赏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 淼的样子;“何”,是“多么” 的意思,是赞美之词;“竦 峙”,是高高屹立的样子。句 意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动荡, 一望无垠,只有山脚下的山岛 突兀耸立在海心。它们点缀在 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的神 奇壮观。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品读欣赏
虽然已到秋天萧瑟草木零落 的季节,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 百草丰茂,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诗人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 辽阔壮美,波涛汹涌,浩淼接天, 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 丝毫感伤的情调,表现作者壮阔 的胸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叙事)
2
水: 澹澹
观 沧 海
、 ﹃
观
沧 海
山岛: 草: 波:
竦树峙: 丛风生: 丰茂 萧瑟
﹄
涌起
海水及山岛 之景
(实景)
3、感
日月: 运星行--出其中 汉: 灿烂--出其里
(互文见义)
想象奇特胸 怀博大 (虚景)
小结
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 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想一想: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2、这首诗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诗人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观沧海》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诗首先点题,交代了观
品
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 的对象。(诗人)登上碣
读 石山山顶,居高临海,视
欣 野开阔,大海的壮阔景象
赏
尽收眼底。以下描写由 “观”拓展开来。
最乱几孤
爱花处山
湖渐早寺
东欲莺北
行迷争贾
不人暖亭
足眼树西
,,,,
绿浅谁水
杨草家面
—
阴才新初
白
里能燕平
居
白没啄云
易
沙马春脚
堤蹄泥低
。。。。
作者作
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 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贞元十
(88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翰林学士、左拾
及左赞善大夫。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我欣赏
想一想: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2、哪些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3、“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找出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的词语:
初平: 说明秋冬水落,春雨使湖水刚刚涨平。
早莺、新燕:
说明春季刚刚来临,最早出现的黄莺 争抢暖树,刚从北方飞来的燕子在衔 筑巢。
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
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
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品
读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 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
欣
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
小结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赞美了西 湖美好景色,表现诗人的喜悦及对湖光山色的 无比热爱之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家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 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务 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隐田园,写出 许多“叹世”之作。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 能没马蹄。
品读欣赏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 里白沙堤。
尾联:“行不足”,是因为 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 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 境。
所在: 孤山寺北贾亭西
钱
水 云 早莺 新燕
塘 所见
湖 春
乱花 浅草 绿杨 白堤
行 所感: 最爱 行不足
春光山色 盎然 无 爱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句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简要赏析。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 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闻字。
•闻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 心,时刻关注友人的行动,体现了友谊的 深厚。
渐欲: 说明野花逐渐开放,还不到姹紫嫣红开遍大 地的时候。
浅草: 说明春草初生,仅能遮没马蹄而已。
品读欣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 平云脚低。
首句直述“春行”的出发地, 是在杭州西湖的登视胜地 “孤山寺”之北,“贾亭” 之西,既点明了具体环境, 又为展开湖上春光的描写作 了铺垫。
次句大笔勾勒出湖上早春水涨云低 混茫景色,让人透过水面刚与岸平 上水上波澜连成一片的画面,感受 春意的氛围。
古代诗歌四首
赏析诗歌的方法
1、朗读诗歌
2、弄懂诗意 3、理解内容
4、品味语言 5、想象感悟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作者作品简介
曹操(155),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微州)人。东汉末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 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 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 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 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 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hao里行 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已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 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有《魏武帝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 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 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 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 “李杜”,还有“诗仙” 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背景简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 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 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 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 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方的友人。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品读欣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 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 海的气势和胸怀。两个“若”字表 明这写的是虚景,表现大海有包容 天地得气慨,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 胸怀和抱负。
1、交代“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对象。
3.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 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 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 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作品简介
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 楼》《马丹阳》《黄梁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 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 白余首,后经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 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 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 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 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音”。这些评 并非溢美之辞。
天净沙:散曲曲调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 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
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 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 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 要一韵到底。在结尾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 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 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句的。句中可以有衬子,使唱词生动 俗、口语化。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品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 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
读
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
欣
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 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
赏
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那江上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 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 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 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 切同情。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 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了一个 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 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 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 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 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 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乡
海
潮
客
书
日
平
路
何
生
两
青
处
残
岸
山
达
夜
阔
外
王 湾
归
江
风
行
雁
春
正
舟
洛Leabharlann 入一绿阳
旧
帆
水
边
年
悬
前
作者介
绍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 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开元初,为荥阳 主簿。五年至九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 录》。官至洛阳尉。《全唐诗》存其诗十 首。
出处及背
景
这首五言律诗最早见于《国秀集》。诗题 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北固山, 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江。诗人这次途 经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 头顶南雁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下 这首传世佳作。
品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读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
欣
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
赏
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 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 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现了出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 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君直到夜郎西!
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 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 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 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
“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 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
愁情。
小结: 诗歌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 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次北固山下
青山外,绿水前
行、见
(对偶)
一帆悬,两岸阔 海日生,江人年 (景中含理)
感: 乡书
达
洛阳
(设问) (淡淡乡愁)
品读欣赏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燕啄春泥。
颔联写诗人所见的莺 到向暖树上唱歌:燕 泥筑巢。这景象给人 郁的感觉,描写细腻 流露诗人一路行来的 觉和喜悦的心情。
品读欣赏
颈联:写花草。马在浅草地上走得 很轻快,人在马背上感到很舒服, 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 诗人由“贾亭西”已到了“湖东”, 写法由点的展开变为面的收缩。
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晚年,以
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
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
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
《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
面。
写作背 景
此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823——824) 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人早春 游湖,面对湖光山色,莺歌燕舞,草色花 香,心情十分愉快。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 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 的感受。诗的风格自然清新,娟秀明丽。
合作学习
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 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 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 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 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合作学习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品读欣赏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 淼的样子;“何”,是“多么” 的意思,是赞美之词;“竦 峙”,是高高屹立的样子。句 意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动荡, 一望无垠,只有山脚下的山岛 突兀耸立在海心。它们点缀在 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的神 奇壮观。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品读欣赏
虽然已到秋天萧瑟草木零落 的季节,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 百草丰茂,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诗人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 辽阔壮美,波涛汹涌,浩淼接天, 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 丝毫感伤的情调,表现作者壮阔 的胸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叙事)
2
水: 澹澹
观 沧 海
、 ﹃
观
沧 海
山岛: 草: 波:
竦树峙: 丛风生: 丰茂 萧瑟
﹄
涌起
海水及山岛 之景
(实景)
3、感
日月: 运星行--出其中 汉: 灿烂--出其里
(互文见义)
想象奇特胸 怀博大 (虚景)
小结
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 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想一想: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2、这首诗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诗人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观沧海》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诗首先点题,交代了观
品
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 的对象。(诗人)登上碣
读 石山山顶,居高临海,视
欣 野开阔,大海的壮阔景象
赏
尽收眼底。以下描写由 “观”拓展开来。
最乱几孤
爱花处山
湖渐早寺
东欲莺北
行迷争贾
不人暖亭
足眼树西
,,,,
绿浅谁水
杨草家面
—
阴才新初
白
里能燕平
居
白没啄云
易
沙马春脚
堤蹄泥低
。。。。
作者作
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 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贞元十
(88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翰林学士、左拾
及左赞善大夫。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我欣赏
想一想: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2、哪些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3、“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找出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的词语:
初平: 说明秋冬水落,春雨使湖水刚刚涨平。
早莺、新燕:
说明春季刚刚来临,最早出现的黄莺 争抢暖树,刚从北方飞来的燕子在衔 筑巢。
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
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
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品
读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 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
欣
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
小结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赞美了西 湖美好景色,表现诗人的喜悦及对湖光山色的 无比热爱之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家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 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务 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隐田园,写出 许多“叹世”之作。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 能没马蹄。
品读欣赏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 里白沙堤。
尾联:“行不足”,是因为 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 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 境。
所在: 孤山寺北贾亭西
钱
水 云 早莺 新燕
塘 所见
湖 春
乱花 浅草 绿杨 白堤
行 所感: 最爱 行不足
春光山色 盎然 无 爱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句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简要赏析。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 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闻字。
•闻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 心,时刻关注友人的行动,体现了友谊的 深厚。
渐欲: 说明野花逐渐开放,还不到姹紫嫣红开遍大 地的时候。
浅草: 说明春草初生,仅能遮没马蹄而已。
品读欣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 平云脚低。
首句直述“春行”的出发地, 是在杭州西湖的登视胜地 “孤山寺”之北,“贾亭” 之西,既点明了具体环境, 又为展开湖上春光的描写作 了铺垫。
次句大笔勾勒出湖上早春水涨云低 混茫景色,让人透过水面刚与岸平 上水上波澜连成一片的画面,感受 春意的氛围。
古代诗歌四首
赏析诗歌的方法
1、朗读诗歌
2、弄懂诗意 3、理解内容
4、品味语言 5、想象感悟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作者作品简介
曹操(155),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微州)人。东汉末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 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 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 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 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 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hao里行 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已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 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有《魏武帝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 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 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 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 “李杜”,还有“诗仙” 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背景简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 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 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 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 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方的友人。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品读欣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 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 海的气势和胸怀。两个“若”字表 明这写的是虚景,表现大海有包容 天地得气慨,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 胸怀和抱负。
1、交代“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对象。
3.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 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 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 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作品简介
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 楼》《马丹阳》《黄梁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 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 白余首,后经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 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 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 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 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音”。这些评 并非溢美之辞。
天净沙:散曲曲调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 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
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 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 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 要一韵到底。在结尾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 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 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句的。句中可以有衬子,使唱词生动 俗、口语化。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品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 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
读
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
欣
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 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
赏
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那江上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 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 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 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 切同情。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 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了一个 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 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 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 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 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 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乡
海
潮
客
书
日
平
路
何
生
两
青
处
残
岸
山
达
夜
阔
外
王 湾
归
江
风
行
雁
春
正
舟
洛Leabharlann 入一绿阳
旧
帆
水
边
年
悬
前
作者介
绍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 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开元初,为荥阳 主簿。五年至九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 录》。官至洛阳尉。《全唐诗》存其诗十 首。
出处及背
景
这首五言律诗最早见于《国秀集》。诗题 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北固山, 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江。诗人这次途 经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 头顶南雁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下 这首传世佳作。
品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读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
欣
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
赏
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 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 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现了出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 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君直到夜郎西!
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 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 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 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
“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 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
愁情。
小结: 诗歌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 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次北固山下
青山外,绿水前
行、见
(对偶)
一帆悬,两岸阔 海日生,江人年 (景中含理)
感: 乡书
达
洛阳
(设问) (淡淡乡愁)
品读欣赏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燕啄春泥。
颔联写诗人所见的莺 到向暖树上唱歌:燕 泥筑巢。这景象给人 郁的感觉,描写细腻 流露诗人一路行来的 觉和喜悦的心情。
品读欣赏
颈联:写花草。马在浅草地上走得 很轻快,人在马背上感到很舒服, 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 诗人由“贾亭西”已到了“湖东”, 写法由点的展开变为面的收缩。
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晚年,以
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
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
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
《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
面。
写作背 景
此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823——824) 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人早春 游湖,面对湖光山色,莺歌燕舞,草色花 香,心情十分愉快。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 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 的感受。诗的风格自然清新,娟秀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