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免疫球蛋白轻链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重链的恒定区为CH,IgG,IgA,IgD各有三个C区,Ch1,Ch2,Ch3。IgM和IgE有四个C区,Ch1,Ch2,Ch3,Ch4。轻链的恒定区为CL。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同种型:存在于同一物种的Ig所具有的抗原表位,是同一种属内所有健康个体共有的抗原性标志,主要集中在轻链和重链的C区。用于区分类和亚类。同种型抗体:羊抗兔抗体。
同种异型:存在于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抗原表位,是同一种属不同个体的遗传标志,主要集中在C区。抗同种异型抗体:抗人类白细胞抗原的抗体。
独特型:集中在V区。不同个体甚至同一个体自身能对这些独特的抗原表位发生应答,产生的抗体称之为抗独特型抗体(抗抗体)。
010203来自小组成员:高领 杨杰 张颖
2021
2023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抗体(Ab),是由B细胞活化后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折叠方式的球蛋白,且为体液免疫应答的重要效应分子。 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免疫蛋白有膜型和分泌型两种形式。膜型Ig就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
Ig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可变区(V区) 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中靠近N端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分别占重链和轻链的1/4和1/2。
可变区包括了高变区(又称互补决定区)以及支架区两个部分。
高变区是Ig与抗原表位特异性识别的结构基础,至关重要。分为CDR1,CDR2,CDR3三个区域。
支架区分为FR1,FR2,FR3,FR4这四个部分。
免疫球蛋白单体的结构
免疫球蛋白单体的结构免疫球蛋白单体的重链是通过二硫键连接起来的Y形分子。
每个重链有两个域,称为Fab(抗原结合)和Fc(结合细胞)。
Fab域含有抗原结合位点,可以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
Fc域则在免疫应答中起到重要的效应器功能。
Fab域由重链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亚域组成,每个亚域都具有大约110个氨基酸残基。
Fab域的结构类似于结合球形抗体。
每个Fab域都有一个可变的N末端,称为V(可变)区域,负责识别和结合抗原。
V区域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由V区域的补变决定区(CDR)决定。
免疫球蛋白单体的轻链由一个可变V区和一个固定的C区组成。
轻链与重链中的Fab域形成两个抗原结合位点。
轻链有两种类型,即κ轻链和λ轻链。
这两种轻链的结构相似,但其V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所以它们可以识别和结合不同的抗原。
免疫球蛋白单体的纤维蛋白(Fc)区域包含了两个或更多的亚单位,形成一个函数区域。
Fc区域通过相互作用与宿主细胞的Fc受体结合,介导不同的效应机制,如补体系统的活化、细胞的吞噬和NK细胞的识别。
Fc区域的功能依赖于特定的同型抗体亚型。
免疫球蛋白单体的二硫键是连接重链和轻链、以及两个重链之间的重要结构特征。
二硫键的形成对免疫球蛋白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此外,免疫球蛋白单体还包含一些糖基化修饰,称为糖基化抗体。
这些糖基化修饰可以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原性、稳定性和效应作用。
总而言之,免疫球蛋白单体是一种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的复合蛋白。
它的结构包括Fab域和Fc域。
Fab域负责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而Fc域介导与各种效应细胞的相互作用。
免疫球蛋白单体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机体的免疫防御至关重要。
我们的免疫系统通过生成各种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单体来识别和清除病原体,从而维护机体的健康与平衡。
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
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
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抗体,是由多肽链所组成的球形蛋白质分子。
其基本结构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构成,形状呈‘Y’形分子。
在每条链的N端,均有一个变量区,这就是抗原结合部位,这部分的氨基酸序列多变,决定了抗体与不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每种免疫球蛋白数百至数千个氨基酸分子组成一对轻链和一对重链,通过嵌段和桥型二硫键连接在一起,形成活性部位,使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功能。
而每个氨基酸的性质、排列顺序都对抗体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轻链有220个氨基酸,次序固定,质量约为25千达尔。
重链有440-550个氨基酸,质量在50-75千达尔之间。
轻链和重链的不同部分通过二硫键连接,构成抗体分子的基础骨架。
轻链和重链都由变异区和恒定区组成。
变异区是氨基酸序列变化多端,为抗体特异性结合抗原提供可能。
恒定区则安排稳定,负责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此外,抗体分子链之间还存在两种重要连接方式:一种是通过弱相互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等)连接;另一种是通过二硫键连接。
弱连接力在抗体与抗原结合时起嵌段作用,二硫键则使分子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总的来说,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包括2条轻链和2条重链,这些链通过二硫键和非共价作用力相连,构成了稳定而复杂的立体结构,使其具有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功能。
免疫球蛋白分哪几类各类都有哪些特性和作用
免疫球蛋白分哪几类各类都有哪些特性和作用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简称Ig)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类重要蛋白质分子,也是体液免疫的主要效应分子。
根据分子结构、功能和分布方式,免疫球蛋白可分为五个主要的类别:IgA、IgD、IgE、IgG和IgM。
1.IgA(免疫球蛋白A):-特性:IgA是一种二聚体,具有两个IgA单体通过称为“J链”的连接蛋白相连而形成。
IgA广泛分布在黏膜组织,如鼻腔、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等。
在血液中以单体形式存在。
-作用:IgA主要参与黏膜免疫,阻止病原体入侵黏膜表面。
它能通过中和病原体毒素、抑制病原体黏附和迅速清除病原体等机制发挥抗感染作用。
2.IgD(免疫球蛋白D):-特性:IgD是一种表面型免疫球蛋白,通常以单体存在。
它在细胞膜上与B细胞受体一起表达。
-作用:IgD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它可能参与B细胞的成熟和激活等免疫调节过程,对抗体的产生和记忆反应发挥一定作用。
3.IgE(免疫球蛋白E):-特性:IgE是一种单体型免疫球蛋白。
它的结构使得它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并能与巨噬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上的特定受体结合。
-作用:IgE参与过敏反应和抗寄生虫感染。
在过敏反应中,IgE与特定抗原结合后,激活各类免疫细胞释放组胺、白介素等细胞因子,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在抗寄生虫感染中,IgE参与巨噬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激活和病原体清除。
4.IgG(免疫球蛋白G):-特性:IgG是最常见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四聚体,由两个轻链和两个重链组成。
它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循环的免疫球蛋白。
-作用:IgG是最重要的体液免疫球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它能中和病原体毒素、阻止病原体入侵、促进吞噬作用、激活补体系统等。
IgG还能与一些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参与组织损伤的发生。
5.IgM(免疫球蛋白M):-特性:IgM是一种五聚体免疫球蛋白,由五个单体通过J链连接而成。
它在循环系统中以多聚体形式存在。
免疫球蛋白轻链
免疫球蛋白轻链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机体在抵抗感染和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其中,免疫球蛋白轻链是构成免疫球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探讨免疫球蛋白轻链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它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免疫球蛋白分为两种链:轻链(Light chain)和重链(Heavy chain)。
轻链分为κ链和λ链,与重链结合形成完整的免疫球蛋白分子。
免疫球蛋白轻链的主要功能是与免疫系统中的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参与抗原识别和免疫应答过程。
免疫球蛋白轻链的结构包括变异区(variable region)和常规区(constant region)。
变异区是免疫球蛋白分子中最具变化性的区域,它能够通过基因重组和突变产生高度多样的抗原结合位点,从而实现对不同抗原的识别。
常规区则决定了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生物活性和附着性。
在免疫系统中,免疫球蛋白轻链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首先,它参与了抗原识别和结合的过程。
免疫球蛋白轻链的变异区能够识别并结合体内外的各种抗原,从而激活和调节免疫应答。
其次,免疫球蛋白轻链还能够与其他免疫分子相互作用,例如与Fc受体结合,从而介导细胞毒性和炎症反应。
免疫球蛋白轻链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临床上常用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法,都依赖于免疫球蛋白轻链。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轻链的表达水平和结构变化,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各种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此外,免疫球蛋白轻链还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等方面。
尽管免疫球蛋白轻链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的功能与调节机制仍存在许多未知之处。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免疫球蛋白轻链在免疫应答、免疫疾病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为免疫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免疫球蛋白轻链作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抗原识别和免疫应答过程。
它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免疫球蛋白的v区结构及生物学意义
免疫球蛋白的v区结构及生物学意义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血浆蛋白质之一。
免疫球蛋白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其V(variable)区为抗原识别和结合区域,Ig的种类不同主要是由于其V区序列的差异。
Ig的V区序列在进化中高度多样化,高度特异性和可适应性的抗原识别和结合能力对机体免疫防御起到关键作用。
免疫球蛋白V区的结构由一系列结构域组成,其中CDR(complementary determining region)区可以直接与抗原结合,因此CDR区序列的多样性与抗原识别和结合的特异性密切相关。
CDR区溶剂可及性和多样性的研究表明,免疫球蛋白V区抗原识别和结合的原理是基于免疫球蛋白以多种方式与抗原相互作用而不是基于静态的空间匹配。
此外,V区结构还包括了framework region(FR)和隐埋在V区内侧的“第三CDR”区。
Ig的种类不同主要是由于其V区序列的差异。
在人类中,Ig的V区序列经过多次重组和突变,以产生广泛种类的免疫球蛋白,如IgG、IgA、IgM、IgD和IgE等。
其中,IgG占人体内Ig的70-80%以上,主要参与全身性免疫防御,可在循环系统中中和病原体和毒素,还能激活补体系统及调节免疫反应;IgA分布在黏膜表面和体液中,可阻止病原体侵入机体;IgM是第一道防线,参与机体初次抗原的防御;IgD作为表面受体参与免疫细胞的活化反应;IgE则参与对感染和异物的局部防御,通过与抗原结合激活肥大细胞、嗜碱细胞等进一步调节免疫反应。
免疫球蛋白V区的突变和重组是机体适应性免疫响应的特征之一,而且由于其多样性和特异性,也成为了台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媒介和工具。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已经发现肿瘤搭载的特定抗原被组织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所识别,通过合成相应的肿瘤相关抗原多肽仿生药物,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反应,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此外,在疫苗的设计和疾病的筛查以及血型鉴定等方面也都广泛应用了免疫球蛋白的V区序列。
免疫球蛋白的名词解释
免疫球蛋白的名词解释免疫球蛋白的名词解释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系统分子,也称为抗体。
人体免疫系统能够避免外部侵入物质的影响,这归功于免疫球蛋白的敏锐识别和针对性攻击。
本文将对免疫球蛋白的定义、结构、种类及作用进行详实的解释。
一、免疫球蛋白的定义免疫球蛋白是一类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它是抗原随环境刺激后产生的免疫应答的核心分子。
免疫球蛋白有极高的分子特异性和选择性,可以识别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抗原并与之结合,从而激发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神奇的分子,在各种生命体中都有一致的结构特征。
它的分子量较大,由两类结构分子组成,即重链和轻链。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由两个相同或相似的轻链和两个相同或相似的重链组成。
轻链和重链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使得免疫球蛋白分子呈Y 字型结构。
而不同种类的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组合方式不同,形成特定的抗原识别特性。
三、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免疫球蛋白种类繁多,包括IgG、IgM、IgA、IgD和IgE等。
IgG 是人体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总免疫球蛋白的75%。
IgM在生理情况下占10%~15%的免疫球蛋白,是最早产生的抗体,起到了启动免疫系统的作用。
IgA在黏膜组织中广泛存在,主要介导肠道以及呼吸道等特定部位感染;IgD较少发现,在B细胞表面存在,可能参与了B细胞的活化;IgE储存在体内的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中,它的重要功能是介导机体对寄生虫等异物的抵抗。
四、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免疫球蛋白的主要作用是消除体内外各种异物。
它能与抗原高亲和性地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促进抗原的清除。
该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通过中和外来进攻的病原体;其二,结合与病原体导致的免疫反应,诱导白细胞对异物进行消灭;其三,免疫球蛋白还可激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目标细胞进行杀伤。
总之,免疫球蛋白是一个控制人体内免疫反应的重要蛋白分子。
它通过识别特定的抗原、引发免疫反应、参与抗原清除和细胞毒实在等作用,防止微生物、肿瘤、自身组织发生疾病的侵袭。
免疫球蛋白a氨基酸序列
免疫球蛋白a氨基酸序列免疫球蛋白A(IgA)是一种植物神经环节蛋白家族中最常见的成员之一,其主要存在于黏膜处,如肠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
IgA是一种二聚体,由两个IgA单体组成。
在黏膜处,IgA可以诱导黏膜免疫,保护人体不受病原体、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以下是IgA的氨基酸序列和相关基因信息的介绍。
IgA氨基酸序列IgA由四个多肽链组成,包括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
每个重链包含一个可变区域(VH)和三个常变区域(CH1、CH2、CH3),而每个轻链包含一个可变区域(VL)和一个常变区域(CL)。
IgA分子的两个IgA单体通过J链连接,这个连接点位于两个IgA单体的Fcs区域。
在人类中,有两种类型的IgA: 分泌型IgA(sIgA)和血清型IgA(serum IgA,sIgA)。
sIgA主要存在于黏膜处,而sIgA则存在于血液中。
sIgA的基础结构中,其重链是通过蛋白连接素J链连接的,J链由一个212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构成。
sIgA和sIgM相比,其FCS区域的亲和力较差,但可通过亚类特异性识别多种免疫球蛋白。
人类IgA的完整氨基酸序列长度约为470个氨基酸。
其中,IgA1的CH1区域包含13个cysteine残基,而IgA2的CH1区域只包含12个cysteine残基。
IgA2的cysteine间距更接近,因此引起的结构相对稳定,IgA2相对来说更加抗降解。
IgA基因信息人类IgA是由两个同源的基因组成的,即IgA1和IgA2。
这两个基因共享相同的极化区域和可变区域,但在常变区域和重链的羧基端存在显著差异。
IgA基因坐落于人类染色体的14q32.1区域,包含一个可变区域和三个常变区域。
在人类中,IgA基因的多态性较强,其可变区域和常变区域的表现差异很大,因此IgA的功能和亲和力存在差异。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简介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一类由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质,也是体内最重要的抗体。
免疫球蛋白具有多样性、特异性和记忆性等特点,是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关键组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免疫球蛋白的组成免疫球蛋白由两个基本结构单元组成:重链(heavy chain)和轻链(light chain)。
根据免疫球蛋白的不同类型,重链分为μ、δ、γ、α和ε五种类型,轻链分为κ和λ两种类型。
其中,γ重链又分为γ1、γ2、γ3和γ4四个亚型。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层次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免疫球蛋白的一级结构指的是其氨基酸序列。
根据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和亚型,其氨基酸序列会有所不同。
免疫球蛋白的一级结构确定了其功能和特异性。
二级结构免疫球蛋白的二级结构指的是其氨基酸序列中的螺旋和折叠。
免疫球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β折叠构成。
这种二级结构的形成是由氢键相互作用而稳定的。
三级结构免疫球蛋白的三级结构指的是其分子链的整体折叠形态。
免疫球蛋白的三级结构由多个二级结构元素相互作用而形成。
其中,重链和轻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Y形的结构。
免疫球蛋白的四级结构指的是两个免疫球蛋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一些免疫球蛋白类型中,两个免疫球蛋白分子可以通过非共价的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域免疫球蛋白分子中有几个重要的功能区域,包括抗原结合位点、Fc区和可变区。
抗原结合位点抗原结合位点是免疫球蛋白分子与抗原结合的区域。
抗原结合位点的特异性决定了免疫球蛋白对不同抗原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Fc区Fc区是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晶体化片段(Fragment crystallizable),位于抗原结合位点的下方。
Fc区主要与免疫球蛋白的效应分子相互作用,包括与免疫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介导免疫效应。
免疫球蛋白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
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
它是由两条相同的轻链和两条相同的重链所组成。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其中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CH和CL,不同型别CH的长度基本一致,但不同类别Ig的CH区长度和氨基酸顺序会有所不同。
此外,免疫球蛋白的铰链区在IgG、IGA、IGM中都存在,该区含有丰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弯曲,可以改变两个结合抗原的Y形臂之间的距离,两臂之间的角度可自0到90变化,这样有利于两臂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包括:
1. 重链和轻链的C区:这些区域称为功能区,与抗体的效应功能相关,可激活补体、介导穿过胎盘和黏膜屏障、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从而介导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I型超敏反应。
2. 铰链区:该区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能改变两个结合抗原的Y形臂之间的距离,两臂之间的角度可自0到90变化,这样有利于两臂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
总的来说,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在发挥免疫效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调控
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调控人体是一个生命机体,为了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机体需要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物质进行有效的防御和保护。
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免疫球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分子,具有特异性和亲和力调控的特点,对抵御病原微生物和疾病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球蛋白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分子,通常被称为抗体。
它是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其分子量约为150kDa。
在免疫系统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外来抗原和自身抗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来源于其基因构成的独特性和抗原特异性的高度匹配性。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编码是由多个基因片段组成的复杂过程,从启动、选择和重组到剪接,都涉及到多种不同的调节机制,这些机制共同决定了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和表达形态。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也是其特异性的重要体现。
免疫球蛋白包括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每个链都由一个可变区和一个常量区组成。
可变区有一段称为CDR(互补决定区)的区域,这一区域的结构决定了抗体的特异性,能够和特定的抗原结合。
而免疫球蛋白的常量区则决定了其功能,包括分泌和定位等。
除了特异性外,免疫球蛋白的亲和力调控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在与特定抗原相互作用时,免疫球蛋白会通过亲和力的调节来增强或削弱其结合力,从而调控整个免疫反应的效率和效果。
这种亲和力调控涉及到多种不同的机制,包括肽链的构成、配体结合的环境条件和分子结构等。
免疫球蛋白的亲和力调控还涉及到多种后天免疫调节机制。
例如,人体在面对大量的抗原刺激时,会产生免疫调节分子,如TGF-β、IL-10等,这些分子能够调节免疫球蛋白的表达和亲和力,从而防止过度的免疫反应和自身组织损伤。
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与免疫球蛋白的亲和力调控缺陷有关,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在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调控方面,研究得还有很多不足。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多种角度入手,包括免疫球蛋白基因和亲和力调控机制的深入探究、新型免疫球蛋白的研究和开发、拓展免疫球蛋白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等。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
Ig是一种多肽分子,由四个多肽链(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它们结合成Y形分子,其中两个短臂是轻链组成的 Fab 片段,长臂则由重链组成,被称为 Fc片段。
Ig的结构多样性和其在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成为许多研究的重点。
Ig的空间结构Ig的空间结构是由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组成的。
Ig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其特定的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和空间排列方式,二级结构则包括α-螺旋、β-折叠和随机卷曲这三种。
三级结构则是由蛋白质的空间构象组成的,主要由蛋白质的两种对折(折叠)结构α-螺旋和β-片层组成。
Ig抗原结合部位(antigen-binding site,ABS)的位置,随着Ig的各种结构的变化而不同。
Ig分子的结构是很复杂的,这些复杂结构的形成是由于多个基本的结构模块的相互组合和折叠而实现的。
Ig分子的结构不仅能够决定其在体内的生物学功能,还能直接影响着其在疾病发生、治疗和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Ig的功能Ig是体内重要的免疫排异分子,它可以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侵袭。
Ig不仅在体外中可以与抗原相结合,而且在体内外都能够与其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Ig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通过特异性的抗体结合相应的抗原保护机体免于病原体的侵袭,从而起到保护机体免疫的作用。
Ig-M的特点和功能Ig-M是第一个天然形成的Ig,它由五个Ig单体聚合而成。
Ig-M的结构独特,其重链和轻链在 Fab 片段上都拥有了两个等同的结构域,因此它可以通过多个抗原表位相互作用,从而增强其亲和力。
Ig-M广泛存在于体内和体外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多个 Fab 片段的结合特性,Ig-M对小分子的抗原如细菌多糖或人造聚合物十分有效。
在M线上的间隙中,Ig-M具有非常高的亲和力和附着力,这种性质有助于Ig-M在血液中形成小团块,从而对更大的过敏原形成更有效的阻挡和保护。
免疫球蛋白m 分子直径
免疫球蛋白m 分子直径
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是一种最早被发现的免疫球蛋白,也是人体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之一。
IgM分子直径约为10 - 15纳米(nm),是Ig家族中最大的一种。
IgM是一种五体结构的免疫球蛋白,由5条重链和5条轻链组成。
每个IgM分子由10个Fab(Fragment antigen-binding)区和1个Fc (Fragment crystallizable)区组成。
Fab区是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当IgM分子遇到适配的抗原时,Fab区能够与抗原结合,从而触发免疫反应。
Fc区则负责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介导免疫效应。
由于IgM分子有五体结构,其Fab区和Fc区都具有五体对称性,从而使得IgM分子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特异性。
IgM的结构决定了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由于IgM分子含有多个Fab区,其可以同时结合多个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从而使得IgM能够很好地识别多种不同的抗原。
此外,由于IgM分子含有五体结构,其也具有很好的聚集能力,且能够在体内形成大型的聚合体。
这些聚合体能够有效地激活补体系统,从而帮助机体清除抗原。
总之,IgM分子的直径为10 - 15纳米,是一种五体结构的免疫球蛋白,由多个Fab区和一个Fc区组成。
其结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同时
结合多个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且有很好的聚集能力,能够在体内形
成大型的聚合体,并有效地激活补体系统,从而发挥重要的免疫效应。
免疫球蛋白结构分类、轻链在体内代谢过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及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相关肾损伤疾病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分类、轻链在体内代谢过程、致病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肾损害诊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及临床常见导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相关肾损伤疾病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及分类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是血清中主要的蛋白之一,可分为α1、α2、β和γ球蛋白等。
正常人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是多克隆性,由成千上万株B细胞和浆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
免疫球蛋白主要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构成。
1)重链:分子量约为 50~75kD,由 450~55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根据不同抗原特性可分为 5 类:μ链、γ链、α链、δ链和ε链。
2)轻链:分子量约为 25kD,由 214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可分为κ链和λ链。
其中,λ链根据氨基酸的差异,可以分为四个亚型:λ1、λ2、λ3 和λ4。
不同的重链和轻链构成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分别是 IgM、IgG、IgA、IgD、IgE。
根据构成免疫球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结构域、寡糖数量及二硫键的位置的不同等,每一种免疫球蛋白又可分为不同亚类,IgG 可分为 IgG1~ IgG4,IgA 可分为 IgA1 和 IgA2。
目前尚未发现IgM、IgD和IgE具有亚类。
轻链在体内代谢过程正常人体内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比例稳定(约为 2:1)。
其中,血清κ链半衰期为 2 ~ 4 h,λ链半衰期为 3 ~ 6 h。
在正常人体内,总轻链中大部分为免疫球蛋白结合型轻链,游离轻链含量比较少,并且很快被肾脏代谢清除,血清游离κ/λ比值的正常范围约为0.26 ~ 1.65。
血清游离κ/λ比值异常提示可能存在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判断血清游离κ/λ比值是否异常首先要明白轻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血清游离轻链水平取决于浆细胞的分泌和肾脏排泄(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新收和分解代谢)。
当血清中游离轻链水平明显升高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和分解代谢能力,大量游离轻链一方面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另一方面可堵塞肾小管,导致肾脏病的发生。
免疫球蛋白名词解释免疫学
免疫球蛋白名词解释免疫学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Ig) 是一类重要的免疫效应分子,由两条相同的轻链和两条相同的重链所组成。
在体内,免疫球蛋白以两种形式存在:可溶性免疫球蛋白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活性,参与体液免疫;膜型免疫球蛋白是细胞抗原受体。
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在免疫应答中,免疫球蛋白可以通过与病原体或其他异物的结合,将其清除或固定在病原体或异物表面,从而启动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
此外,免疫球蛋白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促进或抑制抗体的形成和发挥,以及介导其他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免疫学研究中,免疫球蛋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涉及到免疫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免疫记忆、免疫逃逸等。
此外,免疫球蛋白也涉及到许多临床和应用问题,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移植排斥反应、疫苗研究等。
免疫球蛋白轻链的检测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可分为Kappa型和Lambda
免疫球蛋白轻链的检测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可分为Kappa型和Lambda型。
每一轻链上的型别只能属于两型别中的某一型别,而不能两者兼而有之,亦即属于Kappa型或是Lambda型,而不能有Kappa-Lambda型者。
Kappa型和Lambda型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氨基酸序列和二硫链位置的不同。
但是,不同种属的Kappa型或Lambda型之间有较大的相似性, 不同种属的 Kappa /Lambda 的比值并不相同,一般Kappa和Lambda型与重链配对有同样的可能性,只是从某些种属基因表达的研究得知,Kappa基因的重排较先发生于Lambda基因,这可能也是Kappa型出现较多和重链配对的另一原因。
如正常人血清中,65%的轻链为Kappa型,35%为Lambda型,大约比例为2:1 (Kappa/Lambda=1.9 0.36)人类免疫球蛋白轻链特性Kappa/Lambda的比率对于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略有不同,如IgG的比值为2。
这个比率也随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而有所改变,同时有人种和地区差异。
但对于正常人这个比率基本恒定。
在浆细胞瘤中由于一个浆细胞恶性增殖,使Kappa或Lambda含量迅速发生变化,比率改变,这可以用来鉴别Kappa型或Lambda型骨髓瘤。
B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被激活化为浆细胞,每一种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类型的抗体,即一个型,一个亚型,一个基因型的抗体。
正常人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所含氨基酸数量差别很大,合成时间也不同:合成一条重链需十八分钟,而合成一条轻链只需十分钟。
所以正常的免疫球蛋白合成会造成轻链过剩,多余的轻链运输到肾脏,10%被分解,80%重吸收,另外的10%从尿中排出,正常人尿中轻链:含量≤5-10mg/升,总量≤20-35mg/天。
在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激活时,重链和轻链的合成速度迅速提高,合成一条重链约需2.5min;而合成一条轻链需1min,从而使得轻链的过剩更加严重, 尿蛋白排出增加可达到1mg/ml,且都为一个轻链型,从而使Kappa/Lambda比率远大于或小于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kappa抗体(κ-IgLC)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特异性:本试剂盒可检测人κ-IgLC,且与其他相关抗体无交叉反应。
有效期:6个月
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κ-IgLC含量。
说明
1.试剂盒保存:-20℃(较长时间不用时);2-8℃(频繁使用时)。
2.浓洗涤液低温保存会有盐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
3.中、英文说明书可能会有不一致之处,请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4.刚开启的酶联板孔中可能会含有少许水样物质,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任何影响。
实验原理
用纯化的人κ-IgLC包被酶标板,制成固相载体。
向微孔中加入标准品或待测样品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κ-IgLCE进行反应,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
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κ-IgLC呈负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中抗体的含量。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1.酶联板(Assay plate):一块(96孔)。
2.样品稀释液(Sample Diluent):1×20ml/瓶。
3.标准品2瓶。
4.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稀释液
(HRP-rabbit anti-human IgE Diluent):1×10ml/瓶。
5.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
(HRP-rabbit anti-human IgE):1×60μl/瓶(1:100)。
6.底物溶液(TMB Substrate):1×10ml/瓶。
7.浓洗涤液(Wash Buffer):1×20ml/瓶,使用时每瓶用蒸馏水稀释25倍。
8.终止液(Stop Solution):1×10ml/瓶(2N H2SO4)。
需要而未提供的试剂和器材
1.标准规格酶标仪
2.高速离心机
3.电热恒温培养箱
4.干净的试管和Eppendof管
5.系列可调节移液器及吸头,一次检测样品较多时,最好用多通道移液器
6.蒸馏水,容量瓶等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室温过夜后于1000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8°C1000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最后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
标本的稀释原则: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待测样本的大致含量,确定适当的稀释倍数。
只有稀释至标准曲线的范围内,检测的结果才是准确的。
稀释的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
最后计算浓度时,稀释了“N”倍,标本的浓度应再乘以“N”。
标准品的稀释原则: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
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200IU/ml,做系列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200IU/ml,100IU/ml,50IU/ml,25IU/ml,12.5IU/ml,6.25IU/ml,3.12IU/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IU/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100IU/ml标准品:取0.5ml(不要少于0.5ml)200IU/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
如1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 加99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请提前配置好所有试剂,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
如样品浓度过高时,用样品稀释液进行稀释,以使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
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50μl,余孔加待测样品5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同时每孔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工作液50μl(取1μl酶标记抗体加99μl酶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2.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30分钟。
3.温育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200μl/每孔,甩干。
4.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孔内有明显蓝色,即可终止)。
5.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6.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
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
实验备注
1.用户在初次使用试剂盒时,应将各种试剂管离心数分钟,以便试剂集中到管底。
2.每次实验留一孔作为空白调零孔,该孔不加任何试剂,只是最后加底物溶液及2N H2SO4。
测量时先用此孔调OD值至零。
3.未使用完的酶标板或者试剂,请于2-8℃保存。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工作液请依据所需的量配置使用。
请勿重复使用已稀释过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工作液。
4.建议检测样品时均设双孔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洗板方法
手工洗板方法:吸去(不可触及板壁)或甩掉酶标板内的液体;在实验台上铺垫几层吸水纸,酶标板朝下用力拍几次;将推荐的洗涤缓冲液至少0.3ml注入孔内,浸泡1-2分钟。
根据需要,重复此过程数次。
自动洗板:如果有自动洗板机,应在熟练使用后再用到正式实验过程中。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对数坐标),OD值为纵坐标(普通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注意事项
1.本操作说明适用于48T试剂盒,但48T试剂盒所有试剂减半。
2.当混合蛋白溶液时应尽量轻缓,避免起泡。
3.洗涤过程非常重要,不充分的洗涤易造成假阳性。
4.一次加样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5.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请先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时请最后乘以稀释倍数。
6.在配制检测溶液工作液时,请以相应的稀释液配制,不能混淆。
7.底物请避光保存。
8.不要用其它生产厂家的试剂替换试剂盒中的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