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信教授:麦田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蚜虫
麦 长 管 蚜
麦 二 叉 蚜
禾谷缢管蚜
发生时期:根据气温情况,各地发生时期不同, 气温较高地区,小麦苗期即可发生,主要在4~5 月份发生,
防治方法:拌种或喷雾
1、防治苗蚜:采用种子包衣或拌种。
吡虫啉(高巧)(0.2%)拌种,兼治灰飞虱、小 麦丛矮病。
吡虫·三唑酮、吡·戊
2、生长期防治:喷雾
防治适期:
蛹期:4月中下旬,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 200毫升兑细砂或细沙土30~40公斤撒施地面并 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 。
用5%毒死蜱颗粒剂,每亩使用1公斤,加细土 20~25公斤配成的毒土。
成虫期:小麦70%左右抽穗时,用50%辛硫磷 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喷雾防治 。
毒 土 或 毒 砂
吡虫啉(一遍净、蚜虱净、康福多)、啶虫脒
抗蚜威(辟蚜雾)、高效氯氰菊酯等。
(三)红蜘蛛
有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两种。
发生与危害:具有群集性、遇惊扰即跌落、 爬行迅速等特性,可在小麦苗期到抽穗期 刺吸小麦汁液。
化学防治:哒螨灵、阿维菌素(成、若 螨) 、炔螨特(成、若螨)、螺螨酯等。
(四)小麦吸浆虫
(三)小麦穗部病害-黑穗病
小麦腥黑穗病
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秆黑粉病
防治: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是防治的主要 手段。
种子处理: 2%戊唑醇(立克秀)拌种剂、 30%苯醚甲环唑(世高)种衣剂拌种。
(三)小麦穗部病害-赤霉病
赤霉病是小麦和大麦的重要病害,遍及全国,一 直是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麦区发生最严重的病 害之一,在大流行年份,产量损失可达10%- 40%。 近年来,在黄淮海平原麦区、西北麦区和东北春 麦也多次发生大流行,造成很大损失。 赤霉病不仅造成麦类产量的减少,而且商品价值 也低,病粒失去种用和工业价值。同时,由于病 菌的低谢产物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还会中毒。
发生与危害:我国的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即红吸浆虫和黄 吸浆虫。小麦红吸浆虫主要发生于平原地区,而小麦黄吸浆虫 主要发生在高原地区和高山地带。
两种吸浆虫基本上都是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 和越冬,翌年春季小麦拔节前后,有足够的雨水时越冬幼虫开 始移向土表,小麦孕穗期,幼虫逐渐化蛹,小麦抽穗期成虫盛 发,并产卵于麦穗上。以幼虫为害花器、籽实和或麦粒 。
➢ 药剂防治:20%粉锈宁(三唑铜)乳油、25%丙 环唑乳油等。兼治小麦白粉病。
(二)小麦根茎部病害
小麦全蚀病 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根和茎基 部1~2节。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 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 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 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 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 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
土温上升到8.7~10.9℃(小麦拔节时),幼虫开始破茧上升; 土温上升到12℃以上(小麦开始孕穗),幼虫上升到土表化蛹; 土温达15℃以上(小麦开始露脸抽穗),蛹开始羽化为成虫。 土温达到20℃时(小麦进入抽穗盛期),吸浆虫进入成虫盛发 期。
同一地区黄吸浆虫发生期略早于红吸浆虫。
防治方法:
贯彻“蛹期和成虫期防治并重,蛹期防治为主” 的指导思想。
麦田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王金信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发生、防治时期:全国各地发生,秋季和早春发 生危害严重。主要防治时期为秋季。
防治方法:土壤处理、拌种或茎基部喷药均可, 以拌种最为经济。
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40%毒 死蜱乳油等。
含有上述药剂的杀菌、杀虫种衣剂、种子处理剂: 丁硫·戊唑醇、甲柳·三唑酮等。
小麦根腐病
为害小麦幼苗、成株的根、茎、叶、穗和 种子的一种真菌病害。 在土壤和种子内外越冬的病菌,当种子发芽 时即侵染幼芽和幼苗,引起芽枯和苗腐。 小麦抽穗后,分生孢子从小穗颖壳基部侵入 穗内,为害种子,成黑胚粒。
拌种、喷雾: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 25%丙环唑(敌力脱)乳油、2%戊唑醇 (立克秀)拌种剂、43%戊唑醇悬浮剂等。
统 防 统 治
二、麦田主要病害及防治
叶部病害:锈病、白粉病 根茎部病害: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 穗期病害:小麦黑穗病、赤霉病 胞囊线虫病
(一)小麦锈病
小麦条锈病
小麦叶锈病
小麦秆锈病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
小麦条锈病危害现场
小麦白粉病
防治技术
种植抗病品种:抗条锈为主,兼抗叶锈病 如,鲁麦19等。 药剂防治: ➢ 防治适期: 条锈病,当外来菌源使田间发病率达1%,越冬后 当地菌源形成发病中心时即开始防治; 叶锈病,一般在抽穗前后防治(病叶率5-10%)。 秆锈病,在扬花灌浆期(病秆率在1-5%)。
在齐穗扬花期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 粉剂800-1200倍液喷雾,一般用药1-2次。
三、麦田杂草防治技术
常见杂草: 阔叶杂草为主:荠菜、播娘蒿、麦瓶草、猪 殃殃、泽漆、蚤缀、繁缕、牛繁缕等。 禾本科杂草:雀麦、毒麦、碱茅、硬草、野 燕麦、看麦娘、菵草、节节麦。
小麦纹枯病
发生与危害:小麦受纹枯 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 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 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 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 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
防治方法:一拌一喷,即播种期药剂拌种和 返青期喷药。
播种时可用多菌灵、三唑醇、三唑酮、烯 唑醇拌种。
病株率10~15%时,选用20%井岗霉素 WP、40%多菌灵胶悬剂、70%甲基托布津 WP茎基部喷药。
防治方法:
✓ 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
✓ 轮作倒茬,如小麦--瓜类、棉花、豆类 轮作。
✓ 种植耐病品种; 如烟农15号、济南13号、 济宁3号等。
✓ 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2%的2%戊唑醇拌 种。或用3%苯醚甲环唑悬种也可贮藏再播种。
发生危害:病菌主要侵染穗部。在小麦 开花至乳熟期,小穗颖片出现水渍状淡 褐色斑点,进而扩展到全穗。气候潮湿 时,感病小穗的基部出现粉红色胶黏霉 层,后期产生煤屑状黑色颗粒。
一般只要初侵染菌源量大,小麦抽穗扬 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 就可以流行。
防治方法:清除作物秸秆等病残体或冬前耕翻将病残体深埋, 以减少田间初侵染菌源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