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花间词和婉约词之异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花间词和婉约词之异同
“花间词派”之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花间集》收辑温庭筠、韦庄等18家共500余首词,因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词风近似,因此被称为“花间词派”。

而“婉约派”继承了晚唐五代“花间派”词风,是花间派的发展。

虽然婉约派是由花间派发展而来,但两派之间终究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㈠从社会发展的背景角度来看
1、词产生的社会原因
晚唐时局动荡不安,面对着衰乱的时世,人们既有虚无之中的忧患,也获得了摆脱一切禁锢之后的轻松。

社会文化回避那些怒目金刚的刚性文学,转而需要熨贴人心灵的慰藉,使得人们从焦躁、饥渴的状态中求得滋润和平衡。

于是,消遣性、柔弱性、日常琐细化的软性文学应运而生。

加之中唐以来南方都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步壮大,追求世俗享乐的意识迅速膨胀,进而成为一股声势巨大的文化潮流。

曲子词的兴盛正是迎合了这样的趋势,即如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所云:“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

”广大文人沉溺于身心的放纵,本能地开始浅淡情思和轻柔爱意的吟唱,通过绵邈软媚的词作传达出婉约细腻的心曲。

这就形成了盛唐以其对事功的向往而有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中唐是退缩和萧瑟,晚唐则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兴致,而向词过渡,这正是社会时代的变异发展所使然。

2、词的地域特点
巴蜀地域文化对花间词的发展给予了强大的外部推动力量。

天府之国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蜀人的生活相当富足,养成了耽于享乐的习性,注重审美的直觉感受和天马行空的奇情异想,而且由于其性情的毕露,又令蜀地文学带上了技巧性、装饰性、炫才性的特点。

同时,由于较少受到儒家规范的约束,蜀人多具热情奔放的浪漫个性,自古多经商又形成了其精细的心理特征。

所有这些个性特征对于巴蜀文化的发展轨迹具有巨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全面而又真切地聚焦、凸现在花间词这一富有灵性的艺术活体中。

然而蜀人固有的割据自足的观念又诱使他们依仗三川之殷实,豪奢恣游,淫逸成风。

晚唐之际,许多文士纷纷避乱于此。

他们深知眼前的逸乐不可能久长,所以更加珍惜现世的欢愉,越发地纵情声色,表露出末路狂花般的迷恋。

他们带入的浓情艳思、旖旎柔媚的小词,也迎合了西蜀君臣的欣赏口味,
于是“镂玉雕琼”、“裁花剪叶”的花间词得以大行其道。

3、词是唐以后的新的艺术形式
中唐以来,爱情意识开始呈现出勃兴的态势。

晚唐诗人李商隐等人,摹写真挚的闺情,捕捉细腻的心绪,代表了唐代爱情诗歌的最高成就。

他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但是近体诗发展至此,在言情方面的“力不从心”也逐渐显露了出来。

它四平八稳、整齐划一的体制形态,难以扣合波澜起伏的内心情感。

“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温柔敦厚的诗教规范,也束缚着绮情艳思的自然流露。

但是这种新的情感心境、审美情趣一旦兴起,就必定要寻找到一种能够避免诗教责难和形式束缚,更加自由地传达心曲的文学载体。

在这方面,温庭筠卓有功绩。

他采用了长短句这种富有新鲜活力的文体形式,打破了近体诗整齐、单一的格局,具备灵巧多变、音律和谐的特质,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情涟漪,成为了那个时代表达幽微隐约的情感世界的最为“惬意”的文学形式。

繁兴的隋唐燕乐与高度成熟的近体诗的有机结合,赋予了词体以外在形体和内在情韵两方面所独具的艺术品性。

首先,它使歌辞的制作依据曲谱,由乐以定词,这样就形成了诸多体制格局的规范,具备独特的声律美。

其次,歌辞的创作配合胡夷、里巷之曲,必然带有鲜明的世俗性;又由于它是由美色歌妓语娇声颤、袅袅婷婷地演唱,自然也偏向了香艳之路。

其三,长短参差、音韵起伏的词体与欣赏者内在的情感节奏又构成了某种微妙的契合,收到了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表达效果。

与前代所有的歌辞形式相比,词体显示出更为灵活、更有弹性的优化趋势,并且进而促发了新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境界的生成。

而李商隐、杜牧等人的诗歌,写身边事抒发内心感情,显示出婉约词的风格。

婉约派是在花间派之后,北宋词家延续花间词宛转柔美之风,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宛转柔美的轨迹。

故明人提出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词派的词风。

㈡从题材和内容上来看
1、花间派和婉约派内容上大多描写儿女风情
花间派在描写这方面的内容也是多角度的。

例如欧阳炯写江南风物、劳
动生活场景的《南乡子》:“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毛文锡写边塞、征战内容的《甘州遍》:“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

铁衣冷,战马血沾蹄。

破蕃奚,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

”还有一些咏物写景的,如孙光宪《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

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

听织,声促,轧轧鸣声穿屋。

”也有一些咏史怀古,抒沧桑之感、寄亡国之痛的词,以古讽今,感慨深沉,寓意隽永,发人深省。

而婉约派的词在内容上扩大了范围,出现了吟咏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感悟经历的作品。

例如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抒写了他对亡妻“不思量,自难忘”的一片真情。

2、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由于“花间词”内容题材的狭窄,常被人所诟病的“艳”。

由于这些词人大多是纨绔子弟,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因此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女子生活,呈现出对享乐生活的追求和感官刺激的欣羡。

但这所谓的“艳”,实际是指一种女性化的美感。

词多写女性生活和女性之美而带来的审美新感受,这就使得诗词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个人感情世界。

婉约词也往往抒写感时伤世之情。

作家们把家国之恨、身世之感,或打入艳情,或寓于咏物,表面看似抒写爱情,描摹物象,实际上却别有寄托。

例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运用比兴手法,看似些男女之情,实则抒写家国之事,身心之感,哀婉含蓄。

㈢从流派的内涵广度及对后世的影响来看
1、改变了传统题材的写作格式
被公认为花间派两大领袖的温庭筠和韦庄,他们的词作风格也呈现出隐约与显直,刚性与抒情等鲜明的差异。

不仅温韦,花间词中的其他词人都凸现出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只有不同个性的作家风格的聚集,交流,竞争,新变才能激发整个流派的无穷生命力,形成多姿多彩,各具魅力的文学态势,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性。

花间词派就是这样的文学流派。

晚唐诗人温庭筠堪称“新趋势的发扬者”,他在词史上最大的贡献便是在诗词的文体分工上作了新的尝试,使词从形式到内容风格基本摆脱了诗的模式,具备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温的诗具有丰富多彩的社会内容,呈现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

比如“后主荒宫有晓莺,飞来只隔西江水”(《春江花月夜词》)的古今兴废之叹;又有“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烧
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政治弊病的批判等等。

相比之下他词的内容题材就显得单一,女性的闺怨之思形成了词的总体模式,词的表现形式深入到意识层面,从艺术风格上说温诗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其近体诗语言清新不施华藻,比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其古题乐府则想象奇丽词藻华美充满雄奇壮美磅礴之势。

而其词则形成单一独特的柔美风格,写情缠绵柔婉,例如“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梦江南》)其词的香艳之色感伤之情柔婉之致反映了对词体阴柔风格美的追求,他的词无论成就或影响都远在其诗之上,从他开始,词才独立于诗之外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并于传统的诗境以外开辟了新的词境,从而丰富了中国诗歌的艺术内涵。

他以其具有代表性词章开创了文人词作的新格局,其词以艳为美的特色对词学发展特别是婉约词风起到了积极向导作用。

韦庄其词抒情意味很浓,例如《思帝乡》中他大胆的吐露少女对意中人的专注挚情,温词虽然也有所体现,但温词是借服饰来表现人的而韦词是以“神”来表现的,他有时以凄婉之语发凝重之情,用大量意象表达自己感情,例如“夕阳”“黄昏”来隐寓大唐帝国日薄西山的悲惨命运,流露出世末文人对国破家亡的凄怨心态,尤其是《菩萨蛮》中以“残晖”为意象曲折的表达出对故国对故里甚至君王的思念,韦庄的词都有自身感情经历的融入,表现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感受。

他的词包含着种种人生况味,寄托着难以直诉的家国之悲,以清新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情感,形成清秀疏淡的艺术风格。

韦庄是第一位大力用白描手法填词的词人,呈现出鲜明的画面,人物,心境都显的格外明晰,韦词的魅力还在于语言的俊秀优美以淡雅见长,相对于温词的隐秀富丽,韦词更具明丽清爽自然的特色,而且他多用双声,叠韵,形成明快节奏,他的语言之浅白几近民间词,情真意切,以诗入词把文人词推入自我抒情的道路,使词脱离音乐,发展成为个人抒怀的工具,他是温氏伶工之词奠定了词体题材、审美规范,同时更多为词体添加了属于自己的深挚感情,融入了更多精神内涵,所以说他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位富有个性的抒情词人,也是由伶宫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的先导人。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
面的成就。

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

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

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

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

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2、花间词的间接导致了北宋“词为艳科”观念的形成
可以说是花间派为婉约派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影响婉约派词的创作。

北宋时期是词的发展高峰,因而后人在阅读花间词的时候往往是站在北宋词作的高峰为标杆来阅读的,所以认为花间词派与婉约派不能相提并论。

用一个比方来说,花间词是处于人成长过程中的幼儿时期,而婉约词则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壮年时期,所以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婉约派是花间派的发展。

㈣从审美的欣赏角度来看
1、花间词和婉约词都是具有“可歌性”与音乐有很大的关系
《旧唐书•温庭筠传》曾记载飞卿“能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作家们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能表达情谊又悦耳动听。

两宋时期的婉约词也是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婉约词也往往抒写感时伤世之情。

作家们把家国之恨、身世之感,或打入艳情,或寓于咏物,表面看似抒写爱情,描摹物象,实际上却别有寄托。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望江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李煜在词中以鲜明的形象、炽烈的感情,借花月春风,抒写亡国之恨。

宋徽宗《燕山亭》,委婉悲痛地写出了国亡被俘后的无限感慨。

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运用比兴手法,以
“美人香草”喻君子贤人;以男女喻君臣,抒写家国之事,身世之感,情致缠绵,哀婉含蓄。

2、花间词和婉约词都有很美的意境
婉约派词人在表现儿女情长、离愁别绪的同时,又往往借咏燕、咏柳、咏梅、咏杨花等,寄寓身世之感,抒难于明言之意。

如陆游的《咏梅》词,借以梅花自喻,引人深思。

婉约词人把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和谐地统一起来。

因此婉约词的基本特征有一点就是创造美的意境。

大多数人都比较欣赏的婉约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把读者带入美的意境。

长期以来,文人对花间词的评价不够,花间词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花间词作为一种不同于中唐时期全新的文体形式,自然也会带给人们全新的艺术感受。

他们在刻画人物,模拟内心世界的方面有很高的技巧,把人物内心刻画的真实感人。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妇女生活空间很狭窄,因而描写的场景就在特定的画面中展开。

虽然花间词人的创作大多相同,但个人也有各自的特点。

比如作为花间词代表的温庭蕴和韦庄。

在500首花间词中,也不全是花前月下,儿女情长。

也有怀古和咏史,虽然占的比例不大,但是率先把怀古咏史加入到词创作中。

另外,花间词多用比兴、双关、拟人等手法的描绘,也造就了花间词阴柔婉转的风格特点。

婉约词以美来反映生活,创造大量的优秀作品,为历代人民所喜爱。

而花间派作为婉约派的开山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分为重要的一笔,我们也应该看清它的价值。

㈤结束语
花间词和婉约词虽出现的朝代不同,但都有婉转含蓄、语言秀丽、音律和谐之美,内容多侧重于儿女风情,二者看起来相似,但是格调的不同决定了差别。

婉约词是花间词派经历了发展变化而产生的,是由李煜开始的,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土大夫之词”,是两宋词,士大夫词。

相对起来,婉约词内容丰富,变化较多。

所以花间词名字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它的时段性和代表人物,而婉约派则更侧重它词的风格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