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分析
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 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 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巧对鉴赏
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 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 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 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 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 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
颔联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马嵬兵变 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 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 的服务了。 “鸡人报晓筹” 反衬“虎旅传宵柝”,昔乐今 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 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
颈联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天宝十年七月七日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订立盟 誓,愿“世世为夫妇”。他们认为天上的牛郎和织 女一年只能相会一次,自己则可永世相守,因此 “笑牵牛”。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 发”,当年盟誓长生殿、嘲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 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此句依 然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的爱情悲剧。
用笔至细 倒叙的方法、措辞的委婉、立意的含蓄。
结构分析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 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 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 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 “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 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
问题探究
这首诗就是作者途经马嵬驿,咏马嵬之变这 一历史事件而作,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 事件?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问题探究
有人评价说本诗“讽意至深,用笔 至细”,能否说出这两点分别体现在哪 些方面?
问题探究
讽意至深 1、否认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为立论张本; 2、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 3、结尾通过设问深化议题。
首联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问: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 说法? 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 “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 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颔联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唱报晓, 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马嵬(其二)
李商隐
作者简介
李商隐(公元 813—858),晚唐著名 诗人,有"七律圣手"之 称。字义山,号玉溪生、 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市),生 于河南荥阳。
背景简介
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马嵬,远 望杂乱的长着灌木丛和荒草,有的地方露出黄土,给 人一种枯败苍凉之感的马嵬坡,有感而吟《长恨歌》。 一边的七师哥于是激义山道:“驴背上吟诗,颇有情 味,何不以《马嵬》为题,吟咏一首呢?”李商隐于 是吟《马嵬》(其一)(其二)两首诗,借古讽今, 以唐明皇时期马嵬事件的藩镇之乱讽刺当时甘露之变 的宦官专权。因此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
马嵬
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首联
海外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 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即招魂)。玄宗派人招 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 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说在海外蓬莱 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
颈联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 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 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 “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 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 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尾联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南朝乐府歌辞《河东之水歌》道:“莫愁十三 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 生儿字阿侯。”极写莫愁婚姻的幸福。
尾联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此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 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 没有呢?这一反问是全诗的“诗眼”,虽然含蓄却 很有力,引导读者深思李、杨悲剧的根源,启发世 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 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颔联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 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用“空闻”和 “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 这是第三层意思。
颔联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 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从章法上看,“空 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 意思 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 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正因为如此, 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 的宫廷生活了。
马嵬之变
公元756年初夏,安禄山大军逼近长安,继而潼 关失守,长安城岌岌可危。在一个阴雨连绵的黎明, 唐玄宗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以及诸皇 亲国戚、心腹宦官,离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 长安,逃往四川。次日晚行至马嵬驿时,护驾军士 砍杀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决 杨贵妃。唐玄宗以怎样的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旁 人无法体会。
甘露之变
公元835(大和九年)11月21日,27岁的唐文 宗在大明官紫宸殿和李训等人,试图诛灭宦官,夺 回皇帝丧失的权力。随以观露为名,将仇士良骗至 禁卫军的后院欲行刺,后与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 团发生了激烈冲突,结果李训、王涯、舒元舆、王 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 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株连甚 众。史称“甘露之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