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最新教育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2014年,我校面对更名大学的“第三次创业”新征程,机

构调整刻不容缓,书院制管理模式的推行成为改革中比较彻底的调整。通过对其他学校书院制改革的调研和借鉴,我校书院制改革也实行了一年。改革到底成不成功,终究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书院制改革的概况

改革前,我校将教学计划等同于人才培养,认为人才培养只是通过课堂来完成的,而忽视了教室之外,特别是宿舍的教育功能,使学生的培养出现了真空地带,宿舍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较多。为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我校探索成立了四个书院。书院分别以学生宿舍所在的园区命名,为泽园书院、润园书院、澄园书院、沁园书院。书院承担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通识教育、学业辅导、学风建设、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奖惩助勤贷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书院环境与文化建设等职责,侧重于坚实学生学业基础的与学生全面发展相一致的思想引领、行为养成、人格塑造和实践锻炼,系统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道德品质、职业规划、人际沟通、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环境等能力,培养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书院设立三个部门:一是教育管理部,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业辅导、学风建设、奖惩助贷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管理;二是综合部,主要负责书院的导师队伍建设、党建、书院基本设施

和文化建设;三是素质拓展部,承担着学生的团建、素质拓展活动开展、通识教育等工作。

书院制改革将学生管理模式从原来的依附于二级学院管理中独立出来。最大的变化是书院改革后,每一个学生都隶属于两类班级主体,一是原来的专业班级,二是所在书院的番号班级。

这样做源于二级学院进行专业教育即第一课堂,书院进行通识教育即第二课堂。改革初期,书院班级大多以所在宿舍的楼层或寝室设置。辅导员也被以所带学生为单位拆分到四个书院中去,作为学生的常任导师。除了常任导师,书院为了帮助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培养,联系二级学院的专业教师作学生的专业导师。以泽园书院为例,书院一共有四个学生宿舍站区,每个站区都有站区负责的教师,学生在哪里,辅导员办公场所也就在哪里。但是从

2015年开始,书院改革进一步深入,2014 级和2015级学生已经

打破了按照楼栋设置班级的模式,跨站区建立班级。因为书院考

虑到同年级学生学习和职业规划方面有很多共性,针对不同年级

学生需求来培养学生,因此设立年级组长统筹协调本年级学生学业需求,对原有的以站区为主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优化。站区负责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促进学生自治和发挥自管会功能,提升学

生综合素质。年级组重点调研学生需求,关注学生学业,联系导己的院训、宗旨和管理方式,许多学生活动和治理方式都是相对独立的。

师和学生的交流。书院建立之后也有个特殊性,不同的书院有自

二、书院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差异

(一)基本理念的差异

原有的学院对学生的管理主要立足于教学育人,从每个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注重教书育人。这种管理模式重视将学生当做统一的整体,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生产,并没有看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的同时,也有除了专业教育之外的需求,特别是关于美、生命、文化、公民道德的需求,这些是通识教育的目标。特别是书院管理,从学生生活的宿舍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了解生活,使之懂得如何学会学习、享受生命、丰富情感、懂得

艺术。将学生从高大上的象牙塔中拉到活生生的现实中,使其更

深切地体味到其中教育的真谛,实现人的知、情、意协调发展, 具备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质、中国气质与中国品质。从学生进入书院后的反馈中,我们看到,大多数学生感觉自己现在更像是书院的主人,可以自主发表意见、举办活动、选择通识课程。这种从被动到主动地位的转变正是书院模式和学院模式的差异所在。

(二)组织架构的差异

我校机构改革中设立四个书院,承担二级学院原学生(含研究生)党、团工作以及素质拓展、日常管理等所有职能。各书院下设综合部、教育管理部(学工办)、教育发展部(导师办)、素质拓展部(分团委)、党建办公室。管理学生的书院不再受二

级学院管理,与二级学院平行作为行政二级机构受学校管理。因此,各书院设立分党委,受党委书记和书院院长领导。辅导员入

住学生公寓,按照社区安排分管学生,不再按照专业分管。这种

社区管理把学生以所在的宿舍区为单位设立班级,这就必然打破

了原有的以专业为单位设立班级的模式。在书院的某个班级里有可能有着不同专业的学生。这种组织架构就是要牢固树立在每个书院里,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性别、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和服务对象。

(三)育人形式差异

其一,书院在学生住宿管理上体现育人功能。每个书院往往由跨度很大的不同专业学生组成。这种学生住宿管理方式,学生被随机分配,每栋宿舍楼都住有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学生,也可能某个书院包含了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这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按院系按专业住宿的模式,呈现出大学里的小型社区模式。这种住宿形式实现了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同伴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学生可以从同伴中学到很多知识和能力,可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拓宽知识面。

其二,书院在基础设施配备上体现育人功能。学生宿舍改造的导师工作室、学习支持屋、心理工作室、研讨室、活动室、书吧、健身房等功能区。所有学生社区的场所和设施都是全天向学

生开放的,为学生自由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书院还会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效果显著。

其三,书院在导师制上体现育人功能。在书院成立导师队伍,主

要由常任导师(辅导员)和首批导师(专业导师)两部分组成。

书院制要求常任导师(辅导员)强化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主动深入站区、深入宿舍,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

重视辅导员队伍自身素养与能力提升,在教学方面,组织辅导员

围绕自己的专业特长教授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导师从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中选聘,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和学业规划指导,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制订学习计划和选择专业方向;

帮助学生很快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导师制的实施,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给教师提供了言传身教的机会,给学生搭建了得到专业指导和人生指引的平台,在学生教育培养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书院制管理模式的优势

(一)有利于学生提升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改革后,学生根据学校安排成为书院的成员,书院通过各类

课程以及活动拓展学生的素质。书院发挥导师对大学生的学业引领和人生导航作用。比如书院邀请著名教授为新生上大学成长、大学目标的选择与执行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与践行大学之道,

旨在系统全面地向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指导与帮助,为大

学生活的更好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书院这块阵地增加了

学生之间的碰撞与交流,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其公民意识也逐

渐增强。随着学生对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产生, 不同专业或者不同年级的学生能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拓展了人际交往和沟通适应能力,提高了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有利于学生安全问题防范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总是在既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