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唐诗蕴含的人文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唐诗蕴含的人文精神
作者:吕莹莹吴萍徐加新
来源:《商情》2010年第37期
【摘要】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留给现代人的一笔巨大的财产,它的优秀,不仅仅在于唐诗代表了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而且还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唐诗人文精神名句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有人概括说,唐代是诗歌的朝代,正因为如此,唐代又被称为“诗唐”。人们十分推崇唐诗,中国有句古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是只要读了三百首唐诗,就能具备写诗的基本能力了,因此,我们从小就要求背诵唐诗三百首。而读了这么多唐诗,会发现,唐诗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精神。
一、积极面对,珍惜美好
唐诗里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此行。
最好的例子就是诗仙李白,积极自由表现在李白身上,好像有光有热要燃烧,有不能已的生命力。李白因投靠永王李璘,在李璘被镇压兵败后,被贬流放到不毛之地夜郎,就当诗人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作了一首《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洋溢着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出的一种激情,他看到了早晨白帝城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诗人就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告别白帝城,两旁山上传来的猿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李白在受权贵排挤,被流放时,也同样保留着一份积极的情愫,并强烈蔑视腐朽的当权当贵之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中国知识人中,最能自尊自爱、最不受拘限的一个典型。
还有很多伟大的诗人,他们并没有从他们的时代得到什么,他们的时代却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伟大。
二、永不言弃,实现自我
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的愿望,唐代人也如此,尤其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寒窗苦读数载,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高中金榜,获一官半职,尽忠于朝廷,造福于百姓。
看看那些千年传诵的名句,唐代诗人经常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也经常会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还有“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表现出来的唐诗的世界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迈得很。如唐代诗人要是失恋了,痛苦了,就会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马上就洒然一笑,心情好起来了;要是暂时度过苦难,重新克服困境,就会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对前途重新有希望;要是曾经被打败,曾经受大挫折,后来又东山再起,拨云见雾,就会说:“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又重来!”心里充满自豪的感情;实在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就会有这样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代诗人在诗歌中经常会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唐诗中始终体现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其实,那些风风雨雨,最终总会过去,而人类社会、宇宙自然,都是这样,在风风雨雨中、花开花落中,永恒地往前生长,往前发展,任何东西也阻挡不了生命的生长。
三、重视感情,永葆爱心
白居易有句诗:“以心感人人心归。”意思是只要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就是天下富有人心的世界。李白说:“明月直入,无心可猜。”这是说人与人心灵相通,就像明月那样明净、纯朴,没有一丝杂质。
唐代是非常重视感情的朝代,以友情为例。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是表达朋友之情的名篇。非常质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饮间黄梁。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河,世事两茫茫。”古人评这首诗:“语语从肺腑流出”,真是写的掏心掏肺的。老友相见,一别二十年,现在两鬓都已斑白,儿女都成行了,赶紧让儿女摆好酒菜,就是酒浆、春韭、黄梁饭,见一面很不容易,要喝的一醉方休,没有一点世故,写的朴素厚实,富有深情,全是老友重逢的普通人情,场面气氛非常真切。
唐代还有很多写男女相思之情的诗篇,如李商隐写给妻子的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更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想家,却设想妻子怀着急切的心情问自己何时能回去,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就想波涛一样,想象着与妻子“共剪西窗烛”的良宵美景图,但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感情表现很深刻,诗人无限温情的心,流注于亲人的心,也超越了过去、现在与未来。李白的名篇《玉陛怨》,“玉陛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写一个女子深夜难眠,站在户外看月亮看了很久,•一直到寒露侵身,回到屋里还是隔着水晶帘望月,那一幅眼神,真是被诗人写活
了,一读到这首诗,就会分明感觉到这个女性的心情,甚至她的神情动态,一千多年过去了,印象依然如此新鲜。
唐诗就是这样表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了内在的精神风韵,永葆着它的魅力青春。我想,只要有人类文明在,唐诗就必定以它不朽的价值,永远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作者简介:
吕莹莹,女,徐州空军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