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在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表达,表达方式也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给学生。习作教学明确要求“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也就是说,小学生作文主要还是模仿,练习写作。那么,模仿的对象是什么呢?那就是现成的课本里古今中外、各种体裁、文质兼美的文章。在阅读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把写作知识渗透在里面,其实也是间接地进行写作教学。所以,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里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慢慢积累起习作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下面,我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为例,说明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

一、从课文题目入手,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都是写人写事的文章,其中《金色的鱼钩》《桥》这两篇课文的题目比较有特点。在教《金色的鱼钩》的时候,我从质疑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金色的鱼钩” 真的是金色的吗?(2)“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含义?(3)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作为题目?然后,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特征,感受人物形象。

他们通过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另外一篇课文《桥》,我在谈话导入中提问学生:“跟《金色的鱼钩》相似,这也是写人的文章,但是却用物来作为题目,为什么?”学生就会回答,因为桥跟人物关系密切,能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因为我要求学生必须预习,并且把预习作为作业收上来检查。所以,一般情况下,

学生预习过课文,又有上一篇课文的学习经验,他们基本上能回答这个问题。在《桥》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又一次渗透这种写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体现在自己的习作中。

二、从课文内容的学习,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例如,指导学生如何把内容写详细、具体,我选择了第一组的第4 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第二组的第6 课《冬阳?童年? 骆驼队》和第8 课《童年的发现》这三篇课文作为例子在上半学期重点讲这种表达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体会怎样把内容写详细具体。在教《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时,第三个环节是理解课文内容以及重点词句,我根据阅读提示“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引导学生先默读课文,找出青藏铁路建设者遇到的三大困难以及相关词句,在课文空白地方写上体会,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这些问题。学生经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之后,我再归纳总结写作方法。

三、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以及小练笔,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

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的设置有不少关于课文的表达特点的理解。

另外,课本也安排了三次小练笔,这是结合课文内容及其表达方法进行的写作训练。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提出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这句话

的意思其实就是把写作的指导渗透在大量的阅读教学中去。

四、一组课文学习完毕后,进行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包括每篇课

文写作方法的归纳总结

每学完一组课文,我都要求学生做每一篇课文的知识归纳的作业。这份作业有以下几项要求:(1)需要识记的生字;(2)需要理解的新词语;(3)需要积累的四字词;(4)有特色的句子;(5)表达方法(写作手法、写法特点)。其中第五项是关于课文写作手法的归纳,把在阅读课文中获得的写作方法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用来指导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