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捋戏;又因中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
吕”,因而将“捋戏”改称为“吕戏”。另一种传说是,
当年为这种戏起名时,有的老艺人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
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捋与吕同音,于是
定名为吕戏(吕剧)。
源流沿革
吕剧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的新剧种, 但其表演艺术形式却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早 在清代中叶,山东南部农村就出现了一种名叫 “小曲子”的小曲连唱体曲艺形式。因其主要伴 奏乐器为洋琴(洋琴),故又称“扬琴”、“洋 琴”。历史上扬琴曾广泛流行于古黄河下游地区 的河南、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东 北的个别市县。在山东最先流传于鲁西南,并逐 渐向北(济南及惠民地区)、向东(青岛、烟台) 延续扩展,约有二百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受 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为南 路、北路、东路琴书三大流派。各自叫法也不尽 相同,如东路琴书艺人商业兴自称本路琴书为 “改良扬琴”;北路琴书创始人邓九如自称“文 明扬琴”。到一九三三年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音 时,才定名山东琴书。
三、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 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 “闾”简化为“吕”。
四、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
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
吕戏。
五、吕戏原来称为捋戏。此说有二:一是由于演唱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按奏坠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动,故名
制作人:唐艳琳、徐曼玲、蒋思成、黄圣雄、高卓旭
Look here
吕剧简介 名称由来 源流沿革 艺术特点 角色行当 传统剧目
吕剧简介
吕剧是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名“化装扬 琴”、“琴戏”。是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 (坐腔扬琴)发展演变而来的。起源于山东以北的 黄河三角洲,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 最初的吕剧班子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 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戏曲改 革中由山东省戏改组定名吕剧。1953年山东省吕剧 院成立之后,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光绪初年,广饶县(旧称乐安)北部一带的农民,为躲避 灾荒,常随身携带坠琴、节子板等乐器,外出卖艺求生。 开始以唱琴书小段为主,或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边耍边 唱。后来,他们不断吸收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来丰富自己 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如东寨村的张兰田、张志田兄弟俩, 就曾去安徽风阳拜师学艺。当地流行的凤阳歌对琴书的表 演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艺人们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 不断追求新的艺术形式。一些擅长唱工的艺人,在长期的 表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如广饶县西商 村的艺人商业兴和妻子关云霞,长期在烟台、青岛一代演 唱,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形式,成为东路琴书艺术的代表 人物;而擅长人物表演的艺人,则致力于创造新的表现形 式来吸引观众。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冬,以东路琴书 艺人时殿元为首的同乐班,尝试着将《王小赶脚》改为化 妆演出,用竹、纸、布扎成驴形,加以彩绘,一演员身绑 彩驴,做骑驴状;一演员执鞭赶驴;另有艺人操坠琴、扬 琴、竹板等乐器伴奏,演员在音乐声中载歌载舞。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剧种陷入困境。原在 济南城演出的剧团也因演出每况愈下,导 致班社萎缩,艺人生活难以为继。多数艺 人返回家乡,剩下的艺人凑成一个“义和 班”维持演出,勉强度日。抗战胜利后, 演出状况并未好转,反而愈加萧条。“义 和班”也于1946年末解散,艺人被迫改 行,另寻出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妆扬琴剧种获得了新生。从 1950年起,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组织对本省地方 戏曲艺术进行了发掘、整理、试验、推广,并以化妆扬 琴作为改革的重点,选择《小姑贤》为实验剧目。此后, 艺人们向山东梆子学习,演出了《蓝桥会》。在学习传 统剧目的基础上,又将现代题材的小说《李二嫂改嫁》 改编演出。这期间,由义和班改组成的济南化妆扬琴剧 团也编演了《张大有被骗》、《王秀鸾》等戏,打开了 吕剧现代戏的大门。这些改编剧目的上演使化妆扬琴的 影响日益扩大,并涌现出郎咸芬、林建华、王俊英等一 批著名演员。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继续进行剧 目的改革创新工作,先后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 (《逼婚记》)等传统剧目,编演了《光明大道》等现 代戏。1954年,在华东区戏剧观摩会演上,《李二嫂改 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分 别获奖。《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于1957年由长春电 影制片厂拍成黑白影片;《两垅地》于1965年由上海海 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
此种表演形式别开生面、生动活泼,初次演出便获成功。 由于《王小赶脚》首次采用驴形道具,群众又称此类戏为 “驴戏”。此后,时殿元又陆续将一些琴书篇目改为化妆 演出,所到之出,表演深受群众喜爱。 在常年的流动演出中,化妆扬琴艺人经常和京剧、五音 戏、河北梆子等剧种的班社在同一集镇演出,甚至出现 “两合水”、“三合水”(两个或三个不同剧种同台演出) 的情况。这种演出方式对促进化妆扬琴在剧目、表演、唱 腔、舞台装扮、音乐等方面与其他剧种的借鉴融合和创新 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渐从简单的化装演出发展成 为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演出的剧目也从“对子戏”、 “三小戏”扩大到本戏和连台本戏;演出的场所也由盘凳 子到进入茶园、剧场。1917年(民国六年),由广饶县化 妆扬琴艺人张凤辉等人组成的车里班首先进入济南市演出。 此后,不少剧班也纷纷进入济南城表演。有的班社还经常 到烟台、青岛甚至东北的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演出, 进一步扩大了该戏的影响。当时较有影响的班子有黄家班、 父子班、同乐班、庆和班、共和班等。
2007年10月中旬,首届吕剧文化艺术节在吕剧 的故乡——山东省东营市成功举办。
吕剧名称的由来,名流传称着由很多来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 几种: 一、1915年前后,原属广饶县牛庄的时家村(今
已划为东营区)老艺人时殿元,也曾以纸糊毛驴,化 装演唱《王小赶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人们便把 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 音译成了“吕戏”。 二、1923年,这种驴戏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 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 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 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