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
【原文出处】现代经济探讨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99
【原刊页号】8~11
【分类号】F107
【分类名】区域与城市经济
【复印期号】201002
【英文标题】Evolution and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Strategy for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统筹兼顾方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CKS008)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兼顾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090450137)阶段性成果。
【作者】杨小军
【作者简介】杨小军,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博士后,武汉430079,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湘潭411105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从建国之初便开始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
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历史轨迹,将为我们统筹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摘要题】区域经济60年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演变/基本经验/科学发展观
【正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382(2009)09-0008-0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作的筹划和决策,它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60年来,党和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提出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当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迈进的时候,回顾和总结这些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统筹好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近30年时间里,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制定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即把生产力落后的内地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通过生产力的均衡布局,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追求地区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
毛泽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均衡布局、共同富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实施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原因决定的。
从主观的角度看,建国后,我国曾经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是均衡的,不均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均衡布局生产力,减少甚至消灭区域差异,从而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上以“平衡论”、“同步富裕论”作为指导思想。
从客观的角度看,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政策,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应付战争的威胁,毛泽东强调要把建设重点放在战略后方的大西南、大西北地区。
因此,我国从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国防安全的考虑出发,对区域经济发展在较长时期内强调内地“三线”建设,希望能够缩小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差距,使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实施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大量投入内地。
在“一五”时期,主要是围绕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和694个投资限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
前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项目中,4/5在西部,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建设单位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68%。
①二是强调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
1958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协作区工作的文件,决定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7个经济协作区,并要求各协作区根据工业和资源等条件,尽快建立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经济区域。
三是转向以备战为中心、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轨道。
196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加速全国和各省市战略后方建设的决策,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经济建设的投资重点为三线地区,工业建设要大分散、小集中,工厂布点要“靠山、分散隐蔽”(安士伟,2004)。
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的工业布局快速地向西推进,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区域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职工人数占全国的份额都有所上升,地区的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在内地建立起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工业布局的整体平衡,客观上也加快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步伐。
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袁继富,1998):一是这种发展战略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它是通过抑制东部区域、沿海区域的发展,而强化内地区域的发展,实际上所追求的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
二是这种发展战略过分强调区域平衡,以牺牲投资效益为代价来推动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忽视了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使沿海地区既有
工业基础的经济效能不能充分发挥,延缓了全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导致了国民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同时失落。
三是这种发展战略缺乏实践操作标准,例如均衡发展的含义是什么、衡量的内容是什么,是投资均衡还是增长均衡,是经济总体还是同一部门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在认识上是模糊的。
随着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轨,人们认识到过分强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而采取的生产力空间配置的西移,以牺牲投资效益为代价来推动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或控制区域间的差距,但却压低了宏观产业结构变动的档次,整体上延缓了全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因而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以寻求更高发展速度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占了支配地位。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在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失误和中国的实际困境之后,邓小平果断调整发展思路,大胆创新,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以沿海发达地区的优先发展,作为撬动整个国家经济的杠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地区之间适度的经济差距,然后有次序地发展中西部地区,最终实现全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构想的理论依据就是邓小平提出的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
“六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利用沿海的现有基础,“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同时,要“努力发展内地经济”,“继续积极支持和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七五”计划进一步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提出“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
”“六五”以来,国家投资重点逐步由内地转向沿海地区。
同时,国家率先在沿海地区开辟经济特区、开放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赋予这些地区的地方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外资、外贸、价格等方面较大的自主权,并给予相应的特殊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
这一时期,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了顾全“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
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要顾全这个大局。
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中共十四大作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城市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飞跃”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再次出现高潮,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步形成了一个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滚动式向前推进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无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效:一方面,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加快了东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东部沿海开放地带和工业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精华区域。
同时,通过一系列的传递、扩散机制和示范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但这种发展战略在发展实践中由于单纯只注重效率优先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对地区经济发展公平关注不够,从而使地区差距特别是东西部差距不断拉大。
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该从扩大向缩小差距过渡,战略重点应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这才能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才能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条重要的战
略指导方针提了出来,并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了具体要求。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重要讲话中,又把“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该正确处理的十二个重大关系之一作了专门阐述。
李鹏总理也以“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为题作了专门说明,这标志着我国从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
党中央关于“九五”计划和15年规划的建议中,对如何实施协调发展战略,解决地区发展差距作了战略部署。
一是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二是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三是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四是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
在主要措施上,一是无论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要实现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两个转变,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适当调整各自的结构,以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使整个经济结构合理化。
三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及同东部地区差距的缩小,首先依靠自己的力量,挖掘内部潜力;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和东部地区要给予尽可能地支持和帮助。
四是东部沿海开放地区继续发挥带头作用,中央给予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仍然基本保持不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地区差距扩大趋势愈演愈烈,逐渐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中央提出了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政策。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筹区机制,才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
3.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是区域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无论是均衡战略还是非均衡战略,都含有协调发展的思想。
但在实施过程中都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的缺失。
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以增强区域经济的关联性,进而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与共同繁荣。
当前应主要通过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来推动区域经济顺利发展,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动机制和扶持机制。
一是健全市场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打破条块分割和区域性壁垒,根除地方保护主义,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在区域间合理有序流动。
二是健全合作机制。
区域间合作的目标是通过深化专业化分工和拓展协作范围来扩大市场,提高生产和组织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政府应在政策层面鼓励区域合作。
三是健全互助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4.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五个统筹”等等,是我们总揽全局、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纲领和战略方针。
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全面”就是要着眼于区域经济的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不能只顾一点不计其余;“协调”就是关注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各个空间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而不是各自为政,相互抵触;“可持续”就是既考虑当前发展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自身优势和发展积极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发掘各个地区的发展潜力,促进各地区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
注释:
①赵曦著:《21世纪中国西部发展探索》,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责任编辑】吴群
【参考文献】
[1]安士伟:《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研究》,《经济经纬》2004年第2
期。
[2]袁继富:《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看公平与效率目标的选择》,《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
[3]文炳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4]杨小军:《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商业研究》2009年第5期。
[5]杨秀萍、张小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比较与启示》,《求实》2005年第5期。
[6]李勇齐、颜蔚兰:《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过程及其思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