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地区农村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药物干预比较研究

奉贤地区农村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药物干预比较研究
奉贤地区农村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药物干预比较研究

骨性关节炎临床表现

骨性关节炎临床表现 *导读:骨性关节炎病变在女性往往较男性更为突出,多累及手指关节,膝、髋、脊柱等,是影响老年人活动的最常见原因。…… 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和X线往往不尽一致,即有的患者已出现了明显的骨质增生,如手指末端的赫伯登结节,而患者从无局部不适;有的患者关节疼痛,不能持重,下楼梯比上楼梯时更为明显,临床上提示膝关节骨关节炎,而X线检查可能显示膝关节正常或有轻微增生。因此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可有无症状性骨关节炎(仅有体征或X线证据)和有症状性骨关节炎,症状随受累关节不同而不尽一致。 .hzh {display: none; } 骨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缓慢,部位局限,活动多则加重,休息即可缓解;晨僵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受累关节以疼痛和压痛为主,偶尔伴发关节周围组织肿胀,或一过性滑膜炎;活动时关节有摩擦音,严重者可发生关节畸形。颈椎或脊椎病变可引起神经受压或刺激症状。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不增快和C-反应蛋白不升高。X线片检查有助于诊断。骨关节炎好发于膝、手的远端指间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颈椎、腰椎、肩、肘、第一趾关节和胸椎等,腕,踝和髂关节人发病少见。 1、手的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其特征表现有以下几种:通

常在手指远端指尖关节背侧出现骨性增生的结节,称为赫伯登结节;继而在近端指间关节出现类似结节,称为布卡得结节。由于结节性增生,手指各节可向尺侧或桡侧偏斜、构成蛇样手指。由于大鱼际萎缩,第一掌腕关节半脱位而呈形手指。骨性结节一般无疼痛,先为单个,尔后逐渐增多。手部操劳或下凉水,可诱发疼痛或伴发结节周围软组织红、肿、疼痛或压痛,经休息或抗炎药物短期治疗后可消失。 2、膝关节也是骨关节炎最常受累的关节。患者主要感觉关节酸痛,胀痛,尤以长距离行走剧烈运动,受凉或阴雨天时加重。下楼困难,下楼时双膝发软,易摔倒。蹲起时疼痛,僵硬,被动运动时膝关节有响声或触及骨摩擦音。少数患者可出现短暂的关节肿胀和积液。关节X线片检查可发现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一般无关节破坏。 3、颈椎是骨关节炎的好发部位,也是骨关节炎中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的重要部位。通常将颈椎骨关节炎引起的症状称为颈椎病。国内将颈椎分为以下6型: (1)主要为颈椎局部疼痛,少数可反射性引起头、颈、肩疼痛。 (2)神经根型:指增生的骨刺和压迫神经根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又分急性和慢性型。 (3)脊髓型:指脊髓受压或缺血引起的脊髓传导障碍,又分中央与周围两型。前者发病从上肢向下肢发展,后者则相反。

中医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9-01T14:29:30.3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作者:邓要伟 [导读] 中医综合治疗力案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河南省平舆县中医院 4634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中医治疗老午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优势。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某院中医骨科收治9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观察组各45例,其中中医治疗组应用传统中医治疗手段,包括推拿、针灸、力剂药浴、康复锻炼等;西医观察组患者应用单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力案治疗两组患者均以30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西医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医观察组(P <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力案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医;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随年龄增长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老年慢性疾病,目前我国老年人已占发病人数的一半,其主要表现为关节变形、疼痛及活动受限等,大大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院中医骨科采用方剂药浴、推拿、康复锻炼等综合方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并且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也能够让患者可以尽早的恢复健康,从而提高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在本文中,主要是针对了中医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做出如下的报告: 1.研究的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主要是选取了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我院中医骨科收治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主要是为54例,女性患者则是为36例;患者的年龄45-75岁,平均(61.5士5.5)岁。所有患者均经相关辅助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诊断,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且均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等其他相似疾病。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结合骨科康复等多种治疗方法。药浴主方为:三棱20 g、生川乌20 g、伸筋草30 g、红花15g,白芷20 g、威灵仙20 g、川牛膝30 g、透骨草20 g、防风15g,根据疾病类型辨证加减。加水煮沸,趁热熏洗,5次/d,20-40min/次。康复锻炼包括伸屈膝活动、关节肌肉锻炼等;推拿主要是活动关节、松弛肌肉。西医观察组患者单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国药准字H19983137)1粒/次,早晚各1次,疼痛剧烈者给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1次/周。两组患者均以30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治疗效果评价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分为:一是显效:临床症状、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二是有效: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基本恢复关节功能或较前有较大改善,但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三是无效:临床症状、关节功能无改变。与此同时对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进行评价(JOA法与VAS法)。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观察组患者,并且两组患者差异也是较为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JOA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JOA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治疗组JOA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西医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讨论 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的关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骨性关节炎发病原因众多,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关节软骨异常代谢、长期关节负重、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以及机体机能衰退等多因素有关,其好发于膝关节和髓关节。中医学者认为骨性关节炎是由于长期受冷、寒、湿的影响,造成血气癖滞,继而伤脾伤肾,最终导致了病变的发生。目前临床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只能对症治疗缓解症状。西医常用的药物治疗基本是对症治疗,不能解除病根,适合短期用药,长期服用易成瘾,且消化道症状重,不易耐受。透明质酸是新兴的药物,局部注射起到封闭关节腔的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同时预防关节周围组织粘连,但对中晚期骨性关节炎效果差。中医骨科采用综合方案治疗骨性关节炎,持续治疗不仅可以解除患者痛苦,而且部分患者有治愈的可能。药浴可以疏通经络、活血祛癖以及除肿镇痛;而推拿可以有效促进病变部位的修复,缓解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在治疗后配合康复锻炼可增强肌肉力量,避免

预防跌倒相关药物知识须知

预防药物相关性跌倒须知 跌倒是住院病人最常发生的意外。医药专家们研究认为,一大部分跌倒与所服的某些化学药物有关,因此预防跌倒应从认识药物开始。 一、为何药物会增加跌倒风险? 因为许多化学药物,对脑和心血管系统都有影响,从而影响行走和站立时的稳定,也就易于发生跌倒。一般认为凡是能引起眩晕、忧郁、镇静、心律不齐、延缓反应时间、体位性低血压、认知功能受损、步态不稳等反应的药物,都会增加病人跌倒的机率。据报道,54%跌倒与药物使用相关。 二、哪些药物易致跌倒? (一)利尿剂和缓泻剂 1、易造成跌倒原因 ( 1 )增加病患如厕的频率。 ( 2 )低血压。 ( 3 )水、电解质紊乱。 2、易造成跌倒时机:由病床至厕所的整个过程。 3、常用药物 (1)利尿剂:呋塞米、乙酰唑胺、双氢氯噻嗪、吲达帕胺、螺内酯。

( 2 )缓泻剂:果导、甘露醇、福松、杜秘克。 (二)鸦片类止痛剂 1、易造成跌倒原因 ( 1 )降低警觉性。 2)影响认知功能

(3)镇静作用。 ( 4 )肌肉松弛。 (5)眩晕。 2、易产生跌倒时机:第一次使用或剂量改变时。 3、常用药物:可待因、哌替啶、芬太尼、吗啡(美施康定)、曲马多、多 瑞吉 (三)降压药 1、易造成跌倒原因: (1)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a 受体阻断剂:哌唑嗪。) ( 2 )减少脑部血流灌注。 ( 3 )肌肉无力。 ( 4 )眩晕(钙拮抗药)。 2、易产生跌倒时机:血压波动大时。 ( 1 )最近开始使用。 ( 2 )改变药物、剂量。 ( 3 )并用多种降血压剂。 ( 4 )其他因素造成血压不稳定时。 3、常用降压药 ( 1 )利尿降压药:呋塞米、乙酰唑胺、双氢氯噻嗪、吲达帕胺、 螺内酯

老年人骨性关节炎的作业治疗(修)

老年人骨性关节病的作业治疗 钟大勇1余航1杨永学2 雷建国2 1—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2—**********(作者单位) 项目名称:四川省卫生厅老年医养标准化建设项目(项目编号:*******) 摘要:此文对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作业治疗分三个部分综述:1、作业治疗的目的和作用:预防骨关节病的疼痛、防止并发症、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复发;2、作业治疗的评估内容:感觉、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3、作业治疗的具体手段:运动与感觉的配合、减轻体重、规范的步态、功能性作业治疗活动与日常生活能力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关键词:老年骨性关节炎作业治疗功能性作业活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骨关节病又称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好发于负重关节及活动量较多的关节(如,颈椎、腰椎、膝关节、髋关节等)。过度负重或使用这些关节,均可促进退行性变化的发生。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 一、作业治疗在老年人骨性关节病中作用: 1、预防关节的废用性改变,包括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变 2、防止合并症:如关节腔积液肿胀、疼痛影响睡眠、继发外伤跌倒等 3、通过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结合可以维持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明显减轻疼痛、并增加外出活动机会[1] 4、帮助患者尽早的回归家庭、社区,并能防止复发频率[2]。 二、老年人骨性关节病患者作业治疗的评估及特殊性 1、评估内容:老年人骨关节病主要特点:①、晨僵和粘着感:晨僵提示滑膜炎的存在②疼痛:疼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③、隐性发病伴骨膨大,与肥胖及活动量有关。:1、疼痛评定:常用视觉模拟(目测)评分法(VAS)或简化的McGill 疼痛问卷表 2、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包括影响关节活动的主动与被动活动范围 3、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常用ADL量表 4、社会参与评定:包括爱好、兴趣等 5、肌力和肌张力的评定:包括耐力、握力等 6、影像学评定:包括MRI、CT、DR等 7、基础疾病评定:有无基础疾病等 8、心理、睡眠情况:有无抑郁或睡眠障碍[3]。 2、老年人骨关节病作业治疗评估的特殊性 2.1作业评价方面注意的事项 ①ADL指数应包括各种日常活动,而且应尽、并要简短、确切易懂、在常用基础上可增加内容;②评价方法:简便、易行、标准统一[4]③评价基于评测障碍的各个方面;④评价的组成方式适于各类老年病患者⑤应注意作业活动评价过程中的安全性[5]⑥结合ADL和认知功能评测的结果,作业治疗师还须家访(患者的居家环境进行调査),了解其住房类型、标准、条件及可适应性;患者为独居,还是与亲属同住,作业治疗师必须注意观察患者对其家属的态度和家庭对患者的态度[6]⑥生活重整,根据自身病症适当改变生活方式[7]。

美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指南

美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指南-膝关节骨关节炎 简介:美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指南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病,我国通常叫骨质增生和膝关节退变。美国AAOS最新研究认为目前普遍使用的一些治疗方法缺少科学依据,因此制定出该指南,现摘要如下: 推荐方法有:1.做好宣教,加强 正文: 美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指南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病,我国通常叫骨质增生和膝关节退变。 美国AAOS最新研究认为目前普遍使用的一些治疗方法缺少科学依据,因此制定出该指南,现摘要如下: 推荐方法有: 1.做好宣教,加强自我管理,调整生活方式,如散步代替跑步。 2.鼓励超重者减轻体重(至少减轻5%以上体重),并且通过饮食控制或体育锻炼维持在较低水平。 3.鼓励患者进行有氧低强度适应性锻炼。 4.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和短期使用髌骨固定带。 5.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使用下列药物止痛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NSAIDS有胃肠道反应高风险者可以局部使用NSAIDS类药物或口服NSAIDS和胃肠保护剂;环氧化物酶-2抑制剂。 6.短期缓解疼痛可进行关节腔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但要慎用。 7.有相应症状的半月板损伤或关节内游离体者可施行关节镜手术。 8.对轴线不正的单间室症状者可选择截骨。 不推荐的方法有: 1.足部矫形支具。 2.氨基葡萄糖类或软骨素类药物。 3.关节腔穿刺冲洗或初次发病即进行关节镜下冲洗清理术。 疗效不确定的方法有: 1.支具。 2.针灸。 3.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 病情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 美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的循证医学解读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最新研究认为,目前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被普遍使用的一些治疗方法缺少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该学会于2008年12月份推出针对尚不够进行关节置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22条治疗建议。 本指南主要针对于初级理疗师以及矫形外科医师,并不赞同进行已被广泛认同的一些治疗方法,如使用氨基葡萄糖、硫酸或盐酸软骨素等营养以及类似于足跟楔形垫的传统矫形器械。推出本指南的AAOS工作组主席John Richmond表示: 毫无疑问关节置换术在终末期的骨关节炎的治疗中有着巨大的价值,但是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治疗那些还无需进行关节置换的患者,在美国3300万骨关节炎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还没有严重到非进行关节置换的程度。 AAOS主席Tony Rankin博士认为,本指南是对膝关节OA最新研究成果的精炼。 该指南认为,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在OA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指南推荐了有氧锻炼、力量及低强度训练及体重指数超过25的患者必需控制体重等方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 详细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楚向东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根据60岁以上的成人中总计有10%~15%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此病与心血管疾病、创伤并列前3位,每年需手术治疗者达几十万人。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随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结合实际,在祖国医学中积极探讨、寻找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很有意义。目前该病的中医药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针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治疗方面,我院有自己一些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并由此浅谈一点中医治疗本病的策略。 一、病因病机认识 1.肝肾亏虚为本 祖国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但是我们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痹症,严格意义上讲应跳出“痹症”的范畴,因为膝骨性关节炎是因“虚”致病,导致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亏虚,而并非风寒湿侵袭。这和一般痹症有着本质的区别。膝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发病率非常高。这是因为人进入中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一方面,肝肾亏虚,气血不能化精生髓而充骨养骨,致使骨本身发生退变;另一方面,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易于侵入,留滞经络关节而致气血瘀滞,痰湿夹杂,经脉闭阻,闭阻不通,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或关节积液,久则骨质畸形。所以我们认为肝肾亏虚、精血亏损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 2.瘀血痹阻为标 我们认为瘀血痹阻是是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贯穿始终的特征性病机。那么瘀血是怎么来的呢,瘀血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肝肾亏虚,气血生化无源,精亏血少,筋脉空虚,同时肾阳虚衰失去温煦推动作用,经脉滞涩,血气运行不畅形成瘀血。2、风寒湿侵袭,寒性凝滞,主收引,寒邪入经,则经脉滞涩,气血不通。

老年人跌倒地相关因素与预防

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与预防 赵慧华 跌倒, 即“不是自己的意志而膝部、手等接触地 面或更低处, 也包括从楼梯、架子或自行车跌落[ 1] 。”每年约30% ~40% 的老年人跌倒1 次或多次, 而且跌倒的概率随年龄递增[ 2]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1/ 3 的人跌倒1 次或多次[ 3] 。80 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高达50%[ 2] 。我国1999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 5亿, 按30%计算每年将有4000 多万老年人发生至少4000 万次跌倒。老年人跌倒往往导致机体创伤、功能状态衰退、自信心下降、社会参与减少等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故为威胁老人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5] 。跌倒在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同时, 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它是英国75 岁以上老年人损伤后的主要死因[ 6] , 已成为美国老年人死因的第6 位, 每年跌倒的医疗总费用超过200 亿美元。在我国, 每年直接医疗费用超过50 亿人民币。北京海淀区, 跌倒是老年人伤害的首位死因[ 3] 。跌倒作为老年人特有的症状与意外事件, 越来越为全社会特别是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成为临床护理人员探索的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 为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1 跌倒的相关因素 1. 1 生理因素 老年人反应迟钝、灵活性降低、速度慢。动态平衡控制能力降低。研究表明[ 4] : 在动态平衡仪测试中老年人反应时延长, 有明显的不稳。表明随年龄的增加传导神经和中枢整合能力明显失效。65 岁以上的妇女, 多数人的跌倒与感觉降低、摇摆较大、躯体感觉较差以及反应时延长和平衡功能被

骨减压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重大突破

骨减压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重大突破 骨性关节炎,为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病理特征为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病变,并伴有软骨下骨质增生,但确切发病机制至今未明。针刀治疗对该病有确切疗效,但针刀治疗仅限于松解软组织,对骨高压却基本不予治疗,实际上早在30年前,骨内高压症的提出为临床诊断治疗骨关节疼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因此如能阻止骨内高压的发生和发展,将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骨内压升高是骨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已被多数学者所公认。作者基于临床研究,认为既然关节休息痛可因骨内压高所致,疼痛又是骨性关节炎的前驱症状。因此推荐骨内压的测定及对骨内高压的髓腔钻孔减压术应视为骨性关节 炎的早期诊断及予防措施。 骨髓压,是指髓腔内动静脉血流动力学所产生的压力,是反映骨内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骨内压指骨髓腔内容物给予骨髓腔管壁的压力,它是由骨内组织压和血管动力压两因素组成。表现为局部骨关节的顽固性疼的一种病症,其特点为:患处具有典型的休息痛或夜间痛,pH 增高,钻孔减压可以使疼痛立即缓解或消失,并长期有效。 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理中,骨内高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在骨性关节炎中机理尚未完全明白,目前仅停在起步阶段。并且,就骨性关节炎发病个体而言是多种因素综合发生的过程,而不是此单一的一种模式。在引起该病诸多的因素当中,究竟谁起主导作用还未有定论。与此同时,有些学者对骨内高压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因果关系提出争

议,他们发现本病早期并无明显骨内高压,只是在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出现,认为骨内高压是继发性的,不是本病的原因而是其结果。但是,不管骨内高压是骨性关节炎的原因,还是其结果,骨内压的升高肯定是病程发展中极重要的环节,骨内高压一旦形成将加重病变的进程。因此,需进一步研究骨内高压在骨性关节炎发病中的机理,从而为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 骨性关节炎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而引起的骨的增生硬化及软骨下骨的囊性变。骨性关节炎的骨形成通过血循环和骨内高压相联系。早在30 年代,就有学者注意到了骨内静脉回流障碍可刺激骨的形成,导致骨质硬化及骨关节的多样病理变化。长期的骨内静脉瘀滞可导致局部生化环境的改变,使软骨母细胞的活动紊乱,软骨基质失常,软骨因而萎缩,由于静脉血内高张力的二氧化碳起着诱导物质的作用,引导骨化区细胞的分化沿着骨生成的方向进行,骨内高压引起骨组织结构的改变,也可直接由于骨内血流动力的压迫及相应的生物效应所致。这种变化尤其易发生于松质骨的软骨附近。由于长期骨内压力的增高,松质骨内静脉窦样扩张、囊性变、间质水肿,引起骨小梁的坏死及病理修复过程。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加重静脉回流障碍及组织压迫,形成恶性循环,使其病变不断向前发展。骨高压症的发病机制:1.骨内静脉淤滞骨内静脉淤滞是骨高压产生的主要原因,内微循环障碍是骨高压症的病理本质。当骨内静脉回流受阻,由于横穿骨皮质的静脉血管无瓣膜,很容易造成血液反流骨髓腔内,骨内血量增多。同时,由于酸性代谢产物的作用,骨内毛细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与控制

(2)原因明确的污染事故的调查:如化工厂爆炸、农药车船倾覆等事故,因污染物明确,主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控制。 (3)事故的后续处理:1联合有关方面,如临床医学、环保、职业病、毒理学的专家,分析污染物的种类和后期的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o对被污染的制供水设施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恢复供水前,对水质进行全面检测,符合卫生标准后才能供水,并且要跟踪检测,直到水质状况稳定。?卫生监督部门要依法对造成事故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做出结案报告。 4突发饮水污染事故的预防 对突发饮水污染事故,要立足于预防,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1强化水源保护措施和供水系统监控。严禁一切影响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卫生的生产、生活活动。供水部门必须对水源实行监控,有条件的地方,要建有备用水源;对管网末梢水每月要进行2次检测,特别要在边远地区和管道系统年代较久的地区布点,发现供水管道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加以修复;实行饮水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水质检验结果宜长期保留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和卫生行政部门。o重视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培训,要求其以卫生部5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6来自律。?卫生监督部门要定期检查水厂的卫生管理状况,规范企业的行为,并对出厂水、末梢水定期进行监督抽检,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做好饮水卫生监测网络水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水质动态分析,提出预警预测,做好领导决策的参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要落实责任制,管理到位,避免饮水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董善亨.卫生监督培训系列教材(饮水卫生分册)[M].北京: 工商出版社,1999:1. [2]李永存,李伟.饮用水健康与饮用水处理技术问答[M].北京: 中国石油出版社,2004:19. [3]郭新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引[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5:134. [4]鄂学礼.饮用水深度净化与水质处理器[M].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4:2. #综述与讲座#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与控制 李辉,张涛 (浙江省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宁波315010) =文献标识码>C=中图分类号>R195=文章编号>1006-9070(2007)04-0082-02 =关键词>跌倒;老年人;预防;控制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而且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期望寿命延长,为保持老年人较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减轻社会疾病负担,老年跌倒的预防控制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和健康问题。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如何有效预防社区老年人发生跌倒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国外对老年人跌倒的相关问题研究较多,国内的研究多集中于护理机构中老年人的跌倒,针对社区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与控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借鉴国内外经验,做简要介绍。1跌倒的流行病学 跌倒是指出现突发的、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摔倒在地,但不包括暴力、意识丧失、偏瘫或癫痫发作等原因。欧美等国研究指出,1/3的社区老年居民和60%的住在护理机构中的老年人每年跌倒1次或多次[2]。我国65岁以上的社区老人,男性21%~23%曾跌倒过,女性为43%~44%[3]。而且跌倒概率随年龄递增,80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几率高达50%,5%~15%的跌伤造成脑部、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是老年人的首位伤害死因。而且老年人由此对跌倒产生的恐惧心理和需长 收稿日期:2007-07-31 作者简介:李辉(1978)),女,山东济宁人,医师。

骨关节炎的治疗药物

骨关节炎的治疗药物 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常发生于晨间,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可加重。另一症状是关节僵硬,常出现在早晨 起床时或白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检查受累关节可见关节 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 萎缩及关节畸形。 控制症状药物此类药物能较快地止痛和改善症状,但对骨关节炎的基本病变不产生影响。 ①镇痛剂:由于骨关节炎病人以老年人居多,而老年人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易于发生副作用,且骨关节炎中滑膜炎症尤其在初期,并 非是主要因素,疼痛并非都由滑膜炎所致,所以可选用一般镇痛药。经研究,镇痛剂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两者的止痛作用无显著差别,而 止痛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如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一 般服0.3—0.6克,每日2~3次。镇痛剂可经常服用,也可只在痛 时或进行某种活动时服用。 ②非甾体类抗炎药:对骨关节炎病人的炎性表现如关节肿胀、疼痛、积液及活动受限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有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对软骨基质的合成有抑制作用,长期应用 虽然关节疼痛改善,但是骨关节炎的基本病变反会加重。研究中发现,如双氯芬酸钠(包括扶他林、戴芬、英太青、双氯灭痛、奥斯克)、奇诺力、优妥、诺德伦、西乐葆、万络等对关节软骨没有影响,比较适合应用于骨关节炎。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虽然有报告对软骨细胞有益,但没有必要全身应用,只适用于伴发滑膜炎,出现关节腔积液时,则可在严密消 毒下,予关节腔内或病变部位局部注射得保松、利美达松等。同一 关节用药每年不超过4次,两次之间的间隔不宜短于两个月。

(2)改变病情药即过去所称的软骨保护剂。这一类药物见效较慢,一般需治疗数周后才见效,但停药后疗效仍持续一定时间,同时又 能减缓、稳定甚至逆转骨关节炎软骨降解过程。 ①透明质酸: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从牛眼球玻璃体中提取成功,就命名为玻璃酸,又名透明质酸。开始用于治疗赛马的关节炎。自1974年首次使用关节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炎,并取得较好疗效。透 明质酸是关节液的主要成分,也见于软骨。临床使用的制剂是从鸡 冠提取纯化的。目前国内透明质酸产品有玻璃酸钠注射液(商品名施 沛特),2毫升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共5次,疗效可持续半年 左右。进口产品有欣维可,2毫升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3次为一 疗程,疗效可维持1年左右。 ②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清除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从而减少对关节软骨的损害。本品起效较慢,疗效持续时间可长达 18个月。欧美已用于临床。 1.类风湿关节炎 多发在20~50岁。严急性发作,全身症状较轻,持续时间长。 受累关节多对称或多发,不侵犯远端指间关节。关节早期肿胀呈梭形,晚期功能障碍及强直畸形。X线检查局部或全身骨质疏松关节 面吸收骨性愈合强直畸形。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 2.强直性脊柱炎 多发于15~30岁男性青壮年。发病缓慢,间歇疼痛,多关节受累。脊柱活动受限,关节畸形,有晨僵。X线检查骶髂关节间隙狭 窄模糊,脊柱韧带钙化,呈竹节状改变。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或正常,HLA-B27为阳性。类风湿因子多属阴性。 猜你感兴趣:

老年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中医治疗

膝关节疼痛在老年人中发病非常广泛,有人在来就诊的患者中,随机调查1000例,患腰病的23%,患膝部疾病的占17%,仅次于腰病列第二位。从症状来看,膝痛占80%,还有膝关节肿胀积液、变形、膝酸软无力等。在骨科门诊,膝痛患者中,一多半是骨性关节炎,因此,老年膝关节疼痛以介绍膝骨性关节炎为主。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叫老年性关节炎,有人说50岁以上约80%,60岁以上约90%,70岁以上100%有这种增生性改变。但其中有症状的不过15%—20%左右(男性15%,女性22%);不得不求医者,不过5%左右。有人认为X线片上有骨关节病的,约有30%的人有疼痛症状。也有人认为本病有骨质增生性改变,有骨刺,因此称为增生性关节炎,这也为我国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由于膝关节外观多伴有关节肥大或畸形,所以曰本人称之为变形性关节炎,也有人称之为肥大性关节炎。美国医生认为该病是从关节软骨退化开始,故

称之为退行性关节炎。多年来国内外大多数医生和文献仍称此病为骨性关节炎(ostcoarthritisOA),认为是从软骨退行性变开始而累及骨质、滑膜等关节结构的慢性损伤性疾病,伴随修复通常是炎症过程,故称之为骨性关节炎。欧洲医生也称此为骨性关节病。一.膝关节的解剖特点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负重多且运动量大的关节,位居下肢的中枢。其上下的股骨和胫骨是人体最长的两个长骨。由于长的杠杆臂使膝关节受力重,劳损及创伤机会多,位居所有关节的首位。髌骨位于强大的股四头肌肌腱中,是人体最大的种子骨。一般关节软骨厚度为2—4毫米,而髌骨软骨厚度为其2—3倍,甚至可达7毫米以上,所受压力及剪力都大,因此髌骨软骨软化发生率高达异乎寻常的程度。随着人的年龄老化,骨性关节炎发病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全身187个滑膜关节中,膝关节的滑膜面积最大。关节软骨的面积及关节腔的容积均居首位。膝关节伸直时可容纳60毫升液体,轻度屈曲位可容纳88毫升。正常情况下膝关节内仅有0.13—3.5毫升的滑液,以液膜状态敷布在软骨面上;关节腔内处于负压状态,为-8—-12厘米水柱,所以不容易抽出液体。膝关节是人体最完善最复杂的关节,它不仅具备滑膜关节必备的主要结构——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而且还具备各种辅助结构:如有纤维软骨形成的半月板,以及韧带、滑囊、滑膜皱襞、脂肪垫等。众多的结构,使膝关节病变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种类繁多,诊断困难。外侧髁:扁平,但髌面较大而高起,比内侧髁约高起0.5厘米,适于屈伸。股骨——两髁关节面联合有一浅凹,即关节软骨髌面,伸膝时容纳髌骨。内侧髁:长而狭,面积比外髁小而低,屈伸还有旋转。骨性结构▲内外侧髁与股骨内外侧髁分别对应,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胫骨▲内侧髁骨小梁较外侧髁稀少、疏松,再加上内侧半月板耐磨能力不如外侧,因此随年龄老化而易形成膝内翻。

预防跌倒附图

如何预防跌倒 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我国65岁以上居家老年人中, 21—23%的男性 和43—44%的女性曾跌倒过;65岁以上老年人 跌倒致伤占医院各类伤害急症的41.2%,居伤害 原因的第3位。跌倒会造成多器官损伤,如脑部 外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关节脱位等,是老年 人致残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跌倒也会伤害老 年人的尊严和自信,特别是当跌倒发生在其他人 面前并且需要他人搀扶时。即使未发生损伤,从 此对于跌倒的恐惧也会影响他们对正常活动的 信心,导致害怕活动和自我封闭。 一、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 1生理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骨骼等运动系统的生理机能均有减退,造成步态协调性、平衡稳定性和肌肉力量下降。另外老年人视觉、听觉、前庭功能、本体感觉也都有所下降,判断外在环境的能力下降,加上活动越来越少,跌倒风险随之增大。 2环境因素对于社区居住的老年人,环境不熟悉、地板潮湿或打蜡、地面高低不平、跨越障碍物、灯光照明不好、楼梯没扶手、鞋子不合适、椅子或马桶的高度不合适等都是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跌倒多发生在浴室、变换体位、运动、站立小便时。 3疾病因素任何能导致步态不稳、肌肉功能减弱(如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小脑综合征、神经疾病、肌病、骨关节炎等)或晕厥前期状态、晕厥的急慢性疾病(如主动脉供血不足、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败血症、代谢紊乱、肿瘤等)都可能导致跌倒的发生。痴呆或是精神病患者尤其容易发生跌倒。 4药物因素老年人常常患有各种慢性疾病,服用某些药物可干扰前庭的正常功能,影响稳定性、感知能力,有些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增加跌倒的危险性。大量或多种药物混杂作用可增加跌倒的危险性,并随药物的种类增多呈倍数增长。 5社会心理因素跌倒可反复发生,形成“跌倒—丧失信心—更容易跌倒”的恶性循环。研究发现:既往跌倒史是预测跌倒发生最强的因素。沮丧、 焦虑心理可削减老年人对自己、环境和其他人的注意力, 从而增加跌倒的机会。对于跌倒的重视不够也是导致跌倒 的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虽然老年人接受了预防跌倒的 教育,但是大多数调查对象觉得跌倒和自己无关。男性和 女性对待跌倒的看法有所不同,研究发现:男女性对于跌 倒风险的界定不同,这影响他们预防跌倒所采取的行动。 老年男性在对待跌倒的问题上大多认为自己是理智的、有

最新专家共识!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的管理

最新专家共识!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的预防和管理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文淑娟 201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结果显示,我国≥65 岁老年人跌倒死亡率为58.03/10 万,占该年龄人群全部伤害致死原因的34.83%,是老年人首位伤害死因。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导致大量残疾,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WHO 报告显示年龄在64 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每年跌倒发生率为28%~35%,年龄70 岁或以上的为32%~42%,而居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则更高。 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较多,其中药物是引起其跌倒的重要可调节因素,药物的种类、剂量、多种药物联用均可使其跌倒风险增加。加强易致跌倒药物管理以及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跌倒事件发生,对降低跌倒发生率、减少伤害严重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药物相关性跌倒原因 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的结果,药物可引起其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出现异常而导致跌倒。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主要包括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类药物、降糖药等。另外,多重用药也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原因(一)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指主要作用于中枢D2 受体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吩噻嗪类(如氯丙嗪、异丙嗪、奋乃静),硫杂蒽类(如氟哌噻吨),丁酰苯类(氟哌啶醇),苯甲酰胺类(如舒必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等。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除了阻断脑内多巴胺D2 受体,对α1、α2 肾上腺素受体、毒蕈碱M 受体、组胺H受体等均有阻断作用,可产生锥体外系反应、迟发型运动障碍、抗胆碱作用与认知障碍、直立性低血压和镇静等不良反应,因而增加跌倒风险。 2、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一项连续7年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服用抗抑郁药物患者出现反复跌倒的机率高于未服用者的48%。抗抑郁药物导致跌倒风

老年人骨关节炎诊疗指南

老年人骨关节炎诊疗指南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及手指关节等部位,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等。 一、病因及分类 根据致病因素可将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骨关节炎:是一种缓慢、渐进性的病理过程,至今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全身或局部的综合因素所致,如软骨营养、代谢异常,长期应力不平衡,生物化学的改变,累积性微小创伤等。体重超重者下肢关节过于承重劳损易发此病。 (2)继发性骨关节炎:是在局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病理变化。因此,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原因有:①先天性关节结构异常;②后天性关节面不平整;③损伤或机械性磨损;④关节外畸形引起的关节对合不良;⑤关节不

稳定;⑥继发于其他关节病;⑦医源性因素。 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腔内的滑液,因此任何不利于滑液循环的因素均可影响关节软骨的功能,促使关节软骨发生变性。 二、病理 1.关节软骨 关节软骨变性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病理变化。表现为关节软骨软化,失去正常弹性,软骨表面变淡黄且粗糙,软骨深层出现裂隙。磨损严重时软骨下骨裸露,关节间隙变窄,而磨损较小的外围软骨面出现增生、肥厚,在关节边缘形成隆起的软骨圈,骨化形成骨赘,导致关节面生物应力的不均衡。 2.软骨下骨 在承受压应力和磨擦力量大的中央部位,软骨下滑密度增加,呈象牙样硬化,而周边软骨下滑萎缩、骨质疏松或囊性变。软骨下滑随着生物应力的变化不断再塑形,导致关节变形。

3.滑膜与关节囊 剥脱的软骨漂浮于滑液内或黏附于滑膜上,刺激更多的富含黏蛋白的滑液渗出,使滑液变得混浊、黏稠。同时,关节囊产生纤维变性和增生,进一步阻碍关节活动。 4.肌 病变关节周围的肌因疼痛而长期处于保护性痉挛状态,使肌逐渐挛缩,关节活动减少及受限,导致纤维性僵直畸形。 以上病理变化,可互为因果,导致恶性循环。 三、临床表现 原发性骨关节炎多发生在50岁以后,女性略多于男性,常有多个关节受累。最常受累的是膝、髋、手指、腰椎、颈椎等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病年龄偏小,平均约40岁左右,仅少数关节受累。 1.症状 骨关节炎的症状:主要是疼痛,初期轻微钝痛,并不严重,以后逐步加剧。活动多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好转。有的患者在静止或晨起时感到疼痛,稍微活动后减轻,称之为“晨

跌倒的预防与安全管理

跌倒的预防与安全管理 广东省人民医院卢少萍 一、概述 老人跌倒在全球各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议题。身体上及认知上的退化使老年跌倒的风险越来越高。 WHO 指出,六十五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跌倒的次数约上升 28% 至 35% ,而七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则上升约 32% 至 42% , 80 岁的更是达到了 50% 。文献显示,我国住院老人跌倒的发生率 1 ~ 5% ,而在社区达 50% 以上。 (一)跌倒的定义 跌倒是指出现突然发生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包括两类,即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和同一平面的跌倒。 (二)跌倒的后果 1. 伤害:有 5% ~ 10% 可能会出现骨折或者头部外伤等。 2. 卧床、不动:由于跌倒可能会因为害怕再次跌倒而减少活动;或者护理人员因为害怕病人再次跌倒而给予病人约束导致病人卧床 时间长,功能下降,变成卧床不动的状态。 3. 住院。

4. 死亡。 ( ppt6 )图片显示的是发生跌倒导致伤害的图片,跌倒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他们的活动。在国外, 2009 年美国 220 万老年人因跌倒在急诊室接受治疗,超过 581,000 病人住院治疗, 100 张床位的养老院每年上报 100 ~ 200 例跌倒;在我们国家,文献显示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每年有 2000 万老年人至少发生 2500 万次跌倒,直接医疗费用超过 50 亿人民币以上,社会代价约为 160 ~ 180 亿人民币。( ppt8 )图表显示的是我们国家和国外关于跌倒的相关方面的区别。 (三)跌倒的原因 跌倒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个人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四个方面。 二、老年人与跌倒的相关因素 (一)生理因素 1. 肌肉逐渐萎缩; 2. 骨质的变化; 3. 泌尿系统的改变:特别是老年男性会出现前列腺增生,会有尿频的症状,从而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几率; 4. 步态和平衡功能;

《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2012)

《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 周谋望李建华岳寿伟何成奇张长杰马诚王玉王惠芳宋林牟翔朱珊珊张芳郑光新杨卫新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等因素有关。骨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膝、髋、踝、手、脊柱等关节,亦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关节炎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原因不明,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继发性骨关节炎可发生于青壮年,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慢性反复的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 临床表现与评定 一、病史 应详细采集病史,了解发病时间、病情演变经过、治疗过程及转归。 二、症状与体征 1.关节疼痛及压痛:是多数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关节局部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2.关节僵硬:在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有发紧感,常称之晨僵,活动后可缓解。 3.关节肿胀:当骨关节炎合并有急性滑膜炎发作会出现关节肿胀。 4.关节畸形:见于病程较长、关节损害、骨赘增生较严重的患者。手部关节肿大变形明显,可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 5.骨摩擦音(感)及关节弹响: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关节活动时出现骨摩擦音(感),多见于膝关节。 6.关节活动障碍、肌肉萎缩:行走时软腿或关节绞锁,关节活动障碍。关节疼痛及长期关节活动受限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 三、实验室检查 合并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现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 rate,ESR)的轻度升高;继发性骨关节炎患者可出现原发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 四、影像学检查 应常规行x线检查,观察有无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增生和骨赘形成,部分关节内可见游离体或关节变形。 五、康复评定 1.疼痛评定:可选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 AS)和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2.关节肿胀评定:可选用关节围度测量。 3.肌肉力量评定:可选用徒手肌力评定、等速肌力评定等。 4.关节活动范围评定:ROM。 5.关节功能评定:根据患者病变部位不同选择相应部位的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进行关节功能评定。 6.ADL评定及生活质量评定。

跌倒坠床防范与处理规范

跌倒/坠床防范与处理规范 (一)跌倒定义:一种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外事件,个体被迫改变正常的姿势停留在地上、地板上或更低的地方。 (二)跌倒因素 1、跌倒/坠床的内在因素 (1)跌倒史。 (2)年龄因素,疾病因素。 (3)意识状态不良感知觉异常、平衡感差需助行。 (4)认知力、记忆力下降、沟通障碍。 (5)视力不佳。 (6)各种原因导致的肌肉力量下降。 (7)药物相关因素:使用了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精神类药品、利尿剂、泻药等。 (8)对风险的认知缺乏。 2、跌倒的外在因素: (1)环境陌生。 (2)环境不良:光线不足、地面湿滑、通道障碍物。 (3)不适当辅助器具。 (4)床挡使用不当。 (5)约束器具未使用或使用不当。 (6)陪护者风险认知缺乏、陪护行为不当。 3、测评综合因素

美国莫尔斯跌倒评估量表 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的危险因素,各项之和<25分为低风险,25-45分为中度风险,>45分为高度风险 见下表

(三)跌倒/坠床伤害程度分级: 1级:不需要或只需要稍微治疗或观察。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缝合之皮肤小撕裂等。 2级: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等医疗或护理处置,观察伤害程度。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或皮肤撕裂、小挫伤等。 3级: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况改变等。 (四)护理措施 1、护士掌握并严格执行跌倒预防管理制度、落实跌倒预防措施、意外事 件处理报告制度及跌倒/坠床处理流程。 2、护士加强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 (1)责任护士对新入患者按照莫尔斯跌倒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当班完成。 (2)对转科、病情变化、跌倒后或对跌倒/坠床风险因素改变的患者进行重新评估并记录。 3、环境设施管理 (1)危险病人床头设置醒目的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 (2)病人活动区域光线充足,通道宽敞,物品定位放置,地面保持干燥,病区地面湿滑时使用“小心地滑”警示牌。 (3)引导病人熟悉病房环境。 (4)降低床面高度,以坐位患者双足完全触碰地面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