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分类、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及国内发达城市的经验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分类和主要特点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中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它依附于制造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1、现代物流业:包括运输、代理、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一体化服务,并具有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
2、商务服务业: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市场管理、旅行社、其他商务服务。
3、信息服务业:包括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
4、科技服务业:包括研究与实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地址勘查业。
5、现代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其他金融活动。
6、涉农服务业:包括农业科技服务、农民就业服务和农村市场服务。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特点
1、融合性。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它依附于制造业,在制造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中起着增加价值、实现价值的重要作用。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行业融合特征也较为明显,并产生出许多新业态。如数字化服务是将图像、文字、
影像、语言等内容,运用数字化高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服务,它横跨通讯、网络、媒体及传统文化艺术等各个行业,是服务业行业融合的产物。
2、关联性。从产业关联效果看,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者提供服务投入的行业,与其它产业关联效果大。在整个产业链中,上下游各种服务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服务提供与客户消费密不可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又使得敏捷制造、零库存、虚拟企业成为可能,是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3、知识性。生产性服务业以先进科技、专业人才为主要生产要素,技术和知识含量较高。软件、信息传输、研发等行业的服务过程和服务活动以脑力劳动和智力型服务为基础,以现代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以知识的生产、应用和传播为服务业过程,注重以知识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具有高知识和技术密集度的特征。如研发服务业就是运用各种科学技术进行研发创新,为其他行业提供研发成果。
4、创新性。生产性服务业是高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重要推动力,能够对制造业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起到引导作用。创新才能生存,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了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型。例如,IBM由制造大型计算机转向IC设计服务业和更大范围内的全球IT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和制造业一体化的企业”;通用电器(GE)通过发展金融业为其客户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而不断提高产品销量等等。生产性服务业是整个经济中最为活跃、创新能量最为强劲的一部分。
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规模日益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中有两个70%的现象,即服务业占GDP的70%,
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
(二)与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制造业的国际营销网络和生产网络的形成过程,就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产品研发、运输与储存,开展广告、保险、会计和法律服务的过程,其中的每一环节都伴生着服务需求,都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着市场。制造业越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就越发达。而且,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功能日益融合,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制造业高度发展呈现“服务化”的新趋向。制造业企业为了整合资源、发挥专长、提高效率,越来越多地出现“服务外包”行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服务方式虚拟化、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性服务业的虚拟化、网络化成为可能,这种服务方式也日益凸显其优越性,促进企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在一个虚拟化的框架之中,高效地“整合”或“疏散”传统上认为的“内力”和“外力”资源,并让这些相关联的结构性要素发挥市场价值,充分体现企业的现有优势。
(四)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产性服务作为商品生产的中间投入,对整个生产过程发挥着联结功能,包括上游(如可行性研究、风险投资、产品设计、市场研究等)、中游(如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法律、保险等)和下游(如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的各项活动,贯穿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其本身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五)园区化布局,集聚化发展。主要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区域服务体系。例如,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高科等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均为高校、科研机构、高技术企业和研发人才的汇集地。
(六)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管理主要是通过行业协会来完成的。如,信息服务产业协会、数据处理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这些行业协会既是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也是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主体。
国内部分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做法
上海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几种模式:
1、科技研发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这类功能区以国家级开发区、部分市级开发区为载体,通过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和功能提升。如:张江高科技园区托集成电路、软件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信息服务、微电子设计、创意和研发服务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同时,还形成了网络游戏、动漫研发及影视后期制作三大创意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2、物流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立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物流配送和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专业化物流服务。上海已确定包括浦东空港、外高桥、上海化工区等物流园区等在内的5个产业园区向物流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转型发展。
3、近郊特色专业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对商务成本和区位条件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制造业的近郊工业区,通过园中园建设和功能完善,拓展为生产性服务项目,进行产业转型和功能提升,发展特色专业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例如,上海西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前身是江桥工业区),是上海近郊工业区向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提升的典型。按照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要求布局,将集聚区分为企业总部基地、行业服务中心、研发服务中心、分销中心、文化核心区、金融服务平台等多个功能区域。
其主要建设经验有:对不适宜发展一般制造业的区域,通过园区环境建设和功能完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仍有发展空间、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通过功能再定位,做好“特色专业”服务;对没有发展空间的区域,重点通过“二次创业”,提高产业能级,淘汰劣势企业,以形成与土地效益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
宁波市北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