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要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RED
•时有禅僧坐关,三年不语不视,王喝道,这和尚终 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僧惊起, 即开视对语。问其家,对曰:“有母在。”问:“ 起念否?”对曰:“不能不起。”王阳明:“爱亲 本性谕之,僧泣涕谢。弃钵经,回奉母。
19
RED
•(二)再三变而至圆成 •自此之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 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 ,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江右以后, 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 ,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 ,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和之后,更无 已发。……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 处即是知,无有二也。‖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 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 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 是学成之后,又有此三变也。
王阳明心学要旨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1
RED
圣贤像赞·崇祯版
2
RED
一、王守仁心学界定
1、王守仁的心学是明代儒学的主流,也是宋明理学中与朱熹并立的一个 高峰。 2、他能在朱学的统治下登高一呼,天下向风,是因为他的学说体现了宋 明儒学将天理向人伦日用落实的指向。 3、他之所以背弃朱学,敢于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主要是以其凡事“ 求之于心”的道德实践为支持。
4
RED
•(4)农民起义爆发,“重开混沌之天。” •(5)程朱理学面临严重挑战。以天理作为 外在的强制,只能招致强烈的反感 。 •(6)宦官专政是明代的突出问题。王振、王直、刘谨相继干政。 •①宦官当权,朝政乌烟瘴气 •②内阁制的确立,官僚之间倾轧严重 •③皇室与藩王之间的冲突加剧。
5
RED
RED
12
RED
•阳明后学,泰州学派的罗近溪曰 •不肖幼学时,与族兄问一亲长疾,此亲长亦有些志况,颇饶富,逮问疾时,疾 已亟。见予弟兄,数叹气。予归途,谓族兄曰:某俱如意,胡为数叹气?兄试谓 我兄弟读书而及第,仕宦而作相,临终时还有气叹否?族兄曰:诚恐不免。予曰 :如此,我辈须寻个不叹气的事做。予于斯时,便立定志了。
13
RED
三、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形成
•(一)前三变而至于道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 ,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 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 性具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9
RED
•(1)顾炎武:“逮至正德末,嘉靖初则稍异矣,商贾既多,操资交接,起落不 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东家已富,西家自贫,高下失均,锱铢共竞,互相凌 夺,各自皇张。于是诈伪萌矣,纷华染矣,靡汰臻矣。(《天下郡国利病书》) •(2)王阳明比较敏锐的注意到了上述现象,深感不安。 •“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
20
RED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 •注: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平静 的,无所偏倚的,这就叫做中,如果情感发了出来都 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这就叫做和。中,是天 下万事万物的大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 注: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做中, 表现出来而符合法度常理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一切 情感和道德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原则
16
RED
•(2)1498年,27岁,“自念辞章艺能不足以通道,求师友于天下,又不数遇, 心持惶惑。” •王阳明读朱熹上宋光宗疏里面的一段话:“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 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于是,调整自己的读书之法,但是结果却是 “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不能融合为一。”旧疾复发 •两次思索朱熹的学说,都不得其解而致病,于是决心和程朱理学分道扬镳。
3
RED
二、王学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一)天理的困窘 1、1449年土木之变后,明王朝由盛而衰,各种潜伏的社会问题逐渐显露 。 (1)土地兼并日趋严重。“郡多士大夫,士大夫有多田产,民有田产者 无几耳。” (2)农民的地租、赋税日益严重。“有今完租,而明乞货者。” (3)远离家园,形成流民。社会矛盾激化
10
RED
•①如何破功利之见?以封建规范为内容的天理,就存在于主体之中,主体一旦 自觉到先天良知,则非外在的功利所能动。 •②如何破功利之见,就在于如何达到先天良知。 •“使天下人皆知致其良知,以相安相养,去其自私自利之弊。”(《传习录》 )
11
RED
•(三)为第一等事,做第一等人 •年谱记云:先生于十一岁时,尝问塾师曰:何为第一等事?塾师曰:惟读书登 第耳。先生疑曰: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Nhomakorabea RED
•④天理之所以未能成为制约人们的实际规范,并不在于天理本身不合理,而在 于它没有与吾心融为一体。 •案例:拟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行为? •案例:法律对官员饮食的规定。 •案例:八荣八耻。 •⑤普遍之理只有与吾心结合起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才能规范主体的行 为。
8
RED
•总结:正统理学着重于向个体颁布外在的普遍道德律令。 •王阳明则试图将这种道德律令与个体的内在道德意识融合为一体。 •(二)新的社会经济因素的折射 •1、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2、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对整个社会生活及其意识形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制约作 用。
17
RED
•3、出入佛老,归本孔孟。 •(1)信仰动摇,沉郁、纠结,空虚,“偶闻道士谈养生,遂有遗世如山之意。 ”转求于佛老之学。 •(2)游九华山,内心很矛盾,想出世
世外烟霞亦许时 至今风致后人思 却怀刘项当年事 不及山中一着棋 (3)1503年,移居钱塘西湖养病。有强烈的入世愿望,渐悟佛老之非。
14
RED
•1泛滥词章,溺习骑射 •(1)初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 •(2)年少时就表现出了诗赋词章方面的天才。 •金山一点大如拳 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 玉箫吹彻洞龙眠 •《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月小山更阔。
15
RED
•(3)1484年,王生母去世,悲痛欲绝,感觉到人生苦乐无常,萌生修道学佛的 念头。 •(4)1488年7月,王阳明奉父之命,去江西与表妹结婚。婚后数月,住在岳父 家练习书法,强调心在书法中的作用。 •2 笃信朱学,循序格物 •(1)精心格竹,忧劳成疾。这种认理的途径走不通,这种圣贤做不得,对朱熹 的“格物”说产生怀疑,又“随世就词章之学”
RED
•时有禅僧坐关,三年不语不视,王喝道,这和尚终 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僧惊起, 即开视对语。问其家,对曰:“有母在。”问:“ 起念否?”对曰:“不能不起。”王阳明:“爱亲 本性谕之,僧泣涕谢。弃钵经,回奉母。
19
RED
•(二)再三变而至圆成 •自此之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 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 ,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江右以后, 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 ,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 ,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和之后,更无 已发。……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 处即是知,无有二也。‖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 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 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 是学成之后,又有此三变也。
王阳明心学要旨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1
RED
圣贤像赞·崇祯版
2
RED
一、王守仁心学界定
1、王守仁的心学是明代儒学的主流,也是宋明理学中与朱熹并立的一个 高峰。 2、他能在朱学的统治下登高一呼,天下向风,是因为他的学说体现了宋 明儒学将天理向人伦日用落实的指向。 3、他之所以背弃朱学,敢于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主要是以其凡事“ 求之于心”的道德实践为支持。
4
RED
•(4)农民起义爆发,“重开混沌之天。” •(5)程朱理学面临严重挑战。以天理作为 外在的强制,只能招致强烈的反感 。 •(6)宦官专政是明代的突出问题。王振、王直、刘谨相继干政。 •①宦官当权,朝政乌烟瘴气 •②内阁制的确立,官僚之间倾轧严重 •③皇室与藩王之间的冲突加剧。
5
RED
RED
12
RED
•阳明后学,泰州学派的罗近溪曰 •不肖幼学时,与族兄问一亲长疾,此亲长亦有些志况,颇饶富,逮问疾时,疾 已亟。见予弟兄,数叹气。予归途,谓族兄曰:某俱如意,胡为数叹气?兄试谓 我兄弟读书而及第,仕宦而作相,临终时还有气叹否?族兄曰:诚恐不免。予曰 :如此,我辈须寻个不叹气的事做。予于斯时,便立定志了。
13
RED
三、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形成
•(一)前三变而至于道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 ,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 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 性具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9
RED
•(1)顾炎武:“逮至正德末,嘉靖初则稍异矣,商贾既多,操资交接,起落不 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东家已富,西家自贫,高下失均,锱铢共竞,互相凌 夺,各自皇张。于是诈伪萌矣,纷华染矣,靡汰臻矣。(《天下郡国利病书》) •(2)王阳明比较敏锐的注意到了上述现象,深感不安。 •“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
20
RED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 •注: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平静 的,无所偏倚的,这就叫做中,如果情感发了出来都 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这就叫做和。中,是天 下万事万物的大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 注: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做中, 表现出来而符合法度常理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一切 情感和道德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原则
16
RED
•(2)1498年,27岁,“自念辞章艺能不足以通道,求师友于天下,又不数遇, 心持惶惑。” •王阳明读朱熹上宋光宗疏里面的一段话:“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 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于是,调整自己的读书之法,但是结果却是 “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不能融合为一。”旧疾复发 •两次思索朱熹的学说,都不得其解而致病,于是决心和程朱理学分道扬镳。
3
RED
二、王学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一)天理的困窘 1、1449年土木之变后,明王朝由盛而衰,各种潜伏的社会问题逐渐显露 。 (1)土地兼并日趋严重。“郡多士大夫,士大夫有多田产,民有田产者 无几耳。” (2)农民的地租、赋税日益严重。“有今完租,而明乞货者。” (3)远离家园,形成流民。社会矛盾激化
10
RED
•①如何破功利之见?以封建规范为内容的天理,就存在于主体之中,主体一旦 自觉到先天良知,则非外在的功利所能动。 •②如何破功利之见,就在于如何达到先天良知。 •“使天下人皆知致其良知,以相安相养,去其自私自利之弊。”(《传习录》 )
11
RED
•(三)为第一等事,做第一等人 •年谱记云:先生于十一岁时,尝问塾师曰:何为第一等事?塾师曰:惟读书登 第耳。先生疑曰: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Nhomakorabea RED
•④天理之所以未能成为制约人们的实际规范,并不在于天理本身不合理,而在 于它没有与吾心融为一体。 •案例:拟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行为? •案例:法律对官员饮食的规定。 •案例:八荣八耻。 •⑤普遍之理只有与吾心结合起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才能规范主体的行 为。
8
RED
•总结:正统理学着重于向个体颁布外在的普遍道德律令。 •王阳明则试图将这种道德律令与个体的内在道德意识融合为一体。 •(二)新的社会经济因素的折射 •1、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2、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对整个社会生活及其意识形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制约作 用。
17
RED
•3、出入佛老,归本孔孟。 •(1)信仰动摇,沉郁、纠结,空虚,“偶闻道士谈养生,遂有遗世如山之意。 ”转求于佛老之学。 •(2)游九华山,内心很矛盾,想出世
世外烟霞亦许时 至今风致后人思 却怀刘项当年事 不及山中一着棋 (3)1503年,移居钱塘西湖养病。有强烈的入世愿望,渐悟佛老之非。
14
RED
•1泛滥词章,溺习骑射 •(1)初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 •(2)年少时就表现出了诗赋词章方面的天才。 •金山一点大如拳 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 玉箫吹彻洞龙眠 •《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月小山更阔。
15
RED
•(3)1484年,王生母去世,悲痛欲绝,感觉到人生苦乐无常,萌生修道学佛的 念头。 •(4)1488年7月,王阳明奉父之命,去江西与表妹结婚。婚后数月,住在岳父 家练习书法,强调心在书法中的作用。 •2 笃信朱学,循序格物 •(1)精心格竹,忧劳成疾。这种认理的途径走不通,这种圣贤做不得,对朱熹 的“格物”说产生怀疑,又“随世就词章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