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偏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的综述
随着汉语的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学习人数的增多,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出现偏误现象,影响着教学和语用效果,本文主要从近几十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语调、汉字、语法(词法、句法)三个方面对偏误现象研究和分析进行梳理,做一下总结。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科德(S.P.Coeder)在1967年首先提出失误(mistake)和偏误(error)两种类型。者对目的语的掌握情况和实际的语言能力,因此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EA)和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研究是以1967年Corder论文The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的发表为标志的。1972年, Selinker提出/中介语理论,为深入研究/偏误和习得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国,1984年鲁健骥的5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6的发表,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界研究这一领域的开始。
一、语音语调的偏误分析
(一)双音节词偏误分析夏晴《韩国留学生学习普通话时二字组及其在语流中的声调偏
误分析》(2006)在其论文中则侧重在语流中探讨韩国留学生的两字调偏误。最后得出结论:韩国留学生在汉语声调的学习中,四声的习得情况最好,一声和二声其次,三声情况最为严重。侯晓虹、李彦春《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双音节词声调的发音规律研究》(2006)以巧名初级汉语水平的韩国留学生为对象,调查了他们在16种双音节词语组合模式的发音过程中声调的偏误问题。并根据不同声调组合的不同难度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声调发音训练的对策。董倩倩《日本留学生轻声声调习得偏误初探》(2012)指出:“轻声双音节词前字被误读成阴平的偏误所占比例最大。并从音调和音高两方面分析了原因。(二)调域调型偏误分析罗音《俄罗斯人学习汉语语音偏误分析》(2007)从静态声调和动态声调分析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指出俄罗斯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时产生的偏误大部分是由于母语负迁移导致的。杜明超《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干扰》指出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声调有一定的干扰。徐瑾《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
学报(2006)指出:“俄罗斯留学生的汉语声调偏误现象,首先,表现在调型上的错误。其次,俄罗斯留学生声调偏误还表现在调域缺陷上。第三,俄罗斯留学生的声调偏误还表现在在语流当中的声调偏误和变调失误。”
(二)语音对比偏误分析
刘艺《日韩学生的汉语声调分析》(1998)利用日韩学生的汉语声调偏误同美国学生的汉语声调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韩学生的阳平和上声声调曲级极接近,有时极其难以分辨;去声问题日韩学生同美国学生一致,偏误集中在调型上而不是调域上;阴平情况也有相似之处,阴平调较中国人低得多。吉娜、简启贤《初学汉语的泰国学生的语音偏误分析》(2004),通过泰语和汉语的对比研究,指出泰国学生初学汉语时在语音、文字、语法等方面的偏误,并探讨了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
(三)受母语迁移影响
李红印在她的《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1995)中提出泰国学生的声调偏误也受到其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其偏误类型是:第一声的调值不够高,第四声调太长。蔡整莹和曹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2002)则把泰国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模式归为:阴平上不去,阳平去声长。不管是哪种偏误类型,泰国学生出现声调偏误的最要原因是由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杨娜《越南人学汉语常见语音偏误分析》(2005)在对越南人常见的汉语语音偏误研究中,指出了静态声调、动态声调、语流音变情况下越南人在汉语声调上的不同表现,并指出母语和目的语的干扰是其主要原因。辛亚宁《意大利留学生习得汉语两字调的偏误分析》(2011)指
出语音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作用的影响,而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其中介语则更多地受目的语语音的影响。
二、汉字的偏误分析---以日韩学生为例
高万丽(1998),江新、柳燕梅(2004),尉万传、毕艳霞(2006),陆瑾(2014)等学者均对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汉字偏误情况进行了研究。高万丽从笔画、部首、部件、语音几个方面分析了英国某大学东亚系汉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汉字偏误情况。陆瑾以拉美儿童为对象,研究得出了初级阶段学生的汉字偏误分为笔画、部件、结构和形近四个方面和笔画书写难点在于笔画的折及折的变形以及撇和捺的结论。陈绂(2001)、陈建萍(2008)、武氏江(2012)、刘凤芹(2013)等都以汉字文化圈学习者为对象进行了研究。陈绂以日本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搜集了中级水平的学生的相关偏误,将其分为误写日语汉字、别字、错字三类,并指出第一类偏误是日本留学生所特有的,而这是由于日语汉字负迁移所造成的。刘凤芹以中高级韩国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韩国学生在中高阶段学习阶段,汉字的偏误主要集中在音同、音近别字,所以要注意加强同音字的教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对汉字特点研究不断地深入,有从宏观整体的角度进行研究,也有针对具体汉字构成要素或汉字某一特点的研究。杜同惠(1993) 以自己多年教学实践中搜集的留学生书写汉字方面偏误为语料, 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归类,并分析了这些偏误的原
因以及纠正方法。施正宇(2000)以正字法为依据,将拼音背景学习者的偏误分为了非字、假字和别字三大类,予以了举例说明,并强调要加强汉字笔画的教学和汉字形体拓扑性质的认识。
郭圣林(2008)、朱华平(2013)、盛继艳(2013)、井甜甜(2014)等学者从笔画这一汉字重要构成要素的角度,对外国学习者的汉字偏误情况进行了研究。郭圣林将外国学生笔画偏误分为笔形偏误、笔向偏误、笔际关系偏误、笔画数目偏误四种类型,同时提出在教学中应关注不同文字之间、相似笔形之间的对比。盛继艳对留学生汉字笔顺偏误进行了全面考察与归类分析, 研究得出了笔向的规范与否对汉字成品正确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折笔其次, 顺序影响不显著的结论。“部件”是对外汉字教学出现后,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的一个术语。许多学者认为“部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肖奚强(2002)从部件的角度,对成系统的汉字偏误分为了部件的改换、部件的增损、部件的变形与变位三个方面。郝美玲、范慧琴(2008)考察了部件频率、部件构字数等对初学汉语的留学生汉字书写的影响。结果发现,部件频率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存在直接影响,部件构字数的作用相对较弱。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占着重要的部分。高立群(2001),张艳、郑家洁(2010),梁智智(2012),杨世民(2014)等学者都研究过学习者关于形声字的偏误情况。高立群对外国留学生形声字的偏误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母语背景和HSK 等级都会对学习者形声字的学习情况产生影响,但是不同国家的学习者对读音规则字和不规则字的学习情况却没有大的差异。
三、词法偏误分析
(一)副词的偏误分析
在外国人语法偏误分析的研究中,词类的偏误分析占了70%多。其中对实词的研究占词语偏误分析的55%,虚词占45%。在词类的划分上,我们依据的是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中的语法部分,以便于分类统计。实词偏误分析,对外国人汉语实词的偏误分析都集中在了副词和动词上,很少涉及其它词类。副词偏误分析,在词语偏误分析研究中,副词所占的比例最高。陈小荷(1996)以北京语言学院的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和副“也”有关的偏误进行分析,“也”的使用率和偏误率与母语背景和语料类型有密切的关系。金昭延(2001)对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副词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句法功能方面的错误和原因。这是国内韩国人对韩国留学生学习副词进行研究的少量文章之一,具有一定的价值,产生偏误的原因不仅仅是母语的负迁移,对其它因素也应当有所涉及。聂丹(2004)从单纯的释义导致副词在使用上出现偏误出发,以语气副词“竟”为例,从句法结构、语义类型、语用规律三个方面总结了语气副词“竟”出现的类型,并对易出现偏误的情况进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