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娃娃鱼养殖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鲵娃娃鱼养殖技术
成鲵养殖技术(娃娃鱼)
大鲵,俗称娃娃鱼,为我国所特有,故又称为中国大鲵,是世界上最大的珍贵两栖动物。
在食用、药用、观赏、科研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由于它的经济价值很高,导致大量非法捕捉贩卖,同时随着矿场的开采、森林的砍伐,使野生大鲵天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存量极少。
因而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着手人工养殖娃娃鱼,到2000年底,已取得丰硕成果。
一、养殖场地的建设
1.养殖场地的选择
养殖场的水源为无污染的山泉溪水,水质清洁,水温适中(长年水温保持在4~25℃),环境幽静,气候凉爽。
2.养殖池的设计与建造
我们是用模拟生态的方法设计养殖池。
池子用砖块砌成,用水泥抹面。
每个池子面积40米2,池深50厘米。
池壁光滑,池面用水泥浇制成“T”形防逃檐。
在池中用砖块上盖水泥板做成30~50厘米高的暗穴,暗穴中堆放10~20厘米高的卵石。
池底成1%的比降,在池子最低处设置排污管。
进水用水管从池子正中上方引入。
池沟中放一块20~30厘米宽的卵石,高出水面10厘米,以便天气闷热时大鲵能找到一个栖息之地。
整个养殖池上方用遮荫网覆盖。
二、鲵种投放
鲵种投放前应进行池子消毒和种苗消毒。
若是新建成的鲵池,要用水浸泡一个月才能使用。
用150克/米2的生石灰进行池子消毒,鲵种消毒用5%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来进行。
投放时间为春季3月份,水温8~10℃,密度为一龄鲵种8~10尾/米2,二龄鲵种5~6尾/米2,规格整齐的鲵种在同一池中饲养。
三、日常管理
成鲵养殖的日常管理主要有水温、水质调节,饲料投喂和防病、防逃。
1.水温调节
在暑热期用遮荫网覆盖,保持水温不至于超过25℃。
2.水质调节
成鲵池的水保持清爽,水中pH值为7.2~8.2,池水透明度30厘米,溶氧量为5毫克/升,7天清理一次池中污泥和杂物。
3.饲料投喂
大鲵是肉食性动物,饲料投喂做到四定:定时,每次在傍晚时进行投食;定位,在相对稳定的位置进行投食;定质,投喂新鲜、无杂质的饵料,活饵料以小鲫鱼、青蛙为好;定量,每次投喂量为大鲵总重的6%~8%,夏秋两季每两天投喂一次,冬春两季每5天投喂一次。
4.疾病防治及防逃
大鲵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下,由于管理较好,不常发病,但腐皮病还是目前发现的主要病症。
症状是成鲵表皮充血,出现椭圆形红斑,严重时呈点状溃烂,病灶大的达0.8厘米2,成鲵后肢尖脱落,趾骨外露。
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鲵性好斗,相互撕咬,使皮肤受伤,细菌再感染。
由此大鲵活动迟缓,摄食量减少。
防治方法:按大小规格分开养殖;经常巡查,发现病鲵隔离治疗,用0.05微克/升呋喃唑酮(已被列为渔业禁用药物)浸泡30分钟,每隔一天浸一次,直到痊愈为止。
养殖过程中注意在出水口设置铁栅栏,防止成鲵逃逸。
娃娃鱼的经济价值与资源保护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际濒危物种。
(一)食用价值娃娃鱼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佳肴,它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稀补品,对人体补虚有奇效。
每公斤售价约合人民币1200元。
据有关专家分析,娃娃鱼肌肉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均高于牛肉和梅花鹿肉:娃娃鱼皮肤中含有 41%-61.3%的人体最佳祛皱美容物胶原蛋白。
(二)药用价值娃娃鱼对贫血、霍乱、痢疾、癫痫、血经等病症都有显著疗效,还具有补肾、强壮、补血益气的功效。
它能促进细胞的DNA生物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据有关文献报道,娃娃鱼机体中可提取超级抗原PRCA,它被国际卫生组织称为“诱导癌细胞凋亡反应因子”。
民间常以娃娃鱼皮肤粉拌桐油治疗烫伤。
娃娃鱼皮肤分泌的粘液可预防麻风病。
(三)观赏价值娃娃鱼是一种奇特观赏动物,其貌不扬,只产于山区,并且是野生保护动物,所以国内有的城市公园内也饲养有娃娃鱼,供游人观赏。
(四)经济效益娃娃鱼适应性强,生长快,饲料来源广,抗病能力强。
一般每0.067
公顷(亩)可饲养8000- 10000尾,每尾体重2-2.5公斤。
目前每尾价值可达 2000元。
(五)市场前景由于天然娃娃鱼资源存量极为有限和娃娃鱼繁殖率低等诸因素。
因而抓住娃娃鱼资源锐减,尚未形成商品娃娃鱼养殖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这一发展机遇,开发娃娃鱼商品化养殖,将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六)资源保护保护、增殖娃娃鱼资源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因此,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国民保护意识;
根据娃娃鱼独特的生态习性,在养殖池设计时要考虑适于娃娃鱼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
(一)养殖池结构娃娃鱼养殖地为两种,一种为露天养殖池,一种为人防工程及地下室养殖池。
其结构为砖、水泥、石头、混凝土结构。
具体结构要求是:
1.池壁结构娃娃鱼养殖池池壁要求是:①截止水,使之不漏水;②安全牢固,能承受池壁四周士的压力及池水中的压力,池壁不沉陷;③要有防逃设施;④价格便宜。
娃娃鱼养殖池壁一般用方块石头、砖或混凝土砌成,水泥嵌缝,池壁要用水泥浆抹平滑或贴瓷砖。
池壁顶端要向他内伸出10厘米,以防娃娃鱼逃跑。
2.池底结构娃娃鱼池底一般先用石块夯实,厚度20~30厘米,再用小石渣填空,最后用混凝土铺平。
为了便于排水,池底由四周向中央倾斜,倾斜度为2%左右,再由中心向一边角的排水口倾斜,倾斜度1%~1.5%左右。
3.进水口进水口位置依据进水道,与排水口相对设在池角。
进水口要高于池壁,最好高于地中水面60厘米,并且向池内伸出20厘米,进水口材料可用水泥管或混凝土方,也可用铸铁管、塑料管,无论进水口用什么材料,均必须安装控制设施及过滤网。
控制设施采用直通截止阀,问及管径大小可根据各类娃娃鱼池口需要水量多少和进水压力而定。
幼体池可选100-300毫米,成体池可选用300~500毫米。
进水口过滤网材料要选用不锈钢,同目亦要根据娃娃鱼池大小而定。
(二)养殖地的建造娃娃鱼成体养殖池是娃娃鱼养殖重要环境条件。
成体阶段,娃娃鱼抗逆力增强,适应能力增加,同时潜逃和同类弱肉强食也达到高峰。
因此,成体地要求根据其这一阶段生理的特点。
建造5个以上,以便按个体的大小,分开养殖。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成体池可建在室内或人防工程内,也可建在室外。
建池面积可达100~2000平方米。
池内人工弧度或穴洞面积占成体池面积的2/3,弧度或穴洞大小树成体个体大小而定。
室外建池,除了室内成体地要求和设施外,必须要安装遮荫设施。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遮荫物,要求池顶部、四周全部要有遮荫物。
编辑本段饲料投喂
饲料与投喂是整个娃娃鱼养殖技术的中心环节。
饲养管理工作的优劣对成体生长发育。
娃娃鱼病的发生、水质稳定以及成体成活率产量等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成体生态生理习性
1.生活习性成体在自然环境中栖息于阴河暗泉水之处,人工养殖的栖息于人工穴洞之中。
2.饵料成体为肉食性动物,饵料分两大类:鲜活及冰冻动物(但含脂过量不适宜)、人工配合饲料。
3,水温成体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决定因素,其适宜范围为16~25℃,最佳范围在18~23℃。
4.耗氧量白天为20.28~32.89毫克/千克·公顷,夜间则为21.69~36.24毫克/千克·公顷。
5 PH 成体适宜PH为6.5~7.5。
6.光照成体是背光运动—一即畏光,要求光照强度为100~500勒克斯。
(二)饲料和投饲方法
1.饲料种类娃娃鱼是肉食性动物,其天然饵料资源十分丰富,主要为鱼、虾、蛙、贝、泥鳅、鸡鸭胚胎、羊肉、牛肉、兔肉、蚯蚓等,人工配合饲料可选用鳗鱼配合饲料,我们已研制成娃娃鱼人工配合饲料。
天然饵料饲养成体的饵料系数3.5~6.3。
人工配合饲料饲养成体的饵料系数为2.8~3.6。
各地可根据当地饲料资源情况而决定投饵品种。
2.投饲为了提高娃娃鱼的养殖效益,降低饲料成本,在投饵前,要了解成体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利用能力,以确定合理投饵。
合理投饵包括娃娃鱼营养、生长、代谢、生理、生态环境等因子和投饲量、投饲次数、投饲方法和投饲原则等问题。
(1)投饲时间和次数娃娃鱼在适温条件下,消化吸收旺盛,一般2~3天投饵1次,若湿度低于10℃则每隔5~7天投喂1次。
娃娃鱼昼伏夜出,夜间摄食,因此,夏天投饲时间在每天下午8~10时,冬天可在下午6~8时。
(2)投饲量影响娃娃鱼摄食因素很多,如水温、溶氧、水质、病害、饲料品种、饲料质量等。
娃娃鱼对饲料的需要量,可视池中成体的数量、日投饲率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A=W×E
式中A——日投饲量;
W——娃娃鱼体重;
E——投饲率。
水温是影响娃娃鱼摄食的重要因素,因为娃娃鱼是变温动物,随水温的高低,机体的生理代谢随之变化。
娃娃鱼在适温范围内,其摄食与生长是随水温上升而呈正相关。
一般在12℃以上摄食生长,以18~23℃时的摄食量最大,生长也最快,水温升至26℃以上,摄食量下降,28℃以上就进入“夏眠”。
在适宜温度和同样的饲料质量条件下,溶氧、水质就起主要的作用。
因此成体的投饵量要综合各种因素来确定,我们经过10年来研究结果,得出一个在不同水温条件下的投饲标准,可供成体养殖中的投饲。
(3)投饲方法投饲要根据娃娃鱼的生物学习性和生态习性来确定合理的投饲方法。
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投饲必须坚持四定投饲法,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①定时就是根据娃娃鱼生物学习性夜间摄食特点按时投饲,同时也要根据季节、水温、水质状况适当提前或推迟。
一般投饲时间:夏天确定晚上1O时,冬天为晚上8时。
②定位养成娃娃鱼定位摄食习惯,能促进娃娃鱼集中摄食,集群摄食不但能提高娃娃鱼的食欲,增加食量,而且还可减少饲料的流散,提高饲料效率。
③定质若投饲是人工配合饲料,要保存在低温、干燥、不受潮之处,成体因养殖目的不同,其饲料添加剂的添加也不同。
为了提高配合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饲料在调制中要添加油脂,一般要求添加鱼油、植物油等。
油脂的添加量随水温不同而增减,一般水温在18~23℃时,添加鱼油和玉米油各5%,水温在14~l.7℃时,油脂的添加量为5%~6%,低于12℃以下时可不添加油脂。
天然饵料要求新鲜洁净,对于变质饵料绝不能投饲。
天然饵料以泥鳅、蛆蚓、鲫鱼、鸡鸭胚胎为理想的饲料。
④定量根据娃娃鱼的摄食、消化情况、个体生长、个体大小、水温、水质等不同因素,投给适量的饲料。
大鲵养殖池的设计建造
自然界大鲵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区溪流中,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人工建造大鲵养殖池最好应仿照大鲵自然界的生活状况等来进行。
1.1养殖场址的选择要求
1.1.1水资源要求
根据我所多年采水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
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标准。
1.1.2环境要求
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1.2养殖场的设计建造
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
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
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
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
防害设施。
大鲵苗种放养及种苗鉴定
2.1养殖池的消毒
新建的养殖池,特别是水泥池,必须浸泡二个月以上,待其碱性消失后方可放养苗种。
对于原有养殖池要进行消毒,消毒药物一般用1PPM的漂白粉或0.5PPM的90%晶体敌百虫杀灭细菌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注入新水方可放养苗种。
2.2鲵种消毒
为防止鲵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养殖池内,应将所有放养的鲵种用呋喃类药物每立方米水体0.2g或亚甲基0.5g兑水浸泡5分钟,然后将药水和鲵种一同轻轻放入养殖池内。
2.3种苗鉴定
2.3.1大鲵苗种与其他苗种的区别
在两栖类中。
有尾目中的小鲵科、蝾螈科、洞源科等种类与大鲵极为相似,区别它们最主要的是比较其形态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隐鳃鲵科(大鲵)、小鲵科、蝾螈科形态特征比较
2.3.2大鲵苗体质优劣的鉴定大鲵苗种体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养的成功与否。
优质的大鲵苗种应该是机体健壮、肌肉肥厚、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未变态前外鳃完整无病变。
反之,则为劣质鲵苗。
2.4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
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
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
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
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养殖管理
3.1饵料投喂
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定时,根据大鲵活动状况,投喂多在傍晚进行;定位,饵料投放位置应在大鲵洞穴附近,便于懒惰的大鲵取食;定质,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较严,要求鲜活,并且对饵料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避免大鲵拒食;定量,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另外,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3.2调节水质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3.3调节水温和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
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3.4防逃防偷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
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
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病害防治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预防为主,方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
养殖条件:
室内外均可养殖。
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
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
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
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
种苗放养:
大鲵养殖一般引进10厘米以上的幼鲵,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鲵20条左右。
种苗放养前养殖地用硫酸铜2毫克/升浸泡5小时消毒,鲵体用氯化钠5%药浴10分钟。
事先在池内用麻石搭建洞穴,放置水草以供大鲵躲藏。
饲喂:
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
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
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
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
投喂量为体重的5-10%。
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日常管理。
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
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
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
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甚至二、三年不吃也不会饿死。
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
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喜食鱼、蟹、虾、蛙和蛇等水生动物。
每年7~8月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雌鲵产卵后,“任务”即告结束。
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
雄鲵从此就要担当所有的孵卵任务,直至15—40天后,小“娃娃鱼”分散生活为止。
正文1、大鲵养殖池的设计建造自然界大鲵
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区溪流中,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人工建造大鲵养殖池最好应仿照大鲵自然界的生活状况等来进行。
1.1养殖场址的选择要
求 1.1.1水资源要求根据我所多年采水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
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标准。
1.1.2环境要求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1.2养殖场的设计建造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
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
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
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
2、大鲵苗种放养及种苗鉴定 2.1养殖池的消毒新建的养殖池,特别是水泥池,必须浸泡二个月以上,待其碱性消失后方可放养苗种。
对于原有养殖池要进行消毒,消毒药物一般用1PPM的漂白粉或0.5PPM的90%晶体敌百虫杀灭细菌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注入新水方可放养苗种。
2.2鲵种消毒为防止鲵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养殖池内,应将所有放养的鲵种用呋喃类药物每立方米水体0.2g或亚甲基0.5g兑水浸泡5分钟,然后将药水和鲵种一同轻轻放入养殖池内。
2.3种苗鉴定 2.3.1大鲵苗种与其他苗种的区别在两栖类中。
有尾目中的小鲵科、蝾螈科、洞源科等种类与大鲵极为相似,区别它们最主要的是比较其形态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隐鳃鲵科(大鲵)、小鲵科、蝾螈科形态特征比较 2.3.2大鲵苗体质优劣的鉴定大鲵苗种体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养
的成功与否。
优质的大鲵苗种应该是机体健壮、肌肉肥厚、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未变态前外鳃完整无病变。
反之,则为劣质鲵苗。
2.4放养密度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
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
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
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
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3、养殖管理 3.1饵料投喂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定时,根据大鲵活动状况,投喂多在傍晚进行;定位,饵料投放位置应在大鲵洞穴附近,便于懒惰的大鲵取食;定质,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较严,要求鲜活,并且对饵料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避免大鲵拒食;定量,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另外,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3.2调节水质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3.3调节水温和光照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
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3.4防逃防偷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