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英雄史诗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本简介 • [1]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反映了 处在氏族社会末期的蛮族部落的生活,他们基本上还未 封建化,一般也没有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这类代表作有 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 (日耳曼人的一支)的《贝奥武甫》,以及冰岛的“埃 达”和“萨迦”。这类史诗和荷马史诗同是氏族社会末 期的产物,歌颂的多是部落的贵族英雄,而自由贫民和 奴隶都不占重要地位。它们的内容多以神话或历史事件 为依据。神在故事中干预人的命运,但人对神已开始失 去敬仰。这些故事在民间口头流传,写定的人往往不可 考稽。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诗数量极多,从更多方面反映 了氏族社会生活,如部落之间的血仇关系,象征权力的 黄金给部落带来的诅咒和灾难;更加突出英雄的悲剧性 格;更多魔怪、法术等因素。 • 返回
• 基本简介 • 另一类英雄史诗也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为基础,如 《罗兰之歌》、《熙德》、《尼伯龙根之歌》和《伊戈 尔远征记》,但这类史诗是欧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后 的产物。各部落先后从分散状态走上趋于统一的封建国 家的道路。国家的统一是符合人民的愿望的,是进步的。 史诗中的英雄反映了这种愿望。他们和前一时期的英雄 不同,他们的荣誉观念已不限于狭小范围的部落英雄的 复仇义务,而开始具有国家观念的内容。他们是要求团 结、抵御外侮的英雄。同时,在他们身上,封主、封臣 的关系体现得很明显。在基督教的影响下,他们的爱国 行为往往表现为反对异教徒的斗争。在这类史诗里,多 神教的神话因素相对减少。但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历史发 展不尽相同,史诗题材本身的发展情况和写定的年代也 不同,因此上述特点在各国的英雄史诗中很不一致。 • 返回
英国英雄史诗简介
By : 陈思瑶
• • • • • • •
1.第一类史诗 1.1 《吉尔伽美什》 1.2 《贝奥武甫》 1.3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2.第二类史诗 2.2《罗兰之歌》 2.3 《熙德》
•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创作是十分丰富的,其中最著名的 是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The Epic of Gilgamesh)。 它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史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 苏美尔人(Sumerian)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 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 用文字形式(楔形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一部巨著。 • 这部史诗讲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一生的传奇故事。他并 非只是传说,而是实际存在的。他拥有着三分之二为神, 三分之一为人的极高神格。他乃获得诸世一切的超越者 之完成型,世上无人能与其匹敌。他本是个不顾人民疾 苦的暴君,但是在与恩奇都成为朋友之后,他的行为开 始有了一些变化。被吉尔伽美什压迫的人民们向上天申 诉,于是女神阿鲁鲁便做出了第一个神造之人,那便是 恩奇都。恩奇都和吉尔伽美什强烈地意识到对方的存在, 他们心知有一天定然会狭路相逢。虽然吉尔伽美什一开 始对身为他敌人的恩奇都感到恐惧,但是没过多久两人 便成为知己,两人共享王位,平等地治理国家。 • 返回
• 日耳曼人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残存六 十八行,流传于八世纪,手抄本属于九世纪 叙述民族大迁移末期随东哥特国王狄特里希出 征的希尔德布兰特在三十年后返回故乡、在边 境上和他的儿子战斗的故事。父亲认出了儿子, 赠给他一个金环。儿子拒绝这个“异族人”的 赠品,为了保持日耳曼战士的荣誉,向父亲挑 战,父亲也只好应战,残稿在描写激烈的战斗 处中断了。这一片段着重刻画了日耳曼人刚强 勇敢的性格。诗中对话富有戏剧性。这是仅有 的一首用古德语写成的日耳曼英雄诗歌。 • 返回
• 和《罗兰之歌》类似的是西班牙英雄史诗《熙德》(约 1140)。西班牙从八世纪初被阿拉伯人占领以后,人民 长期反抗外族侵略,到十一、二世纪进入高潮。熙德就 是这一斗争中产生的英雄。熙德死后出现了一系列关于 他的传说和谣曲,史诗《熙德》就是其中一部杰出的作 品。全诗长3700行,分为三章。第一章写卡斯提尔王阿 尔芳索听信谗言放逐熙德,熙德和摩尔人(阿拉伯人的 一支)作战,屡屡获胜。第二章写国王给熙德的两个女 儿说亲,熙德根据封建义务勉强答应。第三章写两个女 婿对妻子的暴行,熙德和两个女婿比武并战胜了他们。 熙德在诗里首先是一个战胜侵略者的英雄,他向摩尔人 讨索贡赋,夺取他们的城池、财货,连同俘虏献给国王, 强迫各摩尔国王臣服于西班牙国王,这样来体现他的爱 国思想。在熙德身上,封主封臣的观念很强。同时,他 也是信奉基督教而反对异教的一个英雄。 • 返回
• 英雄史诗中最完整的作品是《贝奥武甫》。全诗长三千 余行,其中所记的历史事件属于六世纪,反映盎格鲁撒 克逊人在欧洲大陆的生活,他们定居不列颠后,在八世 纪以古英语写定,它成为英格兰民族第一部史诗,现存 唯一手抄本属于十世纪。 • 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瑞典南部耶阿特族贵族青 年贝奥武甫渡海到丹麦,替丹麦人消灭为害的巨妖格伦 德尔和巨妖的母亲。诗中特别强调主人公的见义勇为、 徒手搏斗的英雄气概。第二部分写五十年后贝奥武甫作 为国王为本族杀死焚烧人民房屋的火龙并因而牺牲的事 迹,歌颂了主人公忘我无私、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道德品 质。他虽然是部落贵族,但不脱离人民,体现了氏族社 会瓦解时期部落人民的理想。 诗中写火龙发怒是因为一名犯罪的奴隶逃避法律,恰巧躲 进龙窟,偷了一个金杯而引起的。奴隶把金杯献给主人 (贝奥武甫的臣属),赎了罪。奴主又将金杯献给贝奥 武甫。从这福州和现实交织而成的情节中,可以看出奴 隶同氏族贵族的关系,以及当时法律的一斑。 返回
• 《罗兰之歌》有一定的历史根据。七七八年,查理大帝从西班 牙回国,法兰克部落巴斯克人袭击他的部队,把他们全部杀死。 史诗说罗兰和他的战友们死于阿拉伯人的背信弃义,这是人民 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他们刻画成抵抗外族、忠君爱国的英雄。 人民的幻想还创造了加纳隆这个人物,为了表明如果没有这个 卖国贼,阿拉伯人决不可能有力量打败法兰克军队。 • 恩格斯在谈到《罗兰之歌》时指出,查理大帝体现了法兰西的 统一,体现了一个理想的、还不存在的封建王国。诗中的查理 是新兴封建阶级统一国家的象征和理想。恩格斯又说,法兰西 是骑士制度发展的中心,十一世纪末骑士制度在此首先形成。 诗中把罗兰写成一个理想的骑士,他爱国、忠君,对敌勇敢作 战,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阵亡时,他把脸朝向敌人,以表示 其仇恨和不屈。这种刻画都体现了封建阶级上升时期的理想, 也是符合人民保卫自己土地的愿望的。 • 诗中写罗兰同阿拉伯人作战也是为了基督教的利益,他死后被 天使接到天堂,这正好说明封建统治阶级同宗教的合流。 • 返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