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3含解析.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
[文言文内容概括与分析]
一、对点练
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的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原文 ] (2017 浙·江卷 )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
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
[选项C] 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
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比对:
【答案】 C.张冠李戴。“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
指出了这是学者的弊病,而不是说作者自己。
【参考译文】我自从元和年间以来,直到今天,自己见到听到的名家才子的讨论,常
法制度,征讨叛逆作乱,考察他们当时的情形,用古代事迹进行检验,能够做到不丢失见闻并且
细致思考,也能够成就一家的事业了。但是随时见到随时忘记,随时听到随时丢弃,轻视看到的
重视听到的,这也是求学的人的一个弊病。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的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原文 ] (2016 天·津卷 )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 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
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
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选项 B] 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
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比对:
【答案】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错,根据原文可知,作者最初并不知道李台州与其母亲的事,直到李台州死后,在与丞相京公交谈中才
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
【参考译文】宗质在乾道庚寅年担任洪州副郡守,当时我做奉新县的县令,多次拜谒
他,不知道他们母子间的事情。第二年,我到京师做官,宗质入朝,被授予台州知府。朝中
人士说:“ 李台州,是曾觌的姻亲。曾觌没有儿子,把台州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 我见他一次, (从此 )不敢再去见他,也不知道他的孝顺。
十七年后,台州已经去世,我与丞相京公一同为宰相属官。谈论间,京公给我说了李
台州母子的事。我出生八年,母亲去世,终身遗憾。听说了李台州母子的事,哭泣不止,被
感动并为他作传。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 (2015 安·徽卷 )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
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是时,世祖章皇帝
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
坐终日,如退院僧。
[选项B]梁熙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
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比对:
【答案】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原文为“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
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官吏为了名声,都在努力突显自己,独梁
熙淡泊宁静。但文章并没有提到梁熙“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这一信息,
属于无中生有。
【参考译文】先生通过了顺治三年举行的乡试,又过了十年考中进士。(梁熙 )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他爱民如子,政绩位居西安第一。
先生在咸宁做官半年,回朝后又做了云南道监察御史。当时,世祖章皇帝(顺治帝 )正重视广开言路,御史台和地方官员都逞强好胜、趾高气扬,以猛禽一样的凶狠残暴来博取名声。只
有先生淡泊宁静,当值结束后就焚香扫地,平静地坐上一整天,就像脱离了寺院的闲僧一样。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 (2015 重·庆卷 )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
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
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
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
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
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
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选项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比对:
【答案】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设误。选项“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错,该句对应原文“ 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有两个限制词语“或”“数”,对时间和范围进行了限制,而选项中去掉了这两个限制,变得绝对化了,故
A项与原文不符。
【参考译文】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
重了。一切疾病不考虑病的时间长短轻重,药一旦入口不奏效,立即就摒弃不用。至于巫术,反复试验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悔改,并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沉痛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
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
晚了。最终没有一句话是归罪于巫师的。所以功劳永远归于巫师,而失败永远归于医生。奏
效不奏效,巫师总是受到上等的赏赐而医生总是在他之后。所以医生稍稍想要急于求利、取信于人,就一定要借助邪气魅惑的征兆来作为表象(迷惑人 ),即使是大智之人也很少不被迷
惑。更严重的是沅湘之地是用人来祭祀不该祭拜的鬼,求取好处,遭受严重的刑罚却不怨恨,
因而巫术的祸害已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不能解决了。从医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胜过巫术了,
即使有好的医生也不能施展他的才能,来成就他的威名,而且学医的人一天天地懈怠,所以
有时在几个郡的广大地区求取一个好医生都不能得到。
二、综合练
(2017 ·南湘潭市三模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崔铣,字子钟,安阳人。父升,官参政。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孝宗实录》,与同官见太监刘瑾,独长揖不拜,由是忤瑾。书成,出为南京吏部主事。
瑾败,召复故官,充经筵讲官,进侍读。引疾归,作后渠书屋,读书讲学其中。
世宗即位,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年集议大礼,久不决。大学士蒋冕、尚书汪俊俱
...
以执议去位,其他摈斥杖戍者相望,而张璁、桂萼等骤贵显用事。铣上疏求去,且劾璁、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