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负荷确定与其计算
电缆线的承受负荷计算公式

电缆线的承受负荷计算公式估算口诀仅供参考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______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第02章_电力负荷及其计算(刘介才)工厂供电

Wp.a 0.7 657kW 4000h 1.84 106 kW h
工厂年无功耗电量为
Wq.a 0.8 305k var 4000h 0.976 106 k var h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
2-1 电力负荷按重要性分哪几级?各级电力负荷对供电电源有什么要求? 2-2 工厂用电设备的工作制分哪几类?各有哪些特点? 2-3 什么叫负荷持续率? 它表征哪一类工作制设备的工作特性? 2-4 什么叫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和年平均负荷?什么叫负荷系数? 2-5 什么叫计算负荷?为什么计算负荷采用半小时最大负荷?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有何意义? 2-6 确定计算负荷的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哪些场合?
常采用并联电容器)容量为
' ' QC Q30 Q30 P 30 (tan tan )
(2-59) (2-60) 图2-12 功率因数的提高与 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变化
或
QC qC P 30
式中 qC tan tan ' ,称为无功补偿率,或比补偿容量。这无功补偿率,是表示要使 1kW 的有功功率由cos 提高到cos ' 所需要的无功补偿容量 kvar值,其单位为 “kvar/kW ”。 在确定了总的补偿容量后,即可根据所选并联电容器的单个容量qC 来确定电容器个数:
工厂供电 第二章 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第五节 工厂的计算负荷和年电能消耗量
指导老师:庞清乐
主讲人:唐嘉松
学号:10055308 电气103班 第三小组
第五节 工厂的计算负荷与年耗电量
一. 工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工厂计算负荷是选择工厂电源进线及其一、二次设备的基本依据,也是计算工厂功率因数和工厂需电容量的基本依据。 确定工厂计算负荷的方法很多,可按具体情况选用。 (一). 按逐级计算法确定工厂计算负荷 如前面图2-9所示,工厂的计算负荷P30(1),应该是高压母线上所有高压配电线计算负荷之和,再乘上一个同时系数。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
需要系数法的优点是简便,适用于全厂和车间变电所负荷的计算,二项式法适用于机加工车间,有较大容量设备影响的干线和分支干线的负荷计算。
但在确定设备台数较少而设备容量差别悬殊的分支干线的计算负荷时,采用二项式法较之采用需要系数法合理,且计算也较简便。
主要计算公式有:有功功率:P30 = Pe·Kd 无功功率: Q30 = P30 ·tanφ
视在功率: S3O = P30/Cosφ
计算电流: I30 = S30/√3UN
其中:Pe为设备容量,Kd为需要系数,即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为用电设备组的半小时最大负荷与其设备容量的比值。
cosφ为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Un为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
第二章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 ① 吊车机组用电动机〔包括电葫芦、起重机、
行车等 〕的设备容量一致换算到ε=25%时的额外
功率〔kW〕,假定其εN不等于25%时应停止换
算,公式为:
Pe PN
N
25%
2PN
n
❖ ② 电焊机及电焊变压器的设备容量一致换算到ε =100%时的额外功率〔kW〕。假定其铭牌暂载 率εN不等于100%时,应停止换算,公式为:
第二章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 普通选P30作为Pm,作为计算负荷运用。 ❖ 缘由 ❖ 〔1〕选择设备时要思索到最严重的状况下也能正常运转。 ❖ 〔2〕由于导体经过电流到达动摇温升的时间大约需(3~
4)τ,τ为发热时间常数。截面在16mm2及以上的导体, 其r≥10min,因此载流导体大约经30min(半小时)后可到 达动摇温升值。 ❖ 由此可见,计算负荷实践上与从负荷曲线上查得的半小 时最大负荷P30(亦即年最大负荷Pmax)是基本相当的。 所以计算负荷也可以以为就是半小时最大负荷。 ❖ 求计算负荷意义严重,预算过高,招致有色金属的糜 费和工程投资的添加。反之,如预算过低,又会使供电 系统的线路及电气设备由于承当不了实践负荷电流而过 热,减速其绝缘老化的速度,降低运用寿命,增大电能 损耗,影响供配电系统的正常牢靠运转。
❖ (2) 负荷系数又称负荷率,它是用电负荷的平均负荷Pav与 其最大负荷Pm的比值.
❖ 对负荷曲线来说,负荷系数亦称负荷曲线填充系数,它表 征负荷曲线不平整的水平,即表征负荷坎坷变化的水平。从 充沛发扬供电设备的才干、提高供电效率来说,希望此系数 越高越趋近于1越好。从发扬整个电力系统的效能来说,应尽 量使不平整的负荷曲线〝削峰填谷〞,提高负荷系数。
❖ 〔3〕 三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由于三级 负荷为不重要的普通负荷,因此它对供电电源 无特殊要求。
电力负荷的计算

电力负荷的计算一、设备额定容量的确定确定计算负荷,首先必须先确定用电设备的容量。
用电设备铭牌上标示的功率(或容量)称为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PN,该功率是指用电设备(如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由于各种用电设备的额定工作条件不同,有长期连续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和断续工作制等,不能简单的将各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直接相加,而须将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换算成统一规定工作制条件下的功率,称这个功率为用电设备的容量(或功率),用P N∑表示。
1.长期连续工作制这种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长期连续运行,负荷比较稳定,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水泵、电动发电机等。
机床电动机虽一般变动较大,但多数也是长期连续运行的。
对长期连续运行的设备有(1)电炉变压器。
电炉变压器在额定功率因数时的额定功率(kw),即(2)照明设备组。
1)白炽灯、碘钨灯设备的容量就等于灯泡上标注的额定功率,kw;2)荧光灯还要考虑镇流器中的功率损失,其值约为灯管功率的20%,因此设备容量应为灯管额定功率的1.2倍,kw;3)金属卤化物灯当采用镇流器时也要考虑镇流器的功率损失,其值约为灯泡功率的10%,因此设备容量应为灯泡功率的1.1倍,kw。
(3)不对称单相负荷的设备容量。
当有多台单相用电设备时,一般将这些设备均匀地分接在三相上组成对称三相负荷,并力求减少三相负载的不对称度。
设计规程规定,在计算范围内,负荷最大的单相用电设备的总容量如不超过三相用电设备总容量的15%时,可按三相对称分配考虑,不对称度可用公式表示为当不对称度βn超过15%时,则设备容量应按3倍最大相负荷的原则进行换算。
根据负荷接线方式不同:2.短时工作制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工作时间很短,而停歇时间较长。
如煤矿井下的排水泵等。
在工作时间内,用电设备的温升尚未达到该负荷下的稳定值即停歇冷却,在停歇时间内其温度又降低为周围介质的温度,这是短时工作制的特点。
对这类用电设备也同样用3.短时连续工作制用电设备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周期性的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如此反复运行,而工作周期一般不超过10min ,如电焊机、吊车电动机等。
计算负荷的方法

计算负荷的方法在电力系统中,负荷是指电力系统所需的电能。
计算负荷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中的重要工作,合理的负荷计算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依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负荷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计算负荷的方法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
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负荷的日、月、年等周期性变化规律,以及负荷的峰值、谷值等特点。
这种方法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提供依据,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参考。
其次,还可以采用负荷曲线法来计算负荷。
负荷曲线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按照负荷大小的顺序排列的曲线,通过绘制负荷曲线,可以直观地了解负荷的变化规律。
利用负荷曲线,可以进行负荷分段、负荷平滑等操作,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依据。
另外,还可以采用负荷率法来计算负荷。
负荷率是指实际负荷与额定负荷之比,通过对负荷率的计算,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负荷利用率,从而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参考。
此外,还可以采用负荷预测法来计算负荷。
负荷预测是指通过对负荷变化规律的分析,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和模型来进行负荷的预测。
通过负荷预测,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预测性的依据,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最后,还可以采用负荷抽样法来计算负荷。
负荷抽样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负荷进行抽样观测,通过对抽样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负荷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通过负荷抽样,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实时的负荷数据,为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计算负荷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负荷计算,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二章 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的计算是正确选择供配电系统 中导线、电缆、开关电器、变压器等电气 设备基础,也是保障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 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本章是分析工厂供 配电系统和进行供电设计计算的基础。
本章主要学习以下几个内容:
电力负荷与负荷曲线 ✓电力负荷的基本概念; ✓电力负荷分级 ✓负荷曲线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分类 ✓ 与负荷曲线相关的几个物理量
计算负荷情况复杂,影响计算负荷的因素 很多,难以精确计算; ✓负荷是变化的; ✓与设备性能、生产组织、生产者的技能熟 练程度及能源供应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计算负荷的方法很多:估算法、需要系数 法和二项式法和单相负荷等近似求解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两种:需要系数法和 二项式法
(一)设备容量的计算 1.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
三级负荷对供电电源没有特殊要求,一般由 单回路电力线路供电。
三. 负荷曲线
1、负荷曲线(load curve) 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
绘在直角坐标纸上,纵坐标表示负荷(有功功 率或无功功率)值,横坐标表示对应的时间, 一般以小时(h)为单位。
某厂日有功负荷曲线
2、负荷曲线的作用 负荷曲线能够直观的反映出用户的用电特点和
额度负荷(安装容量);在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时, 如果直接采用额定容量进行设计势必会造成浪费; 应首先计算出全部设备的实际负荷。 2 .负荷计算的主要内容 (1)求计算负荷(需要负荷,假想负荷):即正 常工作时的实际最大负荷。目的选择各级电压供电 网络、变压器容量、电气设备的型号等;保证使其 在通过正常最大工作电流时不至过热而损坏。(选 择设备)
(3)年持续负荷曲线意义 年持续负荷曲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代表
了用户全年消耗的总电能。
工厂供电第6版 第二章

第四节、工厂的计算负荷及年耗电量的计算
• 一、工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
工厂计算负荷是选择工厂电源进线及主要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的
基本依据,也是计算工厂的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容量的基本依据。工厂的
计算负荷的方法很多。
• (1)工厂需要系数法
•
设备总容量Pe乘上 一个需要系数Kd,就可以得到全厂有功计算负荷。
三、 按二项式确定计算负荷
用二项式法进行负荷计算时,既考虑了用电 设备组的平均负荷,又考虑了几台最大用电设备 引起的附加符合。 (一)单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式中,b, c为二项式系数;Pe是该组用电设备组 的设备总容量;Px为x台最大设备的总容量( b,c,x 的值可查附录表1),当用电设备组的设
•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主要是简便实用的需要系数法和 二项式法。
二、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1)基本公式
• 设备组的有功功率计算负荷应为:
• 需要系数的定义式为:
按需要系数法确定三相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的基本公式为:
在求出有功计算负荷P30后,可按下列各式分别求出其余的计算负荷。 无功率计算负荷为: 视在计算负荷为:
一、电力负荷的有关概念
电力负荷:如第一章所述,既可指用电设备 或用电单位(用户),也可指用电设备或 用户所耗用的电功率或电流,视具体情况 而定。
(一)工厂电力负荷的分类:
• 一级负荷 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 或者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 损失者,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 等。
• 二级负荷 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 成较大损失者,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 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 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e 7 . 5 k W 3 4 k W 8 3 k W 1 7 1 . 5 k W 1 0 1 2 0 . 5 k W
备组的额定电压。 负荷计算中常用的单位: •有功功率为“千瓦”(kW); •无功功率为“千乏”(kvar) •视在功率为“千伏安”(kVA) •电流为“A”,电压为“kV”。
例2-1 已知某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组,拥有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动机7.5kW 3台,4kW 8台,3kW 17台,1.5kW 10台。试求其计算负荷。
从各种负荷曲线上,可以直观地了解电力负荷变 动的情况,掌握负荷变动的规律,并从中可获得一些 对设计和运行有用的资料。
图2-2 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的绘制
a)夏日负荷曲线
b)冬日负荷曲线
c)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
有关物理量
➢ 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年最大负荷
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消耗电能最大的半小时的平均功率。因此
Kd
P30 Pe
即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是用电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需用的有功功率
与其设备容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
➢ 有功计算负荷P30:
P3 0KdPe ➢ 无功计算负荷:
Q30P30tan
➢ 视在计算负荷:
S30
P30
cos
➢ 计算电流:
I30
S30 3U N
公式中,cos为用电设备组的平
均功率因数;tan 为对应于用电设 备组 cos的正切值;UN 为用电设
电力负荷的确定和其计算
任务1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负荷曲线 任务2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任务3 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任务4 工厂总计算负荷的确定 任务5 尖峰电流及计算
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其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电力负荷的概念
➢ 电力负荷指耗用电能的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用户)。
➢ 电力负荷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所耗用的电功率或电流大小 。 电力负荷的分级(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 一级负荷 ➢ 二级负荷 ➢ 三级负荷 各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 三级负荷 三级负荷属于不重要的一般负荷,对供电电源没有特 殊要求。
用电设备的工作制
连续工作制 设备在恒定负荷下运行,且运行时间长到足以使之达到 热平衡状态 。
短时工作制 设备在恒定负荷下运行的时间短,而停歇的时间长。
断续周期工作制 设备周期性地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如此反复运行,而 工作周期一般不超过10min ,无论工作或停歇,均不足 以使设备达到热平衡,如电焊机和吊车电动机等。
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出的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纵 坐标表示负荷值,横坐标表示对应的时间,一般以小时(h)为单位。
图2-1 日有功负荷曲线 a)依点连成的负荷曲线 b)绘成梯形的负荷曲线
பைடு நூலகம்
➢ 年负荷曲线 通常绘成负荷持续时间曲线,按负荷大小依次排列,如图22c 所示,全年时间按8760h计。
平均负荷Pav,就是电力负荷在一定时间内平均消耗的功率,即 式中Wt 为时间 t内消耗Pa的v 电Wt能t 量。
负荷系数
又称负荷率,是用电负荷的平均负荷
Pav与其最大负荷 Pmax的比值,即 对用电设备来说,负荷系K数L 是PPma设avx 备的输出功率P图与2-设5 备年平额均定负容荷 量PN
的比值,即
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 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需要系数法是国际上通用的确定计算负 荷的方法,最为简便实用。二项式法应用的局限性较大,但在确 定设备台数较少而容量差别悬殊的分支线路的计算负荷时,较之 采用需要系数法合理,且其计算也较简便。
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是指用电设备组从供电系统中取用的半小时最
➢ 一级负荷 要求由两个电源供电,当其中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 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一级负荷中特别重 要的负荷,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常用的应急电源可 使用下列几种电源:
独立于正常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
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门供电线路;
蓄电池;
干电池。
➢ 二级负荷 要求由两回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也应有两台(这两台 变压器不一定在同一变电所)。在其中一回路或一台 变压器发生常见故障时,二级负荷应不致中断供电, 或中断供电后能迅速恢复供电。只有当负荷较小或者 当地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 6kV及以上 的专用架空线路供电。
式中 Wa 为全年消耗的电能量。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反映电力负荷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与工厂的生产班制有明显的关系。例如一班制工厂,
Tmax=1800~3000h;两班制工厂, Tmax=3500~4800h;三班制 工厂, Tmax =5000~7000h 。
➢ 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
平均负荷(average load)
P K L PN
概述
负荷计算是正确地选择供电系统中的所有元件(如电力变压器、 开关设备和导线电缆等)的依据 。
通过负荷的统计计算求出的、用以按发热条件选择供电系统中各 元件的负荷值,称为计算负荷。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的基本依据。计算负荷确定得是否正确合理, 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
大负荷P30 ,如图2-6所示。
P30
KKL
eW L
Pe
P30
KKL eW L
Pe
式中 K 为设备组的同时系数;K L 为设备组的负荷系数; e 为设备组的
平均效率; WL 为配电线路的平均效率。
令上式中的 K K L/ (eW)L K d,这Kd 即“需要系数”。由上式可知,需要
系数的定义式为
负荷持续率及断续周期工作制设备容量的换算 一个工作周期内工作时间与工作周期的百分比值,用ε 表示,即
t10% 0 t 10% 0
T
tto
式中T 为工作周期;t为工作周期内的工作时间;t 0 为
工作周期内的停歇时间。
如果设备在
量为Pe为
N 下的容量为PN,则换算到ε下的设备容
Pe PN
N
负荷曲线及有关的物理量 负荷曲线
年最大负荷也称为半小时最大负荷P30。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是一个假想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
负荷按年最大负荷 P m a x 持续运行所消
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负荷全年实际
消耗的电能,如图2-4所示。
图2-4 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 利用小时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按下式计算:
Tm a x
Wa Pm a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