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决定战争胜负问题上是相互渗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决定战争胜负问题上是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的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301020020 曾理

内容摘要: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这样写道:“我们可以将决定战斗的运用的战略要素适当地区分为以下几类:精神要素、数学要素、物质要素、统计要素和地理要素。”○1本文就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进行讨论。

在历史上的各次战争中,由于战争所具有的不确定与不可预见性使得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在战争所具有的决定性远远大于了上文引中克劳塞维茨所说的数学、统计、地理的因素,所以对于战争中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不致力于讨论对与错,只是就这一问题发表个人的见解。

在人类的活动中,再没有像战争这样经常而又普遍地同偶然性接触的活动了。而且,随偶然性而来的机遇以及随机遇而来的幸运,在战争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西方近现代兵法导读》的‘战争论’中‘战略概论’中“克劳塞维茨之前的军事理论家在考察战争问题时,往往过分夸大物质因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的作用,忽视以至否认精神因素的作用。克劳塞维茨充分肯定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辩证地阐述了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关系。克劳塞维茨认为:精神因素对战争胜负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产生决定的作用。○2由此可见在克劳塞维茨看来,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具有相同的,甚至是超过物质力量的影响性。

但在历史上又有不少人认为物质力量高于精神力量,对于这个问题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也做出了解释:“精神要素贯穿在整个战争领域,它们跟支配和推动整个物质力量的意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仿佛融合成一体,因为意志本身也是一种精神要素。遗憾的是在所有书本知识中很难找到它们,因为它们既不能表达成数字,也不能分成等级,只能感觉到或看到。”○3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物质力量的作用大于精神力量了,因为在战争初期甚至是战争中期,很难看到,于是乎不少人便忽视了精神力量的重要性。

在1997年哈伦•厄尔曼的《震慑论》又是对精神力量极大地肯定。书中指出“震慑”就是以令对手猝不及防的速度,运用压倒性优势的军事力量,借助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动有选择、全方位、高强度的外科手术式打击。在短时间内以原子弹爆炸般的威慑效果和最小的伤亡为代价,通过削弱对手的战斗能力和统治能力来摧毁对手的斗志,迫使其顺从的投降。

我国的传统军事理论中,十分重视精神力量,甚至认为其起决定性作用。我认为这一点与我国武器长期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有关。传统兵法名著《孙子兵法》中说过“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强调了精神力量可以引导物质力量。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

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驱赶走敌军,才是最高明的。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同样在电视剧《亮剑》中,当时中国军队的军备和日本的军队相比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而李云龙带领的独立团更是如此。在李云龙接受前独立团默默无名毫无战功而且军纪涣散

然而在李云龙接手后,该团渐渐的有了主心骨。所有的士兵都渐渐的被这位主将所感染,变得有血性敢拼搏,在随后的一次次与日本军队的交锋中,展现出优秀的战斗力,一次次的打败了武器更为先进的日本军队。独立团的胜利源于何处,独立团的胜利正是源于李云龙这位主将,李云龙有他自己的人格魅力。首先他以一颗爱国的心为引起了手下士兵的共鸣,凝聚了整个独立团。其次他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带领了独立团打赢了一次次战斗,赢得了威信。最后但是却最重要的是,他为这支军队注入了军魂,一股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军人求胜的精神。

在朝鲜战场,有这要几个战士,他们在大冬天里只穿着一件薄薄的衣服,他们连续几次击退美军的冲击,为完成上级的任务死守阵地,可是等到第二天增援的战士们赶到时,发现这些战士已经冻死在了战场上,令这些增援战士吃惊的是他们的枪口仍然对着敌方的阵地,手仍然扣着扳机,这是怎的一番精神啊。就是在这种伟大的精神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成功地狙击了美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并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在这个实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物质力量显然没有美军好,但我军的精神力量让我军在朝鲜战场上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军的火枪大炮。

既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呢?回顾历史上的众多战役,在八国联军入侵清朝时,民间自发组织了义和团为救国。然而当时义和团还处在冷兵器时代,而侵略者已处于热兵器时代。试想用刀剑如何能砍到敌人,在还未近敌人身时就已被火枪打穿心脏而死去,在巨大的实力差距前我们那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渐渐被摧毁。再如美国的两颗原子弹不也直接摧毁了日本继续抵抗的决心吗?这两个例子直接向我们证明了物质力量可以通过影响精神力量而决定战争的胜负。相反,精神力量也可以通过影响物质力量来决定战争的胜负。在三国时期不缺乏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哪一次战争双方不是在兵力上有巨大悬殊,然而定奇谋出奇招一步一步的使对方阵营分崩离析,利用精神力量化不可能为可能,逐步破除敌人的物质力量优势。最终杀的敌军丢盔弃甲,见之我军便望风披靡,不可谓不是精神力量影响了物质力量。

克劳塞维茨曾说过“为了建立所谓的规则理论也不应该把精神要素排除在外因为物质力量的作用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不可能像用化学方法分析合金那样把它们分解开。理论为物质力量制定每条规则时,都必须考虑精神要素可能占有的比重,否则,规则就会变成绝对的条文。有时显得小心翼翼而局限性很大,有时又显得专断而过于宽泛。甚至完全不想涉及精神内容的理论,也必须会不知不觉地涉及精神要素,因为不考虑精神的影响,任何问题都得不到说明,例如胜利的作用就是如此。”○4

只有能用精神力量发挥出最大化的物质力量的军队才能真正的胜利。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不仅仅是1+1这么简单的叠加。所以,我们能得出,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在决定战争胜负问题上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注:

○1《战争论》克劳塞维茨第十五章‘战略要素’第一段

○2《西方近现代兵法导读》吴忠国第一篇‘战争论’第十五段

○3《战争论》克劳塞维茨第十六章‘精神要素’第一段

○4《战争论》克劳塞维茨第十六章‘精神要素’第五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