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安全研究的新架构
粮食安全生产智慧管理制度
一、前言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确保粮食质量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粮食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实现粮食生产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2. 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组织架构1. 成立粮食安全生产智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粮食安全生产智慧管理工作。
2. 设立粮食安全生产智慧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监督考核。
四、管理措施1. 粮食生产信息化建设(1)建立健全粮食生产数据库,实现生产信息共享。
(2)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粮食生产环境。
(3)推广农业智能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2.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1)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
(2)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测,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3)严格执行粮食质量安全标准,加强质量监管。
3. 粮食储备管理(1)推广应用智慧粮库,实现粮食储备信息化管理。
(2)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确保粮食储备安全。
(3)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降低粮食损耗。
4. 粮食流通监管(1)加强粮食流通环节监管,确保粮食流通安全。
(2)推广应用粮食流通信息化平台,提高流通效率。
(3)加强粮食市场监测,维护市场秩序。
五、保障措施1. 人才队伍建设(1)加强粮食安全生产智慧管理人才引进和培养。
(2)提高粮食安全生产智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2. 技术支持(1)加大粮食安全生产智慧管理技术研发投入。
(2)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粮食安全生产智慧管理水平。
3. 资金保障(1)设立粮食安全生产智慧管理专项资金,确保资金投入。
(2)优化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监督考核1. 建立粮食安全生产智慧管理考核机制,对各级粮食安全生产智慧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2. 对粮食安全生产智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整理
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整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的减少,农业结构的问题也逐渐浮现。
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因此,我们需要对农业结构进行整理,以确保粮食安全。
首先,我们需要换种思维方式来看待农业结构。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增加耕地面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好方法。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只增加耕地面积已经不能满足粮食安全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方法就是农业结构整理。
农业结构整理包括耕地结构优化、作物结构优化、养殖结构优化和农业技术进步四个方面。
在耕地结构优化方面,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性质和气候条件来选择不同的作物来种植,例如北方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南方适合种植稻米、蔬菜等作物。
在作物结构优化方面,我们需要逐步减少不受欢迎的粮食作物种植,如高粱、黍等,同时逐渐增加蔬菜、水果、茶叶等高附加值作物种植。
在养殖结构优化方面,我们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精细化养殖,逐渐减少家禽、牛和猪的养殖数量,增加水产品等优质肉类的养殖,这样有助于减少粮食消耗。
在农业技术进步方面,我们要引进更加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逐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安全和健康的膳食。
除了农业结构整理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鼓励粮食进口来提高国家的粮食安全。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一些国家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出售他们的粮食,这为解决粮食安全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留在农村,增加粮食生产比例。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政府需要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业发展,同时提高农业科技的投入,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品质。
政府还应该建立一种粮食安全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同时,政府还应该推广科学的肥料和农药使用方法,以避免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的下降。
中储粮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简介:王海涛,工程师,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其标准化研究。
孙广芝,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信息分类编码、数据标准化、企业信息化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
摘 要:粮食仓储信息化和数字化已成为当前粮食行业实现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有效支撑中储粮数字化全面转型升级,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本文首先对粮食仓储信息化发展现状及信息化标准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标准体系升级完善的必要性,然后基于粮食仓储信息化对标准的应用需求,构建了中储粮信息化标准体系总体结构和框架,并梳理形成标准明细表,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粮库建设提供适用的标准清单并规划未来需制定的标准。
本文提出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具有较高的行业通用性,可推广到众多的粮食仓储企业,也可供粮食仓储相关的管理部门在制定仓储信息化标准规划时参考。
关键词:粮食仓储,智慧粮库,仓储信息化,标准体系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4.04.010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s Systemof China Grain Reserves GroupWANG Hai-tao 1 SUN Guang-zhi 1 ZOU Dan 1 SUI Yuan 2 HOU Wen-bo 1(1.China Grain Reserves Group Ltd. Company; 2.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bstract: The informatization and digitization of grain storag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rain industry.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digitalization of China Grain Reserves Group,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mplete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s system.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rain storage informat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s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the structure and framework of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s system. A detailed list of standards is given, including applicable standards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smart grain depot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standards that need to be developed in the future. The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s syste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be promoted in other grain storage enterprises with necessary modifications, and can also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grain storage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in making relevant standardization plans and decisions. Keywords: grain storage, smart grain depot, warehousing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s system中储粮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王海涛1 孙广芝2 邹 丹1 隋 媛2 侯文博1(1.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2.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0 引 言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
2024年粮食安全工作总结例文(3篇)
2024年粮食安全工作总结例文我校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致力于引导学生培养健康文明、低碳消费的良好习惯,特此向全校师生发出节约粮食、抵制“舌尖上的浪费”的号召。
鉴于此,学校政教处特发起“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我做起”的倡议,并召开动员大会,在全校范围内策划并实施了以该主题为核心的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
一、我们充分利用了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等多种平台,对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
我们重点围绕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以及粮食安全面临的巨大压力等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讨论,旨在增强全校师生的节约意识。
二、特别针对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我们组织开展了以“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节约粮食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节约粮食行动的热情。
我们期望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将节约粮食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争做“勤俭节约”的好少年,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校园内蔚然成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文明和谐建设贡献力量。
三、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我校成立了教育粮食反对浪费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该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监督。
我们明确了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制定了详细的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教育活动方案。
我们要求领导小组成员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做好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
对于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领导小组将定期进行督查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通过上述实践活动,我们期望能够引起学生对粮食问题的关注,让他们深入了解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粮食浪费的危害性,从而初步形成节约粮食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2024年粮食安全工作总结例文(二)根据《____组织开展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____》文件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县具体实际状况,现对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如下总结:一、深入走访调研,掌握全面情况由我局主导,成立了多个督查小组,深入基层,开展粮食安全的大走访与大调研活动。
粮食安全战略下粮食学科建设的意义和路径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粮食科技与经济2023 年4月第48卷 第2期Apr.2023Vol.48, No.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粮食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粮食流通市场的完善,粮食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既对高校粮食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粮食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
1 加强粮食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国历来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尤其是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地缘政治关系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剧,安全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
针对我国粮食存在的供需不平衡、国际粮食供应链“卡脖子”等问题,高等院校必须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研支撑和人才支持。
1.1 粮食安全战略赋予粮食学科建设新使命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扎根中国大地,面向粮食安全战略下粮食学科建设的意义和路径王竹君1,张为付2(1. 南京财经大学 校长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23;2. 南京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摘要: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粮食安全观和粮食安全战略。
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需要高校加强粮食学科建设,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粮食供给紧平衡、粮食生产“卡脖子”、粮食供应链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文章阐述了粮食安全战略下粮食学科建设的新使命、新要求和新机遇,分析了粮食学科建设存在的与时代需要不匹配、学科分散、一流学科建设不足、特色弱化、专业影响下降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立足战略,面向需求,打造特色粮食学科体系,为粮食安全战略提供科研和人才支撑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安全;学科建设;粮食学科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465/431252ts.20230215收稿日期:2023-01-03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1SJA0288)。
粮仓可行性研究报告
粮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粮仓,以满足当地粮食储备和流通的需求。
粮仓将建于具体地点,占地面积约占地面积平方米,预计总投资为投资金额元。
二、项目背景随着当地农业的不断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现有的粮食储存设施已无法满足需求。
此外,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储备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建设一座新的粮仓迫在眉睫。
三、市场需求分析(一)粮食产量增长近年来,本地区粮食产量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这将为粮仓提供充足的粮食来源。
(二)粮食储备需求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因素对粮食供应的影响,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目前的储备量不足,新建粮仓将有助于增加储备规模。
(三)粮食流通需求随着粮食市场的日益活跃,粮食的流通量也在不断增加。
粮仓的建设将为粮食的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提供便利,促进粮食流通的顺畅。
四、建设规模与方案(一)建设规模粮仓的总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平方米,包括仓库、办公区、检验区、装卸区等。
仓库的储存容量为储存容量吨。
(二)建设方案1、仓库设计采用现代化的仓库设计理念,具备良好的通风、防潮、防虫等功能。
仓库内部将配备先进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确保粮食储存质量。
2、装卸设施配备高效的装卸设备,如起重机、输送带等,提高装卸效率,减少粮食损耗。
3、办公与检验区建设现代化的办公区和检验区,配备先进的办公设备和检验仪器,提高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
五、技术与设备选型(一)仓储技术采用先进的仓储技术,如气调仓储、低温仓储等,延长粮食储存期限,保持粮食品质。
(二)设备选型1、通风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通风设备,确保仓库内空气流通,防止粮食受潮霉变。
2、测温测湿设备安装高精度的测温测湿设备,实时监测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3、输送设备选用可靠的输送设备,保证粮食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顺畅。
六、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一)环境保护1、粉尘控制在装卸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粉尘控制措施,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7.01•【文号】农办议〔2024〕74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农办议〔2024〕74号楼向平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拓展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精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收悉。
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
在《“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对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进行了部署安排,重点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农业建设规划》,明确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的重点任务和建设内容。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
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80%。
不断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累计建设益农信息社46.8万个,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超过10.8亿次。
三是推动数据互联互通。
以“全农码”为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农户、承包地块、宅基地宗地等对象赋码。
建设国家农业遥感应用与研究中心,绘制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开发可供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使用的大数据公共平台基座。
目前,粮、棉、油、糖、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全产业链大数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政策体系,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和“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明确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的具体任务安排。
农业研究院组织架构
农业研究院组织架构一、引言农业研究院作为农业科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粮食安全等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研究院的作用,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围绕农业研究院的组织架构展开论述。
二、研究院院长办公室研究院的院长办公室是整个机构的核心,负责决策、协调和管理工作。
院长办公室设有院长、副院长和秘书等职位,院长是研究院的最高领导,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研究院的工作。
副院长协助院长开展工作,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和部门的协调。
秘书负责院长办公室的日常事务管理和文件资料的归档整理。
三、科研部门科研部门是农业研究院的核心,承担农业科研和技术创新的任务。
科研部门根据研究方向和任务划分为不同的研究团队或研究中心,每个研究团队或研究中心由一名团队负责人或中心主任领导,负责组织和实施相关的科研项目和试验,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应用。
四、支撑部门支撑部门是农业研究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行政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信息管理部门等。
行政部门负责研究院的日常管理和行政事务,包括文件管理、会议组织、办公设施维护等。
财务部门负责研究院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工作,监督和控制研究经费的使用。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研究院的人事管理和招聘工作,确保研究院拥有优秀的科研人才。
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研究院的信息化建设和数据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
五、合作交流部门合作交流部门负责与农业相关的国内外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合作交流部门与其他研究机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研究和项目合作,促进农业科技的转化和应用。
合作交流部门还负责组织和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会议,推动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六、成果转化部门成果转化部门是农业研究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成果转化部门与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
成果转化部门还负责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效益。
粮食安全考核工作计划
粮食安全考核工作计划一、概述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而粮食安全考核工作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主要围绕粮食安全考核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架构和时间计划等方面展开。
二、目标粮食安全考核工作的目标是全面评估各地区粮食生产、储存、流通和消费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促进粮食安全的实现。
具体目标包括:1. 确保粮食生产水平稳定增长,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2. 增加粮食储存能力,完善粮食储存设施;3. 优化粮食流通网络,确保粮食及时供应;4. 加强粮食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5. 健全粮食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6.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三、内容粮食安全考核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1. 粮食生产考核:评估各地区粮食生产技术水平、种植面积、产量和质量等指标,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2. 粮食储存考核:评估各地区粮食储存设施的数量、质量和管理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3. 粮食流通考核:评估各地区粮食流通网络的畅通程度、运输能力和供应能力等指标,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改进建议;4. 粮食安全监测考核:评估各地区粮食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5. 粮食安全管理制度考核:评估各地区粮食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和执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6. 宣传教育考核:评估各地区粮食安全宣传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粮食安全考核工作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专家评估等。
1. 实地调研:组织考核团队深入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地区的粮食生产、储存、流通和消费情况,掌握实际情况,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2. 数据分析:收集和整理各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各项指标的达标情况,为考核结果提供科学依据;3. 专家评估:组织专家对收集的数据和实地调研结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并对各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粮食供应调研方案
粮食供应调研方案一、研究背景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粮食产业供应链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和国际贸易日益发展,粮食安全形势趋于复杂化。
因此,对于粮食供应状态和粮食供应链的调查研究,对于加强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调研目标本次粮食供应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我国粮食供应的实际情况、现有供应链的存在问题和未来粮食供应发展趋势,提出改进供应链、优化粮食贸易等相关政策建议,从而增强我国粮食供应链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三、调研内容1. 粮食供应实际情况调研通过大量的现场访谈、调查和采访,全面了解我国的粮食供应现状、品种分布、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等情况,包括各地的种植、储存、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从而了解粮食供应的基本流程和现有瓶颈。
2. 粮食供应链问题调研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开展粮食供应链问题分析,探究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例如粮食储存、加工、质量安全,粮食流通与供应商与购买商的关系,粮食贸易与流通政策,粮食供应链信息化等方面,从而准确把握粮食供应链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
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通过研究全球和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人民生活水平、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粮食供应发展新态势等方面,预测未来粮食供应的发展趋势,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四、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现场访谈法:通过对粮食种植户、收购站、销售商等相关人士进行访谈,在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加深对当前生产环境的认识。
2.抽样调查法:选取粮食生产、储存、加工、贸易等相关的企业或单位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实证数据。
3.统计分析法:通过采集和整理相关的经济、社会和科技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对产量、出口、价格等问题进行数据对比。
4.文献调研法:对于相关的理论文献和政策法规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农田种植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研究
农田种植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研究1. 简介农田种植结构调整是指根据国家的粮食安全需求,对农田种植的作物结构进行调整,以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和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农田种植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的意义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2. 农田种植结构调整的意义农田种植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优化种植结构可以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合理布局作物种植可以减少土地的浪费,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增加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调整种植结构可以提高农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
不同的作物对土壤养分和水资源的要求不同,通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最后,农田种植结构调整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目前农田种植结构调整的现状当前,我国农田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在作物结构上,我国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的种植,保障粮食安全。
同时,适度发展经济作物和绿色食品,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
其次,在地区布局上,我国积极推动农田种植结构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增加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
此外,还加大了农田科技改革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了农田种植的水平和效益。
4. 农田种植结构调整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农田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田种植结构调整需要整合农村资源,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但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的问题仍然存在。
其次,农田种植结构调整需要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相结合,但区域差异和农民素质提升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最后,农田种植结构调整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但科研机构和人才培养的不足也是一个挑战。
5. 农田种植结构调整的展望为了进一步提高农田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粮食安全,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政府对农田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和支持,提供政策和经济的保障。
中国粮食安全研究的新架构
虽然对于粮食安全与否的衡量标准在大的方面基本相同,
多年来,我国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规模的控
但是还是存在国别、时期和具体内容上的诸多差异。不同历 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已经进人世界低生育率 国家行列。
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中国的粮食安全追求的目标也是不 但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增速虽然减慢,但是增量却仍 同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 O年中 (99—17 ) 14 98 ,中国的 粮食安全的目标是满足国人的基本温饱需要。17 98年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粮食 目标已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 然巨大。从现有的人 口发展变化曲线看,中国人口总量变化
[ 中国分 类号]F 0 . 1 37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0 9 1 ( 0 8 3— 0 9— 5 0 8— 34 20 )0 0 3 0
足轻重,中国粮食对外经贸存在着明显的 “ 大国效应” 。
一
、
中国粮 食安全问题研究的时 代背景
2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人 口膨胀与资源匮乏的矛盾
4 .中国的开放环境 日 复杂 。 趋
中 粮食 全 究 涵 思 与 定 国 安 研 内 的 辨 界
通过对国内外粮食安全研究的相关文献的查阅和研究, 实是与对粮食安全的界定或者说是与对粮食安全 内涵的理解 食安全内涵的界定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三: 首先是过于扩大粮食安全的外延。认为凡是威胁到 国家 粮食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稳定的因素 ( 这种因素既包括 国内的因素,也包括国外的因素)都是 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这一定义将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安全等定义有所 混淆,甚至将粮食安全与粮食问题、食物安全、食品安全等 同。这自然使得对 国家粮食安全的研究难以深入。实际上, 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相对粮食安全,国家
新疆粮食安全问题
决 策 通 讯 2 0 .0 0 2 1
农 业 科 技 的 储 备 上 , 地 方 粮 食 储 备 上 , 为 在 都 改 革 开放 以后 的发 展 奠 定 了基 础 。 进 入 新 世 纪 , 粮 食 安 全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对 求 。 照第 二 次 世 界 粮 食 首 脑 会 议 提 出的 粮 食 按 安 全 目标 的 要 求 ,不 仅 仅 只 是 为 了免 除 饥 饿 , 而 是 要 满 足 积 极 和 健 康 生 活 的 食 需 要 及 食 膳 物 喜 好 ” 按 照 “ 家 粮 食 安 全 ” 目标 , 是 要 。 国 的 就 进 一 步 提 高 粮 食 生 产 能 力 , 设 能 提 供 足 够 商 建 品 粮 源 的 生 产 基 地 ; 大 优 质 粮 食 品 种 的 培 育 扩 和 配 套 生 产 技 术 的攻 关 , 好 水 资 源 的 开 发 和 抓 利 用 , 好 粮 食 生 产 能 力 的储 备 ; 取 切 实 措 搞 采 施 保 护 农 民利 益 和种 粮 积极 性 ; 善 中央 粮 食 完
储备调节体 系 , 确保 国内粮食供求 基本平衡 。 我 们 应 当依 据 上 述 目标 要 求 , 一 步 完 善 和 发 进 展 “ 疆 粮食 安 全 ” 系 。 新 体 构 建 新 世 纪 “ 疆 粮 食 安 全 ” 系 的框 架 , 新 体 还 应 当 考 虑 到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一 是 经 济 全 球 化 、 易 自 由化 、 O农 业 协 议 对 我 区 粮 食 安 贸 WT 全 的近 期 冲击 和 长远 影 响 ; 是 在 西 部 大 开 发 二 中新 疆 所 面 临 的 新 形 势 新 任 务 ; 三 是 要 落 实 《 自治 区 百 万 人 温 饱 计 划 》 解 决 好 3 9万 低 收 , 2 入 的贫 困人 口 ,其 中 特 困 人 口 4 J 人 的 任 务 4万 相 当繁 重 ;四 是 生 态 环 境 的保 护 和 建设 , 括 包 退 耕 还 林 ( ) 尚在 起 步 阶段 。 之 , 了我 区 草 , 总 为 国 民经 济 持 续 、 速 、 康 的发 展 , 了边 疆 地 快 健 为 区 社 会 的 稳 定 , 了各 族 人 民物 质 和 文 化 生 活 为 的不断提高 , 了实现广义上 的“ 为 粮食安全 ” 即 “ 物 安 全 ” 必 须从 总 体 上 、 方 位 地考 虑 重 食 , 全 新架构“ 疆粮 食安全 ” 系的框架 。 新 体 “ 疆 粮 食 安 全 ” 目标 主 要 包 括 : 是 农 新 的 一 业 生产上确保提供 “ 自给略有结余 ” 所需求 的 粮 源 ; 是 市 场 流 通 上 最 大 限度 地 稳 定 粮 食 供 二 应 ; 是 粮食 价 格 上 更 多 的依 靠 市 场形 成 价 格 三 重 新构 建 “ 疆 粮 食 安 全 ” 新 的框 架 机制 ; 四是粮食库存 上 自治 区 、 地和农 民的 各 在 计 划 经 济 时期 , 疆 在 粮 食 安 全 方 面进 储 备 和 周 转 粮 保 持 合 理 水 平 ; 是 粮 食 消 费 上 新 五 行 了几 十 年 的 艰 苦 奋 斗 , 本 上 保 证 了 “ 人 要 引 导 到 近 期 “ 康 ” 求 上 来 。 基 人 小 需 二 、新 疆 粮 食 安 全 ” 政 策 选 择 “ 的 都 有饭吃” ,而且 在 不 少 年 份 还 调 出粮 食 支援 了 兄 弟 省 区 。在 粮 食 安 全 体 系建 设 方 面 , 食 粮 在 未 来 的 5年 、 O年甚 至更 长 的 时 期 内 , l 生 产 能力 不 断 提 高 , 方 储 备 粮 库 存 和 周 转 粮 “ 疆 粮 食 安 全 ” 策 选 择 是 : 地 新 政 库 存 不 断 充 实 , 民生 活 不 断 改 善 , 食 供 应 人 粮 ( ) 食 自给 率 问题 。 疆 粮 食 生 产 的 方 一 粮 新 虽 有 出有 进 也 基 本 稳 定 。但 总体 上 来 说 , 个 针 , 过 去 的几 十 年 里 , 同 时 期 有 不 同 的提 这 在 不 体 系还 是 低 水 平 的 , 产 上 求 数 量 的 多 , 质 法 , 总 体 上 是 执 行 “ 内 自给 略有 结余 ” 样 生 在 但 区 这 量 上 下 功 夫 少 ; 存 上 农 民生产 什 么 我 收 储 什 个 方 针 , 储 只是 不 同 时 期 赋 予 新 的 内容 。历 史 么 ; 活 上 只求 吃 饱 、 以 满 足 营 养 需 求 。 管 的经 验 证 明 , 立 并 实 施 了这 样 一 个 方 针 是 完 生 难 尽 确 如 此 , 一 时 期 在 粮 食 生 产 能 力 的储 备 上 , 这 在 全 符 合 新 疆 区 情 和 粮 情 的 。 年 来 , 加 了 “ 近 增 提
探析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
探析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臧云鹏摘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该提法与之前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优势区、粮食生产核心区等不同,它不仅强调了国家统一调控的内涵,而且更注重产业的概念,对我国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将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分为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经济安全、流通安全、消费安全五个方面。
并逐一对这五个方面的现状、问题予以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安全;全产业链;产业带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61/ki.zggqgl.2021.04.005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与以往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优势区不同,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重在产业而非生产,与平面的“区”相比,立体的“带”包括了从餐桌到田间的各个环节。
本文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对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进行分析。
一、“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内涵“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粮食安全”是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政策用语,冠以“国家”二字,又有我国现时政策中所特指的含义;另一方面,在“国家粮食安全”后面缀以“产业带”三个字,反映出一个新的视角,即从生产到消费的全产业链的角度审视国家粮食安全。
其建设过程又比简单的生产有了丰富的内涵。
(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及指标国际上“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提出,其内涵十分简单,即粮食产量要保证生存需要①。
后来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又将库存概念和购买力概念增加到粮食安全的内涵之中②。
1993年FAO第三次定义了粮食安全的含义③,粮食安全融入了营养的概念。
可见,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生产力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为了方便各国和各地区评价粮食安全,FAO 于1974年召开的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了粮食安全系数④的概念,后又采用了两个指标来衡量粮食安全。
大食物观统筹下的耕地保护协同治理体系研究
大食物观统筹下的耕地保护协同治理体系研究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二、大食物观的内涵与要求 (6)2.1 大食物观的提出背景 (8)2.2 大食物观的内涵解析 (9)2.3 大食物观对耕地保护的要求 (10)三、耕地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12)3.1 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分析 (13)3.2 耕地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 (13)3.3 耕地保护问题的成因剖析 (15)四、大食物观统筹下耕地保护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15)4.1 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17)4.2 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18)4.3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 (19)五、耕地保护协同治理体系的构建 (21)5.1 治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22)5.2 治理体系框架设计 (23)5.2.1 政策法规体系 (24)5.2.2 监管体系 (26)5.2.3 执行体系 (27)5.2.4 参与体系 (28)5.3 治理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29)六、耕地保护协同治理的保障措施 (31)6.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32)6.2 完善政策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33)6.3 加强科技支撑,提高治理效能 (35)6.4 强化监督考核,确保治理效果 (36)七、结论与展望 (37)7.1 研究结论总结 (39)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0)一、内容简述在当今世界,粮食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耕地保护作为确保粮食产能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大食物观统筹下的耕地保护协同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食物观的内涵与外延,分析耕地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协同治理策略。
文章首先从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阐述了大食物观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接着,通过对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一套包括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调节和社会参与等多方面要素的协同治理体系,并对其实施路径进行了详细论述。
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标题: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对于粮库管理而言,如何实现高效、准确、实时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民生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一、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必要性传统的粮库管理方式,通常依赖于人工操作,难以实现粮食储存信息的实时更新和有效管理。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为粮库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可能。
通过开发和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粮库管理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实时监控粮库运行状态,为决策者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二、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设定、技术选择等。
1、系统架构设计:基于B/S架构,使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随时随地访问系统,进行操作。
同时,采用三层架构模式,将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分离,提高系统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系统功能设定:主要包括粮库基本信息管理、粮食存储管理、人员管理、查询统计等功能。
通过这些功能,可以实现粮库的全方位管理。
3、技术选择:系统采用当前流行的开发语言如Java、Python等,数据库选择SQL Server、MySQL等,同时结合HTML、CSS、JavaScript 等前端技术,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三、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上线等。
1、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2、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业务逻辑设计等。
3、编码:根据设计结果,进行系统的编码实现,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代码。
4、测试:在完成编码后,进行系统的测试,检查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满足需求,是否存在bug。
5、上线:在经过严格的测试后,系统可以上线运行,正式投入使用。
粮食安全与未来中粮的道路
F rontier粮食安全与未来中粮的道对中国的粮食安全的思考,我想大概有三个方面:如何来正确地看待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如何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哪些路径;作为一个企业,中粮可以做什么事情。
消费结构变化带来了什么?今天,我国的粮食安全更多地还是被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水平、消费结构的升级,被这些东西在推动,所以今天的粮食安全不光是包括口粮,更多地包括蛋白质、肉蛋奶的消费,它是结构上发生很大的变化。
肉蛋奶的消费,必然导致我国进口原料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所以,从统计口径上来看,粮食进口增加,主要是大豆的进口多了,因为我们要用这些来做饲料。
玉米进口多了,也是因为整个肉蛋奶的消费在增长。
整体来看,农产品的形势逐渐地由过去的出口转变到了现在的进口,这是由我国的人口与土地、水资源的矛盾所决定的。
粮食安全与未来中粮的道路本栏目合作网络媒体【编者按】城市化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不断提出新的挑战,随着食品消费的升级,粮食行业的供求关系必然发生变化。
如何应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中粮集团提出全产业链的发展理念,上游有设施、中游有加工、下游有市场,把架构和布局完全打开,同时品牌业务也完全打开了。
文=于旭波中国的GDP始终在全球是一个高速的增长,随着经济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有农村老百姓的纯收入,都取得了一个非常大的增幅。
去年我国城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2.5万,农民的纯收入也达到了7900多块钱。
收入的增长使得他们在消费结构上要升级,肉蛋奶、植物油、糖的消费要增长。
另外,这几年我国城市化非常快。
下一步还要把城市化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力,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消费结构必然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从结构上来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是不一样的,城镇居民口粮消费比农村居民要少30%左右,但是在食用油、糖、肉等方面的消费都有一个很大的增长。
食用油的话,基本上城镇居民比农村消费要高将近25%,肉类的消费要高50%,鸡肉的消费要高1.36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粮食安全隐忧及其消解方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粮食安全隐忧及其消解方略作者:张亨明章皓月朱庆生来源:《改革》2021年第09期摘要:糧食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物质资料,粮食安全是保证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粮食安全需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外粮食市场资源循环畅通,从多领域、多环节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针对国内种业市场发展不完善、粮食供需结构不平衡、耕地资源质量不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应进一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国内粮种企业的竞争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完善污染防治体系,进一步确保粮食安全基础稳固。
关键词:粮食安全;“双循环”;种业安全;粮食品种结构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1)09-0134-11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永恒的课题。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生福祉,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
随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已连续17年保持增产丰收,粮食安全取得历史性成就。
目前我国粮食储备充足,口粮实现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诸如粮食品种结构性失衡、耕地资源“占优补劣”、优质劳动力流失等问题逐渐暴露,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不利于粮食安全。
与此同时,在逆全球化思潮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全球粮食生产与贸易格局的平衡被打破,一些国家收紧粮食出口,粮食正成为国际性战略物资[1]。
在国内新发展阶段和国际新形势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需要用更全面、更深刻的视角进行分析,从而探寻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为应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复杂局势,确保国内发展的稳定向好,中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