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愤青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愤青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针砭时弊表达情绪的网络愤青群体随之出现。本文阐述了愤青的含义,指出愤青具有爱国的虚假性、崇尚网络暴力、极端民族主义倾向的特征,进一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网络愤青不理性行为背后的原因。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环境、愤青自身心理特点。认为对于网络愤青现象, 应当肯定其积极的作用, 正确的引导愤青从非理性向理性转化。
关键词:网络愤青、社会心理学、极端民族主义、网络暴力
前言
1996年,一本名为《中国可以说不》的畅销书风靡全国,“愤青”一词渐渐被人们熟知。“愤青”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具有特定的社会角色和话语方式的群体。他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对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进行批判,表达自己的观点。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愤青现象进行解读。
一、愤青、网络愤青概述
(一)愤青(英文:Angry Young Men),是“愤怒青年”的简称。英文“Angry Young Man”这个专有词组,首先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源自于A.L.保罗的同名自传,后来演变成一支重要的文学流派—愤怒青年派。到了20世纪60、70
年代,Angry Young Man开始成为敢于挑战传统阶级的叛逆青年的统称。其代表是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
在国内这一称呼最早出现于1970年代的香港,当时特指一群对社会现状不满,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邵氏电影公司在1973年出品了影片《愤怒青年》,由此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这一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并在1990年代中后成为流行词,后来四个字的原称反而不常用。
在我国不同时代愤青有不同的含义和表现。比如上世纪60 年代文化大革命后期,被下放到农村体验生活的知青被认为是“愤青”;80 年代那些歇斯底里的摇滚青年被认为是“愤青”;到了90 年代那些标新立异的朋克被看作是“愤青”。而新世纪的愤青则被认为是那些具有较强的中国民族主义信念,在言辞、行为上表现得比较激进的爱国主义青年,其主要表现是在网络上发表爱国主义的言论。
(二)新世纪的愤青。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一些网民互联网为平台,借助爱国论坛、博客、通讯软件等,表达见解、宣泄不满、表达仇恨、呼唤正义,其愤怒带有“义愤”色彩,这一群人被称为网络愤青。这一群体最早引起关注的事件是1995年5月中国驻南使馆遭到导弹袭击。我国民众纷纷举行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示威活动。5月9日,人民网开通了“强烈抗议北约暴行论坛”,也就是后来的“强国论坛”,强国论坛创立不到12天就有近4万条帖子。这是第一次“网络愤青”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2003年被称为”网络舆论元年”。这一年国内国际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使得互联网上的舆论异常活跃。其中两次大规模的网上签名运动声势浩大。7月19日,轰动一时的反对京沪高速铁路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的签名活动在网上开始,短短十天,网站统计栏里显示的签名数字为“82752”。8月4日签名送交给铁道部时,收集到的签名已有10万多①。另一件是“九一八对日索赔百万网民签名活动”。8月15日,爱国者联盟联络9.18爱国网、时事与国际法网、中国鹰盟网、9.18战争网、龙腾中华网共同发起声援齐齐哈尔“8.4”毒气弹受害者,开展“对日索赔百万网民签名活动”。这次活动历时一个月,最终征集到1119248个网友签名②。除此以外,孙志刚案、日本人珠海买春事件、西北大学反日事件
等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每天都有数量庞大的网民就当下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展开激烈的讨论。这些言论在社会上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影响,其中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观点甚至影响和改变了关有部门的决策。
由于网络这个特殊媒介的出现,愤青的“愤怒”变得更加便捷。可以说网络造就了新世纪的愤青,网络已经成为新世纪愤青必不可少的平台,我们已经不可能离开网络谈愤青。虽然至今对网络愤青这一群体数量没有明确的统计。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愤青加入到网络愤青这一群体中,而且其影响力不可忽视。因此,研究网络愤青这一群体的行为特征及其“愤怒”背后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
二、“网络愤青”的特征
(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无论什么时代的“愤青”都是有着明显的“爱国主义”特征和强烈的“民族意识”的群体。他们热衷于针对重大的社会或国际事务宣泄不满,表达仇恨,呼唤正义。他们擅长于用激进的言论宣扬其浓厚的忧国忧民意识。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很大一部分愤青的“爱国”停留于口头,具有虚假成分。以往因为中国足球队输球而辱骂对方球员无非是一种个人的发泄行为, 而现在变成了爱国行为;以往打架骂人是不良行径,而现在向被扣上“汉奸”帽子的明星身上泼粪也变成了英雄行为。愤怒一旦罩上了爱国主义的外衣, 就转变成了爱国。从这一点上来看, 愤青的愤怒和爱国就具有不少虚假的成分。
爱国行为的虚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愤青在论坛、博客等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爱国言论,但离开网络, 回到现实生活中, 他们一切照旧, 与其
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并不会把愤怒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另一方面,虚假还在于, 愤青在网络上排日斥美, 但现实中却崇尚国外的生活方式,为了可以出国留学、苦读托福、GRE 。愤青在网上鼓吹抵制日货, 却没有几个人能够离开日本商品。他们对发达国家有着一种“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理。
(二)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简单化
网络愤青大多喜欢谩骂,逻辑简单,容易被激怒。他们对任何批评本国的言论都进行打击,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不管批评的对不对,对发表这些言论中国人的人通通冠以“卖国贼”、“汉奸”的称号。当我国与其他国家发生外交摩擦时他们把我国外交策略的必要协商和妥协理解为外交软弱。认为中国应该展示强硬的一面,热衷诉诸武力。这些都体现了网络愤青思维的简单化,缺乏思辨。
(三)崇尚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网络语言暴力和网络行为暴力。从2006年至今,我国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也一个接着一个,像“虐猫事件”、“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范跑跑事件”等等,不胜枚举。网路语言暴力主要表现为,愤青因在互联网上对于不同观点的人群进行言语上的人身攻击,通过辱骂及恐吓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网络行为暴力是指愤青们在网络上和现实中使用的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杀、奸、灭”是他们常用的字眼,论坛上充斥的往往是各种漫骂和煽动性的“爱国言论”,粗鄙的人身攻击和诋毁,还有对战争的无原则鼓吹。2007年,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发表《中国应停止宣仇式反日宣传》一文,引起全国广大网友的愤慨,大骂其为“汉奸”。甚至有网友捏造葛红兵祖父是“葛日仁”的说法,对葛红兵构成了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这一点已经触犯了法律。这种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