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民之乐 忧民之忧
1
• 1 、给加点字注音:
• 朝儛(wǔ )
放于琅邪(fǎng) (yá )
• 秋省敛而助不给 ( xǐng ) ( liǎn ) ( jǐ )
• 睊睊胥馋( juàn ) ( xū )
• 民乃作慝( tè )
徵招 ( zhǐ )( sháo )
• 2、找出通假字,并进行解释。
• 从流下而忘 反谓之流
联系现实

俗话说“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咱老百姓”,
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人民把他踩在
脚下;把人民的忧乐放在心上,人民永远记住他。回
溯历史,说说你知道的这样的故事。
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不顾老百
姓的死活,残暴专制独裁者穷奢极欲,其结果是自
己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夏桀王固然没有好下场,后世的殷纣王造酒池肉

3
• 4、特殊句式
•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 状语后置 )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宾语前置 )
•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宾前、状后)
• 善哉问也!
( 主谓倒装 )
•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 判断句 )
•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
( 宾语前置 )
4
1、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2、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水到渠成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可王天下
16
思考探究
孟子描绘了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 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的悲惨图景和 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 体健康的太平景象这两幅画面,其作用 是什么?
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 1、通过描写来说理,形象,生动,直观 2、通过对比说理,更加突出观点,在议论文 中可以借鉴使用。
用了引用等论证方法。
Fra Baidu bibliotek
10
选文2 孟子是如何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的?
• 正反对比,以周文王和夏桀的典型例 证作为论据,提出了当政者应“与民 同乐”的思想主张。从而又一次教育 了梁惠王。
11
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 为什么?
• 针对春秋战国朝代连年战争、生民涂炭的现实,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使之成 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它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 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 “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 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 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 的进步意义;但同时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 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 的这种权利呢?这种思想不过是空想而已。 12
林,秦始皇建阿房宫,隋炀帝修迷楼,慈禧太后建
颐和园等,大兴土木,原本都是为了享受快乐,但
由于贪婪残暴,不顾人民死活,结果是民怨鼎沸,
几乎没有一个有好结局,也没有一个享受到了真正
的舒心的快乐。
13
其实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各级领导人来说都很重要, 比如说,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人,是一心想中饱私囊, 捞它一把,还是想致力于改善广大职工的福利,走大家 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的确是一块试金石。而实际情况是 ,往往那些只顾自己,不惜铤而走险的人,虽然也可能 在短时间内满足自己的欲望,真的捞上了一把。但是, 欲壑难填,其最终结果多半是以身试法,并不能获得真 正的快乐。
17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中孟子先承齐宣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
出了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中心论点。
( “返”,返回 )
• 景公说 ,大戒于国
(“悦”,高兴 )
• 畜君何尤
(“慉”,喜 2 )
• 3、词类活用。
• ①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 民之忧者, 民亦 其忧忧。
• ( 乐、忧:意动,以…为乐/忧

②遵海而南
( 名作动,向南行 )
• ③ 乐酒无厌谓之亡( 意动,以…为乐 )
• ④出舍于郊
( 名作动,居住 )
3、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4、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5、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 睊胥谗,民乃作慝。 6、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7、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8、盖《徴招》、《角招》是也。 9、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5
只有行为方式对了,人才能获得快乐。行为方式 不对,那么永远得不到快乐。俗话说:“一步错,步步 错”,又说:“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14
15
思考探究
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谈话的气氛的?
引入话题 →转换话题 →直切正题 →得出结论
投其所好
好乐
请君入瓮 由谈乐(yuè)而言乐(lè)
形象生动 正反对照引出与众乐乐

运用古今对比来启发齐宣王。先说古时候,天
子诸侯或者巡游或者述职,都是国家大事。他们出
游是为了百姓,急百姓之急,因此百姓殷切盼望他
们出游。再说眼下,君王出游无非是兴师动众靡费
民财为百姓添乱增忧。

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来启发齐宣王要“乐以天
下,忧以天下”,使主旨更加鲜明有力。
8
阅读选文1,掌握以下文言知识。 1、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4、今之乐由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 5、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6、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 7、 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8、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
子离散
6、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9
比较《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与《庄暴见 孟子》在内容和写作技巧上的异同?
相同点:
内容上,都是写国君要“与民同乐”
写作技巧上,都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
不同点:
内容上,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除了
写”与民同乐“之外,还写了国君要“忧民之
忧”。
写作技巧上,《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还
1、第三则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如何 委婉进谏的?
2、孟子在叙述故事的时候,通过什么表现手法 来启发齐宣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如何委婉 劝谏的? • 中心论点:“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 孟子引用晏婴劝齐景公的故事来委婉劝谏
的。
7
2、孟子在叙述故事的时候,通过什么表现手法 来启发齐宣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