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课件PPT

合集下载

抗生素基础知识ppt课件

抗生素基础知识ppt课件
3
名词浅释
化学治疗药物(chemotherapeutic agents) 抗感染药物(anti-infection agents) 抗微生物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 抗生素(antibiotics) 抗菌素(antibacterium)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
中重度感染和复杂性细菌感染经验性治疗首选 用药
水分控制严格,安全性非常高。水分均匀度国家 标准为不得过4%,企业内控标准为不得过 2.3%
1.0 g/瓶26Biblioteka 注射用头孢他啶(积大西帝 )
抗绿脓杆菌首选药物 严重感染首选经验治疗用药 对β-内酰胺稳定性高 1.0 g/瓶
27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消可治 )
21
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克洛 、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西丁 常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枸椽
酸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沙门菌属、 志贺菌属等所致的呼吸道、胆道、肠道尿路及软组织、骨 关节、妇产科感染。
22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积大尤卡)
儿科抗感染首选口服第二代头孢菌素 抗菌谱广,不易耐药 细小颗粒、气芳香、味甜 0.125 g*6袋/盒
16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及抗菌活性划分为四代
对G+菌的 对G-菌的 对β-内酰胺酶 对肾的
效果
效果
的稳定性
毒性
一代头孢 + + +
+
+
++
二代头孢 + +
++
++
+
三代头孢 +

《抗生素合理使用》课件

《抗生素合理使用》课件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不仅会影响患 者的治疗效果,还会给患者带来额外 的身体负担和心理压力。
浪费医疗资源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如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治疗时间的延长等。
医疗资源的浪费不仅会影响其他患者的治疗,还会给医疗系统带来负担,影响整个社会的医疗健康水 平。
04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
加强抗生素知识的宣传教育
细菌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或水平基因转移等方 式获得耐药性,这使得耐药菌株在人群中传 播的风险增加。
个体化用药的发展
个体化用药的必要性
由于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病情差异以及对药物的反 应差异,个体化用药成为现代医学的必然趋势。
基因检测与个体化用药
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检测个体的基因型,医生可以预测患者对特定药 物的反应,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细菌种类,确定适当的用药疗程,避 免因用药时间不足而导致感染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避免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具有相互作用机制的抗生素,以免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 反应。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避免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特别是抗凝药、心血管药物等, 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03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去治疗效 果,甚至使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超级病菌,给人类健康带 来严重威胁。
耐药性的产生不仅会使抗生素失去作用,而且会使治疗变 得更加困难,增加医疗成本和病死率。
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增加,如过敏反应、肝肾损伤、肠胃 不适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抗生素分类与运用PPT课件

抗生素分类与运用PPT课件

大环内酯类
代表药物: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 素 主要用于G+菌 G-球菌和厌氧菌感染 不良反应较小,轻、中度肝、肾 功能不浪 者可用应用
林可霉素类
代表药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对厌氧菌作用强大,对需氧G+菌也有显著 活性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
代表药物 四环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米洛环素 氯霉素:氯霉素
两类药物对G+、G-菌具有快速抑菌作用 对立克次体、支原体和衣原体也有抑制作 用 不良反应:局部刺激作用,影响骨骼发育 牙齿黄染。
作用于细菌染色体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 氟沙星 人工合成广谱抗菌药,对G-菌有良好的杀 菌作用,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的作 用强 不良反应大,不常规用于儿童,不宜用于 精神病或癫痫病史者,糖尿病患者慎用。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注 意事项
• (1)必须重视无菌技术,不能期望以预防使 用抗菌药物替代严格的无菌操作。做好消 毒隔离、患者营养支持、环境消毒等。
• (2)严格控制术前预防用药:术前预防用药 原则上仅适用于术前有感染病灶的手术病 人及结直肠术前肠道准备。术前肠道准备 应选择口服吸收少、肠道内药物浓度高、 受肠内容物影响小、对致病菌及易移位的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等有较强 杀菌作用,同时对肠道微生态影响较小的 药物,如新霉素、红霉素和制霉菌素等。
• (5) 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 肠道准备。
• (6) 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 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按创面细 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 症的发生。 (7) 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 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门诊) (8) 颅脑术前1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 染。

《抗生素培训》课件

《抗生素培训》课件
肝肾毒性发生与个体差异、用药剂量和药物种类有关,应遵 循医嘱使用抗生素,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04
抗生素的耐药性
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与成因
现状
抗生素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许多常见病原菌已经对常用抗生素 产生耐药性。
成因
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是主要原因,此 外还包括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等因素 。
抗生素耐药性的危害
详细描述
不同年龄段和生理状态的患者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存在差异,因此应选择适合患者生理、病理状况 的抗生素。例如,老年人和儿童应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孕妇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
根据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选用抗生素
总结词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了解药物的药效学和药 动学特点,以确保药物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 效果。
《抗生素培训》ppt课件
• 抗生素简介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 抗生素的耐药性 • 抗生素的合理选用 • 抗生素的使用误区与注意事项
01
抗生素简介
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
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 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对厌 氧菌无效。
四环素类
四环素、土霉素等,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及某些原虫也有抑制作用。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军团菌、弯曲菌及支原 体、衣原体等具有抗菌作用。
抗生素的二重感染
抗生素的二重感染是指在长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后,机体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 其他病原体,如真菌、病毒等。

抗生素课件PPT

抗生素课件PPT

b-内酰胺类抗生素 (b-lactam Antibiotics)
青霉素G
头孢菌素
(一)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膜上的细胞壁肽聚糖合成酶(又称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活性而阻碍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和交联,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死亡。 各种细菌PBPs数目、分子量不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影响,故对机体的毒性极小。
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
(Penicillin G)
1.抗菌谱:窄谱抗菌素(narrow spectrum)
青霉素G(penicillin G)水溶液不稳定,室温中逐渐分解失效,生成抗原性降解产物或聚合物(过敏原),应用时需临时新鲜配制成水溶液,需皮试。 抗G+球菌:高效 青霉素G对大多数G+球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多数金葡球菌等作用强大。
特点:
b-lactamase Inhibitors: 药物协同作用的范例
01
Augmentin® = amoxicillin + clavulanate
添加标题
02
Unasyn® = ampicillin + sulbactam
添加标题
协同作用机制(Mechanisms of Synergism): 1. 抑制破坏药物的酶(inhibition of drug-destroying enzyme); 2. 连续阻断作用(sequential blocking); 3.抑制其他代谢途径的酶( inhibition of enzymes in different metabolic pathways); 4. 共同作用于同一靶点(multiple drugs for same target).

抗生素PPT课件

抗生素PPT课件
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肾功能不全或伴有其他可诱发癫痫因素的患者慎用.肾功能减退,应调整剂量
碳青霉烯类
许多致病菌对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耐药,主要是细菌产生的ß-内酰胺酶使上述抗生素水解失活。
目前已有克拉维酸、舒巴坦等酶抑制剂
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哌酮、替卡西林等制成合剂,可保护ß-内酰胺类抗生素免受酶的攻击而使原来的耐药菌转呈敏感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治疗各种由产酶细菌引起的感染。
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添加副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TITLE
按生物活性分类
抗革兰氏阳性球菌抗生素
抗革兰氏阴性杆菌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
抗结核分支杆菌抗生素
抗厌氧菌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
抗细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抗细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二)按化学结构分类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和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 2、氨基糖苷类 3、喹诺酮类 4、大环内酯类 5、肽类抗生素。 6、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 7、磺胺类/硝基呋喃类 8、抗结核分支杆菌类
肾功不全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肾功不全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剂量需适当调整 青霉素 、阿洛西林、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噻肟、头孢孟多、头孢西丁、拉氧头孢、氨曲南、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氧氟沙星、依诺沙星
剂量必需减少或不宜使用
01
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多粘菌霉素、氟胞嘧啶、四环素类、呋喃妥因
肝功能不全抗菌素的应用
男性: 体重(Kg)×(140-岁数)
首次给药剂量可按常规,不必调整
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3个变量为年龄、体重和性别。计算公式为Cookcroft-Gault公式

抗生素临床应用PPT课件

抗生素临床应用PPT课件

耐药性的预防与控制
01
02
03
04
合理使用抗生素
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避免滥 用抗生素。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消毒和隔离措施,减 少医院内病菌传播。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公众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 认识,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监测与监管
建立耐药性监测体系,加强抗 生素使用监管,对不合理使用
进行处罚。
04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较弱,应 慎用抗生素,并注意调整剂量。
05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使用的基本原则
正确诊断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确保诊 断明确,以便针对病原体选择
合适的抗生素。
针对性用药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感染部位 ,选择具有抗菌活性的抗生素 。
剂量与疗程
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病情 等,确定适当的药物剂量和疗 程,确保疗效。
抗生素临床应用ppt课件
• 抗生素概述 •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 抗生素的耐药性 •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抗生素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01
抗生素概述
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
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 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菌内 的物质外泄,导致细菌死亡。多肽类抗生 素的作用机制即为此。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抑制核酸合成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无法 生长繁殖。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的作用机制即为此。
通过抑制核酸(DNA或RNA)的合成,使细 菌无法复制繁殖。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作用机 制即为此。

抗生素分类PPT课件精选全文

抗生素分类PPT课件精选全文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④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大多数耐药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的耐药机制是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的酰 胺键,使抗生素失活。β内酰胺酶抑制
剂和酶发生反应使其失活,使细菌恢复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常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棒酸) 舒巴坦 他唑巴坦
耐药率高
1.青霉素类
⑤ 主要作用于G-杆菌的青霉素 替卡西林、美洛西林?
2.头孢菌素类
分三代(Ⅰ~Ⅲ代) 抗G+能力逐渐降低,抗G-能力逐渐增强 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增高
第Ⅰ代
仅对G+有效,对G-无效 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啶
第Ⅱ代
兼顾G+和G-菌 头孢克洛、头孢呋辛
第Ⅲ代
五.其他—利福平
广谱抗生素:G-、G+、结核分枝杆 菌、厌氧菌有效
目前主要用于金葡、MRSA(+)和军 团菌引起的严重肺部感染
单独应用易产生耐药
五.其他—磷霉素
广谱抗生素,G-、G+作用不强
优点: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 可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合用, 毒性低。
仅用于轻、中度感染,基础状况好
四.喹诺酮类
第二代
对G-菌有效
氟哌酸、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 丙沙星
四.喹诺酮类
第三代
G-和G+有效 呼吸类抗生素 左氧氟沙星
四.喹诺酮类
第四代
G+社区感染 莫西沙星(MRSA有效) 与环丙沙星比:肺炎链球菌高4~ 16倍, 金葡菌高16倍 但对绿脓杆菌很弱
五.其他—四环素类
是一广谱抗生素,曾经有一广泛应 用过程,目前耐药菌株增加。

《抗生素的合理使》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课件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仅限于某些 特定情况,如预防术后感染等 ,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注意区分抗生素与非抗生素药 物,避免将两者混淆使用。
03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 性,使抗生素失去治疗效果。
耐药性的产生会使抗生素的有效 性降低,甚至完全失效,给治疗
带来困难。
耐药性的传播和扩散可能对整个 社会造成危害,影响公共卫生安
详细描述
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对病 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无效。 常见的感冒、流感等由病毒引多越有效
总结词
抗生素并非越贵越好,也不是使用越 多越有效。
详细描述
每种抗生素都有其适应症,并非越贵 越好。同时,抗生素使用需适量,过 量使用不仅无效,还可能产生副作用 和耐药性。
THANK YOU
四环素类
这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 和阴性杆菌有效,包括四环素 、强力霉素等。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 结构都有一个β-内酰胺环。
氨基糖苷类
这类抗生素对各种需氧革兰氏 阴性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喹诺酮类
这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 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 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抗生素发展历程
1942年,美国默克 药厂合成青霉素,开 启了抗生素历史。
1950年,美国礼来 药厂发现四环素。
1948年,英国弗莱 明发现金霉素。
抗生素发展历程
1952年,美国辉瑞公司合成土霉素。 1957年,中国发现并合成红霉素。
1962年,中国合成四环素。
抗生素发展历程
1967年,中国合成卡那霉素。 1970年,中国合成庆大霉素。
02

常用抗生素的应用课件

常用抗生素的应用课件
常用抗生素的应用课件
目录
• 常用抗生素介绍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 抗生素的合理选用原则
抗生素简介
抗生素的定 义
01
抗生素
02
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
03
抗生素的种类
抗生素的分 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喹诺酮类抗生素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毒性反 应
肝脏毒性

肾脏毒性
听力毒性 预防措施
二重感染

耐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的合理选用原则
根据感染病原菌选择用药
总结词
针对不同的病原菌,应选择相应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VS
详细描述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首先了解感染的病原 菌类型,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支原体、衣原体等,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 抗生素的抗菌谱,选择具有抗菌活性的抗 生素。
01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 菌感染,对于病毒感染 无效。
020304抗 Nhomakorabea素主要用于治疗急 性感染,对于慢性感染 效果有限。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严 重感染,对于轻微感染 应优先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特 定病原菌感染,如肺炎 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01
02
03
04
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类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苷元结合而成的抗生素,主要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 性。这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常用于治疗敏感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课件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课件

注意事项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保持充足的饮水量,以增加尿量,冲刷尿道,缓解症状。
针对消化系统感染,抗生素的应用需根据感染的具体病原体和部位来选择。
消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在治疗细菌性痢疾、胃肠炎等细菌感染时,常选用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于阿米巴病等寄生虫感染,需采用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重感染症状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长期使用,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肠道菌群平衡。
二重感染预防
抗生素的耐药性
严格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南,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减少抗生素剂量和疗程。
合理使用抗生素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提高抗生素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加强监管
加强公众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抗生素
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会影响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
考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充分考虑其不良反应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为了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或治疗多种病原体感染。
联合用药的目的
联合用药的原则
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抗生素简介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抗生素的耐药性
抗生素简介
抗生素
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的发现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课件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课件

加强耐药性监测
建立耐药性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耐药 性细菌的传播。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
生素的研发方向
基于结构生物学的研究
01
通过解析抗生素与病原菌靶点的相互作用机制,发现新的作用
靶点,为新抗生素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组合生物合成技术
02
临床。
1959年,甲氧西林应用于临 床,它是第一个半合成的青
霉素。
04
05
1960年,氨苄西林用于临床 ,它是第一个广谱的半合成
青霉素。
02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抑制细胞壁合成
青霉素类抗生素
通过抑制转肽酶的活性,干扰细胞壁 肽聚糖的合成,导致细菌壁缺损,水 分由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内, 致细菌膨胀变形死亡。
抗生素的种类
01
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等。
02
糖肽类:万古霉素等。
03
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04
氯霉素类:氯霉素等。
抗生素的发现与发展
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42年开始用于临床。
1947年,出现第一个磺胺药 ,为化学合成药。
02
01
03
1956年,百浪多息(磺胺酏 剂)作为第一个磺胺药用于
阻碍细菌核酸的合成
喹诺酮类抗生素
通过抑制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活性,从而阻碍DNA 复制和转录过程。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
通过与DNA-RNA聚合酶结合,抑制mRNA合成和DNA复制 ,导致细菌生长繁殖受阻。
03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抗生素的适应症
01
02
03
细菌感染治疗

2024版三基培训抗生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2024版三基培训抗生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其他氨基糖苷类
阿米卡星、异帕米星等,适用于严重感染和多药 耐药菌感染。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四环素类
包括四环素、多西环素等,对多种 细菌有抑制作用,但由于耐药性和 副作用问题,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 制。
氯霉素类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 作用,但由于对造血系统的毒性作 用,现已较少用于临床。
其他类别
深入探讨了抗生素的选择原则、用药时机、剂量和疗程等关键要素,强调了合理应用抗 生素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性的重要性。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环节
加深了对抗生素的认识
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们对抗生素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于今后在临床工 作中更加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态、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选择
1 2 3
剂量选择 根据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患者生理状态及 感染程度,选择合适的剂量,确保血药浓度维持 在有效治疗范围内。
疗程确定 根据病原菌种类、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疗程,避免过长或过短导致治疗不彻 底或复发。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得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
细菌基因突变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如剂量不足、疗程不够等,导致细菌未被完全杀死,反而增强了 其耐药性。
常见耐药菌种类及其危害程度评估
பைடு நூலகம்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01
可引起皮肤感染、肺炎等严重疾病,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临床应用重要性

抗生素临床应用和进展PPT课件

抗生素临床应用和进展PPT课件

抗生素给药方式 的改进
改进抗生素的给药方式可以 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例如,开发靶向给药系统, 将药物直接输送到感染部位 ,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免疫疗法与抗生 素的联合应用
免疫疗法是近年来备受关注 的治疗方法,与抗生素联合 应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提 高感染的治疗效果。研究如 何利用免疫疗法增强抗生素 疗效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
抗生素的分类
根据抗生素的来源和作用机制,可以将抗生素分为天然抗生 素和半合成抗生素。天然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而半合 成抗生素则是在天然抗生素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得到的。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增加细菌壁自溶Biblioteka 的活性抑制蛋白质合成阻碍核酸的合成
某些抗生素可以通过抑制细菌 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 壁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 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菌膨胀 ,变形死亡。
抗生素临床应用和进展 ppt课件
• 抗生素概述 •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 抗生素的耐药性 • 抗生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未来展望
01
抗生素概述
抗生素的定义与分类
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或高等 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 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针对病原体选择抗 生素
剂量与疗程合理
联合用药需谨慎
预防性用药需慎重
关注不良反应
根据感染的具体病原体 类型,选择敏感、高效 的抗生素。避免盲目使 用广谱抗生素,以减少 耐药菌株的产生。
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 和感染程度,制定适当 的抗生素剂量和疗程。 确保药物在体内达到有 效浓度,同时避免不必 要的长期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 抗生素
一、β -内酰胺类 1、青霉素类 2、头孢菌素类 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三、氨基糖甙抗生素: 链霉素、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四、广谱抗生素: 四环素、氯霉素 五、其它: 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b-lactam Antibiotics)
(五)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cephalosporins)
第一代头孢菌素

药物:头孢噻吩(先锋霉素Ⅰ号)、 头孢噻啶(先锋霉素Ⅱ号)、 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号)、 头孢脞啉(先锋霉素Ⅴ号)、 头孢拉定(先锋霉素VI号) 。

第一代头孢药物特点: ① 抗菌谱: 对G+菌高效,包括产酶金葡菌,作用小于 PG,优于第2~4代头孢; 对部分G-菌有效,作用小于第2~4代头孢。 对绿浓杆菌、厌O2菌无效。 ② 对G-菌的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 ③ 有肾毒性 。

但感染创口涂抹、染菌鼠喂食培养物均 无效。健康动物注射:仅仅观察了毒性。 停止进一步研究,但在1929年的论文中 提及。
Sir Alexander Fleming
Fleming’s Petri Dish
抑菌圈(Zone of Inhibition)
在青霉菌周围无细菌 生长 抑菌圈无细菌生长是 由于青霉菌产生的青 霉素扩散造成
5、不良反应: ①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呼吸、循环、中 枢、胃肠道症状)、药疹、溶血性贫血及粒 细胞减少等。
过敏性休克及其救治:发生率0.004~0.04%。可用 0.1%肾上腺素注射液0.5ml sc或im急救,严重者加用氢化 可的松和抗组胺药物。

②赫氏反应 治疗梅毒或钩端螺旋体病时发生。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匹胺 抗菌谱和特点:

1、对G+ 、 G-均高效。对耐第三代 头孢菌素的 G-杆菌仍有效。 2、对金葡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克雷 伯菌、流杆、嗜血杆菌性肺炎等高效。 3、透入脑脊液。 4、无肾毒性。
头孢菌素临床应用:抗严重细菌感染
第一代: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口服用于轻中度呼吸道,尿路感染。 第二代:用于G-菌感染。 第三代:用于尿路感染和危及生命的败血症、 脑膜炎、肺炎等严重感染。 第四代:对G+ 、 G-均高效。用于金葡 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嗜血杆菌性肺炎、 败血症等。

二、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曲南(噻肟单酰胺菌素):
1、窄谱: 对G-菌作用强,对绿脓杆菌 有效,但军团菌,厌O2菌耐药。 2、耐药性: 耐药菌发展慢。 3、应用:G-杆菌所致严重感染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要求: 1.掌握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及 耐药机制。 2.掌握天然青霉素的主要抗菌谱、体内过程 的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掌握各类半合成青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 4.掌握一~四代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特点及 相互区别。 5.熟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作用特点。
(六)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Beta-lactamase inhibitors)
常用三种:
克拉维酸( Clavulanic acid,棒酸);
舒巴坦( Sulbactam,青霉烷砜); 三唑巴坦(Tazobactam) 。
特点:
1、抗菌谱广,但抗菌活性低。 2、抑制β-内酰胺酶。与青霉素类,头孢菌 素类合用有协同作用,使不耐酶抗生素的 抗菌谱增广,抗菌作用显著加强。
R
R
Y
CO2H
penicillins
青霉素G
头孢菌素
(一)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膜上的细胞壁肽聚糖 合成酶(又称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活 性而阻碍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和交联,使细 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死亡。 各种细菌PBPs数目、分子量不同,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抗 生素的影响,故对机体的毒性极小。
头孢菌素作用特点小结:
1、头孢菌素类对β-内酰胺酶一代比一代 稳定; 2、肾毒性一代比一代低; 3、抗G+菌作用一代不如一代, 抗G-菌作用一代比一代强; 4、第四代对G+ 、 G-的抗菌力都很强; 5、第三代和第四代都能透入脑脊液; 6、与青霉素类有协同抗菌作用; 7、与青霉素有部分交叉耐药现象。

1939~44 A. Schatz:分离出链霉素streptomycin

In 1952 S. Waksman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b-内酰胺类抗生素 (b-lactam Antibiotics)
H O cephalosporins N
enzymes in different metabolic pathways);
4. 共同作用于同一靶点(multiple drugs for
same target).
go
(七)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
一、碳青霉烯类(泰宁/泰能)的主要特征:
(1)抗菌谱最广的一类抗生素(G+、G-菌、 需氧菌、厌氧菌均有抗菌作用); (2)对绿脓杆菌外膜通透力强; (3)最低抑菌浓度 (MIC) 与最低杀菌浓度 (MBC) 接近; (4)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对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亦稳定; (5)有的结合GABA受体,有一定CNS毒性。
亚胺培南(亚胺硫霉素,泰宁/泰能):
特点:高效、广谱抗菌、耐酶、不耐酸。 泰宁:本品在体内易被去氢肽酶水解失活。所 用者为与肽酶抑制剂西司他丁(cilastatin) 的复方,称为泰宁/泰能(tienam),稳定性 好,供静脉滴注。仅少量进入脑脊液。 抗菌谱:G+菌(包括MRSA),G-菌(包括绿 脓,军团菌等),厌O2菌均极有效。
特点: 耐酸、耐酶,口服有效。 抗菌活性不及青霉素G。 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以及需长期用药 的慢性感染。

⑶.广谱青霉素类 (broad spectrum)
氨苄西林(ampicillin)、阿莫西林(amoxycillin)、 匹氨西林(pivampicillin)。
特点:耐酸可口服,不耐酶。 对G+和G-菌均有杀菌作用。 但是对绿脓杆菌无效。 临床用途:氨苄西林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 尿路和呼吸道感染。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不 如阿莫西林。
表现: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胁痛、心跳加快等, 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③肌注局部可发生周围神经炎。
青霉素过敏原因: 青霉素具有不稳定的β -内酰胺环,水溶液 不稳定,可发生: 1、降解反应:生成青霉噻唑酸、 青霉烯酸等降解产物; 2、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聚合物。 这些致敏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引 起变态反应。
①抗G+球菌:高效 青霉素G对大多数G+球菌如溶血性链球 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多数金葡球 菌等作用强大。
②抗G+杆菌:高效 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 均对青霉素G敏感。 ③抗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百日咳杆菌 (G- 菌) :高效。 ④抗梅毒、钩端螺旋体:高效。

2、青霉素G特点: 优点: 对G+菌的强大杀菌作用; 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 毒性极小。 缺点:口服无效(不耐酸),需 iv 或 im; 抗菌谱窄; 过敏; 不耐β-内酰胺酶。
泰宁临床应用: 多种细菌、需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尚未确定病原菌前的早期治疗。 G+菌、G-菌、厌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 染、胆道感染、泌尿系统和腹腔感染、皮肤 软组织、骨和关节、妇科感染等。 泰宁副作用: 1) 过敏反应:药疹、瘙痒、荨麻疹。 2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3 )肝脏副作用:ALT升高等。
(二)细菌的耐药性机制: 1.产生水解酶: 细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头孢 菌素酶等)使β-内酰胺环裂开而失去活性。 2.酶与药物牢固结合: β-内酰胺酶可迅速牢固结合广谱青霉素 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使药物滞留于细胞 膜外间隙而不能到达靶点(PBPs)发挥抗菌作 用,此种耐药性又称“牵制机制”。
3.PBPs的改变: 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 (MRSA)具多重耐药性就是由于PBPs改 变引起。 4.胞壁和外膜通透性改变: 使药物的透 入减少而耐药。 5.自溶酶缺少
(三)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 (Penicillin G)
青霉素G(penicillin G)水溶液不稳定, 室温中逐渐分解失效,生成抗原性降解产物 或聚合物(过敏原),应用时需临时新鲜配 制成水溶液,需皮试。 1.抗菌谱:窄谱抗菌素(narrow spectrum)

3、青霉素G药动学: 不耐酸,口服吸收少,需注射给药。 分布广泛: 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能分 布于各种关节腔、浆膜腔、肝、肾等组织。 脑脊液中的含量较低。但炎症时,透入 脑脊液的量可提高并达有效浓度。 基本以原形经尿排泄,约90%经肾小管 分泌,10%经肾小球滤过。
4、青霉素G临床应用:
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 心内膜炎; 大叶肺炎; 流行性脑膜炎。 治疗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梅毒、 回归热的首选药。 与抗毒素(抗血清)合用治疗破伤风杆菌、 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感染。
Drug Synergism:1+1 > 2
协同作用机制(Mechanisms of Synergism): 1. 抑制破坏药物的酶(inhibition of drugdestroying enzyme);

2. 连续阻断作用(sequential blocking);
3.抑制其他代谢途径的酶( inhibition of
第二代头孢菌素
药物:头孢孟多,头孢呋新,头孢克咯。 特点: ①抗菌谱:抗G+菌作用 < 第1代头孢,
抗G-菌活性 > 第1代头孢。 但对绿脓杆菌、厌O2菌无效。 ②对G-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 ③肾毒性 < 第1代头孢。
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头孢他定、头孢哌酮 第三代头孢菌素特点: 1、抗菌谱:抗G+菌作用 < 第2代; 抗G-菌作用 > 第2代; 对绿脓杆菌,厌O2菌有效。 头孢他定:最强的抗绿脓杆菌抗生素。 2、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 > 第1代头孢。 3、基本无肾毒性。 4、可进入脑脊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