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898——1917年是第二阶段。
▪ 鲁迅走出家门,走 出国门,广泛接触 了西方各种新思想, 对进化论产生浓厚 的兴趣。
(二)中期(1918——1927)
鲁迅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以小说 《呐喊》来表明自己的战斗精神。 在反封建的文化斗争中,他仍然是以 人的个性解放和立人作为变革社会的 主要途径。
(4)《野》表达了对“青年”和光明的期 望与向往。
▪ 《秋夜》、《希望》、《雪》、《死火》 等。
三、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象征性肯 定
▪ 《秋夜》中的枣树、《雪》中“朔方的 雪”、《过客》中的“过客”,《这样 的战士》 中的“战士”,都是鲁迅自我 写照,虽然也流露也一些孤独的情绪, 但更多地表现了鲁迅顽强的战斗精神和 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
▪ 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意义就在于深刻 地揭示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奴役国 民尤其是妇女的残酷性和荒谬性。
(3)下层旧知识分子形象
▪ 孔乙已、陈士成曾如醉如痴地追求功名 利禄,却终生未爬上统治者的显赫地位, 而他们所受的教育又不能支持其在社会 上生存下去,最后成为封建科举制度的 殉葬品
▪ 以孔乙己、陈士成的悲惨命运来暴露封 建等级观念吃人的罪恶。
▪ 把这一时期小说创作集 名为“呐喊”,是以此 为革命呼号、助威,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 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 于前驱” 。当然,也隐 含着探索中的苦闷呼号。
关于《彷徨》:
▪ 五四落潮后,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革 命中心南移,曾是文化运动中心的北平 骤然冷落下来,鲁迅一时极为苦闷、孤 独, “战斗意气冷了不少”。他便把这 一段时间的小说创作结集命名“彷徨”。 意味着鲁迅对社会改造、对人生道路的 迷茫、绝望而痛苦的心境。
▪ 有研究者认为“鲁迅的小说将自己的 内在世界外化得最诚实,最深刻和最 丰富”(吴俊:《鲁迅个性心理研 究》)。
▪ “读书应试”梦” “科学救国” 梦”
“文学启蒙梦”
▪ 双重“绝望”:既是对启蒙对象 ──“国民”的绝望,更是对启蒙者 自身的“反省” ──“我决不是一个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3、命名
《这样的战士》是鲁迅的自我写 照
1、“这样的战士“的意义 (1)一般的战士面对的是公认的穷凶极恶
的敌人,而这样的战士面对的敌人披着 各种外衣,有着“各种好名称”。
(2)一般的战士往往以敌人的自我标榜为 目标,但守旧势力的致命伤未必在他们 的“护心镜”后面,“这样的战士”不 被这种狡诈所迷惑,把矛头对准其要害。
▪ 其它作品如《祝福》、《药》、《狂人日 记》等也都有看/被看的场景或结构
“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也基本构 成一个系列
▪ 这类作品有《祝福》《在酒楼上》《孤 独者》《故乡》等。这类小说叙述者讲 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 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
▪ 《故乡》实际上含有两个故事:“闰土 的故事”和“我的故事”,重点则在对 “我”的精神历程的审视,而对闰土的 观照包孕其中。
第六章 鲁迅
▪ 中国现代文学的 奠基人
▪ 半个世纪以前, 发出了来自铁屋 的呐喊,开辟了 我国小说发展的 新时代。
第一节 鲁迅的精神历程
一、鲁迅的生平 (1881~1936)
▪ 原名周樟寿、字豫 山,后改为豫才。
(一)早期(1881——1917)
鲁迅生平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1881——1898年是第一阶段,
▪ 《影的告别》 ▪ 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痛苦感觉与一个先觉的文
化战士的历史悲剧意识 ▪ 自己在整个的历史进程中不过是一个“影子”
▪ 《影》、《风筝》、《好的故事》、《死 火》、《腊叶》、《墓碣文》
▪ 是作者自我主观感情的象征性表现,表现 了苦闷、痛苦、及自剖、自省的意识。
②《野草》尖锐地抨击了世俗社会及
黑暗政治的丑恶与荒谬。
▪ 《复仇》——讽刺看客心理。
▪ 《立论》——写现实中“说谎的得好报, 说必然的遭打”的荒谬而却真实的存在, 抨击人们滑头的逃避之法——“打哈哈”。 《死后》——斥看的无聊、无同情心、虚 伪…
(3)《野》解剖了自己的思想,展示其苦 闷与彷徨、“黑暗与虚无”。
▪ 《影的告别》、《求乞者》、《希望》、 《墓碣文》
▪ 鲁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严峻思考,审视传 统文化,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其对民族更新改 造思考的切入点。
(3)行动方式:文化批评
▪ 通过各种途径,一针见血,不留情面。 ▪ 批判国民性试图达到对国民精神的改造,
是鲁迅Fra Baidu bibliotek作中一以贯之的主题。
2、虚无、绝望的生命意识
▪ 鲁迅的生命悲剧意识源于两个方面: ▪ 黑暗现实的压迫和个人境遇的坎坷 ▪ 独特的生命体验,形而上的“悟”。 ▪ 思想的矛盾性,如对社会批判、对启蒙
(1)农民和小市民形象
▪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鲁迅第一次把农 民的生活状况及其精神状态深刻地加以 艺术展现,提出了农民问题。
▪ 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极其低下、悲惨, 但精神上却愚昧麻木,构成物质与精神 之间的深刻矛盾,鲁迅以深刻的同情描 写其悲剧命运。
(2)中国传统妇女的悲剧形象
▪ 《明天》《祝福》《离婚》可以视 为描写中国传统妇女悲剧命运的三 部曲。
一、《野草》的创作背景
▪ 命名含有深意:一方面是自谦,认为这 些创作只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小感 触”;它们“根本不深,花叶不美”, 像路旁的“野草”一样,是“平凡不过 的”;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为社会进步而 甘愿献身的崇高品德,即:为迎接熊熊 的进步之火,“野草”甘愿被烧尽。
二、思想倾向
①《野草》最充分地体现了“人的发现” 与“文学的发现”的伟大意义和“五四” 文学革命的深刻性。
的作用,一方面热情倡导,内心深处却 产生根本怀疑。 ▪ 虚无、绝望,不是终点,是起点。
3、 “中间物”意识
▪ “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 即处在历史进程中的每个人不是起点,也
不是终点。 ▪ 关于历史,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
历史,被吃、吃别人,人自食。
第二节 《呐喊》和《彷徨》
▪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 入作家从1918年至1922年间创作的十 五篇小说,1923年8月出版。
二、《呐喊》、《彷徨》的思想价值 及人物形象
▪ (一)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 ▪ 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 ▪ 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 ▪ 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对改
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 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 的探讨。
(二)人物形象
1.权势者形象
▪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些有钱有权有势 的“阔人”,如《阿Q正传》中的赵太 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离婚》 中的七大人等。他们自觉地维护着封建 传统及其伦理道德规范,并体现了冷酷、 虚伪的精神特征。
4.觉醒者形象
▪ 鲁迅不仅颂扬先觉者的反抗精神,更从悲 剧现实出发,塑造了一批梦醒了无路可走、 倍感痛苦的知识者形象,如《在酒楼上》 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 逝》中的涓生、子君等。
《伤逝》具有自省性质和忏悔色彩
▪ 子君是一个勇敢纯真有个性的知识女性 ▪ 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A 从社会层面来看——外在原因 ▪ 社会的扼制 环境的逼迫 生存的困境 B 从个体生命层面来看——内在原因 ▪ 对爱情的理解不同 心造的幻象 ▪ 人生价值取向的不同
▪ 《野草》是探索“鲁迅王国”奥秘的一 把钥匙。
▪ 《过客》、《这样的战士》等寄托了作 者顽强求索、在暗夜中与旧势力展开搏 斗的刚毅精神与战士情怀。
▪ 《野草》关于生存的思考起源于一种 根本性的情绪:深刻的焦虑与不安— —一种找不到立足点而漂泊于空中的 惶惑心态。这是一种置身于“无物之 阵”,“我”对自身的根本性忧虑。
2.积极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卫道者形象。
▪ 《肥皂》里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 干亭等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属于这一 类。
▪ 四铭是典型的封建假道学,表面上道貌岸 然,高谈阔论,保存国粹,对新式教育极 为愤恨,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 沦丧,但实际上卑下、虚伪 。
3.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形象
▪ 鲁迅认为,各种形式的封建思想观念, 在精神上戕害着等级社会的下层人,侵 蚀着他们的灵魂,从而严格地控制着人 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以维护封建秩序, 因而他在《呐喊》《彷徨》中塑造了较 多的不觉之中被吃掉的形象 。
C 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人格——依附 型人格
▪ 即: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 经典,不敢越雷池半步
▪ 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 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三、《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
▪ 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实 现了小说形式向现代的转型。
1.提供了新的小说观念
▪ 鲁迅的取材和写法,借鉴了西方现代小 说的体式,以现实主义方法为主,实现 了对传统写法自觉、大胆的突破。
2、提供了新的人物、题材和新的思想 主题
①新的人物: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真 正写了普通农民的小说家。
②新的题材:中国现代小说两大基本题材 (农民、知识分子)都是由鲁迅开创的。
③新的思想主题:观察与表现普通人命运的 独特视角,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主题。
3.故事情节的弱化与灵魂揭示的强 化
▪ 《呐喊》《彷徨》为了更深入地揭示人 们灵魂状态,对故事情节的曲折和完整 并不倚重,《狂人日记》、《故乡》、 《伤逝》、《在酒楼上》等大都是以人 物的情绪感受作为小说的整体框架,故 事情节和生活画面被编织进人物的情绪 感受之中。
▪ 两种基本结构模式,都从总体上表现出 了圆周式封闭的特性,这种形式封闭的 特性,王富仁用了静––动––静的结构式 表达
▪ 小说不论以什么具体形式开始,在美学 感受上都让人感到是从静态开始,而在 结尾时,则静态已经复归或者即将复归
5.点睛白描的艺术表现手法
▪ 白描,就是真实朴素,不加粉饰地描写 对象。用鲁迅的话说即是“有真意,去 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为成长时期。
(1)家庭变故
▪ 家庭的败落,世态的炎 凉,给涉世未深的鲁迅 心灵以重创,看到了 “世人的真面目”,即 社会的冷酷、世人的虚 伪。
(2)与农民子女的接触
▪ 发现了农民的不幸,也拓展了他的经验, 为以后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3)民间文艺的熏陶
▪ 接触了各种民间文艺:如民间故事、传 说、民间戏曲等,尤其喜欢知识类书籍, 如野史、杂记 等。
4.结构的两种基本模式与总体的封闭性
▪ 两种模式一是“看/被看”,一是“离 去—归来—再离去”。
▪ “看与被看”的结构模式在《彷徨》中有 一篇极富有象征意味的小说《示众》里有 着独特的表达 。
▪ 《孔乙己》通过对叙述者的精心选择,构 成了多重“看/被看”的深层模式,将这 种“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以艺术化的 形式表达出来,小说的主题更加丰富。
5 、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独 创性
A 既表现了张扬个性的可贵,又揭示了社 会解放、经济解放对个性自由、婚姻家庭 幸福和妇女解放的制约,及个人奋斗的脆 弱无力,对知识分子具有警策作用。
B 既肯定知识分子的历史进步作用,也发 掘与批判了他们身上的种种危机,为知识 分子的成长进步指明了一条自我批判的道 路。
▪ 第二部小说集《彷徨》收入作家1924 年到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 1926年8出版。
一、创作动机和书名来历
1、文学的启蒙 2、潜在的心理动机:
渲泄内心的苦闷。 ▪ 《呐喊·自序》是解
读鲁迅小说的一把钥 匙。
▪ 从心理角度看,《呐喊·自序》清楚 地叙述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创伤带来 的苦闷,以及一个又一个企图从“苦 闷”中挣扎出来的梦。
(三)后期(1927——1936)
1、促使鲁迅思想进一步发展和转变 的第一个巨大推动力是中国社会的 现实变动。
2、促使鲁迅思想进一步发展变化的 第二个巨大推动力是1928年的革命 文学论争。
二、鲁迅的思想
1.对国民的看法和对国民性的批判 (1)基本观点
▪ 中国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
(2)问题的形成及来源
▪ 首先运用在对景物的描写上 ▪ 其次,将白描手法用于人物形象塑造 ▪ “画眼睛”
《故事新编》:“古今杂糅”的艺 术手法
▪ 手法的杂文化——“带叙带议论, 自由说话”;
▪ 语言的杂文化——讽刺、幽默
▪ 刻划人物的杂文化——漫画式、 粗线条地勾勒人物。
第四节:《野草》
▪ 1924年到1926的年间, 鲁迅在《语丝》上连续发 表了23首散文诗,1927年, 鲁迅将其结集出版,增写 《题辞》一篇,总题名为 《野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