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对话嘉宾:军事科学院军队政工研究所副所长公方彬、空军某基地政治部主任余爱水、海军某部士官朱桂全。

一支军队要履行其使命,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精神力量的支撑。物质力量突出表现为武器装备等,精神力量则一般指信念、意志和道德等,其集中表现为军队的核心价值观。以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软实力”与以武器装备为代表的“硬实力”等要素,共同构成履行我军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实际能力。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标准。构建当代中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我军历史使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课题。就这一问题,本报记者同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公方彬、空军某基地政治部主任余爱水、海军某部士官朱桂全进行了对话。

核心价值观是价值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军队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

记者:非常高兴与三位探讨我军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和最稳定的部分,是一个人、一个集团乃至国家和民族长期秉承的一整套根本原则。军队的核心价值观与军队所肩负的使命紧密相连。面对一个多种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碰撞、多种信仰并存的时代,我们这支军队具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公方彬: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核心价值观则是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从深层次稳定而又恒久地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是无形的,并且不具有强制力,但当其一经行为主体所接受,就会进入无意识,形成内在的支撑和左右行为主体的价值判断、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的强大影响力,一定程度上甚至会改变单个或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与走向。正是由于处于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决定了军队作为担负特殊使命的集团,只有确立了科学而又稳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避免因多元思潮的相互冲撞而导致精神世界的紊乱,才能保证在多元价值观中塑造主流精神,保证我军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我军要保证以昂扬的战斗精神履行新使命,就必须以核心价值观作支撑。因为对军队来说,承担的是包括生命在内的牺牲,这种牺牲是任何物质不能交换的,只能借助精神的力量来支撑。我们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尽快确立起清晰的足以反映我军本质特征、具有时代感的核心价值观,以此引导我们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军队成就新的辉煌。

余爱水:我认为,核心价值观始终是军队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核心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话题,而是一个伴随着人类及军队存在与发展早应具有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在我国民族发展、解放和军队创建、壮大的历史进程中,核心价值观早已存在于民族和军队的血脉之中。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其实就是我军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体现,我军的辉煌历史就是用这一核心价值观铸造的。

一支军队具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既关系到这支军队的发展方向和命运,也关系到这

支军队的建设质量与水平。回顾我军建设与发展历史,我们曾出现过把精神力量估计到至高无上的倾向,也出现过将精神力量贬低到无足轻重的倾向。特别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及新军事变革的到来,我们一度忽视了精神的价值,没有及时意识到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当社会出现信仰危机、行为失范、道德缺失的状况时,人们重视物质价值远远高于重视精神价值的现象,也毫不例外地波及和渗透到军队,致使一些人认为新军事变革仅仅是技术与装备的变革,而对思想、观念上的变革始终未予足够关注,这已成为影响战斗力生成的制约因素。

朱桂全: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与每个军人息息相关。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机电兵,当兵19年,先后在3种类型的驱逐舰上工作过。想当初,我也是抱着“找出路”、“学技术”的目的走上军旅之路的。经过这么多年部队的教育培养,我感到只要把实现军队整体价值和实现战士自身价值结合起来,把部队全面建设和促进战士全面进步结合起来,把个人追求融入履行新使命的伟大征程之中,就能在本职岗位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个人价值应该是统一的。

核心价值观是军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我军凝聚力、战斗力的形成

记者:核心价值观也被称为“关键信念”。一支没有信念的军队不但没有凝聚力,更谈不上战斗力。甲午战争之时,淮军统领卫汝贵率军向朝鲜开拔。开拔前,卫汝贵把饷银24万两的三分之一汇往自己家中。其妻回信说:“君起家戎行,致位统帅,家既饶于财,宜自颐养,望善自为计,勿当前敌……”卫果不负妻望,平壤之战一开,他和叶志超弃城逃跑。日本人看到这封家书,视为奇闻,将其作为战利品,并一度放入自家教科书里。可见,只存私心杂念而缺少核心价值观支撑的军队,甚至连战斗的勇气都没有。

公方彬:军队履行使命需要强大的战斗精神作支撑,而战斗精神源自广大官兵心灵中坚守的核心价值观。看一下中国的文化史,军事文化是特殊一脉,这种文化已经对军队和军人的价值取向作了深度定位,比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价值判断,“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千年追问,都映射出军队是一个承载最大牺牲的集团,这是不可更改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底线。如果像卫汝贵一样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就完全违背了军人这一古老职业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忠诚和牺牲。每一个人从选择军旅生涯那一天起,就必须随时准备牺牲,包括牺牲生命。凡有人群,就必然有人因信仰信念而义无反顾为国家、民族,乃至人类作出牺牲。相对于各个社会阶层和集团,军人的牺牲是无条件的和最为彻底的。比如,社会大众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是勇敢面对,还是逃避,评判时更多的是道义,而非组织强制,更非法律的迫使,因为每个人都有紧急避险的权力。然而,军人则不同,只要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只要军令下达,明知前面是死亡,仍然要扑向死亡。这既是道德的规范,职业的要求,更是价值观的体现。

当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军队和军人的牺牲并不仅仅在战场,从我国社会转型和利益调整的全过程看,军队与军人一直承担着牺牲自我的历史责任。诚然,西方军队也需要并强调战场上的牺牲,但由于社会把军队视作一种职业,因而军人也就不必付出法律之外的牺牲。真正把牺牲发展到极致,把牺牲当作一个集团的灵魂者,惟有中国军队,是牺牲成就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辉煌,塑造着这支军队所秉承的核心价值观。除此之外,从军队职能上看,我军也独具特色,比如,党在赋予我军保卫国家的神圣使命外,还要求军队借助80年来形成的良好道德形象,为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要走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