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莫尔教育思想漫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马斯·莫尔教育思想漫议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先驱和人文主义思想家,他出身富裕家庭,12岁时就被学识渊博的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摩顿预见将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36岁受封爵士,随着声誉日隆,1529年被任命为地位仅次于英王的大法官。但是,使莫尔跻身史册流芳百世的,却是他写于1516年的一本叫《乌托邦》书。

莫尔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的弊病已初露端倪,他高瞻远瞩地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敏感地体察到资产阶级和无产者之间的对立,从而提出构建一种废除私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并构想了在这种社会中所实行的教育制度。《乌托邦》,全称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题目表明是关于国家制度的书籍,但莫尔在书中不惜笔墨地描绘了在乌托邦岛国里,教育受到极大重视,实施的教育制度也焕然一新。例如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公共普及教育,提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等,这些思想有着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闪耀着“天才的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是向垄断受教育权利的封建社会和初生的资本主义制度挑战的宣言书。

托马斯·莫尔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实行公共的、平等的、普遍的教育

莫尔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居民,绝不能再像旧社会的人们那样粗野无知,“愚昧顽钝”,而应是“有文化、有教养的”具有高尚精神的人。乌托邦人,终日只做两件事,一是生产劳动,二是学习和科学研究。国家实行公共的、平等的、普遍的教育,这种教育是终身的,大部分公民,“无论男女,总是把体力劳动后的剩余时间一辈子花在学习上”。莫尔主张,“凡是儿童都要学习”;成人也非常“勤勉好学”,“对于智力的探讨,他们从不知疲倦”;男女两性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乌托邦实行的是公共教育和义务制度,国家还举办各种公共讲演会,让成年男女工余之暇能够接受文化科学知识和道德教育。岛国内负责教育工作的是教士。岛上的54个城市中,每个城市有13座教堂,每一教堂有1个教士。他们除负责宗教事务外,还负责教化人民并充当儿童的教师。

尤为我们关注的是,莫尔女子对教育问题的关心。他认为女子同男子一样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为应该让女子参加崇高的学术活动,以便加倍开发她们的智慧。莫尔在这一点上,比二百多年后主张女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贤妻良母的卢梭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比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中国古代卫道士,显然先进得多。

二、全面培养,德育为先

乌托邦的国民,大都是具有高尚道德、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既能从事体

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施全面教育的结果。

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符合人性的教育思想,是人类最美好的教育理想。然而从历史上看,人类早期社会普遍较重视教育的全面性,中间一段时间则存在一种片面教育的倾向,到近代人们又重新认识到全面教育思想的价值。莫尔所处的时代,西方还处在漫长的中世纪神学浸染下,人性被压抑,文化受摧残,教育服从于宗教神学的单一目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片面的教育。他所倡导的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的教育思想,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科学的全面繁荣起了很大的作用,并成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十分积极的养料。

莫尔认为,在实施全面教育的体系下,道德教育应居首位。在他看来,智育的目的在于获取广博知识和增长才智,除学习读、写、算外,还要攻读数学、几何学、天文学、音乐、逻辑、哲学以及希腊文、拉丁文等等科目。体育是多方面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只有身体健壮才能享受人生的快乐。而道德教育比起智育和体育,应该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莫尔认为,与美德联系在一起的学问要比王国的全部宝藏还要珍贵。如果只有知识、学问,却傲慢无礼,虚荣浅薄,那么知识就会成为罪恶的渊薮。对青年进行道德教育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义务,应随时随地进行。在乌托邦里,人们即使在吃饭时亦精心安排座次,以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中餐和晚餐开始时,有人先诵读一段有教育意义的书,以示对青年人进行德行劝勉,接着就是老年人的简要得体的议论。另外,乌托邦的德育中,还十分重视人道、仁慈等观念的境界。乌托邦不准公民从事屠宰业,也不准人狩猎,因为杀生会使人丧失人性中最可贵的恻隐之心。由此出发,乌托邦人热爱和平,向往安宁的生活,执行睦邻外交政策,即使对于战争也充满人道精神。在《乌托邦》中,莫尔还论述了一条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即人们在追求幸福与快乐时,不应也无权去妨碍他人的快乐;有道德的人要做到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要尽到博爱人类、同情他人的义务;个人的行为以不能违反公共利益为前提,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

三、重视劳动实践,倡导教劳结合

所谓教劳结合的教育思想,就是指坚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教劳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的教育思想。托马斯·莫尔是最早提出这一著名思想的人。他指出要把人的全面发展和教劳结合的思想联系起来,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乌托邦人学习文学、音乐、哲学、数学、医学以及各种技艺和知识,并把学习知识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在儿童时期,乌托邦就依据性别、年龄和能力,得到手工业和农业等劳动技术的相应传授。在劳动教育中,注重理论与实践并进,在实践中学;在文化教学中,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大家都从小学习农业,部分是在学

校接受理论,部分是在城市附近的田地里实习。”莫尔高度赞赏乌托邦人在教授天文学时,“机巧地发明各种仪器,十分准确地测出地球月球以及在他们的地平线上所见到的星辰的运行及部位”的方法,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有较为确切的了解。

后来,在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生产和人的发展系统考察的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前文明的国度,教育受到历代重视,但只是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生产劳动却被忽视了,甚至受到鄙夷。孔子是个大教育家、思想家,他强调脱离实际的“修身”,鄙视劳动,轻视社会实践,主张“学而优则仕”。这一观点延及后世,使我们逐渐从世界文明的前沿退下来。在莫尔生活的15世纪,西方开始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地运用到机器大生产中去,我们的教育还在致力于培养和录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书呆子,而与生产生活有关的技术工艺却为统治阶级所鄙视,只能在民间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播。即使偶被应用,也没有得到完全正确地发挥作用。四大发明是我们的骄傲,但是指南针被西方用以航海,在我们手中大多作了风水先生的道具。尝到了惨痛的教训后,“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又走到另一个极端,把学生赶出课堂,大搞所谓的上山下乡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学一切,就是不学知识,耽误的不仅是整整一代人,也错失了上个世纪起飞的机遇。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些地区和部门还在片面强调升学效率,大搞应试教育,我们应该给予莫尔的教劳结合思想以足够的重视,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一代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的青少年学生。

莫尔在乌托邦中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超出了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为以后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养料,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莫尔这种“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只是写在书上,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不可能付诸社会实践,如同“乌托邦”一词的内涵一样,这种新的教育思想一开始就注定避免不了空想的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